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货币政策专家的迁移目的地亚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5日 03:04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林纯洁 发自上海

  货币政策专家曾经是一个令人羡慕且重要的职业。他们从蛛丝马迹中寻找线索来预测中央银行的政策,而这种预测也直接影响着投资者的策略。不过最近几年的市况却令这帮从前的华尔街精英沮丧,仿佛只是一夜之间,这些货币政策专家就失去了市场的青睐。就如Bloomeberg 专栏作家 W illiam Pesek 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描绘了他们的近况:接到的记者电话开始变少,同样减少的还有各种研究报告对于他们言论的援引以及他们在财经电视频道中的出镜率。

  这可能要归咎于一种趋势,即央行透明度的提高。央行们有了自己明确而且公开的货币政策目标,同时也乐于让市场预见到他们下一步的行动,这包括欧洲央行、英国央行以及美联储。虽然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最近的言论使市场对美联储近期的货币政策目标有了很大的分歧,但这可能是因为伯南克自己对于未来并没有明确的判断,一旦这位新任美联储主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步伐,其透明度将比格林斯潘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点我们从伯南克首次主持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的纪要中就可以看出来。

  这种改变无疑让货币政策专家对于市场的重要性大为降低,而我们对他们的失宠也就不会感到意外了,因为现在每一个稍微注意央行言论的人都可以做他们的工作。如同电视淘汰了广播明星,央行的透明度也逐渐淘汰了曾经以揣测央行意图为生的专家。

  不过对于未来,货币政策专家也不必过于悲观,只要愿意作出一些改变,他们就可以充分延长职业寿命,甚至焕发职业生涯的第二春。而这种改变就是将目光转到亚洲,因为在这里,有着很多谜一般的中央银行。

  日本央行本身就有着神秘的传统,虽然现任央行行长福井俊彦在最近一段时间内显得更加开放,但是可能只是一种短期的现象。而当政府的影响力也开始卷入的时候,未来将变得更加无法预期。日本央行在7月份加息了25个基点,不过在随后的声明中却变得异常软弱。如果我们注意到之前数位政府要员的言论,这次加息看上去更像是一次政府与央行的互相妥协,而不是在通缩是否已经在日本结束的问题上达成了一致。对于日本央行下次升息到底是何时,市场目前仍摸不着头脑。

  而对于中国央行,其决策的意外性更是与其对全球经济的重要性同步提升,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具体的目标。过去一年,中国央行突如其来的决策不胜枚举。2005年7月21日,中国央行突然宣布的

人民币升值
汇率
形成机制的改变没有任何征兆;在今年4月,虽然市场对于升息有所预计,但是央行的决定却是将贷款利率上调了27个基点而维持存款利率不变;而到了7月份,在市场加息传言纷飞的时候,央行则只是调高了
商业银行
的存款准备金率。就连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也在得知此消息后惊呼意外,“包括我们在内的许多分析师都预计近期将加息。”马骏表示。

  虽然我们很难判断各大央行执行货币政策方式到底孰优孰劣,因为这往往要考虑一个经济体的现状和货币政策执行传统。不过由于日本作为目前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中国对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性日益提高,我们可以预见更多良莠不齐的货币政策专家将会盘踞于亚洲。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