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聚焦区域金融发展 关注稳定因素变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3日 01:53 金融时报

  冯娟

  7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首次发布《中国区域金融稳定报告》。该《报告》一出,立即引起各方高度关注。对于幅员辽阔、区域发展并不平衡的中国来说,目前我国金融业究竟为保持金融稳定做出了哪些有益改革?又有哪些新情况会给金融稳定工作带来挑战?

  外资银行加快扩展 中资银行压力加大

  按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我国逐步放宽了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地域和业务范围,来华设立机构、开展业务和投资参股的外资金融机构不断增加。外资金融机构在东部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逐步加快向其他地区扩展。这也加大了中外资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中资金融机构面临的压力日渐增大。

  就拿东部地区来说,是我国经济与金融对外开放最早、最广泛的地区,也是引入外资金融机构最多、外资金融机构业务最大的地区。目前,绝大多数进入中国的外资金融机构均选择东部地区作为其代表处或主要经营所在地,上海、北京、天津、深圳等地外资金融机构业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报告》称,虽然外资银行无论在人民币业务还是外汇业务上暂时都不能对中资银行的经营造成较大的冲击,但随着外资银行全面参与人民币业务,双方的竞争必然加剧,市场变化的不确定因素也必然增加。特别是,随着部分外资商业银行改成法人银行,获得“全牌照”后,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将进一步显现。首先,“前台分业,后台混业”的经营模式有助于外资银行拓展发展空间。其次,外资银行可复制母行丰富的金融经验和先进的产品技术。此外,外资银行还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更容易针对目标客户推出贴近其业务需求的产品与服务,外资银行人事激励制度较为灵活,易造成中资银行人才外流。

  集团性企业授信风险较为突出

  近年来,集团企业的数量和规模日趋壮大,而集团性企业授信的贷款集中风险也成为当前银行业运行中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集团性企业因其经营规模较大,成为吸引众多银行争相展业的对象。但是集团性企业资本结构复杂、经营地域较广,资金转移较容易,其资金链一旦出现问题就极可能使银行遭受惨重损失,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方经济金融稳定。据统计,东部某省2006年共发生10起集团企业突发风险事件,涉及金融债权数十亿元,每起事件都涉及几家甚至几十家金融机构。

  《报告》分析,当前此类风险事件时有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部分企业对市场前景过于乐观,受“做大做强”理念的驱使,往往超越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通过各种渠道获得银行贷款,盲目进行多元化投资。由于集团企业子公司等关联企业众多,集团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存在复杂的股权债权、业务交易、相互担保、利润转移等多种关联关系,其中成员能够通过关联交易暂时转移或隐藏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外界难以及时掌握集团企业整体的经营状况和潜在风险。一旦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或发生重大投资失败,或市场环境出现重大变化,企业资金链断裂,经营危机便开始显现。

  同时,在银行方面,一是由于流动性充裕,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对集团企业类“优质客户”进行过度竞争,集团企业较易在多家银行获得授信和贷款;二是由于银行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对集团企业整体授信往往超过企业的合理需求,进一步诱发企业投资冲动;三是由于银行缺乏科学有效的集团企业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制约了风险的及时发现与处置。目前,集团企业信贷风险突发事件已经成为影响地区金融稳定的因素之一。

  对于这一现象,银行应当从现有信贷管理模式上进行反思。目前,在银行信贷体制和机制上没有或少有对行业风险及其对企业影响的分析和评估,对关联公司相互担保造成的风险缺乏足够的警惕。银行贷前内部评级体系也缺乏科学的动态分析,在客户选择上盲目轻信大公司,存在“垒大户、争客源、盲目从众”的经营现象。此外,由于银行贷中和贷后跟踪监测和管理不力,还往往失去自救的良机,而且相关债权银行之间也缺乏信息互通和联防机制。

  房地产开发信贷资金占比上升

  《报告》指出,2006年,各地区房地产投资增长仍较强劲。虽然在宏观调控下,各地区房地产价格涨幅有所回落,但部分城市房价上涨仍然加快。而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信贷资金占比有所上升。大量信贷资金投入房地产行业,如果房价出现较大幅度波动,将对银行的信贷资产价值与抵押品资产价值产生双重影响,使房地产市场波动风险高度集中于银行体系。

  2006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房地产投资分别增长17.61%、30.35%、31.26%和32.68%。在宏观调控下,各地区房地产价格涨幅有所回落,但部分城市房价上涨仍然加快。2006年第四季度,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同比上涨5.3%,其中同比上涨较快的城市主要有深圳、北京、广州、福州、大连、厦门等。此外,在长三角地区房地产投资增速大幅减缓的同时,中西部地区部分省市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速度明显提高。

  《报告》指出,目前,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偏重依赖银行贷款,部分地区房地产开发贷款需求上升,房地产贷款规模继续扩大,使得房地产市场波动的风险集中于银行体系。同时,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外汇资金开始流向天津、山西、广西、海南、重庆等地的房地产业,需要引起关注。

  那么,处于宏观调控风口浪尖的上海房地产在2006年又有什么特点?出现了什么新的风险点?

  《报告》分析,2006年上海房地产信贷运行较为平稳,未出现大幅波动。房地产信贷结构开始逐步调整——个人住房贷款同比减少,占比下降;房地产开发贷款结构有所调整,政府土地储备机构贷款余额和商业用房开发贷款余额同比上升;房地产开发资金结构发生调整,国内贷款为575.10亿元,占资金来源的26.4%,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

  但是需要密切关注商业用房贷款的发展态势。受住宅市场调控影响,房地产开发商尝试多元化经营,投资重点转向商铺等商业用房领域。然而,当前商铺投资的风险已逐渐显现。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上海商铺供应量已达人均近2平方米,较香港高出0.8平方米,过剩迹象较明显,加上后续供应量庞大等因素,未来上海商铺发展可能进入较长的调整期。因此,当前需密切关注商业用房贷款的发展态势,有效防控信贷风险。

  小额贷款组织试点填补农村金融服务空白

  自2005年开始,在山西、四川、贵州、陕西、内蒙古五省(区)展开了小额贷款组织试点,由社会资金自愿发起设立的7家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陆续挂牌成立,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农村金融服务的空白。

  《报告》统计,截至2006年12月末,7家小额贷款公司实收资本13100万元,累计发放贷款12005.1万元,贷款余额为8778.82万元。其中,农户贷款余额占贷款余额的62.8%。7家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18.78%。

  较为成功的山西平遥县晋源泰、日升隆2家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运行一年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2006年末,两家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4487.32万元,新增贷款占到平遥县金融机构当年新增贷款的25.18%;农业贷款余额3360.45万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79.44%,支持农户736户,占总贷款户数的81.69%,成为当地支农资金的有力补充。据《报告》介绍,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方式灵活,创新推出了公司加农户担保、

公务员工资担保、村委会担保、信用户评定贷款、小组联保等贷款形式。同时,小额贷款公司实行市场化利率,平均贷款利率水平高于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低于民间借贷利率。目前,两公司实现了正常贷款占比100%,贷款回收率100%,利息回收率100%,并实现利润279.12万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江南水乡商业开发反思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