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报道

诺贝尔奖简介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由来

  诺贝尔奖金原本分为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和医学、文学、和平奖五项。诺贝尔经济学奖并非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

中国经济学家离诺奖有多远

  • 中国经济学家的专业研究队伍太少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庞杂
  • 经济学研究背景资料质量存在缺陷

本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尤金-法玛(Eugene Fama)

尤金-法玛,1939年2月14日出生于美国麻塞诸塞州波斯顿,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专长于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与资产定价理论,因提出“有效市场假说”闻名。

[简介] [获奖理由]

彼得-汉森(Peter Hansen)

彼得-汉森1952年出生于美国香槟伊利诺州,是芝加哥大学经济和社会科学资深讲座教授。他最主要的贡献在于发现了在经济和金融研究中极为重要的广义矩方法。目前,汉森正利用稳定控制理论和递归经济学理论研究风险在定价和决策中的作用。

[简介][获奖理由]

罗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

罗伯特·席勒,1946年3月26日生于底特律,美国经济学家,学者,畅销书作家。他是耶鲁大学亚瑟·奥肯(Arthur M. Okun)经济学教授,也是耶鲁管理学院金融国际中心成员。

[简介][获奖理由]

主要学术成就

法玛教授最主要的贡献是提出了著名的“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该假说认为,相关的信息如果不受扭曲且在证券价格中得到充分反映,市场就是有效的。有效市场假说最主要的推论就是,任何战胜市场的企图都是徒劳的,因为股票的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所有可能的信息。

重要著作

《代理问题与公司理论》,1980年;

《业主的分离与控制》,1983年;

《代理问题与剩余要求权》,1983年。

《劳动合同中时间、薪水与激励性工资》,1991年。

主要学术成就

汉森(Lars Peter Hansen)教授因发明了计量经济学技术:广义矩量法(GMM)而知名,他还通过撰写和合作撰写论文的形式将GMM应用到众多领域,包括劳动经济学、国际金融、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分析经济模型。目前该方法已在经济和金融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他还擅长利用稳定控制理论和递归经济学理论研究风险在定价和决策中的作用。

重要著作

证券市场数据的动态经济模型影响 《政治经济学杂志》99期 1991年;

广义矩方法:时间序列角度 2000年国际百科全书部分。

《识别和测量系统性风险》 2012年。

主要学术成就

希勒教授在经济学的研究工作遍及金融市场、行为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不动产、统计方法以及市场公众态度、意见与道德评判等领域。需要特别指出的,希勒教授是行为金融学领域的奠基人之一。有别于传统金融学研究中“理性人”假设,行为金融学研究侧重于从人们的心理、行为出发,来研究和解释现实金融市场中的现象。

重要著作

《金融新秩序:管理21世纪的风险》,2003年;

《次债危机的解决:金融危机何以发生以及应对》,2008年。

《动物精神:人类心理学如何驱动经济及动物精神对全球资本主义的重要性》,2009年。

中国曾获提名的四位经济学家

蒋硕杰:第一位获诺奖正式提名的中国经济学家

其实,早在1993年,被誉为全球六大杰出华裔经济学家之一的湖北籍教授蒋硕杰,就成为首位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的中国经济学家。但令人扼腕痛惜的是,当各种材料正在申报之中时,突然传来他去世的消息。
     诺奖只能颁给在世者。第一次也是最有可能拿到的一次诺贝尔经济学奖,就这样与中国学者擦肩而过。

杨小凯:离诺贝尔奖最近的内地学者却早逝

作为一个中国大陆出去的经济学家,杨小凯创立了新兴古典经济学派,代表中国人向经济学这一被西方主导的学科提出了挑战。张五常在评价杨小凯的时候说,如果不是太晚到美国念书,杨小凯获得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大概不是太难。2001年,他被确诊为肺癌晚期,虽然几经努力,仍然没有挽救他的生命。

张五常:受诺奖委员会密切关注

诺奖委员会收集张五常作品始于2000年。张的博士论文《佃农理论》出版30年,至今每年被引用次数都在20次左右。张对香港的全面研究成果,也为经济学所瞩目。包括《卖桔者言》、《香港之谜》、《民主与交易费用》、《经济解释》、《产权与民主》等数十万字的作品,都被诺奖委员会搬到了瑞典。据介绍,诺奖委员会对张五常的密切关注,在海外经济学圈里早已不是秘密。

林毅夫:中国最有可能问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

他是从台湾“起义归来”的连长,是芝加哥大学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舒尔茨的高徒,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从海外归国的经济学博士,是“十五”计划起草人之一,是中国最有可能问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是世-行65年历史里第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首席经济学家。这个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学者叫林毅夫。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谈中国

undefined
莫里斯:中国经济还将迎来加速发展

“外国有一些经济评论家说,中国的经济增速可能会减缓到3%。他们做出这个评价的基础,可能就是现在中国存在不良贷款问题,所以拖累经济的发展。”莫里斯不认为中国经济会“硬着陆”,“我认为中国的经济应该还会提高增速。”

undefined
斯宾塞:中国不会落入城镇化陷阱

中国城镇化有很大潜力。我预计,中国城镇化将继续扩张,不断吸纳农村劳动力,在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方面将有巨大的投资需求。城镇化将为中国提供可持续动力,不仅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中国社会转型和进步的契机。

基德兰德:中国经济增长需引入更多竞争

 这位来自挪威的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演讲过程中始终保持经济学家特有的敏锐。他说,中国的经济要长期持续稳步发展应该引入更多的竞争,增加创新驱动力,才能提升国际竞争力。

undefined
斯蒂格利茨:中国不能沿袭西方的发展模式

中国仅用30年取得了西方发达国家长达百年的经济成就,中国未来是什么样子?任何经济学家都不敢妄论。但我可以说,如果中国顺利实现改革转型,将会成为世界经济版图上举足轻重的一极。中国必须非常谨慎,不要沿袭西方的发展模式。

undefined
罗斯:中国市场设计还需中国学者来做

无论是面对媒体还是听众热切期盼的“为中国献计献策”,罗斯的回答都很明确:“我并不是一个中国问题的专家,解决这个问题可能不是我所长。中国的市场设计必须由中国的经济学家来做,只有他们才能真正了解中国。”

菲尔普斯:中国可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菲尔普斯对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也比较关注。他认为,仍然会有继续推动中国工资以及收入增长的途径,比如财富增长和中国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大量投资,而且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带来的贸易也会继续拉高中国的收入。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载入中...

微博热议

专题内搜索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