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恩-基德兰德与四川电子科技大学师生互动 刘彦君 摄
中新网成都5月4日电(刘彦君)4日,第一次来成都的芬恩·基德兰德与四川电子科技大学近500名师生共同探讨了“宏观经济解析:世界与中国”的经济学问题。
这位来自挪威的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演讲过程中始终保持经济学家特有的敏锐。他说,中国的经济要长期持续稳步发展应该引入更多的竞争,增加创新驱动力,才能提升国际竞争力。
基德兰德对于成都这座西部大开发的引擎城市非常佩服,他本人对中国的经济并没有做过专门的研究,但他以前的学生、挪威奥斯陆大学的经济学教授KjetilStoresletten曾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式增长》的论文,文中以大量翔实可靠的数据以及理论阐释中国经济近30年来快速发展的原因。
基德兰德非常认可《中国式增长》中的观点,在廉价劳动力、相对完善的金融环境以及日益增多的技术人才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非常迅猛。
“中国的人口众多,商业规模和活动非常大,但人均GDP还是比较低。”基德兰德说,中国有很多国有银行、国有企业,这些国有企业得到银行贷款比较容易,也因为这个原因比较容易获利,劳动力成本也比较低,所以对他们来说即使是生产力不是非常显著,他们也能够赚钱、也能够谋取利润。
而在世界很多国家当中,那种真正驱动生产、驱动经济的,就是那些富有创造力的企业,而这样的企业得到贷款是比较难的。它们因为资本不足、融资不足,要在得到更多劳动力和资源方面也是比较困难。
“所以这代表了潜在的一种资源方面的错配。”基德兰德认为,一些政府可能不大清楚哪些企业能够做出创新,如果资源错配,将会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
“我的重点,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是要在更长期的基础上去制定政策,必须要把目光放长远,注重于长期目标,而不是短期目标。如果不能这样做的话,那么没有人能知道结果。”基德兰德最后表示。
在演讲结束后,基德兰德同现场电子科技大学的许多EMBA学院和留学生进行互动,据了解,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已经连续三年邀请不同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前来和师生分享学术成果。
芬恩·基德兰德,1943年出生于挪威,现任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授,以及达拉斯储备银行的副研究员。2004年,因在“经济政策的相容性和经济周期背后的驱动力”研究方面的杰出成就,与爱德华·普雷斯科特分享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