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近九成经济学家预期2008年中国出口将回落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1日 02:40 第一财经日报

  编者按

  自2006年1月首次启动以来,《第一财经日报》经济学家调研至今已是第五期。在本期中,有来自国内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大学、金融机构等诸多领域的60位经济学家,以及来自全球金融市场的23位基金经理、研究人士等参与调研。

  《第一财经日报》经济学家调研每半年举行一次,本报举办该调研的目的,在于将经济学家对经济形势最前沿的判断和洞察,集中反馈给读者,为市场提供权威的、连续的、经得起考验的经济形势与市场展望调研报告。

  在取消出口退税、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内因,以及美国消费市场走软等外因的综合影响下,2008年的中国出口增速将出现回落。

  超七成预期2008年增速仍将超过10%

  2007年前三季度中国GDP实现了11.5%的高速增长,全年预计也将达到这一水平,这将是中国连续第5个年份将GDP增速保持在10%以上。不过已经到来的2008年显然更具有挑战性,美国次贷危机可能导致的美国乃至全球经济衰退将会对中国出口产生影响。

  但是在对60位经济学家的调研中,更多人预期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这其中,有73.4%认为2008年中国GDP增速仍将在10%以上,其中有66.7%认为在10%~11%之间,有6.7%认为将超过11%。另外还有26.6%的经济学家预期GDP增速将滑落到10%以下,其中有23.3%认为在9%~10%之间,3.3%甚至认为将低于9%。

  从调查来看,相比于2007年11.5%的增长速度,2008年只有4位经济学家认为会超过11%,这显示出经济学家几乎集体认同2008年中国经济增速将比2007年有所回落。不过累计有73.4%认为经济增速仍将在10%以上,也显示出经济学家仍然对中国经济增长充满信心。

  八成预期投资增速回落

  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中,相比于消费而言,投资和出口的增长更为强劲。2007年前11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8%。

  在调查中,有80%的经济学家预期,2008年的投资增长速度将出现回落,另有20%预期投资增速将保持2007年增速水平或实现更快增长。

  从具有前瞻指标意义的新开工项目情况来看,2007前11月新开工项目211127个,同比增加24124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73584亿元,同比增长28.0%。这仍然是一个不低的增长速度。200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依然是目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之一,在这个背景下投资增长将依然受到调控。

  近九成预期出口将出现回落

  2008年中国经济最大的不确定性,将是美国经济可能对中国出口带来的外部冲击。调研中经济学家也表达了对这一问题的忧虑。

  有70%认为2008年中国出口将出现小幅回落,有16.7%认为出口将出现大幅回落,这累计占到了60位调研经济学家的近九成。另外还有13.3%认为出口会延续2007年的高增长水平。

  2007年中国出口12180亿美元,增长25.7%,比上年回落1.5个百分点。不过从分月数据来看,2007年前8个月出口平均增速达到了28%,而后4个月平均在22%的水平。在取消出口退税、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内因,以及美国消费市场走软等外因的综合影响下,2008年的中国出口增速似乎将出现近九成经济学家所预期的回落。

  近几年以来,出口一直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最为强劲的动力。如果在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综合影响下,中国出口出现16.7%经济学家所预期的大幅回落,中国经济的整体增长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

  八成认为2008年顺差在2000亿美元以上

  2007年全年中国录得贸易顺差2622亿美元,这一高水平超出年初时的市场预期,这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录得如此大额的贸易顺差。2006年时这一数字为1774.7亿美元,2005年时则为1020亿美元,2004年当时才有319.8亿美元。

  对于2008年的贸易顺差规模,调研中有20%认为将在1000亿~2000亿美元;有43.3%预期将在2000亿~2500亿美元;有36.7%预期将超过2500亿美元。

  这是一个不低的调研数据。这意味着有80%的经济学家认为,2008年中国贸易顺差还将保持在2000亿美元以上。

  这与近九成经济学家预期2008年中国出口增速将出现回落并不矛盾。中国贸易的主体是加工贸易,在出口出现回落的同时,加工贸易的进口部分将同时出现回落,而顺差并不会减少太多。

  值得注意的是,商务部曾在2007将首要工作任务确定为“减顺差”,而日前召开的2008年会议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则将稳定物价确定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商务部门要保证市场供应,没有再提“减顺差”。

  继续高于2000亿美元的顺差将意味着中国央行将继续面临较为严重的外汇占款投放和流动性管理压力。

  超九成预期2008年CPI将超4%

  2007年前11月中国CPI累计增长4.6%,自去年8月份已经连续数月保持在6%以上的高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之一。

  在调研中,有43.3%的经济学家预期2008年中国CPI将在5%~6%之间,36.7%预期在4%~5%之间。此外,还有11.6%预期将出现超过6%的高位,还有8.4%预期将在3%~4%之间,没有人预期会到3%以下。

  这份数据意味着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形势并不乐观。2007年全年CPI增长将在4.5%左右,数据表明,预期2008年仍将超过4%的经济学家比例达到91.6%。

  数量型货币政策较价格型政策更受青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08年货币政策的基调是“从紧”,“从紧”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在这项多项选择调查中,有88.3%经济学家认为央行将继续采取发行央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形式回笼流动性;有85%预期央行将严格控制银行信贷增长;有61.7%预期将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有46.7%预期将加快加息步伐。

  这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调查数据。数据显示,经济学家对数量型的流动性调控和信贷调控基本达成共识,而预期采用升值和加息等价格型政策的经济学家比例则明显少于数量型工具。

  2007年央行累计发行了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的央行票据,并进行了连续10次的准备金率上调。但数量型调控政策也需要央行付出越来越高昂的利息成本。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