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毅夫可能出任世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8日 03:49 东方网
“林毅夫主要研究领域是发展经济学,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经验,非常符合出任这个职位。” 徐以升 周雪 消息人士透露,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主任林毅夫教授或将出任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如最终赴任,这将是中国以及发展中国家首位出任该职位的经济学家。 截至昨日发稿,这一消息还没有得到世界银行官方以及林毅夫本人的证实。林毅夫就任的北京大学CCER工作人员未能向《第一财经日报》确认这一消息。 世界银行上一任首席经济学家是法国人弗朗索瓦·布吉尼翁(Francois Bourguignon)。根据世界银行网站信息,布吉尼翁2003年10月6日就任,2007年10月22日离任。世界银行相关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一职已空缺数月。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正式称谓是“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Senior Vice-President, Development Economics, and Chief Economist)。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多由世界知名学者担任。上世纪80年代以来历任首席经济学家包括安妮·克鲁格(Anne Krueger)、斯坦利·费舍尔(Stanley Fischer)、劳伦斯·萨莫斯(Lawrence Summers)、约瑟夫·斯蒂格里茨(Joseph Stiglitz)、尼古拉斯·斯特恩(Sir Nicolas Stern)、弗朗索瓦·布吉尼翁。 “林毅夫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发展经济学,非常符合出任这个职位。”林毅夫的同事、北京大学CCER教授卢锋对《第一财经日报》说,林毅夫在发展经济学领域成就卓著,中国是近30年世界上发展成就最突出的经济体,林毅夫对中国的发展有系统的认识。 如果林毅夫能够出任世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职位,是丰富世界银行发展理念,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经验的绝佳选择。 世界银行现任行长罗伯特·佐利克被称为历任世界银行行长中最了解中国的一位,他在任美国副国务卿时提出了中美关系为“利益攸关者”(stakeholder)的概念。 在2007年12月就任世界银行行长后对中国的第一次访问中,佐利克指出世界银行加强与中国合作十分重要,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国的发展进程,也会大大丰富世界银行的发展理念,并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经验。 2007年,林毅夫在英国剑桥大学马歇尔讲座上发表演讲,成为登上这个国际经济学界顶级讲坛的第一位中国学者。在马歇尔讲座上,林毅夫根据自己对中国改革发展和许多发展中国家、转型中国家改革发展成功与失败原因的认识与理解,提出一套新的发展经济学和转型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在马歇尔讲座上的演讲,是林毅夫教授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集中展现。”卢锋说。 林毅夫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系,1986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获博士学位,1987年在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发展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1987年学成归来后曾担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1994年创立北京大学CCER,并担任主任至今。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林毅夫简介: 林毅夫教授,第7、8、9、10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86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获博士学位,曾担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1994年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至今。 林毅夫教授是国际知名的华人经济学家,长期关注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在制度经济学领域(农业技术创新机制和农业科研资源有效配置)做出了突破性贡献,有关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研究成果享誉海内外。 林毅夫教授在国内外有众多学术兼职,担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顾问组成员以及亚洲开发银行行长的“名人顾问会”成员。为国家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有特殊贡献专家津贴,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 相关报道: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