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山东应该向谁学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 02:47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李攻 发自山东

  山东经济增长迅速,甚至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总量“第二大省”,但即使是山东人自己,也认为在总体上与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这种情况下,山东人该向谁学习?

  近日,以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为首的课题组完成了《鲁苏沪浙粤经济社会发展比较研究》(待出版)。本报记者经过张卫国的允许,对该研究报告的要点进行了整理,从中,我们或许可以看出山东的差距以及努力的方向。

     山东GDP增长优势并不明显

  在经济总量方面,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山东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在五省市中一直处于中上游水平。2004年,山东方面称根据国家统计局反馈的数字,以15490亿元居全国第二位,同时江苏亦称本省以15512亿元居全国第二位,两省难分伯仲。

  在经济增长速度方面,山东省在五省市中大体位于中下游水平。1978年到2001年间,山东经济平均增长10.12%,仅高于上海的9.60%,低于江苏、浙江和广东的增长率。2004年,山东经济增长速度是15.3%,江苏省是14.9%,广东省是14.2%,浙江省是14.3%,上海市是13.6%,山东处于领先地位。

  在人均GDP和财政收入方面,2004年,山东人均GDP为16925元,江苏省人均GDP超过20000元,浙江省人均GDP为23942元,上海市人均GDP为55306元,广东省人均GDP接近20000元。山东省在五个省市中居最后一位。

  2004年,山东实现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828亿元,江苏980亿元,广东1416亿元,浙江789亿元,上海市1119亿元。在五省市中,山东的地方财政收入仅高于浙江。

    区域产业结构方面差距明显

  目前,山东无论是在经济总量方面,还是在经济运行质量方面,与四省市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

  1.工业结构

  目前,山东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占主导地位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近年来,山东尽管涌现出一批如海尔、海信、兖矿等企业,但从整体上看,能与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相抗衡的企业还很少。近年来,尽管山东的高新技术产业有所发展,但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并不多见。

  2.产业结构

  山东省优化产业结构的目标是2005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5:50:35,而上海早在2002年的时候就将该比例调整到了1.7:47.6:50.7,江苏调整到了10.6:52.1:37.3,浙江调整到了8.8:51.2:40。

  山东省第一、第三产业的变化速度要明显慢于其他四省市。这表明山东的经济质量要低于其他四省市。这与山东的农业大省地位相称。

  3.区域结构

  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虽然已显轮廓,但内部产业同质竞争、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以济南为中心的中部大城市辐射作用尚未显现,其以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周边发展的目标还很遥远;山东西部还处在“资金、项目、人才进入,劳动力出来”政策引导期。广东、江苏在解决南北地区之间缩小差距、协调发展方面,早已经超越了对口帮扶的传统行政方式轨迹。

    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比较

  最终消费需求:2001年,山东达4582亿元,居广东5841亿元之后,上海为2149亿元,江苏为4295亿元,浙江为3306亿元,其中与广东的差距主要在居民消费上。上世纪90年代之后,最终消费总额占GDP增长额的比重,山东为48%,江苏为42%,上海为42%,浙江为40%,广东为51%。这表明,山东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弱于广东。2004年,山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483亿元,江苏为4159亿元,浙江为3645亿元,上海为2454亿元,广东为6370亿元。

  投资:山东作为全国的经济大省,投资额在1982年之前一直处于全国首位,比重占到全国的8%以上。从1982年开始,山东投资额位次逐步后移,江苏、广东、上海、浙江四省市先后赶上和超过山东,且差距不断拉大。

  2003年是一个转折年。这一年,山东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达到5326亿元,仅比江苏少9亿元。2004年,更是达到了7589亿元。同期,江苏省的数字是6827亿元,广东是6280亿元,浙江是5945亿元,上海是3084亿元。山东开始在投资方面“领跑”。

  尽管2003年山东的投资率有较大飞跃,但从改革开放以来的总体态势看,山东仍低于上述四省的投资率水平,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投资密度上看,山东单位投资量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其他四省市相比,差距仍然很大。2002年山东每平方公里投资额仅相当于江苏的56%,上海的6%,浙江的65%,与广东大体一致。同样的差距也表现在人均投资量上。

    总的战略对策选择

  对策一:要改变“强势政府”角色

  相对于发达省市,山东省竞争力较弱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各级政府在直接经济活动中还扮演着“强势政府”的角色,有着对经济直接介入的强烈冲动,对企业的干预还比较多。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包括省市级政府在内的整个政府体系的职能必须由过去的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换。

  对策二:跳出“黄河边的中国”的束缚

  山东要赶上或者超越发达省份,必须经过两条基本路径:一是实施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战略,创造持续高速发展的省区;二是最大限度地突破地域限制,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资本和两个市场,进而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

  对策三:建设高加工度化制造业强省

  现阶段山东在发展高加工度化制造业方面具有许多明显的比较优势,完全有理由将精深加工业、石油及化工工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战略优势产业加以选择和培植,以解决山东当前工业内部结构中由于采掘业比较偏高导致的重工业比较偏高、轻工业比重偏低的现象,进而提升整个产业的高加工度化制造业比重,实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对策四:实现“三农”现代化

  目前山东“大而不强”的根本原因就是“三农”的“大而不强”,整个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最大“瓶颈”就在于“三农”现代化水平低。山东必须加快农村的制度创新过程,在农村税费改革、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等农村体制改革方面走出新路,打造质量农业、高效农业、精细农业、生态农业、高科技农业、绿色农业、标准农业和外向型农业的强省。

  对策五:提升服务业战略地位

  山东在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房地产、餐饮和旅游、商贸和金融等服务业领域落后于苏沪浙粤等省市,今后应该提升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业的战略地位。

  对策六:发展半岛城市群

  与其他城市群相比,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较慢的原因之一就是理应有足够的“极化”和“辐射”作用,进而主导和带动整个城市群发展的大城市发展缓慢,不够大,不够强。目前,山东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启动大城市为中心的半岛城市群带动发展战略,以使大城市迅速崛起,东部加快发展,并有足够力量带动西部迅速赶上全省发展的步伐。

  对策七: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山东应该彻底落实企业投资决策自主权,确立其在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理顺中央和省级政府投资过程中的审批、核准和备案管理等权利关系,以期从根本上保证投资结构的优化,提高投资效益,这是山东提升省区竞争力、创造发展新优势的十分紧迫的任务。

  对策八:继续突出“三大亮点”

  外经外贸、高新技术和民营经济“三个亮点”,对山东经济结构的优化乃至整个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里,山东都应该坚持和突出这“三个亮点”。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