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财经 > 会议讲座 > 2008(第七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 > 正文
主持人:感谢几位中国嘉宾,按照题目写出自己最喜欢的品牌,最钦佩的品牌,最有问题的品牌,在中国也有几个这样的百年品牌,像青岛啤酒,同仁堂,世界一百强里面中国的品牌没有占到很重要的地位,为什么中国的品牌有一夜成名的故事,起来的很快,但是可持续发展的劲头不是很足,就这个问题我们请嘉宾阐述观点。
吴志泽:我觉得这也不是很奇怪,因为中国做品牌的历史比较短,仅仅是30年的历史,我们为什么会有一夜成名,马上就下来,因为违背了做品牌的逻辑。因为品牌是需要沉淀的,品牌的背后是文化,一个品牌要给消费者带来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必须要有情感的皈依,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化融入,这就需要时间的沉淀。我们的企业都是从做加工开始,对品牌的运作不是完全成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改革开放30年,我们的企业家机会太多太多了,做品牌是非常辛苦的,做到一定的程度会急功近利,急功近利是做品牌的大敌。我的体会做品牌是诚信,敬业,苦心经营,持之以恒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精神的结果。所以,我们中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想未来30年肯定是中国品牌大有发展的一个很好的机会。第一是有庞大的市场,再一个我们的民营企业,或者是企业家群体逐步的成熟,消费者也逐步的成熟,未来是中国品牌走向世界,树立品牌绝好的机会。
主持人:急功近利的问题,大家从道理上都明白,急功近利是无法长久的,为什么还是有人这样做,根源在什么地方?
吴志泽:我前面讲了跟浮躁的心态有关系,还有会类比,比如我做品牌,苦心的一年年赚一点钱,如果转过来做急功近利的事情,机会还是有,可能赚钱比较多,发展得可能要快,人家自然就要这样。
主持人:做企业没有想做那么长远,比较短期的意识?
吴志泽:对。
主持人:我们看吴长江有什么看法,中国品牌出了什么问题?
吴长江:我们两位都是做企业的,而且有很多相似之处,我认为中国目前局面是必然的,我们经常讲,我们中国人非常聪明,太聪明了,所以聪明的时候经常爱走捷径,想做四两拨千斤的事,急躁,急功近利造成的,中国前20年,中国的机会特别多,中国是一个稀缺市场,做什么都能赚钱,可能有些很多要找策划,包装,要打广告,做一个标王,销量马上提升了,就认为自己是知名的品牌了,变得很狂躁,感觉自己无所不能。第二,做一段时间感觉自己很累,做品牌要有付出的,可能赚的汇报很少的,特别是品牌知名度没有达到千家万户知道的时候,会付出很多,很多人有守不住了,前几年炒房地产的,开矿的,做股票的,专门赚块钱,他们就转下去了。我跟吴总讲,浙江宁波一个品牌,跟我很熟,做了很多年,20多年前做得很不错,当时很知名的,他的服装是供不应求,很赚钱的,后来他丢掉了,是中国500强200多位了,他就开矿,做资本去了,把自己做服装的主业丢掉了,我认为是得不偿失,非常可惜的。我们很多企业品牌是昙花一现,我认为是必然的,就是因为中国人太聪明,想赚块钱,想做四两拨千斤的事,急功近利。
主持人:他想赚块钱,要多元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