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信息被盗、广告诱导坑老人 央视315聚焦后信息安全如何保障?

2021-03-17 12:04:39 作者:李诗韵 收藏本文
A- A+

被各种商家营销套路侵害权益?买到的商品出故障投诉无门? 黑猫投诉平台全天候帮您解决消费难题【消费遇纠纷,就上黑猫投诉

  新浪法问 李诗韵

  当路过商场时,未经同意消费者,他们的面部画像被精准识别甚至被贩卖赚取利润;当老人为了方便使用智能机时,一些清理类的手机软件却一步步诱导他们走向诈骗深渊。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的一幕幕依旧让人触目惊心,同时也使得社会目光再次聚焦在个人信息安全话题上。

  近日,新浪黑猫投诉联合新浪法问共同发起#聊聊315的那些事#连麦互动直播,邀请到四位律师专家,其中浙江晓德律师事务所创始人陈文明律师、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围绕用户个人隐私以及信息诈骗等话题进行分享。

  别让用户的“脸”被偷走

  央视315晚会一开端,就揭秘了“刷脸”技术背后不为人知的内幕。在信息科技日益发达的今日,刷脸成为了测温、过闸机甚至是支付重要方式,但却少有人关注到人脸识别技术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

  央视记者记者走访上海科勒卫浴门店,发现门店摄像头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甚至可以根据抓取的人脸信息进行精准报价。记者随后联系了该摄像头的人脸识别系统厂家——苏州万店掌科技网络有限公司,该公司表示人脸识别系统可以在顾客完全被冻的情况下,获取全部人脸信息,甚至是顾客当时的心情。

  对于摄像头盗取人脸信息一事,陈音江认为人脸属于非常敏感的隐私信息,除非涉及必要的公共安全利益,任何主体不能随意强制推行人脸识别应用技术。因为人脸信息一旦被过度采集或泄露,很可能给用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隐患。

  “经营者应该在确保人脸信息采集和应用安全的前提下,事先告知人脸采集目的、使用方式和使用范围,并经用户同意,才能进行人脸信息采集和推广应用,充分保障用户的隐私权和自主选择权。”陈音江称。

  与此同时,陈音江提及目前我国已经有多部法律、法规、规章涉及个人信息保护问题,要求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能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但这些规定呈现分散立法状态,没有形成合力。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工作。有关部门专门成立App专项治理工作组,先后建立了App举报平台,制定、完善了一系列技术规范和标准文本。更值得期待的是,《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目前已经公布并公开征求了社会公众意见。陈音江表示,这是一部专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法律,颁布实施之后对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手机清理却陷入诈骗套路 老人如何避坑?

  继人脸信息被盗新闻,315晚会又曝出一则关于信息安全的问题,而此类事件对象范围缩小至老人群体。

  根据央视财经报道,70多岁的李女士平时看新闻时、小说时,手机里总会弹出“安全提示”,提醒“病毒”“垃圾”“内存严重不足”等。按照提示清理后,李女士发现越清理“安全提示”越多。同时,李女士还发现手机里开始频繁出现一些诱人的广告,包括红包领钱、金币赚钱、走路挣钱。

  陈文明律师认为,手机清理类软件等app属于老年人此前未曾接触过的盲区,开发商和运营商可以非常轻易地利用老年人对该类软件的陌生感,盗取老年人信息,推送带有欺骗性的广告和内容,使得老年用户在使用这类软件时不知不觉就被推向诈骗深渊。

  “可以肯定的是,不论以何种方式发布诈骗信息,都属于违法行为。我国刑法对于诈骗罪的描述为: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在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规定,设立用于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的属于犯罪行为。”

  既然属于违法行为,那相关责任人必定应当受到惩罚。首当其冲的就是手机软件等信息发布平台的监管责任。平台主要责任有三方面,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以及刑事责任。至于具体到哪个责任,还需要结合平台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以及他对事件处理的态度和结果来综合判断。

  谈及法律法规的完善,陈文明律师建议,因为对比年轻人,老年人视力较弱且反应能力较为迟缓,在针对广告的监管上,希望法规可以更加细化,例如广告标示位置、大小界定,以及广告关闭界面不能做的过于隐蔽,另外对于此类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也应该加强。

  最后,陈文明律师提醒称,对于老年人来说如何识破骗局至关重要。他认为,首先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加大力度履行监管义务,从源头上切断违法信息的来源,如此才能更好地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老年人在使用手机时难免会碰到无孔不入的诈骗信息。对于这类信息,拿不准的事情可以问问子女们的意见,再拿不准可向公安机关咨询。

欢迎关注《法问》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阅读更多精彩文章。专业律师团为您解读财经大事件。读者爆料、法律咨询、律所投稿和意见反馈欢迎发送至fawen@staff.sina.com.cn,期待与您交流。

欢迎关注
文章关键词:

推荐阅读

李诗韵

作者简介:

李诗韵

新浪财经记者,新浪财经【法问】工作室

一周热文

联系我们

  • 新浪法问
  • 联系人:王茜
  • 邮箱:点击发送邮件
  • 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新浪总部大厦
新浪法问公众号
新浪法问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