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信贷悄然开闸 开发商投资热情陡增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2日 03:04  第一财经日报

  张艳红 谢少萍

  尽管没有开发商公开承认,但最近悄然开闸的银行贷款对于国内的房地产企业来说,绝对是一场及时雨。而部分地区的银行对“二套房贷”的隐性放松,也对最近两个月全国楼市的全面复苏发挥着不同忽视的作用。

  积压贷款项目集中释放

  “去年要贷款,是开发商主动找银行,代表银行出面的一般是男行长;今年谈贷款,是银行主动找开发商,出面的变成女行长了。”这是深圳一家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负责人有感而发的一通戏言,却也实实在在反映了开发商在信贷中的地位变化。

  今年前几个月的信贷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细微变化。央行《2009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一季度全国房地产贷款余额新增3364亿元,同比多增1403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新增2218亿元,同比多增1257亿元;购房贷款新增1149亿元,同比多增146亿元。

  “去年房地产市场的阴晴不定让银行积压了不少地产项目的贷款申请。近两个月,随着房地产成交量的回升,银行对开发贷款也选择谨慎放开。”某国有大行人士告诉CBN记者,鉴于去年同期银行放款的基数较低,所以在今年前三个月,开发贷款增速比较明显。

  但上述人士称,一季度的数据很大程度上是去年积压的项目,在前3个月信贷狂飙之后,不少银行已经对信贷进行了适当的控制,接下来能否持续还要继续观察。

  开发贷款与房贷“捆绑”

  广东某商业银行公司银行部人士告诉CBN记者,今年银行都将目标指向国家政策支持的大项目,但由于缺乏政府资源,政府基建类项目几乎被国有大行集中瓜分,股份制银行不得不另寻目标,而相对安全、回报率高的房地产相关贷款普遍受到股份制银行的欢迎。

  “今年前4个月,房地产行业已经显现出回暖的迹象,开发贷款对银行来说已经比较‘安全’,另外,银行还看重开发贷款带来的个人按揭贷款。”该人士透露,一般情况下,银行放出1000万元开发贷款,可带来2000万元以上的个人按揭贷款,回报率仍然诱人。

  以市场回暖最为明显的深圳为例,个贷规模较开发贷款上升非常明显。“今年以来,在降息作用和刚性需求的双重刺激下,银行房地产类贷款成交量确实大幅反弹。”深圳某商业银行零售银行部总经理告诉CBN,该行全行口径3月份新增个人贷款达到100亿元,创下单月增量历史纪录,而这其中,个人按揭贷款占了绝大多数。

  中信证券4月中旬曾对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地的股份制银行进行摸底调研,其调研报告显示,广东地区银行资产结构中,房地产相关贷款仍为部分银行的重要投放领域,部分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达25%,个人按揭贷款近50%,各银行并未在规模上减少房地产类贷款。特别是深圳的贷款结构中,房地产贷款占比高,且发放一手房贷的银行,往往依靠开发贷款的捆绑。

  信贷有利于开发商再投资

  有迹象显示,由于今年早些时候放贷过于激进,大多数银行不得不在今年接下来的时间里适当收紧贷款,但多数人认为,短期内不会给开发商的经营造成压力。

  “银行贷款主要是促进再投资,开发商日常的经营和项目后续开发资金,光销售回款就足够了。”深圳一家开发商的财务部负责人表示。

  上述银行人士也表示:“一些开发商拿到贷款之后,在购买土地、楼盘前期其他投入的力度会加大,而且现在市场判断,房地产行业有回暖的趋势,贷款的放开可能刺激房地产行业慢慢走出低谷。”

  事实上,今年早期银行开发贷款的放开,已经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开发商再投资的热情。最为直接的表现是,多家发展商开始重新在土地市场上寻找机会,并有所斩获。

  “此前地方政府推地的积极性不算踊跃,这让外界看起来觉得开发商好像不怎么买地。相信随着近期推地的增加,这种局面会有所改观。”中原地产广州公司投资部总经理黄韬表示。值得提及的是,广州将于6月10日迎来今年以来最受关注的一次土地拍卖,当日推出的珠江新城一宗居住类地块,楼面地价的起价就超过6000元/平方米。而这一次拍卖,或将开启广州的卖地高潮。

  黄韬还指出,信贷让许多去年积压的项目得以启动,加上此前开发商去存货效果明显,有部分开发商现在一边卖楼,一边也在加紧施工,希冀快速滚动。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