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图文:北京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王成荣(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31日 16:33 新浪财经

  

图文:北京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王成荣(4)

  2008年5月31日,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主办的“首届金圣杯中国商业文化建设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了此次论坛。图为北京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经济学教授王成荣。(来源:新浪财经 白鹏辉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企业文化受到重视以后,企业与员工雇佣和被雇佣关系这种西方的说法,我们不谈。我们谈企业文化是员工的文化,你总不能说被雇佣者文化吧?所以,我们谈到员工是企业的主体,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实践者、承载者。我们把员工放到企业的主体地位,即作为企业文化的主体看待。

  那么,今天我们透过几个事件,透过返航门事件、辞职门事件、转会门事件,我们有没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思考呢?企业和员工到是什么关系?我认为,企业和员工之间,应该有几层关系,或者说有几根纽带在维系。

  过去我个人是强调有两根纽带,一根纽带是法律的纽带,是靠一个法律的契约(合同)来维系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当然了,这一点和西方没有什么差别,企业与企业之间,不管你是什么性质,我们现在全部都实行劳动合同法,员工和企业之间是一个法律的关系。靠一根法律的纽带维系的。

  但这些年研究企业文化我发现,实际上一个企业文化做得好的企业,他除了这根纽带以外还有一根纽带,那就是情感纽带。靠一根情感纽带维系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大家心心相印,靠共同的愿景、共同的价值判断把它们拴在一起。日本人的概念叫做“企业人”,不光作社会人,社会人和企业之间纯粹是法律纽带,企业人由社会人进一步转化,你是企业的一员,你和企业之间有一根非常重要的情感纽带在维系。

  今天通过这几门事件我发现,这两根纽带仍然不够,说劳动合同关系加上你有一种情感,有一定的文化相关联,有愿景,实际上这还是不够的。我们有很多的企业,这两根纽带很牢固但是仍然出现了职工辞职、背叛企业、离开企业的现象。现在在中国,员工流动率越来越高,所以我考虑是不是还有一个新的纽带,这个新的纽带就是事业纽带,是不是有一种事业在支撑。这种事业是不是有利于每一个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如果企业与员工有一根法律纽带,员工对企业非常有情感,跟企业是一体的,加上企业给他提供的事业平台非常好,有利于实现自我价值,这个时候是不是更牢固了呢?我们看飞行员为什么要离开东航,东航向他索赔1275万?可能是因为他的情感纽带没有那么强,但还有可能是他认为事业上发展的余地不大。我觉得可能这个有关系。唐骏为什么从盛大公司转会到新华都?按说这几个公司的名字,微软、盛大、新华都,一个不如一个,他为什么要转走呢?是不是也是有一个事业平台给他?所以,我感觉我们的企业文化理论,需要创新。现在,最起码我感觉员工和企业之间这种关系,要研究得透彻一些,有利于将来企业文化的创建。

  与这个问题相联系的第二个问题提出来的,怎样看待员工的忠诚观和员工的流动。

  过去我们一直以为一个员工忠诚于一个企业才是好员工,才是最优秀的;东山望着西山高,总在流动就不是好员工。那么,今天我们怎样看待这样一件事呢?

  大家知道,日本的员工流动率是最低的,美国和欧洲部分国家,相对流动率很高。我们过去比较推崇日本,认为日本的企业管理得好,员工对于企业很忠诚,我们现在有一些国有企业的老板也在怀念过去,我们的员工哪有这么多的流动,说今天不干了,明天不干了,而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提出来,如果一个人在企业里面待上这么多年的时间不离开企业,第一条是无能,第二条另有所图,这是不是有一定的道理呢?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