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战略·经营 > 正文
 

微创 度过“青春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4日 20:32 《中国企业家》

  这是一个职业经理人拯救一个科学家创办的企业的经典案例

  文/本刊记者 齐 飞

  公司名称 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加权总分 109.296

  三年平均增长率 134.59%

  2004年营业收入(万元) 9262

  企业领先性 5.0

  制度领先性 5.8

  行业创新性 5.3

  企业创新性 5.3

  成长性 4.8

  “空降兵”张一2002年初来到微创,成为公司的新任总裁。为此,他放弃了在北京上地科技园创业的机会,成为了一名职业经理人。当时,微创这家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身的高科技医疗产品公司,正面临着成立以来的最大困境:债台高筑,资金短缺,团队分裂,人心离散。在张一到来之前,微创已经更换了四、五个管理团队,公司却迟迟不见起色。

  “借力、借脑、借钱袋”,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及董事长常兆华,在企业发展的危急关头,终于做出了放权的决定。在美国工作多年,在医疗器械行业有着丰富人脉资源的张一空降微创,在引进了大批战略投资的同时,全面接管了微创的各项业务。引资、还债、建立新制度,建设新团队,微创的境况渐渐好转,三年里资产总额增长了17倍,达到了1.8亿元人民币。2004年公司营业额近1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额占20%。

  创业之痛

  留美生物学博士袁兆华曾先后担任美国两家NASDAQ上市公司(ENDOCARE INC.,CRYOMEDICAL SCIENCES INC.)副总裁,1998年回国创建了“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学技术出身的袁兆华带领他的科研团队,投资30万美元搞研发,低调发展。“2000年前的微创处于孵化期。”袁兆华回忆起当年的景象仍感慨不已,“当时的博士们只有1500元的工资,大家很团结。”和大多数小型创业公司一样,孵化期的微创内部气氛和谐,然而随着公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出来。

  到了2001年,企业在投入上已由几十万元增加到上百万元,公司规模大了,一直靠“凝聚力”管理企业的袁兆华却发现,他和他的团队疏远了。“企业发展速度过快导致资金上出现问题,利益之争导致人也出问题,人心散了。”为了拯救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常兆华换了一批又一批的管理团队,但理念冲突,权力纷争带给常兆华的是一次次失望。一直紧握股权不放的他渐渐意识到,“不能总是把企业放在自己的口袋”,必须借助社会的力量吸引战略合作伙伴。否则,资金和管理经验都进不来。

  在四年之后的今天,常兆华给微创的成长打了个有趣的比喻:创建之初的企业好比刚从娘胎里出来的孩子,听话,好管。孩子长大一点了,步入青春期,一系列成长的问题开始困绕他这个“家长”。更换了几次“家庭教师”效果都不好,直到“张老师”的出现,才帮助微创度过了躁动不安的“青春期”。

  中兴

  2001年年底,正当常兆华面对一堆烂摊子束手无策时,一个名叫张一的年轻人从美国回到北京。他和当年归国创业的常兆华一样,激情满怀,在上地科技园区的一座写字楼里筹划着未来。恰好当时张一的一位朋友想投资微创,并且非常看好张在美国两家医疗器械公司Medtronic和Guidant的工作背景,有意邀请他进入微创管理层。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张一飞到上海,实地考察了微创的情况。之后的几个月里,张一频繁往返于京沪之间。经过再三权衡,张一放下了创业的想法,与常兆华坐下来面对面谈了好几天,关于微创的现在和将来。

  张一直率地指出,微创的管理有问题。他愿意带领微创走出困境,引进微创最需要的管理团队和资金,但条件是任何人不得插手企业的经营管理。经历了创业之痛的常兆华,为了企业的生存发展,将大权移交给了张一,只担任董事长和首席科学长。

  “我回来的时候微创只有30多个人,欠了大概2、3千万的债。”张一当时肩头的担子不轻,企业多年的积弊、欠债需要他马上处理。上任伊始,张一便找来了新的投资,2002年2月、5月、8月,三次还清三笔债务。第二年,因为张一的关系,日本大冢制药株式会社向微创注资1800万美元,占公司40%的股份,成为单一最大股东。截至目前,微创相继引进了张江创投,深圳创新,上海实业,日本大冢四家投资者,总额3000万美元。

  张一本来为自己在北京的创业准备了很长时间,虽然现在来到上海,但很多资源立刻就能用上。为了重建微创,张一拉来了自己的队伍,技术副总裁和销售副总裁都是他在美国的同事、朋友,“因为我们懂行。”张一太了解他的美国同行了,“我们现在和外国的技术水平应该是一样的,成本却只有他们的一半。”

  到了2004年,微创内部的各种矛盾被一一理顺,企业显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朝气。国内200多家医院都在使用微创的产品,产品还出口到欧洲、南美。张一还透露,荷兰的分公司已经建立,美国的分公司两个月后开张。常兆华和张一都觉得,企业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市场需求大于生产规模,公司需要扩大产能,巩固市场。

  在张一眼中,2002年的微创像一个病危的病人,“第一年我先把他抢救过来,第二年给他补充营养,第三年他康复了,之后他才开始健步如飞。”

  未来

  作为一家高科技企业,微创每年要投入1000万左右的研发资金。技术领先,成本低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微创已经开始把美国同行作为竞争对手。“我们明年的出口将占到销售额的30%。”

  上市,已经排上了张一的日程表,“融资是一方面,主要是为了提升品牌形象。”不久前,摩根斯坦利方面找到微创,但张一表示并不着急。“把这个公司养大一点,再上市不迟。”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