赵武灵王的变革为何失败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6日 20:45 《管理@人》 | |||||||||
易侠原 赵雍的理想主义人格,既成就了他的丰功伟业,也为他最后被活活饿死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致使他主导的变革也由此而失败。 赵武灵王,名雍,自称“主父”,史家称他为“赵主父”。他执政赵国公司27年,将
逆境生存 当年幼的赵武灵王被推上了赵国公司CEO宝座时,他才发觉自己的公司是多么地孱弱:赵雍的祖先在创业后不久,就急于与战国初期首强魏国公司争夺中原市场,结果被魏国公司营销总监(将军)庞涓一怒之下全力反扑,不但损失了已经占据的市场,甚至连公司总部也被魏国公司攻占了。赵国公司从此一蹶不振,由成长性公司沦为ST公司,面临着被收购的危险。 赵国公司周围除了强大的老牌财阀楚国公司、燕国公司、齐国公司和魏国公司外,还有一家实力雄厚的外企——秦国集团,而秦国的威胁最大。有一次,国内这四家公司邀请赵雍一起组成商业联盟,却不料本来就心口不一的五国联盟初战即失利,被秦国集团打得抱头鼠窜,几乎全军覆没。 当时,赵国公司给销售人员(军队)的工资很高,叫“百金之士”(年薪一百斤金子的常备军),军队非常生猛,应聘入伍标准很高。但生猛归生猛,却不如秦国集团给销售人员的激励政策好。秦兵都是拿提成的,斩敌一头升一个爵位,爵位的高低对应着不同待遇,比如一年享受国家给予的多少小米、田地、甚至奴仆,而且及时兑现。赵国的销售制度虽然也有提成,但“赏罚不信”(说了的常不兑现),所以销售人员(军队)被骗了几次后,拉业务(打仗)也不卖力了。 正当赵雍很头疼、二十出头的他早生华发的时候,秦国集团CEO意外死亡,集团内部随之发生夺位之争。于是赵雍赶紧讨好秦人,派自己的分公司经理东行去燕国讨来了正在留学(为质)的公子稷护送至秦国,即为秦昭王。赵雍利用外无秦忧这一短暂的和平环境,预备在国内大搞变革。 胡服骑射 赵雍早已经意识到,若要赵国富强,必须有强悍的营销队伍(军队),迅捷的回款速度。他的目光瞄准了胡人的服饰和骑兵的速度制胜的优势。只有打破已有的惯例,才能使变革成功。 他带领群臣到基层视察后,冷着面孔、咬着牙说:“大家一路都看到了,我们赵国,东边有中山,是我们的腹心之疾;东北有燕国、东胡,人多势众;西北有林胡、楼烦,精于骑射;正西有强秦,虎狼之国。如此强邻环伺,我们是首选的俎上之物(动员下属变革的话,第一步是要吓唬他们,就是使员工产生危急感)。”众臣听了,都不做声。 赵雍接着吐出石破天惊的一语:“强兵是当务之急,寡人——要——胡服!”胡服?有没有搞错!让我们去学习小公司?!群臣心里可着劲地反对,于是全都不吭声,以沉默对抗这位离经叛道的老总。赵雍非常郁闷。 尤其是公司元老、赵雍的叔父公子成甚至假称病不上班了。赵雍亲自去看望公子成,说:“我们这些年为什么频频失利?如果我们不能虚心学习优秀公司的业务模式,我们怎么能再次辉煌。您看看最近成长性良好的公司如中山公司、楼烦公司,他们的业务模式(骑马射箭)就是比我们强,我们只有先学习他们,然后再不断创新,我们赵国公司才有出路!”说得公子成频频点头。赵雍趁热打铁,赐给公子成胡服。第二天,公子成便穿着胡服上朝了,上行下效的变革终于开始了。不过,公子成毕竟顽固不化,最后破坏变革的也是他。 赵雍正式颁布了“胡服令”(也就是学习小公司灵活机动的业务模式):要求所有中高层干部,必须向胡人学习,先学他们的衣服(基层员工不在此列),然后训练骑兵结队冲锋。 赵雍没有照搬胡人的骑兵战法而偏废自身的战车战法,而是把骑兵与战车有效组合列阵,完成了步、骑、战车三种兵种的密切协作,将他们的优势效应发挥到最大化。借助战马迅驰的机动性和猛烈的冲击力量,赵人胡服北上,六年驱胡千里,从而囊括山西中部北部、河北北部南部、陕西东北角。赵武灵王在北方边境大筑长城,长城最北一线已经修到了内蒙古境内,大青山以南。在兼并了中山、楼烦等企业后,赵国公司正式改组成立了赵国集团。 赵雍发明的这种业务模式,最后被楚汉争霸时期的项羽运用得淋漓尽致,史称“闪电战”。2000年后,欧洲的一个名叫希特勒的人再次运用这一业务模式横扫欧洲大陆。 悲惨结局 赵雍的理想主义人格,既成就了他的丰功伟业,也为他最后被活活饿死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致使他主导的变革也由此而失败。 失败之一:大变革的背后通常都有一位功勋卓著的重要人物,但大的变革需要有一股强有力的力量去不断推动变革的进展。没有一个个体能单枪匹马设计出正确的愿景,领导和管理那么多的变革项目,并在广泛的人群中推广,并重新定位企业的文化。而赵雍恰恰就是单枪匹马,以自己个人的意志为导向,才酿成了大祸。 失败之二:作为一个变革的推动者,主要工作是去推动一个团队并采取授权的方式让大家共同参与,享受成就感。可是赵雍的一生基本上都在一线工作,大小权力都抓在手上,没有什么授权。史书记载,当他传位给小儿子后,本应当身居幕后考虑公司的战略问题,可是他却自任赵国公司运营总监,带领大队人马去攻打中山公司,频频插手业务部门的事务。 失败之三:在漫长的变革过程中,要不断巩固成果并进一步推动变革。赵雍却被眼前的成绩所陶醉。公元前298年,在外面一直奔波做业务的赵雍,在当政第30年,一举攻克中山国,赵国新开疆几百里。他带着三军业务人员,得胜凯旋。次年,正值胡服骑射变革以来的第十年,为了总结十年变革的丰硕成果,赵雍召开全公司干部工作会议,研究和明确下一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群臣都聚在朝堂上,就进一步促进西部攻坚(就是打秦国)、巩固提高和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等一系列重大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且让大家给年约14岁、称王听政的“公子何”施礼下拜,自己当起了太上皇。 失败之四:性格优柔寡断,没有处理好继承人的问题。本来传位给小儿子赵何,但是他又怕大儿子赵章受委屈,就想搞一国两制、二王并立。当赵章企图杀了赵何而篡位失败后,却又被赵雍保护了起来。使反对变革的公子成有了害死赵雍的机会,从而把大好河山送给了公子成一伙保守势力(公子成拥立公子何作傀儡大王,而自己把持朝政做相国),使自己的变革功亏一篑。 失败之五:强有力的变革必须与制度相辅相成,而赵雍所建立的霸王之业,却更多是由他个人的能力建立起来的,没有形成制度。所以他死后,里外不是人,谥号为“赵武灵王”。“武”字是好字,代表着赵雍胡服骑射,这是他的赫赫武功。“灵”则是贬字,意思是不走正路,代表着当时赵国——包括赵雍家族内部颇多一批人——对赵雍的否定看法:不尊古道,心血来潮,荒唐任性。赵雍被围困那么久,居然没有任何大臣挺身而出,这固然说明了公子成一党的强大,也反映了当时多数人对赵雍持着否定态度。赵雍之死,可以说是他们共同投票的选择,而不是一场“惊变”式的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