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恰恰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可能——一旦那些没有发挥作用的引擎开动起来其力不容小觑
□ 本报记者 郭威
中国的经济就像一架多引擎的飞机,但长期以来只开动了其中的一两个——20多年来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发达和较发达地区拉动,形成了“东快西慢”、“南高北低”的经济格局。
2005年,这种局面开始改变。国家发改委公布数据显示,2005年前三季度,东部与西部地区GDP增速差距由上年同期的1.2个百分点缩小到0.5个百分点;东部和东北地区的差距由上年同期的2.5个百分点缩小到1.5个百分点;东部与中部地区的差距由上年同期的1.4个百分点缩小到0.5个百分点。
中国正在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而这一点也被写进了《十一五规划建议》——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环渤海发力
“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新世纪看滨海新区”,2005年,投资者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环渤海地区。
天津市滨海新区管委会主任皮黔生深刻感受到了这个变化,“过去我每星期只接待两三个外来考察团,可10月以后,每天要接待两三个。”
2005年10月,中央通过了《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将滨海新区提到了和深圳、浦东并列的高度。并将滨海新区列为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在重大改革政策上可以先行先试。
除了政策利好,投资者的信心也来源于数据。2005年上半年,山东以15.4%的GDP增速跃居全国第一,天津、辽宁分别以14.5%、12.8%的GDP增速,分列第四和第六位,都超过了广东和上海,其中辽宁更是创出了10年以来的最好水平。
与此相对应的是,2005年上半年珠三角地区企业利润增速也出现了大幅下降,浙江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经济投资也大幅放慢。
“与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相比,环渤海城市群间的共同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前景乐观。”天津市市长戴相龙如是说。
这也暗合了中国经济转型的趋势,北方地区产业基础和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无可替代。
加入WTO后,中国重工业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外资纷纷“西进北上”投资重工业,而作为经济主要推动力量之一,外资的流向变化将对中国区域经济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发展城市群
《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有条件的区域,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通过统筹规划,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
发展城市群第一次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此前,中国一直使用沿海、内地和东中西部来的区域概念。国家“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健认为,城市群概念的提出对于区域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突破意义。
从国际经验来看,现代工业化的进程就是城市化、大城市化乃至大城市群化的进程,国际竞争也早已演变为大城市群之间的竞争。
中国城市群的竞争力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2004年,珠三角城市群的GDP约占全国的10%,长三角城市群的GDP约占全国的18%,环渤海城市群的约占全国的9%,中国三大城市群的GDP对于全国GDP总量的贡献率只有37%,比美国纽约、洛杉矶和五大湖区三大城市群对全美GDP的贡献率低30个百分点,比日本东京、大阪神户和名古屋三大城市群对全日本GDP的贡献率低32个百分点。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中国以行政区推进的城镇化已显现出诸多弊端,不但土地资源承载能力明显减弱,能源和水资源严重短缺,而且抑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2005年,“民工荒”在珠三角、长三角演变为“民工慌”——因为招不到工人,企业不敢接订单、缩减生产线的现象比比皆是。
就连培训班针对2006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的押题,也频频出现“民工荒”的字样。
“民工荒”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没有人口移动因素,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都将面临长期阻碍。
“民工荒”的背后实际上是“权利荒”——城乡二元化和城乡经济差异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对农民工权利的漠视。
而发展城市群,对资源整合、增强区域竞争力、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带动下,中国经济保持了26年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史的奇迹,颠覆了西方学者针对亚洲新兴工业国高速增长提出的“增长的22年极限论”。
但这远远不是中国的目标——中国的目标是,在2000年的基础上,到2020年使GDP总量再翻两番,实现由下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向上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转变,人均GDP水平超过3000美元,总量达到36万亿元人民币。
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在持续20多年高速增长后,还要再保持15年的高速增长。
而中国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恰恰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可能——一旦那些没有发挥作用的引擎开动起来,其力不容小觑。
修正后的GDP数据显示,2004年上海、广东的第三产业增量都大幅超过第二产业,其中上海的第三产业比重已经超过第二产业,而广东的第三产业比重也由36.8%上升至44.3%。
与此同时,中国西部、北部一些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第一次产业还占有较大比重。这些地区正准备承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完成产业升级。(0102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