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市场继一季度“破冰”之后,在4、5月份进入升温期。土地市场回暖势头乍现,各地土地成交溢价幅度便接连蹿高,个别城市还出现了久违的新“地王”。此轮土地市场“升温”空间有多大?曾经疯狂上演的“地王争霸”有无重现可能? [全文][评论][最新报道]>>查看更多财经视点

地王争霸能否重演

地王竞赛大幕重启:开发商一个月25天看地

  各家较劲之下,4、5月间,在温州诞生了新的单价“地王”,创下19607元的平均楼面地价。在大连一个开发商一口气席卷7块住宅用地,以37.48亿元夺得2009年开年以来的总价“地王”。深圳、重庆、上海……高价地接踵降生。

   2007年疯狂的“地王”竞赛尚未走远,仅仅经历了一年的封冻期,一些城市的土地交易所的气温再度上升。2009年的4、5月间,真的是一个“春回大地”的时点吗?[<<全文]

土地市场回暖 “地王”重现

大开发商豪赌楼市回暖频买地

与2007年“地王频现”的火热场面相比,2008年开始的这一年多时间里,土地市场一直处于持续“降温”中。不过从今年3月开始,情况似乎发生了新的变化。尤其是“五一”前后,一些主要城市出现了多个开发商争抢同一地块的情况,溢价出让开始频频出现。

上海今年第27号挂牌公告土地本月14日顺利完成出让。绿地集团以12亿元底价摘下此公告中的徐汇斜土街道107街坊地块。这是上海今年以来土地成交价的最新纪录。[全文]

血拼众房企 富力溢价2.42倍北京夺地

5月21日下午3时30分,备受北京房地产市场关注的广渠门外10号地迎来了最后的竞拍,出现了难得一见的“爆棚”景象。根据土地管理储备中心最终统计,截至招拍挂开始前,该地块共收到27份有效竞买申请,最终报价已经达到7亿元,达到起始价2.9925亿元的近2.34倍。

需要指出的是,该地块建筑控制规模72500平方米,但按照规定需配建5000平方米的廉租房。因此,“该地块实际上可收益的面积最多67500平方米。”北京市土地管理储备中心市场部雷蕾说。[全文]

土地供应溢价现象增多 各地地王纪录屡被刷新

地价方面,4月溢价成交现象较3月份明显增多,且部分地块溢价幅度颇高。大型房企在4月纷纷入市拿地,比如金地以5.6亿元、溢价82%的价格击败10余家竞争对手竞得上海徐泾镇3号地块;万达斥资13亿元接连在武汉、长春购地;绿地则以10亿元获取上海松江、青浦两幅地块,其中一幅溢价36%。在杭州,位于上城区南山路的一幅商办用地经过46轮的报价,最终以7亿元被杭州上城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竞得。其溢价幅度高达127%,楼面地价达每平方米46248元,创下“地王”新纪录。[全文]

地方政府:供地寒冰解冻

地方政府:供地寒冰解冻

  2008年是地方政府土地部门近几年来少有的“欠收年”,土地出让频频遭遇了流拍和底价成交。截至去年11月底,重点城市的土地流标率为32%,其中居住用地为35%,近三成地块未能成交,土地市场低迷。

  “刺激房地产投资”已经成为全国十余个省会及一线城市发展规划纲要中肯定出线的语句。在2009年中央调控风向转变后,各地方政府已经纷纷出招,刺激开发商购地。 [<<全文]

财政缺口逼地方政府集中卖地

财力匮乏 各地政府大举降价卖地筹资

这份公告显示,截至2009年3月底,审计抽查的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35个新增投资项目,中央投资资金平均到位率为94%,其中有的项目按工程进度地方配套资金到位仅为48%。

今年以来,地产市场的复苏让各地政府纷纷大举卖地筹资。在被认为资金比较充裕的长三角城市,包括上海、南京、苏州等地政府,纷纷降低地价卖地,土地成交量同比去年大幅增长。[全文]

京沪楼市趋暖显现 地方政府加大土地供应

无论楼市成交及价格如何,眼前的行情很快让土地市场有了回应,5月13日,上海绿地集团拿下徐汇斜土街道107街坊地块,成交价格是12亿,这是上海今年成交价最高的一幅土地。

目前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的网站出现了“用地预出让”项目,即体现了政府乘势楼市转暖,而进行的措施。5月伊始,京城土地市场呈现井喷态势。[全文]

开发商地方政府暗自角力

“最近我们参加了几个城市的土地座谈会,地方政府都表示二季度要多推地、推好地,希望开发商积极参与。”一位开发商负责人说。

据了解,目前,多数地方政府都有“卖地任务”,6月底是地方政府年中工作总结时期,而“卖地工作”也希望能在目前市场止跌回稳的条件下,加快推进,以图获得一个不错的“年中成绩”。[全文]

“夺地大战”不代表回暖

“夺地大战”不代表回暖

  无论是开发商囤地还是地方政府囤地,不仅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而且直接或者间接推高了地价和房价,给国家稳定楼市埋下了地雷。也就是说,夺地大战不仅开发商有风险,国民经济同样也有风险。

  但是,开发商只看到土地稀缺,却没有看到土地市场有大量存货,如万科仅在上海的土地储备已达到299万平方米,足够开发6年;只看到楼市量价齐升,却没有看到虚假成交和商品房空置面积,仅北京市场上的空置房,大概可满足2到3年的需求。全文

银行:放开钱袋

开发贷谨慎开闸

“我们的开发贷确实是在谨慎放开。”4月中旬,某国有银行省行房贷部总经理肯定地说,房地产市场阴晴不定成为放款的最大顾忌,他所在的银行2008年积压了很多地产项目,如今开发商楼盘销售情况不错,该行挑选了部分优质项目放贷。

广州银行界人士梁东晖表示,经过一年多的楼市调整,项目价格开始趋稳,而目前来说亏损的地产项目并不多,这也是银行敢于放贷信心之所在。 [全文]

银行对楼市放贷信心提高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复苏,尤其到了4月份,银行对楼市的放贷信心在提高,政策在放松,数量在增加。

中国银行深圳分行某高层向上海证券报介绍,虽然楼市火爆始于今年初,但由于银行系统有一个市场判断和反应周期,因此银行对楼市的放贷信心在经过了第一季度后开始出现恢复的迹象。 [全文]

信贷悄然开闸 开发商投资热情陡增

尽管没有开发商公开承认,但最近悄然开闸的银行贷款对于国内的房地产企业来说,绝对是一场及时雨。而部分地区的银行对“二套房贷”的隐性放松,也对最近两个月全国楼市的全面复苏发挥着不同忽视的作用。

去年房地产市场的阴晴不定让银行积压了不少地产项目的贷款申请。近两个月,随着房地产成交量的回升,银行对开发贷款也选择谨慎放开。[全文]

专家:拍地热隐忧重重

小调查

地王争霸能否重演

地产巨头一边反省一边高价拿地

楼市回暖仅两三个月的时间,不少开发商都不敢断言后市走向,政府相关部门和部分开发商在土地市场上的积极态度,令亦市场担忧。

业内专家认为,目前开发企业积极购地也在情理之中。尤其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必须每年都有新的经营业绩,由于很多企业在去年几乎没有拿地,为保证公司经营业绩的持续性,必须保证一定的“原材料”购买。[全文]

拿地热:是大反转还是大泡沫

对于这一波拿地热究竟是地市见低后短期的库存调整,还是房地产市场反转来临的标志,地产业内判断不一。鱼晋华是乐观派,她认为,当开发商拿地意愿上升时,行业开始脱离底部;当大规模拿地出现时,行业应该是明确进入上升期了。

华盛国际投资公司中国区副总裁赵祥龙称:这一轮回暖可能是回光返照,作为宏观经济的敏感行业,现在房地产市场的数据和一些关键性的宏观数据是背离的。[全文]

分析称地王争霸重演可能性较小

近期各重点城市国土部门的土地挂牌依然较为密集,可以预料土地市场将迎来一波放量期,其中也不排除个别地块成交价高涨、出现新“地王”的可能性。但综合各方因素看,“地王争霸”、土地疯涨的可能性在短期内较小。

戴德梁行中国区综合住宅服务主管蒋尚礼认为,较高的负债水平和存货数量,仍然是房地产企业存在的整体现象。一系列指标的变动说明,现阶段开发商更注重自身资产负债水平的恢复,将有限的资金用在现有存量项目的建设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