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大摩中国金融控股格局初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3日 10:12 华夏时报

  本报见习记者 付 刚 北京报道

  “对于最近有关我们将出售中金公司股权的事情,我们不方便做任何评论。”1月9日下午,《华夏时报》致电摩根士丹利(简称“大摩”)香港办公室媒体负责人时,这位人士对于最近市场上所有有关大摩的传闻都一概表示不予评论。

  然而,《华夏时报》从大摩内部的其他人士处却获悉,按照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不允许大摩同时参股中国两家券商,因此,大摩所持有的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简称“中金公司”)股份肯定要卖出。

  记者独家获知,目前大摩和目标买家(主要是一些私人股本基金,即PE公司)就中金公司股权的谈判已进行了两轮。

  此前,业界传闻大摩拟收购金瑞期货。这意味着,大摩在中国的业务,未来几乎涵盖金融业的各个方面。

  大摩人士向本报强调,按照大摩中国区首席执行官(CEO)孙玮的目标,所有大摩能做的业务,今后都要拿到中国来开展。而支撑孙玮梦想的背后一个极大的动力在于——目前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投公司”)已持有大摩约10%的股份,现在大摩每挣100元,就有10元属于中投公司。“中国政府何乐而不为?”

  PE筛选已完成第二轮

  2007年12月9日,大摩与内地券商华鑫证券签订战略入股协议。

  短短20天后,12月2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的决定》,新修改的《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以上市与非上市为界限,给出了外资参股券商的不同道路。

  按照证监会的有关规定,大摩将不能同时参与两家内地券商。本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大摩和目标买家就中金公司股权的谈判已进行了两轮。

  一般而言,整个交易流程中,大摩会先就中金项目提供一个大概的估值。然后从第一批应选的PE公司中先筛选几家进入第二批,之后在第二批目标买家中筛选。目前,第二批会面据称已结束。当项目进行到第三轮时,双方会进一步详谈具体的价格。

  记者未能获知大摩方面开出的底价究竟几何。但银行业人士分析认为,大摩所持中金公司的股权价值可能超过8亿美元,这个数字数倍于它的账面价值。

  大摩内部人士强调,出售中金股份一事,由大摩纽约总部主导。而在中国内地具体承办中金项目的投行家,正是不久前操刀收购华鑫证券之人。大摩内部对此人的评价是“能力超强”。

  《华夏时报》同时获悉,大摩与华鑫证券的所有条款都已签完,相关申请报告已上报证监会。

  两年前的2005年,瑞银集团获准重组北京证券为瑞银证券,这是至今最后一家获批的合资证券公司。此后,合资券商审批暂停了两年。如果大摩与华鑫证券的申请获批,很可能成为证监会开闸后首批通过的合资券商。

  金融控股大战略

  此前,业界传闻大摩拟收购金瑞期货,后者大股东为江西铜业集团。不过,该项合作被指可能因相关政策缺位而延滞。

  大摩若能入股金瑞期货,将成为继荷兰银行入股银河期货、东方汇理金融入股中信期货、摩根大通入股中山期货之后,第四家参股中国期货公司的外资投行。

  《华夏时报》记者独家获悉的另一消息是,收购期货公司并不仅是大摩现阶段进军中国金融产业的唯一最新目标,更为重要的是,大摩目前正在杭州运作收购一家信托公司。

  这意味着,大摩在中国的业务,未来将涵盖金融业的各个方面。

  目前,大摩囊中的内地金融企业棋子包括:中金公司、南通商业银行、巨田基金、与华鑫证券计划成立的合资券商等。如果期货、信托公司的交易均告罄,意味着大摩在中国的金融控股大框架已初具雏形。

  在中国展业的外资金融机构,现多数只涉及券商、基金业务,比如瑞银集团;或者涉及商业银行、券商、基金三项业务,如汇丰控股。若大摩金融控股架构形成,其外资同行与之相比,将立现弱势。

  掌控力决定一切

  在投行界看来,尽管1995年大摩借助中金公司这一平台,成为第一家空降中国市场的外国投资银行,但中金公司并未成为大摩的中国分支机构。相反,借助其特殊身份,这家中国本土投行成了大摩和高盛等国际投行的强劲竞争者。

  根据投行界和PE界的判断,中金公司的股权交易是一个难得的投资机会。这是因为,最近几年,海外PE在华收购交易屡屡受挫,而借助跻身中金公司,海外PE可以将大笔资金投入中国。

  大摩这位内部人士向记者分析说,如果不是中国内地证券牌照稀缺,大摩也许已经放弃中金了。

  “在中金内部,摩根士丹利势单力薄。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摩根士丹利与合资公司渐行渐远,逐步淡出对公司的管理。”

  他同时透露,大摩一直希望可以获得更多的实际控制权。根据业界传出的消息,大摩以40亿元代价获得华鑫证券约三分之一股权,这是政策允许的持股上限,大摩最终期望在董事会占据控制地位。

  中金“围城”

  不仅大摩在力求图变,与此同时,中金公司也在期望得到改变。

  虽然中金公司2005年8月在美国成立了一家名为“中国国际金融美国证券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但这只属于提前战略性的布局,2006年度该公司并未开始经营活动。中金公司业务活动范围目前基本局限于大陆地区和香港。

  随着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中金公司的光环正在褪色。

  中金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包装大型国有企业到海外上市,其他投行业务,如债务融资、中小企业上市和并购、投资管理等并没有开展,时过境迁,投行间的竞争十分激烈。

  2006年开始,关于中金公司要上市的消息络绎不绝。但时至今日,相关上市活动仍无大进展。

  与此同时,国内券商如海通证券、东北证券已成功借壳上市。还有众多券商都在增资扩股,补充弹药,以迅速扩展自身业务、拓展市场。而中金公司自成立以来,就未有任何增资扩股行动,如果继续维持现状,其竞争优势在遭遇侵蚀的同时,更会在新业务领域缺乏动力。

  一位内地证券公司总经理向记者评论说:“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中金在内地投行的地位有被边缘化的趋势。”

  在他看来,对于中金公司而言,此番若能引进海外PE,后者在投资项目评估和尽职调查方面的专业经验,或可让中金公司获益良多。

  华夏时报订阅电话

  北京(010-59250200) (010-59250001) 上海(021)52890785 深圳(0755)81197099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局订阅电话:11185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