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2007瞪大眼睛瞧好了(3)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6日 14:01 经济观察报
广州丰田:再响平地惊雷 底气的来源: 永远不会满足现状的丰田在广州正进行一场新的试验——通过对最先进的技术设备、最具性价比的劳动力,以及最臻完美的生产方式的叠加,创造全球最低成本高效率的生产纪录。 在广州丰田的车间里你可以看到,流水线上两车间隙是几乎全世界最小的,从冲压到涂装生产线,生产效率都是全球工厂中最高的。而聪明的丰田在零件预分拣区安排了大量的人工,意图充分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后续工序节约时间,减少错误。而且执行副总经理袁仲荣也深谙广本、通用等每个对手的战术打法。 销售目标 15万辆——国内还没有任何一个汽车厂家、任何一种车型曾夸下如此海口,在投产的第二年单车销量达到15万台。 业务重点 加压,练强网络 广州丰田虽然对其经销商做了大量培训,但半年来产品一直供不应求的状况使商家们已经被舒服的日子麻痹了,过惯了守株待兔好日子的广州丰田经销商,在常规状态下能否与那些经过混战洗礼的对手们抗衡,真的要打一个问号。 正因如此,今年广州丰田要给自己也给经销商一个充满挑战的任务。 扼制对手——广州本田 不让对手轻意强大起来,就等于提高了自己的竞争地位。 广州丰田是丰田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肩负着丰田2010年在中国达到10%占有率目标的半壁重担,更承担着遏制其激进的全球对手本田的责任。所以他们在2008年中期将投产的第二款车型是针对本田销量火爆的两厢飞度而来的全球畅销车Yaris。 华晨这家中国本土汽车公司,终于在2006年凭借骏捷的热销扭转了颓势。截止到12月14日,华晨提前完成全年20万辆的整车销售目标,同比增长79.6%;中华轿车累计销量达5.8074万辆,同比增长545.8%;华晨汽车集团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90亿元,同比增长48.9%。 成为中国汽车销售额增长幅度最高企业的同时,去年底,华晨还与德国HSO公司签订了15.8万辆中华轿车的出口大单,这既是一次自主品牌的海外大冒险,也将华晨2007年进一步放到了聚光灯下。 华晨汽车:咸鱼翻身之后 销售目标 2007年整车年销量30万辆,增幅50%,年销售收入400亿元以上;到2010年,实现整车销量50万辆,销售收入800亿元以上。这是一个大胆的计划,它的根基真的扎稳了吗? 业务重点 寻找“首席技术官” 众所周知,没有骏捷就没有华晨的翻身,而从骏捷到即将上市的M2,最大的功臣就是他们从美国克莱斯勒请来的技术专家赵福全,但交上M2答卷之后,赵已离华晨而去。后续产品的研发如何进行?华晨表示,2007年将面向全球招聘“首席技术官”。 维护质量 老中华身上的痼疾会不会在骏捷身上复发?低成本制造会不会暗埋质量隐患?迅速扩大的市场售后服务能否令人满意? 闯过出口安全关 华晨尊驰出口德国目前仍未完全闯过欧洲苛刻的安全壁垒,正撞和侧撞的结果不尽人如意,目前基本还是靠成本较高的单车认证实现出口,但15.8万辆不可能都这样进入欧洲,怎么办? 创造利润 以牺牲利润换来的销量显然不能长久地支撑一个汽车企业的生存发展。如何使未来的产品量利双收? 底气来源 “去年,华晨共完成新产品开发11项。其中,07款海狮已经批量化生产;尊驰07款、A级车及新海狮等产品研发进展较快;混合动力车也已研发完成。这些新车都将按计划陆续投放市场,此外,搭载1.8T发动机的骏捷也将尽快上市。”这些被华晨认为是2007年销量提高50%的有力保障。 全行业掠影 上海大众:成败斯柯达 将在2007年第二季度上市的上海大众斯柯达Octavia明锐1.8TFSI无疑是今年最值得关注的新品牌。这款中等尺寸的轿车是德国大众在欧洲的一项成功试验——将德国车的血统与日本车俯就消费者需求的设计与服务相结合。所以上海大众将其矛头毫不犹豫地指向了丰田在中国销量最大的第10代花冠——卡罗拉。 但在德国成功的斯柯达能否像2006年的凯美瑞那样在中国创造奇迹,尚未可知。 一汽丰田:卡罗拉之年 在已经开业经销店接近250家的一汽丰田4S店里,从10万元的威驰到70多万元的陆地巡洋舰,品种齐全可谓全国之最。但支撑销量的功臣还是花冠。去年底上市的新一代花冠卡罗拉能否顺利接过这一棒,就看2007年之役。上海通用在年初就将雪佛兰降了价,而下半年还会出现强劲的对手斯柯达,如何增强网络的营销执行力将是一汽丰田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长安福特马自达:提升产能 2006年,长安福特马自达的销售增长是147%,但受制于产能,他们的产品供应无法让经销商感到满足。2007年下半年,长安福特马自达位于南京的新工厂将建成投产,届时南京和重庆工厂的产能总量将超过40万辆。加之一季度上市新的车型福特S-MAX和复产的马自达3,长安福特马自达会有更多的余地来精确制定他们的排产计划,让南京下线的福特和马自达车更好地满足东部沿海地区消费者的需求。 上海通用:多品牌战略考验 2006年是上海通用实行多品牌战略的第一年,靠着强大的体系优势与对中国消费需求最到位的了解,他们用最多最全的车型和各具针对性的品牌填满中国市场每一个细分的需求空间——这使上海通用顺利地成为国内首家年销量突破40万辆大关的汽车企业。 但随着竞争产品的增加,若没有某一处绝对优势的产品,这也就意味着有可能在全线处处遭遇强大敌手而败下阵来。上海通用未来的一切任务都将集中于如何随时补齐系统中的短板,使各品牌均衡地向前发展。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