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50+|透视: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产业发展现状特征与前景

湾区50+|透视: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产业发展现状特征与前景
2020年04月26日 12:40 新浪财经

  湾区50+|透视: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产业发展现状特征与前景

  来源:《2019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蓝皮书》

  作者:保利投顾研究院、景晖智库、和讯网和58安居客研究院

  导语:粤港澳大湾区,国之重略。在大湾区战略发展宏图下,大湾区内的“城”“产”“人”有怎样的发展前景,又有何种发展掣肘?这本《2019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蓝皮书》或许可以帮助您找到答案。(湾区50plus 王茜编)

  1.2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产业发展现状特征与前景

  本章节的第二部分,从“城”和“产”的维度,挖掘大湾区内部各城市的产业发展现状特征与问题。现阶段,大湾区产业有三大组团:

  第一组团,珠江东岸。以深莞领头,深圳产业“腾笼换鸟”,土地资源有限、产业大幅外溢,辐射东莞、惠州,莞惠产业同步升级;

  第二组团,广佛肇。汽车、房地产及上下游产业链较强,近年来广佛传统产业收到打击、走向升级转型之路;肇庆主要承接广佛产业转移;

  第三组团:珠中江。支柱产业分散,中山受东西岸交通链接利好,新区或率先发展,珠海具备发展旅游产业集群优势。

  Ⅰ 粤港澳产业发展整体特征

  从支柱产业维度看,粤港澳大湾区已形成了围绕电子信息产业的高端制造集群,以批发零售、房地产、金融服务业主导的产业体系;同时,传统制造如电气机械、石化产业、汽车制造仍有一定占比,大湾区内部工业门类完备,具有较强的产业互补性。

  图:广东省主要支柱产业GDP和GDP占比(亿,%)

  资料来源:保利投顾研究院整理

  Ⅱ 深莞惠产业发展特征

  • 深莞惠:打造大湾区最强组团,积极提高土地效能

  深圳:产业持续升级,坚定腾笼换鸟,完成了外贸加工到内生发展的转变。自深交所开业后,深圳成为全国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孕育了平安、招商等综合产融结合的巨头;拥有国内最多的民营上市公司,创新和创业的气氛较强,聚集了硬件导向和金融科技的“独角兽”。

  图:深圳2017年主要产业增加值及GDP占比(亿元,%)     图:深圳独角兽企业概况

  资料来源:保利投顾研究院整理

  东莞:原为代工模式,近些年,得益于深圳产业外溢效应,引进大批有实力的深圳企业,如华为终端、步步高总部、中子科学城等,承接了大量的科技研发成果的制造。现阶段,东莞向“智造”转型,配套部分科研升级、低效能产业继续外迁。

  图:东莞五大支柱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效率(万元/人)    图:东莞承接深圳转移的主要产业及企业代表

  资料来源:保利投顾研究院整理

  惠州:支柱为电子工业和石油化工,土地资源丰富,与深圳、香港相邻,经济联系密切,长期承接香港、深圳的产业转移。现阶段,惠州积极发展石化中下游深加工集群、高端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产业;电子工业上对接深圳高科技公司以及各大科创平台,进行产业转化。

  图:惠州工业产业结构             图:惠州承接港深转移的主要产业及企业代表

  资料来源:保利投顾研究院整理

  总结:深莞惠协同的最大挑战,是土地效率的释放问题。深圳行政面积不足小于上海的1/3、北京的1/8,而东莞的增量土地开发空间也有限。现阶段,深莞惠在积极释放土地效率,如东莞政府改变了“诸葛盘踞”的重镇发展模式,进行“一中心四组团”整合,打通土地资源的流通,进行跨政区产业融合协作,匹配产业的发展。

  Ⅲ 广佛肇产业发展特征

  • 广佛肇:汽车、房地产为主的传统产业受到冲击,新产能仍待挖掘

  广州:优势在于贸易与汽车,同时区域交通枢纽地位突出。近年来,支柱产业汽车制造、批发零售增速放缓甚至为负,而以IAB、NEM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仍在发展,新增长动能仍需挖掘和兑现。

  图:广州传统支柱产业工业增加值占比及近年增速            图:广州各行业知名企业

  资料来源:保利投顾研究院整理

  佛山:家电、纺织服装、陶瓷等传统支柱产业近年在转型升级,逐步过渡到产品研发、智能制造,但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以企业驱动创新投入驱动不足。佛山工业仍待升级,作为制造大市,佛山制造优势与广州企业创新端的协同共进,尤为重要。

     图:佛山支柱产业近年发展情况     图: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及GDP贡献率(亿元,%)

  资料来源:保利投顾研究院整理

  肇庆:经济基础薄弱,临近广佛、土地资源优越,近10年承接各类产业转移,接近80%来自以广佛为主的珠三角区域,建材家具、塑料、铝产业发展较快。现阶段,肇庆围绕广佛的汽车及先进装备产业上下链条,发展配套产业集群,工业产值仍较低。

  图:2018年肇庆制造业主要行业增加值(亿元)          图:肇庆承接各类制造业

  资料来源:保利投顾研究院整理

  总结:广佛肇的协同,在于广佛在而三产优势的互补。广州为服务经济型,佛山为制造导向型,两者具有很好的错位的,例如广州可作为佛山科创研发基地、金融支持中心、商贸中心等,而佛山可以借此升级自身制造业,同时积极发展成为广州的制造中心。肇庆可加大对广佛的融入。

  Ⅳ 珠中江产业发展特征

  • 珠中江:支柱产业分散优势不足,中山新区受东西岸链接利好、珠海发展旅游集群优势明显

  位于珠江西岸的珠海、中山和江门,支柱产业分散。在东西岸的交通链接利好下,中山的合作平台有望更大的接受东岸的产业辐射;珠海具备发展休闲旅游的产业集群基础;江门的发展则更为滞后。

  图:珠中江工业核心产业结构(亿元,%)           图:珠中江核心产业对应的企业代表

  资料来源:保利投顾研究院整理

  Ⅴ 港澳产业发展特征

  • 港澳:高度服务业导向,金融、商务、科研优势明显,产业转化能力弱

  香港、澳门以高度服务业为导向,香港是人民币唯一的离岸结算中心,50%外资入华的重要窗口。其独特的国际贸易、金融、物流地位对内地发展至关重要;港澳拥有丰富的资源和配套,如丰富的高校资源、完善的金融体系、知识产权保护等,可与内地制造优势结合。

  图:香港五大支柱产业                        图:澳门博彩业一家独大

  资料来源:保利投顾研究院整理

  (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新浪网“湾区50plus”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责任编辑:郭建

制造业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06 晶科科技 601778 --
  • 05-06 吉贝尔 688566 --
  • 05-06 金博股份 688598 --
  • 04-29 中泰证券 600918 --
  • 04-28 新产业 300832 31.39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