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创新 越需匠心(经济茶座)
创新决定我们能飞多高,品质决定我们能走多远。当创新与匠心完美融合,中国经济才能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 陆娅楠
8岁多的小米公司要在香港上市了,而且有望成为港交所“同股不同权”改革后首家上市的高科技企业。
即便不谈论上市的财富效应,在中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足3年的背景下,以硬件起家的小米能脱颖而出,也颇耐人寻味。
有两个故事被反复提及:一是创始人雷军是小米手机最忠实的“挑刺者”,天天使用,时刻找毛病;二是小米有个近乎“过分”的可靠性测试,例如手机侧按键要测试50万次,相当于每天按100次手机也可以用13年。
现在看来,小米对于匠心的坚守,恐怕是其从婴儿期成功迈入成长期的关键一招。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特别是当“唯快不破”“大者恒大”等口号成为一些创业者至理名言的时候,再次强调匠心,弘扬工匠精神,尤显重要。
实现质量变革,既需“向上补短板”,也需“向下深扎根”。为什么有的消费者去海外抢马桶盖、囤护肤品?不是没有同类的“中国制造”,而是“中国制造”的品质还不够高、品牌还不够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了,当“质量好不好”“功能全不全”代替“东西有没有”“价格低不低”成为市场交易中更为重要的砝码,企业唯有从“重视数量”转向“提升质量”,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才能活下去、活得好。特别是在国内市场增长迅速且海外品牌虎视眈眈的消费品工业领域,除了补齐“不能造”的技术短板,更要攻克“做不精”的质量难关,化解“叫不响”的品牌困境。这场传统工业通往精益制造的涅槃之旅,拼的就是企业精益求精的耐性,讲究的就是一颗匠心。
实现效率提挡,“创新路”不能简单等同于“闯新路”,“坚守老路”也有别样风景。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效率高低的竞争。企业提升效率唯有创新,但创新不是哪里是风口就往哪里扎堆跟风。实际上,“中国制造”与发达经济体制造业的最大差距,已经从产业应用转移到基础研发,特别需要在基础原材料、基础零部件与基础工艺的突破性与稳定性上下功夫,需要更多心无旁骛的“一根筋”,而不是心猿意马的“一窝蜂”。“一根筋”虽苦,但成功案例比比皆是:中国华为能在大数据传输上领先世界,就是因为28年来坚持不懈地向这个城墙口“冲锋”“轰炸”,即便“轰炸”的代价是如今每年200亿美元的投入;德国“双立人”已287岁,近3个世纪专注于完善钢材铸造工艺,是其在高端市场屹立不倒的法宝。换言之,对企业而言,不妨少些浅尝辄止的任性,多些“掘地三尺”的韧性,独具匠心往往是独领风骚的基石。
实现动力转换,靠“资本”,更靠“知本”特别是“大国工匠”的创新力。在劳动力数量和成本优势逐步减弱后,中国人口红利亟须转换为人才红利。“世界工厂”由大到强,不仅需要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更要倚仗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当我们细数大国重器的辉煌,“蛟龙号”与大海深拥,离不开能把载人潜水器组装精密度做到“发丝级”的钳工顾秋亮;“天眼”与星空对话,离不开起重工周永和精准吊装拼接4450块反射面板;“复兴号”驰骋祖国大地,离不开千千万万中国高铁工人将精度精确到0.01毫米的工匠精神……正是这些几十载如一日、不断闯关夺隘的“大国工匠”,让制造强国的逐梦事业豪气十足。
越创新,越需有匠心,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历史的使命。借用雷军的一句话:“我们要用望远镜看创新,用显微镜看品质。因为创新决定我们能飞得有多高,而品质决定我们能够走多远。”当创新与匠心完美融合,中国经济才能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愿中国的创新发展在匠心的守护下,硕果累累,灿若繁星!
责任编辑:陈永乐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