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基金2005年半年报 > 正文
 

基金风行波段操作 QFII大举增持封闭式基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5日 08:40 中国证券报

  记者 徐国杰 上海报道

  今日又有富国等9家基金公司旗下35只基金披露2005年半年报报告,加上昨日披露的30只基金,共有65只基金披露了半年报。从中可以看出,封闭式基金前期飚升行情背后大买家的面孔正逐步明朗,社保基金、集合理财计划、QFII大举增持封闭式基金。在基金操作上,选时为不少基金不同程度的采用。对于下半年基金在操作上的做法出现一些分歧,有些基金
开始转向,表示将采取积极进取的策略。

  选时仍为基金看重

  虽然每一家基金公司都表示自己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基金公司作为专业的

资产管理公司,其能力主要是体现在股票的选择上,而不是选时。有的基金在此基础上明确表示坚决不做选时,但还有些基金则对时机选择颇为热衷。有的基金表示,在以后的运作中,依旧将遵循价值投资、选股与选时并重的原则。

  从基金选时的结果来看,有好有坏。有基金表示,其在仓位策略上采取了在市场下跌中逐步提高股票仓位的策略,在时机选择上取得了成功。但即便选时的成绩并不理想,从基金经理的陈述中可以看出,他认为这是自己不够果断,而并不是反思是不是应该运用这种方法。在中国目前这种并不成熟的

证券市场,选时仍能给基金带来看得见的利润。从半年报来看,选时这种情况在一些股票投资比例比较宽泛的基金身上更为显著。

  有些基金在半年报中表示因为没有及时在市场高位减持有较大浮盈股票,结果在市场下跌中反而还遭受了损失。可能是有这些前车之鉴,不少基金在下半年的投资展望中都直截了当提出要侧重波段操作。还有一只大型基金表示,将在保持流动性的条件下适度集中持股,并进行灵活的波段操作。有些基金还提出了“大波段大交易,小波段小交易”、“周期持有,波段操作”等原则、口号。

  社保基金现身、QFII大举增持封闭式基金

  封闭式基金7月以来大幅扬升行情的背后,大买家的真实面孔随着半年报的披露正逐步明朗。从已披露的半年报看,与2004年末相比QFII在大举增持封闭式基金,仅粗略统计,QFII已经成了保险、券商以外的第三大投资机构。这其中有几个特点,其一即将到期的封闭基金有QFII出现,一些中大盘基金也是QFII的新宠,此外同一基金公司旗下的封闭基金几乎都会受到QFII投资,如富国旗下的汉鼎、汉盛,大成旗下的几只封闭式基金等都有众多QFII追捧。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是社保基金出现在封闭基金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上。粗略统计,社保基金已成为9只封闭式基金前十大持有人。从这些投资对象来看,社保基金偏爱小盘封闭式基金,从其投资的这些基金规模来看,只有金泰是20亿的规模,其他多为5亿份的小盘基金。

  此外,一些券商发行的集合

理财也现身封闭式基金,如景博、景业、金鼎等受到了集合理财管理人的青睐。

  稳定类股票估值偏高?

  虽然今年上半年GDP增速强劲,但市场预期认为今年上半年是经济周期的顶峰,随后经济增速将逐年回落,上游周期性行业前两年过度投资形成的巨大产能集中释放将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在这样的预期下,投资者选择稳定类行业,回避周期性行业似乎成为最为理性的选择,防御策略也顺其自然地成为上半年的投资主流。但对于下半年的投资策略,有基金开始策略转向,在报告中表示其投资思路从防守转为在稳守的基础上进攻。基金汉鼎(资讯 行情 论坛)也表示下半年将采取积极主动的投资策略,努力寻找被趋势投资者冷落的具有长期价值的股票。国泰金马稳健回报表示,在投资策略方面,将采取较为积极的持仓策略,保持较重的股票仓位;在股票选择上,汉鼎拟投资具有核心技术竞争优势的高科技公司,如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通信设备制造等公司及信息产业中具行业领先或技术领先的公司;投资上游资源型公司;投资具有垄断优势,有定价权的公司。今年上半年净值增长率达到9.92%的富国天益表示,在个股选择方面,将继续选择受宏观因素影响较小、预期持续增长趋势明确、估值合理的优质公司中线持有。而周期性行业中价值被低估的公司在基金半年报中被屡次提到将受密切关注。

  另外需格外关注的一点是,对于稳定类资产,有些基金出现了分歧。如国联优质成长基金在展望下一阶段投资主题时认为,仍然应该把资产主要配置在稳定类资产上。在经济周期波动的情况下,非稳定类资产由于前景不明朗,估值水平必然下移,而那些能够持续稳定成长的上市公司就成为现阶段的稀缺资源。一部分稳定类资产如水电、零售企业已经处在合理的估值区间的下限,国联成长会在下一阶段调整持仓结构的过程中重点关注。但有其他基金提出不同意见,“我们也会提醒自己:经过一年多的挖掘,许多防御性个股可能已经不便宜,防御在一定程度上也不防御了。”一位行业基金的基金经理这样表述。富国天瑞也表示在目前宏观背景下,配置资产时采取偏重对成长类和稳定类行业的投资,有别于过度偏重稳定类行业。对这类防御类个股看法的分歧会不会扩散,值得关注。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6,84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