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基金2005年第三季度报告 > 正文
 

基金徘徊在有为无为之间 有业绩才算得上有作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8日 08:59 中国证券报

  王军

  “作为”还是“不作为”,基金三季度的动向让市场猜测不已,所以才有“话语权丧失”一说引发业内争论。如今三季报尘埃落定,人们终于能够更多地一窥基金近期运作的究竟。

  从季报披露的信息看,部分基金增持中小盘股,减持老蓝筹股,动作频频。但有动作是否就等于有作为呢?

  基金为何转向中小盘股,市场中的一个说法是股改之后基金传统的核心资产终究要走向全流通,相对于原先的非流通股股东,基金的持股数一下子从二级市场的大头变成了小头。其结果是,基金对于这些个股的二级市场控制力将会明显下降,同时由于分类表决将不复存在,基金与大股东的讨价还价能力也将大幅缩水。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部分基金舍大就小,转而增持中小盘股,毕竟这些中小盘股全流通之后盘子会膨胀很多,“流动性陷阱”也不再会是个问题。

  由此看来,基金舍大就小很可能是其中部分敏感者自知其影响力在大变局下将不可避免地有所削弱,而作出的无奈选择。这恰恰是基金在大蓝筹上“话语权”出现危机的表征。

  从积极求变的角度看,基金是有所作为,而非无所作为。但这样一种“作为”,似乎却与市场原先的期待有些差异。市场原先期待的,更多地是希望基金借助大蓝筹在握的有利地位,主导市场行情的走势,在

股权分置改革的大背景下,发挥稳定市场的作用。这可能才是市场想象中的有作为。而如今,股指在基金的抛盘中应声而落,这样的“作为”让人辨不清它的滋味。

  同是局中人,自然不可能要求同为利益主体的基金以牺牲自我来拯救市场。基金三季度的调仓确实是动作不小,但能否就此有一番作为仍有待市场验证。毕竟,把几个小盘股打上天,算不上什么“依旧掌控股市话语权”,这个,吕梁早就干过了。而就在部分基金抛弃高速、港口类个股的同时,据说却有QFII在趁机接货。

  那么,我们期待的是基金怎样的作为呢?

  有共识才能有作为。

  为什么人们会感觉到基金话语权丧失,是因为近一阶段基金的表现与前两年有明显的落差。2003年,基金打造了“五朵金花”,造就了局部牛市,这是因为基金群体在价值投资理念上取得了高度共识,所有的力量往一起使,才形成了强大的市场主导权。虽说,基金投资风格的趋同久为人们诟病,投资策略的差异化也是基金业走向成熟的必然,但一个市场要形成方向,其主流的力量必须首先形成共识。但从三季报来看,这种共识显然并不明朗,迷惘仍然占据了上风,部分基金对于后市判断支支吾吾,甚至有基金未置一辞。自己想说什么话都不知道,还谈什么“话语权”呢?

  有业绩才算得上有作为。

  有为无为,说来说去,最终还要看收益,看业绩,看基金能否真正给投资者带来回报,而不是在二级市场上进进出出。今日基金的号召力或者话语权来自2003年基金业的成绩,但如今基金的成绩又怎能匹配当日的盛名呢?像巴菲特,创造长期超越市场的收益,让投资人赚到真金白银,如果能做到那样,再有谁扯什么基金“丧失话语权”也不会有多少听众。

基金2005年第三季度报告调查
  您认为2005年第四季度基金将会:

  想有所作为,但难有作为
  主控行情,可能制造牛股
  继续战略调仓,拖累股指

    [发表评论]

  相关专题:
基金2005年第三季度报告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3,1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