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新苏锡常:从外向型经济到自主创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7日 16:19 《全球商业经典》

  文:韩斌

  从上海出发到苏州,行车时间只要一小时,再从苏州出发到无锡、常州,行车时间也分别是一个多小时。今年五一节前,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乘坐舒适的动车组火车,从上海到苏州昆山的车程只要18分钟,比原先缩短了近一半。

  过去,苏南地区承接上海制造业外移的趋势,取得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大突破,也是长三角城市中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代表,外向型经济占苏锡常三地经济总量的七成以上。

  以苏州昆山为例,全球IT电子产业的笔记本电脑出货量30%,全部云集在昆山市。一些外商开玩笑说:“开往上海的沪宁高速堵半小时,全球IT业价格就会往下掉一个百分点。”

  每年从苏锡常的工业开发区出发,超过2000万台笔记本电脑产品从

高速公路、经过内环线高架,通过上海港口和机场,出口到国外。诺基亚手机、DELL笔记本、东芝电器等全球品牌都在苏锡常三地设厂。

  而如今以无锡为代表的苏南地区,也开始启动民营经济的发展策略,希望增加本土经济。前年,无锡市政府投资的尚德太阳能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外界才惊觉无锡竟也出现了“中国首富”。“首富如何而来?”这个疑问,为苏锡常未来经济的发展,铺垫了一条探索之路。

  破局外向型经济的“坎”

  苏锡常一直被人质疑过于依赖外向型经济。在苏锡常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一直有个很大的问题——如何增加本土企业的比重,以及如何与上海这个大都市紧密联结,形成都市经济圈。

  在昆山开发区工作20多年的开发区主任宣炳龙这样认为:“外向型经济平日里都是一样的,但是最大的坏处就是,你一到过年时,外商纷纷把钱提走了,连银行里面都看不到钱,这才是一种隐忧。”宣炳龙说。现在外向型的瑕疵,也在苏锡常的发展规划中,逐渐有了一些暴露。很多人质疑苏锡常地区行业结构单一、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交易成本的增加、土地资源的匮乏,这些硬性条件是否会导致外商像过去从珠三角转移到长三角一样,逐步转移到新兴的渤海湾经济圈。

  如何破解苏锡常外向型经济的悬念,现在苏锡常地区已经开始了新的突破。苏锡常政府一是想办法增加民营经济的比重,二是强化现有的制造业集群。所谓的“产业做强”是指,在重点产业上达到世界第一的水平,在某一领域里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以电子资讯产业为例,今后苏锡常的笔记本电脑产能要从目前占世界份额的30%,发展到40%。

  而围绕已落户企业,帮助它们降低营运成本、降低最低交易成本,帮助它们将无锡产的产能达到最大化,将世界其他地方的份额转移到苏锡常来,同时对已经入驻企业,针对性地降低他们的交易成本、人力成本,这也是未来苏锡常地区,所要进行的策略。宣炳龙认为,“商务成本”包括“硬成本”和“软成本”两个方面,主要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政府效率来实现,这都是招商引资的基础,对于具备竞争能力的企业来讲也是远远不够的。而“交易成本”是在“商务成本”的基础上,降低企业完成交易的成本,包括需要营造最低的交易成本环境,建立现代物流体系,引进研发企业与生产企业相结合,同时降低商务成本,增加政府效率。

  以昆山为例,为了降低外商商务成本,昆山市政府把海关、税务、电力等公共行政部门全部集中在一条街上,使得办完整个开户注册的时间,少于一天,以提升外商的办事效率,降低交易环节中的成本。投资在苏州的西门子公司战略规划部总监吴国华认为,苏锡常地区的外向型经济模式,随着土地面积的减少、产业链的完善,已经很难依靠新增外资力量来增加收入,而是更多需要依靠对现有投资的挖潜来做到,苏锡常三地政府官员的效率和廉洁,始终是他们进一步取得成功的关键。

  无锡模式则被认为是苏锡常经济发展的另一种尝试。2000年,尚德施正荣初到无锡时,除了商业计划书外,就只剩下对创业资本的渴求。六年之后,一位所谓的“中国首富”伴随着尚德电力(NYSE:STP)市值达到40亿美元而诞生了。除了施正荣本人的创业精神、新能源概念,在这个耀眼的财富故事背后,无锡市政府创设的风险投资基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政府主导开拓第二经济增长点

  无锡政府主导的风险投资。在施正荣创业之初,政府出资600万美元,成为大股东,施正荣按照技术出资和自己的积蓄入股。

  在无锡,政府这样的创业扶持并非仅是针对尚德一家的。一种还没有发育成熟、支持高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模式已经浮出水面——我们可以简单地命名它为“苏南硅谷模式”。对“苏南硅谷模式”的理解是:一个透明政府,找到具有资本和商业管理意识、且有名望的人或组织来代表“政府”,把各种资源,包括政策、资本、技术、市场整合在一起,支持企业,然后政府找到一条退出的道路。

  无锡所做出的尝试,对于整个苏南地区的外向型经济模式而言,都拥有探索的价值。2001年,无锡市政府决定支持施正荣的项目。“再好的技术,你不拿钱我不谈,只有把你在国外的辛苦钱带过来,大家的利益才能一致;第二,你的技术,你的成果全部都属于合资公司,不得与其他任何一方进行同样项目的合作。”当时负责的投资方之一、无锡市信托投资公司代表张维国回忆起来这么说。

  按照当时无锡市政府的想法,鼓励民营企业就一定要鼓励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同时必须要求创业者自己拿出一定的现金,最后启动起来的尚德公司股权比例是施正荣占25%的股份,其中技术股占20%,折合160万美元,现金股5%,折合40万美元。

  在尚德赶赴美国上市之后,无锡市政府将资金退出尚德上市,使得尚德能够变成纯粹的外资企业。无锡市政府通过税收获取今后的投资回报。政府通过扶持、投资、管理、退出四大步骤,实现政府对高新民营经济的扶持,从而提升整个民营经济在无锡外向型经济中比重,走出一条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这对于一个地方政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根据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硅谷创业精神的专家亨利·罗文(Henry Rowen)的理论,政府必须克服GDP数量崇拜,把500强企业和一个归国创业的

留学生同时视为座上宾。建立“种子基金”、孵化基金,不能被短期盈利所诱惑;必须鼓励冒险和宽容失败,营造开放的经营环境;还要提供专业化的商业基础设施,包括金融、律师、猎头公司、市场营销,以及租赁公司、设备制造商等。这是一次地方政府和经济、企业结合的成功探索。

  苏锡常都市群也并非是只有无锡选择新探索道路,在苏州昆山为了探询民营化经济发展道路,选择了一条“两步走”的策略:首先,大规模引进浙江民企,外来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对于苏州人来说确实是个创业的触动。其次,加快“民营小区”建设,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民营小区”是发展民营经济的有效载体,把民营企业相对集中在一个区内,集中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形成规模和集聚效应,促进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比如创设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也是以鼓励民间创业为主,”宣炳龙说,“把国有资本聚集在一起,哪个地方好了我就投资,然后实施逐步监管。不要自己搞什么产业,搞什么投资,你只要看准了就投下去,使得国有资产有个合理的回报,你投民营也可以,你投外企也可以。最终要达到一个合理的回报率。这个我想就是国有资产最后改制会走的一条路。”

  2007年第一季度,苏州经济数据显示经济结构也变得更加合理,经济主体转型,民营外资齐头并进。一季度末,苏州市私营个体注册户数累计已达36.41万户,其中私营企业11.18万户,私营个体登记注册资金2530.29亿元,其中私营企业2417.17亿元;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私营个体经济投资197.23亿元,占比达35.8%;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100.74亿元,同比增长33.6%。

  与此同时,首季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737个,新增注册外资59.84亿美元,同比增长9.4%;实际利用外资23.73亿美元,增长32.7%。

  苏锡常政府纷纷认为,确保电子资讯、精密机械和轻工纺织三个主导产业的最低交易成本,编织三个产业链,这对苏锡常都是最关键的事。简单来讲,苏锡常就要能集合组装笔记本电脑所需的几百个零件,让电子企业在当地就能完成生产,“成本悬念”才能避免。

  上海成为“苏锡常的后花园”

  增加民营经济的比重,鼓励本地企业发展自主创新,已经不约而同地成为苏锡常外向型经济的新方向之一,但如何才能融入上海,对苏锡常来讲,上海好像长三角链条里的龙头,很多产业离开了上海是不可能做强的。比如:现代物流业,没有上海出海口、空港的支持,昆山就不可能做到最低交易成本,这里也就需要昆山与上海紧密合作。“上海是总公司,苏锡常是分公司。

  ”现代化消费,两地应以总公司为主,传统型、休闲型消费,又应以分公司为主,因为分公司有太湖、阳澄湖和周庄,而不可能像总公司一样去发展销品茂,双方配合要合理。反映在至关重要的物流体系上,上海就应该全力发展国际配送,昆山就要利用劳动力多、土地充足的优势大力发展国内部分,分公司要围绕总公司的经济圈来整合市场。

  还有些外商甚至白天在苏州昆山上班,晚上到上海过夜。使得四地城市的合作与流动,已经不仅仅局限在金融和贸易,生活、消费、零售业等服务领域产生分工协助。过去,苏州一直被称为“上海的后花园”,而如今提供金融和外贸服务的上海,也开始被认为是“苏锡常的后花园”。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