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忠称投资利润将向消费领域尤流通环节转移(3)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4日 17:04 《新财富》 | |||||||||||||
奢华的社会商标 在中国,对奢侈品的需求看来与国民收入不成比例。中国的GDP占全球的4%,但某些奢侈品的销售额占比却较此高了1-2倍。它反映了广泛的收入不平等及对社会地位加以广告的强烈愿望。 虽然中国对奢侈品征收高额的进口关税,绝大多数的欧洲奢侈品企业仍在中国迅速扩张,成为征服中国消费者的最佳选手。随着欧洲游的放开,欧洲奢侈品的销售额可能有更快增长。台湾企业也在婚礼服及饰品领域取得了成功。即使在一些二线城市,台湾企业的婚纱表演都是一个共同的看点。香港企业的成功则体现在钻石零售方面。 国内企业的攻坚战 本人相信,在中国,绝大多数价值创造的故事将与消费领域联系起来。该领域对国内企业也最富于挑战性。中国消费者通常期望从本地企业而不是它们的外国竞争者那里获得折扣,这使国内企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劣势。此外,外国企业还有更宽松的广告预算、更响亮的品牌、更丰富的管理经验。国内企业要在消费领域取得成功,将面临一场攻坚战。 在需要规模经济和庞大后勤网络管理的行业,西方公司可能占主导地位。确实,在中国表现最出色的或许是全球性消费品公司,但本土公司可以在较小的市场范围内取得成功。食品生产就是一个例子。西方公司也许不能很好地理解中国市场,也不能足够迅速地创新,本土公司则可以凭借对本土客户需求的深厚认识,通过频繁地供应新品赢得这场战役。台湾公司在这一领域也有优势。 正如中国的器具制造商通过有竞争力的价格成功主导市场一样,中国企业的成功故事绝大多数发生在生产领域。流通领域看来是本地企业的软肋。但消费领域的绝大多数利润在流通环节,而不是生产环节。西方公司明白这一点,因而猛攻这一领域。外国公司主导中国流通体系的趋势,在今后几年可能愈发明显。国内企业也可以通过拥有物流网络达致成功,事实上,许多欧洲奢侈品企业便选择与国内企业合资,以改善其流通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