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体制改革方案落定 中国邮政将一分为三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1日 01:49 第一财经日报 | |
重新组建国家邮政局,作为国家邮政监管机构;组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经营各类邮政业务;加快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实现金融业务规范化经营 本报记者 孙荣飞 霍宇力 发自北京广州 酝酿多时的《邮政体制改革方案》(下称《方案》),昨天已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 三分邮政局 改革方案的具体内容,首先是重新组建国家邮政局,国家邮政局将以国家邮政监管机构的面目出现,不再是政企不分,而是独立于利益集团之外。 与之相应的是,组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经营各类邮政业务。 对于营业额占邮政部门39%的邮政储蓄业务,以后将不再只存不贷吃利差,而是将存放在央行的8000多亿元资金逐步撤出,尽快成立邮政储蓄银行,独立承担经营风险,实现金融业务规范化经营。 北京邮电大学王永江教授认为,由于邮政储蓄所长期与工商银行有着同样的储蓄基础和人员队伍,应能承担起参与竞争、方便群众的责任。 但到目前,改革方案中如何分拆普遍服务业务和竞争性业务、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与社会上的快递公司之间业务如何划分、邮政储蓄银行的转型将遵循什么样的步骤,这三个关键方面仍没有明确公布。 另外,广东邮政规划设计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员表示,目前邮政业务还包括全国的邮票发行,而邮票具有一定货币价值,但这个方案中也没有提及。 “按理,是应该先立《邮政法》,然后按照法律的标准再进行改革,但由于邮政部门牵涉利益过于复杂,所以先进行改革实践,为最后立法扫清阻力。”王永江说。 时机酝酿7年 难点还是人员分流 在王永江看来,“(改革方案)通过的时间比预料的要来得快。”有业内人士认为,其中一个必要因素是,邮政系统已经实现了整体盈利。 事实上,自1998年邮政与电信分家开始,就被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当时计划,全国邮政系统要在3年内盈利,国家按照80亿元、50亿元、30亿元、10亿元的过程,逐步减少对邮政的补贴。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邮政行业的改革。此时,邮政系统已经“彻底断奶”。 在这个基础上,中国邮政又连续两年盈利,盈利能力逐步稳定下来。2005年被称为邮政行业改革年。在“2005年工作安排中”,国家邮政局局长刘安东就反复强调,要为 邮政体制改革做好准备。到了2005年的第七个月,改革方案终于出台。一位地方邮政系统职工告诉记者,这次通过的 邮政改革方案,在系统内传闻已久了。其模式与当年中国电信政企分家的模式一样——当时中国电信总局分为通讯管理局和电信集团——所以这个方案的难点也是相似的,就是如何分流系统内的大批职工。这位职工介绍说,当时电信系统采用的是先主辅业分离,然后再拆分为电信运营商和通讯管理局,但过程走得比较急,所以产生了不少人事矛盾。相比而言,邮政系统历史更长,老职工的负担更重,所以这个分离的方案走得更慢和更稳当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