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部委专题--银监会 > 正文
 
刘明康低调下江南 “有保有压”主导信贷走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04日 08:51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杜艳

  上海报道

  7月28日至30日,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赴浙江省调研,行程安排得紧凑而神秘。

周旋于几个男人间的她 斗三国与众将一拚高下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事前,刘明康要下江南的消息被“封锁”得严严实实,三天时间里,没有一个媒体记者捕捉到刘的身影。惟一可以证明这次调研的,是8月1日银监会官方网站上的一则记录平实的新闻稿。

  但低调的背后,却是高密度的走访。刘明康的足迹遍布杭州、绍兴、义乌等地的中小民营企业、基层商业银行及农村信用社。银监会的新闻稿称,刘表示,当前浙江和全国一样,宏观调控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变化,必须高度重视,银行在信贷方面要落实“区别对待、有保有压”。

  种种迹象表明,金融监管层在信贷政策导向上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

  刘明康江南行

  浙江的酷暑,无法阻挡刘明康“对基层摸底”的迫切行程。

  调研中,刘明康强调,要“全面、准确、积极”地理解和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防止“一刀切”的行为。

  语重心长中,隐现监管层对商业银行把握宏观政策力度的担忧。今年4月间,随着宏观调控的力度走强,“民营企业资金吃紧”、“江浙猛着陆”等报道频见于报端,暴露出商业银行对宏观调控政策的理解出现偏差,产生“多贷多错、不贷不错”的惶恐心理。

  故此,有不愿透露身份的金融专家分析,这也许就是刘明康低调出行并选择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调研的主要原因,刘希望通过摸底知晓基层的实情。

  据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介绍,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全针对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资金、信贷情况的专门统计数据,各职能部门只能通过媒体报道或者民间借贷利率等了解相关情况。而近期有关企业三角债问题回升、企业间应收账款同比增长超过18%等危险信号的显现,让民营经济在宏观调控下的发展成为监管层下一步关注的焦点。

  这种关注在刘明康的行程安排中可见一斑。短短的三天调研时间里,刘专门抽出时间深入中小民营企业调研,如杭州哈杭轴承有限公司、浙江远东化纤集团、梦娜针织袜业有限公司、义乌中国小商品市场等,详细询问企业的发展战略、销售及库存变化情况、货款回笼及结算方法等变化情况。

  29日晚,刘明康在同杭州、绍兴、温州、台州等市部分民营企业家和有关商业银行行长座谈时指出,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果断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经济运行中不健康、不稳定因素得到了有效遏制,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变化。

  对此,刘明康强调“必须高度重视”,要从企业、银行两个方面入手,全面深入地分析各类贷款紧张的原因。他认为,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措施,以落实“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

  这位坦诚的监管者认为,目前少数基层行确实存在信贷工作简单甚至是“一刀切”现象。

  为了谨防信贷“一刀切”,刘明康要求基层银行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加强同企业沟通,积极回应客户的需求。要积极主动地为有市场、有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的企业提供信贷服务;对于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项目,包括钢铁、水泥等行业必须支持的重点项目要积极支持;对于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项目,要做到事虽难办,但门不难进、脸不难看、话不难听,积极协调和帮助企业尽快满足贷款条件和各项要求。

  信贷导向微调:“有保有压”

  据参与座谈的商业银行人士认为,在与刘明康的交流中,最突出的认识就是“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思想的深化。 以上的八字方针似乎给了市场某种政策导向的暗示。继急风暴雨般的宏观调控措施出台后,信贷政策正在出现微妙变化——由过度紧缩,开始朝着区别对待、适度放松的理性方向回归。

  国家信息中心的祝宝良认为:“从近期的表现来看,在继续保持紧缩货币政策的前提下,监管层已经开始根据宏观调控的效果进行某些政策的微调。”

  祝表示,从相关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4~6月,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从19.1%下降到17.5%,最后回落到16.2%。“6月份的统计数据出来以后,大家就感觉到货币政策的力度有点紧得过头了。”

  在今年2月10日举行的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上,周小川行长公布了2004年货币政策的预期调控目标,即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分别增长17%左右。祝宝良分析,这个增长目标是按照当时的物价指数3%来制定的,但现在物价指数已经达到5%,据此,原定的货币供应量目标应该相应提高,至少要增加到18%左右才是合理的,而现在16.2%的增长显然太低。“况且年底才应该达到的调控目标在年中不应该压得这么低,有关专家的看法是,力度太大了,应该慢慢降下来。”他说,从货币供应量的这个变化上可以看出,资金是紧张的。

  这种紧张在金融机构的信贷变化上也有着清晰的表现。

  今年1~6月,人民币贷款新增1.43万亿元,按可比口径比去年同期少增3501亿元,其中,仅6月份就少增2396亿元。在新增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增加7331亿元,同比多增738亿元;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增加6733亿元,同比少增高达3812亿元。而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正是企业维持正常运转所需流动资金的主要来源。

  “从货币供应量及信贷的变化上可以看出,宏观调控的压缩力度有点过了。”一位金融专家分析。而近期,无论是在银监会、央行还是发改委的措辞及操作中,都多了些“松动”迹象。

  7月底,银监会在召开的国有银行及股份制银行的年中工作会议上都强调,下半年的主要工作即是正确的理解宏观经济形势,采取有保有压、有退有进的信贷措施。

  从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发布的公告计算,正回购货币量已经从5月份的1528亿元降到7月份的940亿元。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明显减弱,意在增加银行资金的流动性。

  而发改委近期提出的“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银行独立审贷”等改革措施,在恢复投资信心的同时,也给了商业银行足够的经营自主权。这些无一不是在向市场投放紧缩之下适当松动的信号。

  链接 银监会主席“避险”药方

  无论是信贷紧缩,还是稍有松动,金融监管都离不开一个核心——控制风险、建立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浙江调研期间强调,要继续落实和完善各项风险管理措施,总结前一阶段防范风险长效机制建设的经验,大力推进金融服务和金融创新。

  “把这次宏观调控当作是深化改革的又一动力和机遇,努力建设银行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刘的一席话,正是银监会下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加强银行的风险内控,银监会下半年的三项基本工作即为建立科学严谨的授信尽职体系、建立大额授信的集中汇报和通报制度及建立黑名单制度。7月16日,作为加强商业银行“审贷自主权”的配套措施的《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已经正式实施。

  刘明康要求,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宏观调控已经取得明显成效的有利时机,认真总结分析这次宏观调控中各项风险管理措施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主要是针对基层行实施的授权、转授权管理、收回再贷、存贷比考核等具体做法,防止管理上“走回头路”和执行中“一刀切”的简单做法,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不断改进和完善贷款风险管理。

  同时,风险管理机制的加强也有待银企合作的强化。刘明康开出的药方是:企业要主动加强同银行的配合,提高企业信息的透明度,满足银行贷款条件和要求。银行在进行发展战略决策过程中要不断利用和借助投资银行和其他中介机构的咨询和信息服务。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刘明康新闻 全部信贷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