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敏:海尔与哈佛的二十年之约

张瑞敏:海尔与哈佛的二十年之约
2018年05月16日 09:02 新浪财经综合

  来源:哈佛中国论坛

  作者: 邵卓涵

  1998年,《海尔:激活休克鱼》正式写入哈佛商学院案例库,而海尔集团CEO张瑞敏也第一次受邀前来哈佛大学,成为了第一位登上哈佛讲坛的中国企业家。从砸冰箱树立海尔的质量意识,到创建“人单合一”的管理模式,再到入选全球最具影响力的“50大管理思想家”(Thinkers 50)和《财富》全球50位领袖人物,张瑞敏先生始终探索和总结着企业管理的中国智慧。恰逢海尔案例入选哈佛商学院案例库二十周年,张瑞敏先生再登哈佛校园,在管理大师罗莎贝斯·莫斯·坎特(Rosabeth Moss Kanter)教授的MBA课堂上分享了《海尔:一家孵化创客的中国巨头企业》这一最新案例。访问期间,张瑞敏先生还与哈佛中国论坛畅谈他的哈佛情结,分享他管理企业的艺术和对海外留学生的希冀。

张瑞敏先生接受哈佛中国论坛采访张瑞敏先生接受哈佛中国论坛采访

  问:1998年,您成为第一位登上哈佛讲坛的中国企业家,您的“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案例也被选入哈佛商学院案例库。能否谈谈您第一次来哈佛讲课时的感受和对哈佛的印象?

  答:当时到哈佛来呢,我们算是98年中国第一个登上哈佛大学讲坛的企业,所以国内也特别期待,觉得这是一个突破。对于我自己来讲,当时到哈佛来有一种朝圣的感觉,觉得哈佛是管理学界最高的殿堂,所以会抱着一个来虚心学习的态度。

  不过哈佛之行也给了我们一个信心。当时哈佛的教授说之所以把海尔作为第一个登上哈佛讲坛的中国案例,主要原因就是海尔抓了人的这个因素。他们说,所有管理模式的好坏全在于和文化的结合,特别是发挥人的积极作用,体现人的价值。虽然我们在那之前也是这么考虑的,但是98年的哈佛之行给我们坚定了这个信心,让我们意识到管理重要的是发挥人的作用,而不仅仅是管理资产。

  问: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来访哈佛,您怎样理解中国和哈佛日益密切的交流?

  答:我觉得这体现了一种需求。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国内企业家急切地需要学习西方的管理经验。中国以前没有自己的管理模式,全得学习和引进西方的管理经验,改革开放初期主要是学习日本,后来就是学习美国。所以很多中国企业家来到哈佛,是想把握一个能够提高自己的素养和水平、学习更先进模式的机会。很多中国企业都希望来这里交流,或者来体现自己的企业的价值。我觉得这可能对中国企业的提高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张瑞敏先生在哈佛商学院分享海尔经验张瑞敏先生在哈佛商学院分享海尔经验

  问:回顾海尔的历史,能够让海尔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家电业稳居领先地位的秘诀是什么?都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海尔公司是怎样培养独特的企业文化的?

  答:海尔和其他企业不同的地方有两点:第一就是我们始终跟着时代的步伐走,发现和抓住时代的机会。我们有一句话叫做“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企业的成功只不过是因为它和时代的节拍。这个时代变化得太快了,你很难永远踏中它的节拍,所以你需要知道怎样把握时代的机遇。所以有句话叫做预测未来不如创造未来,我们就是比别的企业可能更好地抓住了一些时代赋予的机会:

  很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中国要加入WTO的时候,当时很多其他的中国企业都很紧张,但我们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并且第一个来到美国来设家电厂。那时候大家都不看好,不理解为什么美国人都来中国设厂了,你要去美国设厂?但是现在大家觉得来美国设厂就是很正常、很需要的。所以像这类的机会很多,我们比较好地抓住了这些机会,这是其一。

  第二,我们和很多企业的价值观不太一样,就是我们始终抓住了把人的价值发挥到极致。很多西方的企业都说股东第一,我们说员工第一,西方说永远要长期利润最大化,我们就说怎么样把员工价值发挥到最大,包括合作方的价值发挥到最大,使得企业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这一点在市场上具体的体现就是我们不会去参加价格战。所以在海外市场,很多中国企业采取了出国创汇的策略,但是我们是出国创牌,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我们可能在全球家电行业里发展得比较良性一些。

张瑞敏先生在哈佛商学院分享海尔经验张瑞敏先生在哈佛商学院分享海尔经验

  问: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浪潮中,海尔很早就制定了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在美国南卡州和意大利建立生产基地,并受到了海外消费者的广泛欢迎。中国企业应该怎样走出国门、打造“中国品牌”?

  答:过去这是一个品牌的竞争,

  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之所以比较困难,就是因为到国外来创牌两大体系很难建立,一个是前端的研发体系,一个是后端的市场体系。因为市场的网络非常大,建立收获网络、销售网络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建起来的,投入是非常大的,所以很多中国企业就望而却步了。因为拿不出这么多钱来,所以很多就采取了代工。

  但是现在,我觉得中国企业可以把握一个时代的机遇。在互联网和物联网时代,品牌战略要针对品牌社群,更多是要和用户结合在一起。包括了一些国外非常著名的品牌,可能它也很难做到真正和用户结合在一起。我们中国企业如果从这个切入点多下功夫、多做一些文章,做到不是大规模制造而是大规模定制,也许能有更多的机会。

  问: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出国留学,您觉得留学生应该如何把握时代的机遇呢?

  答:昨天和哈佛的学生聊的时候,我个人的感觉就是,现在中国创业的机会特别多,回到国内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但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留学生们一定要放下自己的包袱,特别是哈佛的学生。如果你一直放不下哈佛学生的包袱,你就会给你自己特别大的心理压力,时时刻刻担心自己如果创业失败别人会对自己怎么看,这是很大的一个问题。所以留学生们应该给自己卸下包袱,告诉自己从头再来,或者告诉自己我既然能够考上这么好的学校,成为这么优秀的学生,我也应该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创业者。这样我觉得就能把握住更多的机会。

张瑞敏先生在哈佛商学院分享海尔经验张瑞敏先生在哈佛商学院分享海尔经验

  问:在互联网和物联网时代,海尔是怎样继续创新、调整战略的?

  答:我们和其他的企业不太一样的地方,就是我们把企业从科层制变成了一个创业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产生了非常多的创业团队,他们向什么方向发展都可以。我们希望海尔不是一个带围墙的花园,而能成为一个热带雨林,这样就能和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结合到一起。因为互联网说到底就是社群经济和共享经济的结合,而共享经济的定义就是让每个人的利益最大化。海尔变成创业平台之后,所有这些创业团队都和社会各种资源融合到一起去,因为它是一个网络组织,所以就可以在这个生态里,让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

  问:您对于哈佛大学和哈佛中国论坛有何寄语?

  答:如果从过去我们对哈佛的印象而言,哈佛一直在引领管理的潮流,所以我希望哈佛在互联网时代还能够继续承担起这个责任。对于企业家和管理者来说,哈佛可以成为我们的导师,但是如果没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导向,哈佛的很多建议也不会有很大的帮助。

  张瑞敏先生是全球著名企业家,全球白电第一品牌海尔创始人,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2015年,张瑞敏先生入选全球“50大管理思想家”(Thinkers 50) 杰出成就奖之“最佳理念实践奖”,是唯一一位且第一位获得此奖项的中国企业家。

责任编辑:李思阳

张瑞敏 海尔 中国企业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