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的“存在即合理”?任性加价成常态

网约车的“存在即合理”?任性加价成常态
2018年03月07日 14:22 商学院

  “任性加价”成常态,网约车的“存在即合理”?

  交通服务并不能单纯看做经济行为,它还是有一些公共属性的。网约车多部门管理,需要明确各方管理权限,只有监督管理到位,市场才能净化。

  文|伍月明

  近日有关企业“任性加价”的问题被消费者集中投诉,成为网约车领域消费热点话题。

  住在北京的赵先生告诉《商学院》记者,北京一场大雨就暴露出这些以共享经济著称的互联网创新企业的问题。

  当天要加价30元才能叫到车,公里单价增加至平时的2~3倍以上才会有司机响应,从西四到宣武门3.7公里的路程,从平时的不足10元上涨到50元。即使是平时天气晴好,消费者也时不时会发现要支付“动态加价”,滴滴快车加价最高将近是车费的5倍。

  恶劣天气的交通运营的确是个难题,天气恶劣时愿意出车的司机会减少,而需要打车的顾客会增多,供给和需求存在极大的不平衡。

  从经济学角度讲,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价格自然会升高,适当加价确实有助于增加运营车辆的供给,提升叫车成功率。高峰期、恶劣天气等情形下,“溢价”是怎样确定的?并不透明。

  《商学院》记者调查发现,滴滴、易到等多家网约车公司存在动态调价问题,溢价的态势越来越明显。那么,各个平台如何制定相关的溢价标准,这一动态调价机制在业内人士看来是否合理呢?

  溢价机制广受诟病

  早晚高峰、刮风下雨……不加价50%几乎约不上车,这是许多消费者使用网约车的真实体验。一些目测风和日丽、道路畅通无阻的时段,也被约车平台随意定位为用车高峰。在有关网约车的消费者投诉中,价格问题占到了首位。

  对此,滴滴公关回应《商学院》记者,动态调价系滴滴基于经济学供需原理,在供需失衡的时间段、区域内,通过价格杠杆来调节供需的手段。区域供需失衡时,滴滴会基于实时交通状况,计算出一个合理的建议加价倍数,并在APP上向用户显示加价倍数与加价后的预估车费。

  事实上,滴滴、易到等专车企业一直采取高峰溢价的机制来调配运力。尤其是大城市“客多车少”的现实环境下,高峰时段加价打车,甚至是特定时间段和地点加价数倍都叫不到车,也已经成为打车APP上时常出现的情况。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公布后,曾因其顺应民意,体现改革决心而赢得喝彩。然而,一些地方却在落地的实施细则中对网约车车型、司机户籍等作出严格限定,这样的限定实际上限制了网约车市场规模,企业没有靠规模扩张赚取更多利益的空间,只能转而从消费者身上谋取更多利润。

  在业内人士看来,动态调价机制已经在事实上成为了各大平台牟利的工具。在没有有效外部监管的情况下,动态调价使用频率越高、时长越长,对乘客的利益损害越大。简言之,看似合理的动态调价机制,实际上是建立在侵害乘客权益的基础上,也对出租车经营者造成了不公平待遇。

  嘀嗒出行相关负责人认为,网约车现有的加价机制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即:在特定场景比如极端天气、特殊公共活动等,通过浮动定价机制,实现供需平衡,是符合一定的经济学规律的,也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因此,国家目前颁布的管理办法当中,也是允许网约车实行浮动定价的。

  各家溢价标准不同

  新势力的进入使得国内的网约车市场战火再起。而溢价机制也是它们的竞争法宝之一。

  据媒体报道,共享单车巨头之一的摩拜早在2017年6月成立出行公司,企图跨界入局网约车市场展开多元化布局策略。在出行领域低调试水一年多的美团于2017年12月28日宣布正式上线美团APP。此外,沉寂已久的易到宣布在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福州、温州和厦门7个城市下调“易达”车型车主端佣金。

  业内人士透露,相比易到、滴滴出行、美团打车此前均出台过高峰时期的溢价措施,曹操专车、首汽约车接入摩拜后对外表示,并无高峰期溢价举措。

  滴滴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滴滴对专车、快车的动态调价功能实行双重封顶机制,溢价倍数和溢价金额双封顶。其中,溢价倍数不超过0.5倍,快车溢价封顶29元,专车溢价封顶59元,而出租车就没有溢价。

  曹操专车、嘀嗒出行等企业则更多是依赖于自身的优势让利给用户。曹操专车副总经理庞博则告诉《商学院》记者,始终坚持“高峰、雨天不溢价”的原则,不绕路、不拒载。同时平台还推出了“动态折扣机制”,即根据城市当前的用车需求和车辆配比,系统自动测算折扣比例,在基础价格上进行降价,降低用户出行成本。

  在庞博看来,相比其他专车平台,曹操专车的定价低,因为使用的是纯电动汽车,运营成本是传统燃油车成本的三分之一,节省下来的运营成本则让利给用户。

  嘀嗒出行是基于顺路搭乘的共享互助平台,将顺路的人与人,顺路的人与车通过平台进行联系,将不同的订单推送给更精准的用户。嘀嗒拼车相关负责人则认为,以顺风车为例,这样的产品是不需要通过价格弹性去做调动的,反而是需要强调和完善顺路的匹配。在极端的场景(暴雨天气、上下班高峰期等)下,需求陡增,已有的网约车不能完全地解决需求,顺风车反而带来了更好的运力支持。我们认为,顺风车产品既不鼓励也不计划市场化定价机制。

  他认为,网约车可以实行动态调动机制。浮动、加价机制的出现,目前也存在让乘客抱怨的地方。比如一些平台竞价式的服务,给乘客带来了非常不好的体验。作为公共服务平台来说,这样的做法对行业和社会的发展都是很不利的。

  建议应该有相对透明的机制,加价应该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不应该让这样的动态加价成为平台收取超高佣金的借口;从产品的角度来看,调价机制需要考虑到使用场景。

  如今,滴滴、曹操等各家网约车公司都开始了新一轮的促销。比如,曹操专车推出的拥堵路段不溢价、滴滴及美团快车推出大额优惠券。“据此,网约车市场比较丰厚的利润和公共出行市场很大想象的空间必然会让众多企业垂涎。从目前市场发展情况看来,未来的发展空间会持续保持增长态势。”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表示。

  加速行业回归正常竞争

  网约车溢价模式,是指在一些时间段或特殊天气、地理环境中,当用车需求大于实际供给时,约车平台为鼓励车主接单,由系统自动核算并推出的一项高于日常价格的收费模式。这种动态调价机制在乘客正式下单前就由系统推出。

  有业内人士告知《商学院》记者,允许专车运价实行“市场调节价”,但在目前的政策空白期,网约车的溢价模式和在供大于求情况下所采取的打折收费一样,都属于适应市场的一种动态价格机制。

  2016年7月28日,《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正式出台,明确了网约车的合法地位。新政实施一年来,网约车市场逐步走向正规化。

  交通运输部首席专家徐康明表示,网约车新政执行一年带来了很多积极的改变,行业发展依法得以恢复,网约车行业正在建设新格局。网约车行业的安全机制、车辆不得拒载乘客、妥善平衡各方利益、服务质量等都相应提升。但网约车还需加速修复一些问题,比如因法规不到位导致乘客权益受伤害,车辆车龄及车检不符合规定等行业漏洞。

  不过,也因此引发连锁反应。一些地方因为对户籍、车牌、排量、轴距等作出严格限制,“打车难”“打车贵”都有重新出现的迹象,“黑车”也变得多起来,不仅乘客出行需求和用户体验受到影响,市场的管理成本也随之提高。

  “在用车高峰时期,网约车和出租车加价行为可以理解,但是加价两三倍是不是欠妥?而且交通服务并不能单纯看作经济行为,它还是有一些公共属性的。高峰时期本来打车就是难事,再搞动态加价确实容易让乘客寒心。”济南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征直言不讳地说。政府部门应该制定网约车和出租车的动态加价机制,把网约车和出租车在高峰时段的这种加成服务价格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网约车多部门管理,需要明确各方管理权限,只有监督管理到位,市场才能净化。互联网大潮谁也挡不住,传统出租车行业和网约车最终将走向融合。在资深互联网观察人士刘兴亮看来,“只有让市场得到充分竞争,才能不断改善行业里存在的不足,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美团、摩拜、易到这些后来者的入局更是加速行业回到充分竞争的状态。

责任编辑:王嘉源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