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富先老:中国生育政策热炒背后的话题(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7日 10:18 财时网-财经时报
焦点2养老困局如何摆脱? 中国当前现收现付为主的养老体系在快速老龄化的进程中如何维持?在财政资源有限,更多民生领域需要投入的背景下,如何才能构建应对“未富先老”的养老保障体系? 李建民: 养老困局与老龄化无关 中国并未存在“未富先老”。很多数据证明,一些发达国家到了中国目前这样老龄化水平的时候,它们的经济发展并不比中国好。按照人均GDP来计算,在同处相同人口年龄结构的时候,中国并不比这些发达国家落后多少。中国的老年人口多其实并不奇怪,因为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口结构转变必然会导致老龄化,而且速度会越来越快,但这不是因为中国发展得快才导致这样的结果。 中国目前的养老困局和中国人口的老龄化没有关系。目前中国老年人口比例为10%,并且享受保障的比例也不是100%,现在的养老困局是过去遗留的问题,是过去的制度安排不合理。真正的挑战可能来自10年之后,五六十年代出生的这批人,他们的退休会形成一个大潮,那个时候劳动力对这些人的养老支撑可能会加重。现在的养老空帐主要是弥补原来的旧帐,并不是老龄化导致的,而是由于过去没有相应的积累。老龄化是未来发生的状况,不能把未来发生的事实当作现在养老问题产生的原因。 养老保障制度是一个基本层面的社会保障,我们应该建立多个支柱的养老保障制度。在政府财政资源大增之下,应该考虑建立覆盖全部国民的养老保障制度。当前的养老制度还是分省统筹,但由于劳动力向各个行业和地区流动,使得整个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也被这样的养老保障制度分割开来,反而制约了劳动力流动的空间。如果从经济的角度出发,要赡养现在的老年人,现收现付是最好的养老制度。因为可以根据现在的老人需求,计算出大概的养老费用,这对现在的劳动人口而言应该是负担最小的。但实际上,整个养老机制却是把养老周期重新做了配置。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快,对现在的劳动人口变老之后的赡养问题变得非常突出,那时候现收现付为主的养老体制就会暴露问题。目前养老体系实行部分现收现付和部分积累的方法,问题的关键是积累的部分应该怎么去增值,这就涉及到资本市场的完善。 翟振武: 建立养老制度 不应受困于财力 中国现在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很大原因是因为养老保障没有计算进来。养老保障制度是最大的民生领域,应该成为社会制度中的基本安排,不是可有可无的。并不是因为老龄化的威胁才使得建立养老保障制度变得紧迫。养老是一个社会的基本人权,只要社会中有老人,就应该建立养老保障体系,这需要国家基本的制度安排,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方案。就中国而言,养老作为再次分配的手段,应该完善。不应该建立城乡分离的养老保障制度,而要建立一个能够覆盖全体国民的养老保障制度。当前的养老体系中很多人没有上缴养老的资金,但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却比较庞大。在建立养老保障体系的时候,也缺乏必要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一些制度安排不合理。养老保障的覆盖制度应该像城市低保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样,尽可能大范围的覆盖。中国财政增收很快,从增收的部分拿出一些资金来充实和完善养老体系并不困难,关键是看在财政的决定、投资重点和投入方向上是否有决心,养老制度的建立不应该受困于财力。 张展新: 应有可持续的 养老保障发展计划 养老保障体制应该有自己的运转机制。但在目前养老保障的运行中,国家财政应该投入多少,养老金征收标准要达到多少,财政补贴水平要达到多少,都没有明确的目标,几乎都是临时决策。没有像发达国家那样给出一个明确的规划和发展路径,容易造成比较被动和盲目的局面,这对养老金本身的运行体系并不有利。应该有一个可持续的养老金发展计划。当前的情况,扩大养老保障的覆盖面和提升地方统筹标准都有难度。不仅仅是因为需要资金投入,还因为我们城乡两元分割,地区差距正在拉大。 焦点 3 人口与经济社会如何可持续? 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枯竭,在“未富先老”压力下,如何发掘一条持续发展的替代途径,来实现人口和资源、经济与社会平衡的可持续发展? 李建民: 劳动力数量庞大 解决不了可持续发展 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替代途径就是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培育高成本的劳动力去替代低成本的劳动力。需要用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来支撑经济发展。中国劳动力低廉是比较优势,但这个优势不能长期占有,毕竟还存在比中国劳动力成本更低廉的国家。如果不提高劳动力素质,一旦产业向劳动成本更低廉的地方转移,那这些低端的劳动力就业就会发生困难。今后失业的可能不是农村劳动力,而很可能是城市里那些低级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庞大解决不了可持续发展问题。 人口政策的重点,不是为了应对劳动力短缺去提高生育率,而是要把总人口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再进行人口结构调整。从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角度而言,需要控制人口总量,只有把人口控制在15亿之内,才可能考虑增加劳动力数额。中国资源、能源和环境的紧张主要不是来自人口的增长而是来自增长模式的粗放。中国人口增长的势态在未来30年已经大致定下来了,老龄化最主要的影响还是劳动力的老化,这将不利于整个国家的创新。 张展新: 需继续加强体制改革 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不光是来自老龄化,还是来自方方面面。建设和谐社会不是没有成本的,如何在社会成本、经济成本、企业成本和个人成本上做出合理权衡是个重要问题。除了考虑生育政策等进行调整外,应该以诸如退休政策,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等加以配套。人口红利是一个先决条件,而不是一个解释变量。人口红利的发挥需要一定的制度条件,如果没有制度条件,人口红利就发挥不出作用来,也就达不到充分就业。如果是这样,人口红利就不仅不是优势,反而还是一种包袱。要让人口红利得以持续,就必须继续进行体制改革,改革那些在体制机制上压抑劳动力创造性和积极性的东西,这是有很大改进空间的。(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