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压力迫中国区域整合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31日 08:05 《财经时报》 | |||||||||
作为全球化的一部分,中国正在越来越多地开放,并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但是在它的内部,行政性的壁垒却随处可见。随着“WTO后过渡期”的结束,经济全球化将对中国单体城市或行政区经济“自闭式”的发展模式,形成猛烈冲击 □ 本报记者 郭威
“梦想着没有国界,做这样的尝试并不难……”1971年,约翰·列侬在他白色的钢琴前,写成了那首被他称为“共产主义宣言式的”《想象》。如今他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 在Google上敲入关键词“2005”、“全球化”,符合条件的中文网页就有545万项。 2005年,中国遭遇了全球化带来的“阵痛”,承受着高油价下成本性通胀和生产过剩下的消费物价通缩的双重压力。 全球化更是机遇,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并藉此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应对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瓶颈。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三大贸易国,2005年1-11月,贸易额达到12822.7亿美元。 WTO过渡期结束以后,中国经济将进一步融入全球一体化进程当中,获取全球资源的能力将大大增强。但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它所隐含的优胜劣汰规律,会将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地区甚至国家,越来越远地抛在后面。 迅速融入全球化的中国,其内部的市场割裂还严重存在。 区域经济的呼声 2005年,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各级官员考核重要标准的“GDP”,被越来越少提及,取而代之的是“和谐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指导思想下,中国经济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长,GDP年均增速保持在9%以上,创造了世界经济史的奇迹。 但不能忘记,“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中国的改革开放让珠三角和长三角先后成最初的获益者。作为试验田,两个三角洲享有其他地区没有的政策优惠和资源优势,传承了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从那时起,中国的一些内陆省份就开始企盼着“珠三角”和“长三角”尽快完成产业升级,实现国内产业转移。 但是,那些产业在“珠三角”和“长三角”扎了根——在“GDP崇拜”下,地方政府贪大求全,甚至“一个螺丝钉都不愿意转移出去”。 与此相呼应的是,中国的基尼系数早在2000年就超出了0.40的国际公认警戒线,此后一路看涨,2005年更是扩大至0.458。 中国失衡了。那些一直以来信奉“GDP是消灭贫困的关键”的中国官员们,不得不正视这个片面强调GDP的结果。 另一个后果是,仅占世界经济总量4%左右的中国,消耗的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却分别占全世界消费总量的7.4%、31%、30%、27%、25%和40%。 “若以资源等综合指数为标准衡量,包括印度和中国在内,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均财富,在近20年来增长极慢,甚至在衰减。”美国经济学家Patha Dasgupta如是说。 地区的不平衡和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放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让发展区域经济,既成为可能,也是必须。 2005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列为“十一五规划”六大重点之一。 应对WTO的挑战 2005年,中国进入“WTO后过渡期”。北京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后过渡期”的特点包括:市场机会越来越多,开放领域扩大,外商投资领域大幅增加,市场透明度增加,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以及境外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增大等。 美国媒体认为,中国正在变成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市场。而通用汽车公司、摩托罗拉等世界级制造商,也更愿意把制造出来的产品卖给中国人,而不是运回美国。 美国沃顿商学院教授马歇尔·迈耶说:“这是19世纪末的美国,只不过它的发展速度更快、势头更猛。这是中国的天定命运。” 2005年6月,美国三大主流新闻期刊——《时代》、《新闻周刊》和《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不约而同地以超过20个版面的封面文章,浓墨重彩地解读中国崛起。 在美国教了20年汉语的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教授周质平感叹道:“我在美国二十几年,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说明现在全世界对中国都十分关注。” 作为全球化的一部分,中国正在越来越多地开放,并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但是在它的内部,行政性的壁垒却随处可见。随着“WTO后过渡期”的结束,经济全球化将对中国单体城市或行政区经济“自闭式”的发展模式,形成猛烈冲击。 而发展区域经济,打造产业集群,培育区域竞争优势,不失为应对之策。 破除行政区壁垒 区域经济的反面是“行政区经济”——经济发展由政府主导,以行政区域为限。能否打破这种“行政区经济”模式,将成为发展区域经济的关键。 1979年以后,中国的经济利益主体,由单一的中央经济演变为国家、地方(区域)、企业和个人等多元的经济利益主体格局,行政区经济由此形成。 区域经济为核心的前提条件是,区域内能实现各种经济要素的优化配置。但“行政区经济”恰恰会人为地限制经济要素的合理流动。各地政府竞相设置门槛,禁止本地劳动力、资金输出,限制外地产品进入——是曰“地方保护”。 于是乎,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地方政府“竞相让利”,甚至不惜低于成本价供应土地,而税收更是一让再让。 这样一来,政府角色由裁判员变为运动员。“屁股决定脑袋”,当政府一屁股坐到了“资本”的位置上,政府管理角色自然缺位,透支环境、牺牲百姓利益搞发展的各种“怪现象”也就应运而生。 后果是,可利用土地迅速减少、国家和地方税收流失、损害生态环境、危及可持续发展。 这一切已经引起中国的高度重视——《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要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0102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