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服务业PMI解读:7月政治局会议将是政策变动窗口

财新服务业PMI解读:7月政治局会议将是政策变动窗口
2018年07月04日 09:50 新浪财经综合

  相关报道:

  6月财新中国服务业PMI录得53.9 创四个月新高

  财新PMI分析|服务业带动景气攀升 增长脆弱性渐显

  来源:财新

  【财新网】(记者 于海荣)2018年6月,中国经济走势仍然平稳,但下行压力日益凸显。

  新近公布的6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录得51.0,较5月微降0.1个百分点,服务业PMI则大涨1个百分点53.9,为四个月以来最高。受此带动,6月财新中国综合产出指数亦提高0.7个百分点至53.0。

  这一趋势与统计局PMI有同有异。国家统计局公布的6月制造业PMI为51.5,较5月下降0.4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持平于54,综合PMI录得54.4,低于5月0.2个百分点。

  从分项数据看,两个制造业PMI也大同小异。两个订单指数、就业指数、采购库存指数和经营预期指数都出现下降,两个新出口订单指数都落入收缩区间。两个出厂价格指数和投入品价格指数均继续攀升。不同的是,财新中国制造业PMI中,生产指数仍在攀升,录得四个月最高,产成品库存指数出现回落,而统计局PMI中,生产指数回落,产成品库存指数小幅上升。

  两个服务业PMI分项指数则存在较大差异。财新中国服务业PMI中,新订单指数、就业指数、投入品价格指数和销售价格指数均有上升,业务预期指数出现下滑。统计局服务业PMI中,新订单指数、投入品价格指数和就业指数均下降,业务预期指数持平。

  财新智库莫尼塔研究董事长、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6月财新中国综合产出指数较上月明显回升,体现宏观经济稳中有好。但从分项来看,物价上行压力在边际上有所加重,就业形势略有弱化,企业信心不及此前。在融资和监管环境收紧的背景下,经济高景气的持续性存疑。

  2018年二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出需求弱、生产强的局面,其中5月需求下滑态势明显超出市场预期:投资累计增速大幅放缓0.9个百分点至6.1%,为有记录以来最低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增速也连续两个月大幅放缓。

  从两个PMI的走势和高频数据看,6月生产虽会有一定回落,但幅度仍将小于需求回落幅度。外需层面,财新中国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连续三个月处于收缩区间,且降幅有所扩大,统计局新出口订单指数6月也落入收缩区间,随着美国加征关税临近实施阶段,前期为规避贸易战提前出口的因素逐渐消退,外需的不确定性将进一步加大。

  内需层面,尽管5月当月基建投资增速已经降至2.3%,对投资形成明显拖累,但目前来看,防范地方债务隐性风险仍是政策的首要选择。房地产投资增速虽然表现良好,但6月底棚改政策开始变化,国开行收紧棚改贷的审批,对未来房地产投资走势将产生不利影响。在下游企业利润未有大改观的情况下,制造业投资增速低位企稳或是大概率事件。

  国内去杠杆叠加外部贸易战冲击,对宏观调控政策形成挑战。6月2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流动性的表述从“合理稳定”变为“合理充裕”,此后央行年内第三次降准。市场开始猜测,随着下半年下行压力的增加,不断趋紧的财政严监管政策是否会出现放松。7月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将是观测政策变动的时间窗口。

责任编辑:陈永乐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