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储行动产生了一定效果 2万吨国储铜40%流拍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4日 09:39 第一财经日报 | |||||||||
业内人士认为,国储抑制铜价的行动已经产生了一定效果 本报见习记者 刘文元 发自北京 昨天,国家储备铜第二次拍卖结束。与上周三2万吨铜被全部拍出相比,昨天有近8000吨铜流拍,成交了约1.2万吨,因为隔夜伦敦铜暴跌使得客商非常谨慎。
当天,发改委在网站上公布,将在本月30日(下周三)拍卖第三批2万吨国储铜。有客商介绍,国储在拍卖会上宣布还将进行3次拍卖,共计6万吨铜。 近期国储铜的拍卖是国储抑制铜价的一项措施,其结果被市场人士看做反映国内铜需求的风向标。贸易商称,国储铜的拍卖给了市场最清晰的信号,国储抑制铜价的行动已经产生了一定效果。 昨日上午,在国家物资储备调节中心所在的国宏大厦门前,包括《第一财经日报》在内的多家媒体的记者早早地等候在那里。不过,拍卖行动没有召开新闻发布会,并拒绝记者进行采访。记者注意到,这次会场上前来参加竞拍的客商比上周的拍卖会少了很多。 上午8点30分,拍卖会准时开始。这次竞拍规则与第一次拍卖会相比有所改变,竞拍单位是每手200吨,而上次则是每手100吨,可能是拍卖方为了加快拍卖进度。拍卖方报出的竞拍底价为每吨37500元,这个底价与上周拍卖会下午的底价相同。不过参与竞拍的客商对这个价格并不接受,他们认为报出的底价比前一日沪铜0601合约的最高价37150元还高,仅比上海前一日的现货价格低800元左右。同时,由于隔夜伦敦铜每吨暴跌了105美元,跌幅达到2%,所以客商们判断当日的上海期货和现货价格都将下跌,37500元的底价定得过高。 拍卖底价过高导致前三批铜全部流拍,拍卖方不得不将底价下调了300元。拍卖的第四批铜是智利铜,品质较好,且仓库在上海,所以上海和宁波的客商举牌比较踊跃,最终经过抬价,以37850元的价格成交,这也是本次拍卖会的最高成交价。 由于竞价并不激烈,所以拍卖会比预料的要快得多,11点20分左右,拍卖会就已经结束,客商陆续走出会场。据客商介绍,共成交了约1.2万吨铜,有近8000吨铜流拍,成交价格区间在每吨 37350~37850 元之间。 有色金属工业再生资源公司市场研究部经理陈东介绍,昨天拍卖的部分铜年份较远,而且品质不太好。这家公司是铜生产企业,其参与拍卖会仅仅是为了观察铜市场的需求情况,类似的铜生产企业,记者还遇到几家。 一位参与竞拍的型材企业的代表说:“现在不敢购买太多的铜,够用就可以了,以目前的市场情况,买到铜放在手里风险是非常大的。” 洛阳铜加工集团有限公司期货科经理张雪峰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希望国储再多拍卖些铜。” 一些贸易商表示,40%的国储铜流拍,暗示目前的价位需求并不旺盛,预示着未来的价格可能进一步向下修正。受国储铜部分流拍的影响,昨天下午沪铜一度触及4%的跌停板,收盘时大部分合约下跌了1400多元;上海的华通铂银有色金属市场的铜价也下跌了600~700元,收盘在 37700 元。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