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达娃新样本:浙江合资医疗机构突然死亡(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9日 13:48 21世纪经济报道

  对于浙一目前存在的眼科,顾国煜表示:"8楼、9楼的眼科是城站院区眼科在门诊大楼的分设,我们从来没有设置独立的眼科。"

  顾国煜所说的"城站院区",是2005年国有大中型企业被要求主辅分离时,铁道部将杭州铁路中心医院成建制移交浙江省管理,铁路中心医院成为浙医一院城站院区。

  "当时是'成建制'移交,铁路中心医院本来就设有眼科,所以浙一保留了城站院区的眼科,这是政府指令行为。"顾国煜说。

  白杰夫则指出,合约中有"不再设置与中心业务相竞争的项目"的条款,在浙益2004年的董事会上(2005年召开),浙医一院方董事曾就城站院区眼科的开设提出协商,IBC方董事表示,如果开设要交由浙益统一管理,但双方未达成一致。此后,浙医一院方面的董事再没参加过浙益的董事会。而浙一的眼科"越开越大",尤其是同处一地的门诊8楼的眼科。

  主权之争

  记者查阅了浙益的董事会记录,发现2005年以前,双方的合作似乎并无不快:1996年浙益成立时,是"浙江省城市医疗改革试点",浙一方的历任董事(浙一院长及书记)对浙益的评价都是正面的,认为合作引进了国外的先进管理和技术,加快了医院的进步。

  白杰夫表示,前十年,双方合作愉快,从收益上说,浙一还略占多。

  按照合约,浙益总收入的13%作为房租水电和管理费支付给浙医一院,7%作为管理费付给IBC,税后净利润30%归浙一,70%归IBC。

  根据浙益提供的数据,至2005年,双方合作十年来,共分配管理费和利润8786万元,其中浙一获得52%,IBC获得48%。

  2006年浙益总收入4462万元,同年,浙医一院的总收入是12.7亿,2007年是14.3亿。但是浙一每年从浙益获得的700万~800万元管理费及利润,相比浙一每年几百万的收支结余还是显得颇为可观。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经济利益是此次事件的重要因素。

  对此,顾国煜表示,浙一是是公立医院,以公益为主,经济利益不是医院主要考虑的事。"而他们是营利性医疗机构,主要考虑经济效益,大家在合作理念上存在着差异"。

  顾国煜指出,由于一部分医保病人在浙益看病无法报销,基本医疗服务无法满足,浙一才在门诊8楼开设了门诊解决这个问题。此外,由于浙益是营利性医疗机构,实行自主定价,与其他公立医院实行的政府指导价相比要高,不利于低收入病人就医。而公立医院的另一重要任务是科研,浙益经营十多年来,原本在浙江领先的"浙一眼科",已被"浙二眼科"赶上,不再具有优势。

  "收回眼科是浙一久已有之的打算,"一位接近双方的人士向记者透露,"在浙一内部,还有以此为建院60周年'献礼'一说。"

  记者在2007年9月的浙一院报上看到,头版头条所报道的"上半年中层干部会议"上,"大家一致希望能及早有解决眼科中心"重现辉煌"的良策。"

  "其实主权之争或许才是浙益关闭的直接原因",上述人士表示,"对于一家三级甲等医院的领导,医院里有一块没有主权的地方,恐怕难以接受。"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