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50+|透视:粤港澳大湾区上市公司中深圳企业占半壁江山

湾区50+|透视:粤港澳大湾区上市公司中深圳企业占半壁江山
2020年05月06日 18:23 新浪财经综合

  来源:《2019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蓝皮书》

  作者:保利投顾研究院、景晖智库、和讯网和58安居客研究院

  导语:粤港澳大湾区,国之重略。在大湾区战略发展宏图下,大湾区内的“城”“产”“人”有怎样的发展前景,又有何种发展掣肘?这本《2019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蓝皮书》或许可以帮助您找到答案。(湾区50plus 王茜编)

  1.3各城市上市公司与金融资本市场的现状和问题

  金融资本市场支持是大湾区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打通资本市场通道,对创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部分聚焦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资本市场,和区域内上市公司,探索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资本市场的发展路径及创新支撑。

  Ⅰ 大湾区金融资本市场发展整体特征

  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资本市场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更形成了一个门类齐全、相对完整的金融产业链,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 金融市场规模已达世界级水平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广州、深圳和香港三大金融重镇,正在形成以香港为龙头,以广州、深圳、澳门、珠海为依托,以南沙、前海和横琴为节点的大湾区金融核心圈。

  大湾区三大金融中心中,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中仅次于纽约和伦敦,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全球前100家大银行中有七成均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深圳为国内重要的金融中心,也是风险投资最活跃的地方;广州主要为区域性的金融中心,产业金融实力强劲。从大湾区金融业发展情况来看,金融业总体规模已达世界级水平。2017年底粤港澳三地银行总资产合计约7万亿美元,超过纽约大湾区和旧金山湾区。

  ► 背靠两大交易所,融资事件活跃

  从资本市场来看,大湾区背靠两大交易所:香港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2018年7月,两大交易所的总市值分别为41994亿美元和29449亿美元,二者之和相当于纽约交易所的30%。IPO方面,2018年港交所共有218家上市公司首次公开招股募集资金2865亿港元,荣膺2018年全球IPO桂冠,更是在过去十年中第六次摘得全球IPO桂冠。

  再融资方面,2015-2017年,大湾区九市企业通过再融资筹得资金总额达4646亿元,其中通过深交所募集资金占比73%,主要集中于信息技术、可选消费和工业企业等行业;港交所募集金额占比14%,其中房地产、金融企业再融资额占比达50%,其次为信息技术、可选消费行业,占比分别为12%和10%。上交所再融资筹资金额占比13%,除房地产企业外,可选消费、医疗保健、工业企业筹资规模占比也较高。

  风险投资方面,据清科数据,2015年至今,各类投资机构投向总部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九市的投资事件有13822起,其中披露投资额的投资事件总金额达5721亿元,超过一半的融资方为互联网IT、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生物技术与医疗健康行业,2/3的企业处于扩张期、成熟期,未来还预计将有大批高新技术产业待上市,新经济成果亟待进一步转化成为经济增长的内在动能。

  Ⅱ 大湾区上市公司特征

  粤港澳大湾区九市共有上市企业791家,主要分布于11个行业、8家交易所。统计口径中包括、广州、东莞、佛山、深圳、惠州、肇庆、珠海、中山、江门以及恩平、鹤山、开平和台山等13个城市,其中,恩平、鹤山、开平和台山 为江门代管的县级市。

  ► 大湾区上市企业交易所分布

  粤港澳大湾区中的791家企业主要在8大交易所上市,分别为法兰克福交易所、伦敦交易所、纳斯达克交易所、纽约交易所、上海交易所、深圳交易所、香港交易所和新加坡交易所。其中,主要集中在深交所,占总企业数量的62.2%,其次为港交所,占总企业数量的25.66%。

 资料来源:和讯网 资料来源:和讯网

  ► 大湾区上市企业行业分布

  粤港澳大湾区中的791家企业分布于11个行业,其中信息技术、工业、可选消费占比居前三,分别为27.43%、22.88%和18.20%。

 资料来源:和讯网 资料来源:和讯网

  ► 大湾区上市企业各城市分布

  从大湾区上市企业总部来看,超半数上市公司总部集中于深圳,总部位于广州的上市公司虽然位居湾区第二,但数量较深圳则明显偏少,广州163家,仅为深圳的不足4成。剩余的204家上市公司则分布于其他7市,其中佛山、东莞位居前列。

 资料来源:和讯网 资料来源:和讯网

  ► 大湾区上市企业市值情况

  大湾区791家上市企业中,52.99%的上市企业总市值为50亿元以下,1000亿元以上的上市企业共39家,占总企业数量的4.96%。

  ► 大湾区上市企业营收情况

  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中的791家企业2018年营业收入进行统计排名,2018年营业收入在100百万元以下的有25家,占总企业数量的3.23%,2018年营业收入在100百万元至200百万元之间的有23家,占总企业数量的2.97%,2018年营业收入在200百万元至500百万元之间的有92家,占总企业数量的11.87%,2018年营业收入在在500百万元至1000百万元之间的有120家,占总企业数量的15.48%,2018年营业收入在在1000百万元以上的有515家,占总企业数量的66.45%。

  Ⅲ 大湾区金融资本市场存在问题

  ► 金融生态体系尚不完善,创新支持力度不足

  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资本市场已经具备竞争优势,但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支持创新科技发展等方面仍有欠缺,尚待进一步完善。

  作为内地金融业主体的银行业,在注重风险的金融监管体系下创新水平相对滞后。与美国相比,内地银行业的非利息收入占比平均水平相对较低,仅在2016年达到高峰30%,此后又持续走低,目前仅为24%左右。这也反映了内地银行业务创新能力相对不足,尤其是在严监管、去杠杆时期,不少金融业务创新受到限制,金融业务创新步伐可能放慢。

  内部差距明显,内地与香港拥有较大差距,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据KPMG的《香港2017年银行业调查报告》,2016年22家香港持牌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平均占比约40%,反映香港银行业的整体业务创新能力较好。这种差异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监管和创新融合提供了较大空间和潜力,需要进一步厘定各自定位,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

  ► 创新企业综合实力不足,成功实现上市企业较少

  从风险投资阶段来看,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天使轮,能够成功实现上市的企业较少。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科技企业数据库

  金融科技企业的综合实力也低于其他湾区。根据金融科技投资公司H2Ventures与会计和咨询机构毕马威联合发布的《2017年全球金融科技100强》,粤港澳大湾区仅香港的WeLab名列第36位。蚂蚁金服(杭州)、众安保险(上海)和趣店(北京)三家中国公司位列前三名。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等机构在《2018年中国金融科技竞争力100强榜单》中,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地区入围企业数量分别仅为北京和上海的20.27%和71.43%。

  融资额度和企业数量远低于京津冀和长三角。从2017年8月以来零壹财经公布的全球金融科技企业投融资前十名月度排行榜中的中国企业上榜情况来看,从可获得的8个月度的数据观察,粤港澳大湾区进入前十的频率只有三次,分别是2017年8月、2017年11月和2018年1月;企业数量仅三家,均为深圳的企业,占总数(37家)的8%;以2018年9月9日人民币兑美元官方即期汇率6.84换算,融资额度合计25.68亿元,占中国上榜企业融资总额(1226.06亿元)的2.09%。(未完待续)  

  (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新浪网“湾区50plus”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相关报道】

  湾区50+|透视: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产业发展现状特征与前景

  湾区50+丨透视: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支柱是什么?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08 浩洋股份 300833 --
  • 05-07 豪美新材 002988 10.94
  • 05-06 晶科科技 601778 4.37
  • 05-06 金博股份 688598 47.2
  • 05-06 吉贝尔 688566 23.69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