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财政政策方向之辩:稳健还是偏松(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4日 04:17 第一财经日报

  王一鸣:要在稳健的前提下,

  适度偏松

  2008年可能是中国经济在新世纪以来最扑朔迷离、最看不清、最为困难的一年。对这个困难大家可能估计不足,从宏观经济来看,因为外部的问题,经济从偏快转向过热的可能性在降低,美国经济衰退、全球经济减速,导致我国经济出现过热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我国2007年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2.7个百分点,出口的大幅回落将对GDP有一个自然的减速作用。今年1到2月份的出口增长了16.8%,同比增速大幅回落,2月份则只增长了6.5%,对美国出口2月份是负增长,外部输入将使经济有一个自然减速的趋势。

  在这个背景下,财政政策怎么办?我个人不太同意“要从名义稳健,转向实质稳健”这种看法,我认为财政政策可能在稳健的前提下,要适度偏松。

  因为货币政策是紧的,经济是要往下走的,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承认国际环境是非常严峻的,通胀压力又是非常大的,财政政策在实施力度上,应该稳中偏升。要通过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我们的消费需求,在进出口需求明显回落的情况下,使我们的内需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之上。

  财政政策不仅在总量上要发挥作用,在结构上也要发挥作用,能不能研究一下结构性的减税政策。有些税收要调高,环境税要开征,但是还有没有减税的空间?

  另外,温总理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还专门提到了财税体制问题。财税体制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已经14年没有作战略性调整,而我们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到了考虑调整财税体制,进行一个战略性调整的时期。如果不调整财税体制,很难调整政府、企业、居民在总收入分配里的结构关系。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