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越南经济奇迹的中国痕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0日 15:28 大洋网-广州日报

  曾向荣 彭广京

  核心提示

  经过近10年的高速增长,越南已经由昔日的贫困国家成长为一个充满朝气和活力的新兴经济体。一连串的数字也印证了这一点:2006年,越南经济增长率达8.2%,在亚洲仅次于中国;2006年,越南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额达102亿美元,成为国际投资者的新宠;2006年,全球涨幅最大的证券市场就是越南股市,其市值一年内从10亿美元涨到了146亿美元。

  廉价的劳动力、稳定的投资环境以及不断开放并壮大的国内市场,使这个超过一半的人口不到30岁的国家成为一个处处充满商机的亚洲新明星。

  在2007年中国农历新年来临之际,由本报记者和本报“亚洲记者”组成的采访报道小组在协办单位“富力地产”的支持下,特地赶赴越南首都河内以及越南最大城市胡志明市,走访了该国的普通民众、政府官员、专家以及多年扎根于此的中国商人,和他们一起探讨越南的商机,见证越南的崛起,并试图描绘出一个开放的越南对中国的企业来说意味着一个怎样的发展机遇。

  文 本报特派越南记者 曾向荣、彭广京 “亚洲记者” 李欣

  本报讯 站在狭窄的街道,满眼的摩托车肆意轰鸣,让人有些眩晕;奶黄色的法式小楼四处可见,刻满了岁月的痕迹;街边的小咖啡屋里,一首名叫《Dem lao xao》的曲子反复低吟……这里是河内,赤道以北21度,一个正在崛起的亚洲国家的首都。

  边境贸易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越南有着其他海外市场不可比拟的接近性,有着充足又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而这个年轻化国家的崛起意味着一个蕴含巨大商机、值得正面出击的新兴市场,中国商人们早已经开始谈论这里的商机了。

  对当地人来说,认识到中国商品的巨大辐射力并非一个艰难的过程。上世纪90年代初,处在革新开放初期的越南还未能从物资匮乏的状况中解脱出来,而提供丰富的生活必需品恰恰是中国企业的特长。

  依靠接近的地缘优势,低廉的价格,包括服装、日用品、电视机等中国商品开始源源不断地输入越南,一些毗邻越南的中国边境小镇因此成为贸易重地,得以繁荣起来。

  但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些劣质的中国商品被带到了越南。在一些短视的小贸易商眼中,短期的获益才是最重要的,是否会败坏名声并非他们关心的事情。

  与此同时,竞争者也悄然出现了。随着中国日用品一起进入越南的,还有来自欧美、日本和韩国的高价产品。在越南经济困窘的年代,这些产品对当地人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但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富裕阶层已经有能力消费这些产品。

  低价困境

  在TCL越南公司河内分公司经理刘建清看来,那些劣质的中国货对中国商品名声的影响是灾难性的。

  一个显著的例子来自摩托车。无论是河内,还是胡志明市,“摩托车是当地人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无论是出门吃早餐,还是逛街。”刘建清这样描述摩托车在越南人生活中的地位。

  几年前,国内众多摩托车厂商进入越南,并凭借低廉的价格在市场上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然而,日本摩托车厂也悄然加入了竞争,并设立了有战略意义的工厂,而中国品牌内部却为争夺客户打起了价格战。价格太低,产品质量就难以保障,加之售后服务跟不上,使不少越南消费者对中国产品产生了疑虑。

  就这样,在当地人的疑虑中,中国摩托车厂商的“蛋糕”被逐渐分食,日本厂商成为最大的赢家,尤其是价格在1000美元以上的高档摩托车,更为日本厂商独自垄断。

  像摩托车一样,很多中国产品在越南都遭遇如此无奈的局面:巨大的产能创造出的价格优势使产品迅速占领市场,但当地消费能力形成后,这些中国产品却又面临被怀疑的命运。

  艰难跨越

  1999年TCL开始在越南立足时,刘建清的上司、TCL越南公司总经理邓伟文也品尝到中国商品名声被败坏的苦果。于是,作为中国内地知名的电视机生产厂商,TCL在成立之初不得不标榜自己是一家香港公司,拥有美国的技术和日本的零件。在城市居民宁可购买昂贵的日本与韩国彩电的情况下,农村成为TCL公司在越南拓展的开始。

  如今,TCL艰难地跨越了这种“歧视”,在越南的市场占有率仅次于三星公司,是TCL海外最成功的分公司。在河内和胡志明市的数个繁华路口,都有TCL的大幅广告牌。刘建清说,销售的工作比他们想象的更困难,一些顾客在购买之后听说TCL是中国产品,又纷纷要求退货。为消除当地人对产品质量的疑虑,他们率先推出了“三年保修、一年保换”的承诺。

  市场争夺战

  不过,所谓“歧视”观念的存在,并没有影响中国商人出击越南的热情。越南工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现在已经有400多家中资企业设在越南,涉及旅游业、服务业以及高科技等领域。越南外国投资局前任副局长阮英俊表示:“我们认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将更快,中国企业来越南投资的潜力很大。”

  两国商贸往来的日益频繁,航空公司无疑是受益者之一。越南胡志明市中国商会副主席、南航驻胡志明市办事处总经理王卫雄介绍说,自从南航1992年5月开通广州到胡志明市的航班以来,这趟航线已由最初的每周两班增加到如今的每天两班。

  身为越南胡志明市中国商会的秘书长,四年前就到越南寻找商机的孙岩见证了中国企业试图拓展越南市场的努力。他强调说:“只要抓住机遇,中国企业在越南肯定大有作为。”

  不过,新兴的市场注定会吸引众多竞争者,其中不乏跨国企业巨头。例如,英特尔公司日前就宣布,要把对越南的投资增加10亿美元,扩建半导体组装工厂;耐克公司不但大规模扩充在越南4个加工厂的生产线,还投资1600多万美元在越南新建了一家工厂;本田公司投资6000万美元建设汽车厂……种种迹象都表明,在越南,中国企业面临的将是一场激烈的市场争夺战。

  “中国改革经验 越南看得仔细”

  本报讯 在越南学者黎部领眼中,当下的越南正处在“全面发展,积极融入世界经济”的阶段。去年11月,世界贸易组织(WTO)总理事会正式宣布接纳越南成为该组织第150个成员。今年1月11日,越南正式加入WTO。

  “我们把加入WTO看作一个促进改革的契机。跟中国一样,这也是我们改革战略的重要步骤。”越南中央经济管理研究院副院长武志诚这样描述越南加入WTO的意义。

  和中国的经济改革相比,越南的步子相差近10年。中国于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越南则在1986年提出实行“革新开放”;中国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越南则在2001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的目标。

  长期从事中越关系研究的越南社会科学院副教授阮世美表示:“越南学习中国经济改革的经验,例如改革都从农村起步,都重视吸收外资。”越南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院院长黎部领则表示,就重视学习中国改革经济的程度而言,世界上可能没有其他国家超过越南了,因为“两国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同样正经历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对此,中国学者的看法如出一辙。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周其仁曾撰文指出:“他们(越南)对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看得仔细,有些在中国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在他们那里差不多照单全收。”

  由于中越两国改革进程的相似性,国际舆论谈论越南“经济奇迹”时,总是冠以“中国式”的称谓,而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则直接称呼越南为“中国模式的好学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