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中国民营经济30年:回郭镇领跑乡镇企业(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4日 23:27 郑州晚报

  

中国民营经济30年:回郭镇领跑乡镇企业(图)

五七化工厂的老式专车见证着这个老牌企业的辉煌与沧桑。郑州晚报记者/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核心提示:1974年,河南省委一位主要领导视察从回郭镇路过,发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到处呈现出勃勃生机,这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农村格外与众不同,于是吩咐河南日报社去调查一下。然而面对记者的采访,公社书记支支吾吾不敢说实话。一再追问下,书记才道出实情,他们冒着“资本主义倾向”,“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政治风险,在农村搞工业,办起了社队企业。随后《河南日报》关于回郭镇“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情况进行了长达半年的调查,引起了中央领导重视。由此揭开了回郭镇在特殊历史时期的大胆
创新秘情,被公认为中国乡镇企业的发源地和民营企业的领跑者。9月9日,《郑州晚报》独家责任记者赶赴回郭镇,对她成为中国乡镇企业发源地的时代背景以及鲜为人知的故事进行探访。

  山沟里偷偷办工厂

  30年的时光改变了很多东西,对于郑州日报社调研员牛玉乾来说,有一个记忆从未被改变过。

  “一篇文章引起了这么大的轰动,还改变了回郭镇的命运,这点出乎了当初大家的意料。”9月9日,这位即将从新闻战线上退休的老者面对记者的造访,提及往事,依旧激动不已。1972年毕业于河大中文系的牛玉乾在回郭镇高中教书,因为平时喜欢写写划划,两年后被抽调到镇里,做了回郭镇公社党委办公室秘书,他的主要任务就是配合媒体对镇里的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具体来说,也就是通讯员”。

  时年29岁的牛玉乾幸运地成为回郭镇被毛主席批示学习及至名扬中国的见证者和亲历者。起因是发在1974年12月15日《河南日报》上的一篇报道《光明灿烂的希望》。正是这篇报道,使默默无闻的回郭镇成为中国乡镇企业的发源地,改变了回郭镇的命运。

  “那篇稿子不是一两个人的功劳,而是集体的成果。”牛玉乾的回忆和讲述从1974年初夏开始。当时回郭镇的经济水平已经在巩义一带崭露头角,由于乡镇办的集体企业红红火火,生产力水平和老百姓生活水平都比周边地区高出许多。当时河南日报驻开封地区记者站的杜贵宝注意到这一现象后,对牛玉乾说:“老牛,咱得重点做一下这个事。”

  不久,牛玉乾和杜贵宝带着包裹,下到回郭镇的各个村子、企业,采访了一个多月,写出了《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随后稿子传到了河南日报农村部编辑部。“文章比较长,内容也比较新鲜,农村部的编辑修改了一下打出清样,要让省委审签后再发。当时的稿子被一个一个铅字排出来,打印了两份,一份先送交省委领导签署,受到了当时主持经济工作的副书记王维群的重视,批示要求对个别数字核实后发表;另一份随后送交河南日报总编刘问世。”

  1958年,时任《河南日报》总编辑的刘问世参加过中共中央在河南省会召开的第二次郑州会议,他想起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有过关于人民公社办企业的讲话,其中有一句话是专门评价社办工业:“是我们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所在”,立刻觉得这个调查报告是一个新鲜的,也是十分重大的命题,为了慎重起见,他亲自带领河南日报农业处刘旭、姬业成两位记者赶到回郭镇,找到杜贵宝、牛玉乾以及公社负责人一起座谈。

  据姬业成回忆,他们先请回郭镇公社的书记刘志刚来座谈,问为什么镇里的农业自然条件跟其他乡镇一样并不好,但机械化搞的有模有样,粮食产量也很高,但谈了两天竟然谈不出来东西。姬业成就问他们,你们打井修渠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刘志刚说,是搞副业种树、养猪挣的钱,姬业成说,这些可值不了多少钱呀,刘志刚支支吾吾,面露难色。后来,谈话的地方从报社换到了刘问世的家里,刘志刚才算说了实话:“俺们在山沟里偷偷办了一些小工厂,搞农业的钱都是办工厂挣来的。”

  逼出来的“资本主义尾巴”

  刘志刚开始为什么不敢说实话呢?9月12日,已经退休在家的他告诉记者,在去《河南日报》介绍情况的时候,回郭镇的领导正在受批判,因为在农村搞工业是“资本主义倾向”,“割资本主义尾巴”,是“不务正业”。

  “当时农村强调一切都要学大寨的模式,工业不叫工业,而是副业,是不被重视和提倡的,而且稍不注意还会被戴上重副轻农、以钱为纲、资本主义倾向的帽子。回郭镇就是因为搞了点社队工业而被当作资本主义倾向典型批判了好长时间。”多年以后,姬业成作文回忆起去回郭镇调查时的时代背景,也是这样说的。

  按照当时的政策规定,农村以粮为纲,一切以农业为主,农村发展副业的人数不能超过总劳力的10%。而回郭镇从1958年搞起第一个社队企业机械厂开始,陆陆续续办起了五七化工厂、变压器厂、化肥厂、拖拉机站、油封厂、鞋垫厂、凉鞋厂、档风玻璃厂、纺织厂等等,这些厂子的工人都是回郭镇人,已经有三四千人,另外还有一批大队组织农民长期在外修铁路、在油田搞工程等等。企业的“风头”,已经远远超过盖过了农业,这让“上面”很不满意,县里开会,回郭镇相关领导和企业常常受到批评。

  刘志刚回忆起一件事,在一次党委会上,领导点名要“关闭”一些村里办的企业,包括罗庄刚刚搞起来的村里唯一的企业耐火材料厂。上面的说法是:“你搞砖厂、化肥厂还可以理解,但耐火材料跟农业有什么关系?”没办法,这些企业就把牌子摘掉,白天大门紧缩,晚上偷偷地搞。刘志刚还记得刚来时公社前任书记刘善安委屈的流着泪做检讨的情景,“他就是想不通,自己这样做究竟哪一点错了”。

  那么,回郭镇人为什么还要一心一意地搞企业呢?“一句话,都是被逼出来的。”当时在回郭镇主抓工业的副书记邵三多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回郭镇的农业条件在巩义只能算一般,6万人口4000多亩地,80%是岭地,20%是滩地,岭地长年大旱,滩地长年受涝,在“守着伊洛河却又怕旱又怕涝”的情况下,回郭镇人迫切地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但改善条件需要买设备,没有钱买怎么办?“我们就想着,为什么不学着自己造呢?”刘志刚说。

  1966年一个困扰回郭镇人的问题,似乎也间接促成了社队企业的发展:“回郭镇这点儿地,忙三个月就忙完了,剩下的时间人们干什么?”回郭镇的领导一心想的是“让大伙儿都忙起来,既有钱了,又转移了他们的精力,不破坏生产”。

  就这样,一个时代所谓的“资本主义尾巴”在回郭镇被“逼”了出来。而在今天,这里已经被公认的中国乡镇企业的起源所在。

  毛主席病中亲自批示

  在了解了回郭镇社办工业的基本情况之后,刘问世反复琢磨毛主席在1959年在郑州农村会议上讲过的话:“目前,公社直接所有的东西还不多,如社办企业、社办事业,由公社分配的公积金、公益金等,虽然如此,我们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也就在这里。”这句话,最终成为姬业成和河南日报社的一批老记者编辑们下定决心发表文章的心理基石。

  1974年12月15日,《河南日报》首先以《光明灿烂的希望》为题刊发了姬业成、杜贵宝和牛玉乾写的回郭镇发展社队工作的调查。

  三十年后,这篇经过几位记者与通讯员,两次补充采访,前后历时近一年先后在《河南日报》和《人民日报》上发表的原文呈现在记者面前,黄黄的报纸,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毛主席语录”,一切都好像已经过去了很久。牛玉乾笑着说,当时新闻报道不署作者名字,只署“本报记者”和“通讯员”,“署名了就是个人主义,是资产阶级”。

  但对牛老们来说,事情又像是昨天刚刚发生的。他还清楚地记得后来又去北京给人民日报送稿子,最后坐飞机回来的过程,当时每个人都处于一种兴奋的情绪中。

  1974年底,《河南日报》刊登回郭镇调查之初,并没有立刻掀起太多的波澜。直到第二年9月,浙江省金华地区人民银行的周长庚看到报纸上的这篇报道,事情在千里之外有了转机。这位长期从事农村经济调查研究的普通基层干部认为,社队工业大有可为。9月5日,他鼓起勇气,给毛主席、党中央写信,建议党和政府切实加强对社队企业的领导,帮助和支持农民兴办各类企业,增加经济收入,以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繁荣城乡经济。

  “当时正值毛主席病重期间,但仅过了20多天,主席就亲自披阅此信,并请当时主持工作的邓小平同事将此信印发在京的有关中央领导同志。”周长庚在1993年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曾撰文这样回忆。

  毛泽东1975年9月27日给邓小平的批示是:“小平同志:请考虑此三件(两封信及一篇报道)可否印发在京各中央同志。”10月,人民日报社通知河南日报社,召集相关人员入京修改稿件,准备在《人民日报》上予以刊登。

  姬业成等人再次回到回郭镇进行调查,与牛玉乾一起,对一些数字进行了修改。10月7日,他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带着稿子乘飞机赶赴北京。8日,稿子被交到人民日报农村部,9日,编辑尹韵秋以郭大江为笔名配写评论员文章。事情正在一步步地向前走,但牛玉乾还是抑制不住焦急等待的心情:“稿子能不能发,能发多大,什么时候发,我心里都没有谱,但我是回郭镇的通讯员,我一心想知道的就是这个。等到10号,看他们还是改来改去,我坐不住了,就让一个编辑领着我去找他们的副总编李庄,李庄非常庄重地给我说了四个字:‘明天见报!’”

  1975年10月11日注定成为回郭镇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天的《人民日报》在头版以“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为标题转发了回郭镇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调查报告,并配发了署名郭大江的文章《满腔热情地支持社队企业》,之后,时任国务院副总经理的吴桂贤也来到回郭镇视察指导。

  巩义市回郭镇农村办工业的经验推广,震憾了中国当时的传统政坛。历来没有农村工业企业位置的国家农业部,从此顺时应势,增设起了乡镇企业司,各省市(自治区)的政府部门也都增设了乡镇企业局,专门负责处理农村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具体事务。

  一天接待三千人参观

  《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一文,被公认为回郭镇开始扬名天下的转折点。

  而对于牛玉乾等人来说,他们的命运也因此发生了悄悄的变化。这一变化似乎首先体现在交通工具上,牛老去北京时坐的是普通飞机,回来时,却有幸坐了一回当时著名的“三叉戟”。姬业成、公社老书记,甚至包括曾经给牛玉乾抄写稿子的一批年轻人,后来也都陆续走出了回郭镇,成为各行各业的尖兵。

  “回来以后,我几乎变成了另外一个角色,就是向来参观的人们介绍这段经历。”牛玉乾说。

  根据公社书记刘志刚的回忆,从1975年10月直到1977年前后,来回郭镇参观社办工业的国内外团体络绎不绝,“全国除了西藏和台湾,29个省份都来过人;外国团队也不断地来,朝鲜、阿尔巴尼亚、古巴、美国等等。少的时候一天三四百人,多的时候一天三千人”。镇里深感压力,为此专门成立了由两位副书记带队总共有四五十个干部的班子专门负责接待。

  此前,当时的国务院外事办公室曾通知镇里领导,说从现在开始你们是对外开放单位。镇领导问开放是什么意思,通知的人就说,就是有人来参观,你们做好心理准备。

  但来的人数还是出乎刘志刚等人的意料。几个月的时间里,回郭镇光接待就花了3万多块钱,公社粮管所的同志不得不向镇里告急。刘志刚说:“先给你们5万块钱,多出来的粮食我们回头给你们补上,他吃不穷咱。”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番豪气冲天的话没有回郭镇强大的经济后盾绝对是无法说出口的。

  9月11日,记者来到了当时的镇政府所在地,一座浅色的四层楼虽显破旧,在周围的建筑衬托下仍显伟岸。在当时,这是镇里最高的一座建筑,也极有可能整个郑州一带最高的建筑,被称为“接待楼”,是专门用来接待来访团体的,如今已经被改造成为一座幼儿园。据说,当时里面摆了好几百张桌椅仍很紧张。

  随后发展起来的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对回郭镇都心存感激和思念之情。30年来,他们把回郭镇称作“中国乡镇企业的发源地”。在上海市的工业发展史册中,记录着他们的乡镇企业是从学习回郭镇经验开始的。已经是中国农村办工业领头羊的温州企业家们,经常很认真地说,是巩县回郭镇“勇当马前卒,为他们冲开了一条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

  回郭镇的春天

  在回郭镇名扬天下的同时,一部以回郭镇社队企业兴隆为蓝本的电影《回郭镇的春天》随之问世了,这部电影让回郭镇锦上添花。

  9月10日,回郭镇政府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给记者展示了这部已经被刻录到电脑上的电影。画面一开始就展现了一个激情荡漾的年代,同时,一股干事创业的热浪扑面而来。电影从社队企业的创办初期开始,逐步展示从农业到工业,从为农业服务,到开发新产品,凸现出了回郭镇人在当时热火冲天的干劲和层出不穷的集体智慧。

  “我还是电影的主角哩。”9月13日,退休快10年的河南乡镇企业局干部刘志刚在他的家中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电影拍摄期间,他是主政回郭镇的“一把手”。

  因为回郭镇在全国甚至全世界的知名度迅速攀升,加之社队企业确实办出了一片新天地,河南省委宣传部给电影厂下达了一项政治任务,就是要拍摄这部《回郭镇的春天》。

  “影片是1976年春天开始拍的,拍了半年多。”刘志刚说,当时他在公社当党委书记,对全镇的情况了如指掌,加之他的身份,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影片的主角之一。

  《回郭镇的春天》全面展现了那个时代背景下,回郭镇在全国农村经济萧条的情况下,经济异常繁荣的景象。“那个时候,一个乡镇能拍这样一个影片,在全国都不多见。”影片在全国引起了轰动,回郭镇的名气日益增长,将回郭镇推到了事业的顶峰。

  “我认为,回郭镇能有那么大的成就,主要是‘五个一’。”时任公社党委书记的刘志刚说,一是回郭镇有一个好领导集体,当时的回郭镇公社有一个书记,10个副书记,156个乡干部,大家的心思齐,决定一个事情非常的统一,在那样的政治背景下,大家对于搞工业都没有异议;二是有一个好队伍,26个大队干部、237个生产队长对于社队企业都是非常的支持;三是有一批好参谋,当时到回郭镇下放的省级部门员工,如新闻、教育、文化、理论界等一批人,到回郭镇插队,回郭镇的发展补充了新鲜的血液;四是有一个好思路,树立了“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提法;五是有一个好的群众基础,回郭镇人能吃苦、不叫苦,万众一心办工业的想法高度一致。

  “敢想敢干”的回郭镇精神

  “回郭镇人敢想敢干。”在回郭镇采访中,记者从不同那个身份,不同角色的受访者那里得到了这个众口一词的说法,他们用这个作为回郭镇的精神,来诠释发生在回郭镇的一切奇迹。

  当时负责回郭镇政府对外宣传报道的牛玉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回郭镇的老百姓,就是这样的一群“泥腿子”,这里的人们,最具创新活力,最有创新精神。正是这种创新精神,鼓舞着他们,天不怕,地不怕,敢向一切让他们不满意、不舒服、不幸福的天灾人祸抗争,并在抗争中打造出新的天地。“他们不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打破体制禁锢,办工业求发展,创新出让世人瞩目的业绩;30年来,他们同样发挥创新精神,在发展新工业,建设新农村的征途上,演出了一幕幕不同凡响的活剧。”

  牛玉乾的说法与时任镇党委书记刘志刚和现任回郭镇党委书记李颖军的表达完全一致。刘志讲述了一个细节,从在岭上打井需要拉电线建变电站开始,回郭镇人买来了第一台变压器,剩下的都是把第一台拆了仿制出来的。此后是机械厂、化肥厂,镇里最初创办的一批企业都是这样半模仿半创造出来的。

  李颖军则对记者表示,他在回郭镇的多年工作中,明显的感觉到回郭镇人有一股敢想敢干,勇于创新的激情,从不畏惧困难,这是长期的现实铸就的回郭镇精神,也是市场逼出来的竞争结果,说明回郭镇人适应了市场的发展潮流。

  “回郭镇的价值,不在于当时的轰动,而是它的本质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所以,什么时候再提回郭镇这篇报道都不失其价值。” 牛玉乾认为,回郭镇农民办工业的经验不仅符合当地人多地少的现实,而且具有普遍意义,是中国农民自求解放,自求发展,自求富裕,通过办工业改变自己命运,改变农村面貌,变农民为工人,变乡村为城市,变贫穷为富余的必由之路。(郑州晚报记者 尹海涛 游晓鹏 文/图)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