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3+1赛事诠释品牌个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3日 16:33 《新营销》 | |||||||||
文/本刊记者 刘源 发自北京 一个成绩平平、相貌不出众、在学校里既不被老师关注也得不到女孩子青睐的“青蛙”如何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如果你能力揽狂澜帮助球队扭转败局,或者是成为赛场冠军,那么在李宁公司举办的
“成为场上焦点”是2005年李宁公司举办的“3+1”校园篮球挑战赛的主题。 李宁公司举办这样的赛事是为了挖掘未来中国的篮球明星吗?当然不是。在商言商,李宁公司品牌传播营销部经理扬纲就很直率地表示,他们希望用这一赛事更好地传播李宁公司“一切皆有可能”的品牌个性。 “成为场上焦点” “3+1” 校园篮球挑战赛是李宁公司自建的赛事,已经连续举办了两年。对于篮球,大家已经习惯了5对5或者是3对3的玩法。无论是5对5还是3对3,篮球运动强调的都是团队合作。然而,在李宁公司的“3+1”中,在保留了3对3玩法的同时,又引入了1对1单挑,把3对3的比分和1对1的比分相加作为最后成绩。 为什么要引入1对1的形式?扬纲强调说,篮球是一项非常彰显个性的运动,设置1对1单挑环节,可以让选手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并且通过个人努力,使比赛充满悬念。扬纲指出,“3+1”赛事跟李宁公司倡导的“一切皆有可能”的品牌定位非常贴切,二者都是希望激发目标受众超越自我,发掘他们内心对胜利的渴望,把一切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 2005年,“3+1”赛事的主题是“成为场上焦点”。为此,李宁公司对赛场环境做了精心规划和设计:赛场上战旗飘飘、战鼓擂擂,进行街舞表演。同时,让球员与观众进行充分沟通,让参赛者处处感觉到自己有机会成为场上焦点。 作为一家生产和销售运动产品的公司,篮球品牌是李宁大品牌下一个非常核心、非常重要的元素和内容。在2005年的“3+1”赛事中,李宁公司一直强调要“成为场上焦点”。在这个概念下,李宁公司把不同的市场和商业元素发挥到了极致。在赛事之外,与之平行的产品、促销和广告等环节也都围绕这一诉求做足文章。 而在“3+1”赛事火热进行的同时,李宁公司新推出了TOP GUN系列产品。这一系列产品是专为消费者能够“成为场上焦点”而设计的。除了在功能上进行专业设计外,其独特、时尚的外观让李宁与其他品牌的产品形成很强烈的反差。比如,TOP GUN 系列产品使用漆面材料,大胆采用蓝、红、黑、白四种颜色,如此绚烂的颜色和外观,足以使玩者在场上一眼就会被别人注意到。此外,李宁公司还引导年轻人采用不同的穿法,比如两只鞋的颜色不一样,一红一白搭配着穿,充分从产品角度阐述如何才能“成为场上焦点”。 自创赛事品牌 在“3+1”赛事之外,李宁公司与很多篮球赛事有深入的合作,比如CUBA、CBA甚至是NBA。李宁为什么要自建这样一个赛事品牌呢? “我非常关注足球,经常会看一些足球比赛。可比赛无论怎么精彩,我感觉还是和足球有距离。但是我自己去踢一场球就不一样了,我和足球的心理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关注和参与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你观看比赛的热情再大也比不上自己穿上鞋去踢一场球。”扬纲强调说,“之所以做‘3+1’赛事,就是想把消费者从观众或者是远距离的位置拉到李宁的品牌下面,大大拉近品牌和消费者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和关注李宁品牌的精神和主张,这样不仅能提高品牌知名度,也能加强他们的偏好度和忠诚度。” 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3+1”赛事几乎没有设置报名门槛,只要年龄在14岁至23岁之间,喜欢篮球运动的在校学生都可以参加。在“3+1”赛事举办以来的两年时间里,渗透和影响的人群正在不断扩大。2004年的“3+1”赛事有9个城市的2500支篮球队的1万多名队员参赛,2005年则有12个城市的5000支篮球队的2万多名队员参赛。参加的学校也从36个增加到100个。 李宁公司认为,“3+1”与其他篮球赛事相比只是一个参与对象的细分。李宁公司赞助其他篮球赛事,比如CUBA、CBA等,参与的人群比较小。事实上,篮球运动中更多的是普普通通的玩家,“3+1”赛事的推出,极大地满足了这一部分人参与的可能性,而这一人群恰恰是李宁篮球品牌的消费者。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李宁TOP GUN系列篮球鞋在整个赛事进行过程中始终供不应求。这项赛事在2005年7月启动,而TOP GUN系列篮球鞋也在7月上市,到了8月份,TOP GUN系列篮球鞋在很多城市都卖光了,特别是有“3+1” 赛事活动的城市,销售更火爆,李宁公司不得不连夜生产。 尽管李宁公司一再强调,成功的销售是所有元素捆绑在一起形成的营销平台促成的,但在李宁品牌形象提升、产品销售促进的过程中,谁都不能否认“3+1”赛事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深入挖掘体育营销资源 在“3+1”的赛事中,李宁公司对所有的体育营销资源进行了充分的整合应用。李宁公司对自己赞助的其他赛事也进行了充分的挖掘和整合,服务于“3+1”赛事。 2005年12月初,在上海体育馆举行的“3+1”总决赛中,与李宁公司签约的CBA运动员张云松和遇俊 出现在比赛现场,为两支进入决赛的队伍做临时教练,进行现场指导。李宁公司签约的篮球小将田雨晨也在决赛中与“3+1”赛事的扣篮王同台献技。 除此之外,李宁公司还逐渐把一些国际体育营销资源引进到“3+1”赛事中。无论从经济上还是从娱乐上,李宁公司都极力营造精彩的篮球世界,让参与者享受篮球所带来的快乐。2004年“3+1”赛事的冠军被李宁公司送到西班牙,据说2005年的冠军要被送到NBA现场去体验篮球的魅力。李宁公司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增加赛事的吸引力,大大拉近了品牌和消费者的距离。 李宁公司表示“3+1”赛事还会继续举办下去,2006年的主题不一定是“成为场上焦点”,但会在“一切皆有可能”的大品牌下配合具体的产品有所变换。 对于李宁“3+1”赛事品牌会不会招商这一问题,李宁公司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李宁公司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经营赛事,而是为了经营品牌,让这个赛事长期服务于李宁品牌和篮球运动。李宁公司对所有合作是开放和接受的,但前提是任何合作都不能偏离消费者的体验这一大方向。因此,合作者的品牌目标受众必须和李宁品牌贴切和一致,比如李宁公司与红牛饮料、可口可乐就进行了相关合作。李宁公司希望2006年有更多的品牌关注“3+1”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