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研究) 数据分析表明—— 基金规模越小业绩越好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5日 08:40 中国证券报 | |||||||||
按照成熟资本市场的流行观点,除了纯粹被动型投资的指数基金之外,股票型基金的规模越大,对于基金的盈利能力越不利。从国内基金运行情况看,投资者也初步形成了一些类似印象,即年度冠军经常是小规模基金。真实情况如何呢?我们不妨对最近四年的数据作一个相关性分析。经过数据对比,我们认为,对于主动管理型基金来说,基金的规模的确对基金的盈利能力有影响。具体影响的程度与范围,请看分析。我们先从总体规模角度来分析。
表1:2001-2004年股票型基金规模与净值增长率关系 2001年度 2002年度 2003年度 2004年度 年度/指标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平均净资产规模 17.41 14.01 16.63 13.27 净值增长前十名平均规模 18.61 18.89 12.48 11.23 净值增长前十名中10亿元规 40% 40% 60% 30% 模以下基金家数占比 净值增长前三名中10亿元规 33% 67% 67% 33% 模以下基金家数占比 在2001年、2002年两年,我们注意到,尽管股票型基金平均净资产规模在跟随市场下降,但表现好的基金的平均规模并没有下降,维持在18亿元之上,而且平均水平超过总体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值。这个数据不免给人以假相,似乎规模大的基金更具有盈利能力。然而,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原因在于:一是这两年股票市场经历大调整,总体处于下降状态;在下降市场中,大规模基金的抗风险能力要强于小规模基金;二是当时基金的投资理念没有稳定转向价值投资,处于从传统的投机模式向价值投资转型阶段,这个阶段中的基金操作,不能展示“积极管理”的真正内涵。而2003年、2004年的数据则更具有说服力。 这两年,基金在投资理念转型完成之后,作为专业的机构投资者角色开始发挥积极管理投资的优势,连续取得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业绩。这两年的数据,明确显示出小规模效应。一是净值增长率前十名的平均规模明显小于总体平均规模,二是这些表现优越的基金规模平均水平较前两年大幅下降,三是随着市场投资难度提高(2004年行情弱于2003年),表现优越的基金规模有递减趋势。这个数据显然符合市场运行规律。市场投资难度越高,盈利机会就越少,小规模基金相对就更容易占领这些较少的机会。 在平均规模在11-12亿元较好的初步印象下,我们从10亿元以下规模基金在前十名、前三名基金中的占比可以看出,纯粹的小规模基金并没有占有绝对优势。这说明取得好成绩的基金规模,围绕着12亿元有较大的波动范围,在2-20亿元之间。不过,以上数据只是一个大范围的,不够具体。我们接下来看各个分类数据。表2:2001-2004年度不同规模股票型基金净值增长率 2001 2002 2003 2004 四年 近两年 年度/组别 年度 年度 年度 年度 平均 平均 10亿元以下 -12.57 -10.09 20.43 -2.37 -1.15 9.03 平均增长率 10-20亿元 -16.24 -11.09 19.56 -0.39 -2.04 9.585 平均增长率 20-30亿元 -16.27 -11.06 19.48 -3.45 -2.825 8.015 平均增长率 30-40亿元 -11.05 -5.3 19.49 -2.45 0.1725 8.52 平均增长率 上表显示,四个规模层次的四年平均增长率呈现哑铃形,即两端高、中间低的状态。其中,30-40亿元效益最好,似乎显示规模大的基金更具有优势。不过,我们再看一看近两年平均增长率水平,20亿元以下两个规模档次基金的业绩,明显高于20亿元以上两个规模档次基金。30亿元以上规模基金的四年平均效益好,主要得益于前两年的市场特殊原因。 综合以上数据,我们得出以下初步结论:在股票型基金投资中,存在小规模效应。这种效应的表现方式有几个特点。一是20亿元以下规模基金,更适合高股票配置的积极管理方式;二是10亿元以下超小规模基金,在抗击风险方面能力较弱,30亿元以上规模基金则抗击风险能力较强;三是20亿元以上规模的基金,更适合采取低股票配置的相对保守投资策略,如果采取高股票配置的积极策略,盈利能力与抗风险能力都会降低。因此,建议投资者选择基金时,在其它因素确定情况下,积极型投资者优先考虑选择10-20亿元规模的急进性股票型基金;稳健型投资者优先考虑20-30亿元规模的低股票配置的保守型基金;保守型投资者优先考虑30亿元以上低股票配置的保守型基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