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达娃新样本:浙江合资医疗机构突然死亡(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9日 13:48 21世纪经济报道

  "他们也不完全是合资企业的员工,他们所有的医保、退休金都是浙一来控制的。"白杰夫说,他认为医护人员的辞职与此有关。

  从记者获得的资料看,浙益1996年开诊时有45名原浙一员工,其中医生23名。十多年间,浙益又以合同制对外招聘了50余名员工,主要是后勤、财务人员,医护队伍仍以原浙一队伍为主。

  2006年起,陆续有医生从浙益辞职,到浙一工作。2007年初有一批,至2007年7月,留在浙益的原浙一医护人员还有33名。

  最集中的辞职发生在2007年8月底,2天内,约15名医护人员辞职。

  一位当时辞职的医生向记者回忆道:"那时去上班,人人都忙着问'你辞了没有?'大家都知道医院要把眼科收回去,院党委书记把中心的四个领导(主任、副主任、党委书记、护士长)叫去谈了好几次话,这种形势下,眼科中心眼看撑不牢了,我们也只能随大流。"

  这位致辞医生表示,合资合同只签了20年,约满后这批人何去何从还是个未知数,当时流传说现在不回去事业编制就取消了,这对养老、医疗来说保障低了。

  2007年9月5日,浙益外聘的后勤人员集体写了辞职书。一位当事人向记者表示,当时流传着外聘员工辞职去浙一,浙一会全部安排工作,并给"编制"的说法,"有了这个不知从哪里传来的'口头承诺',我们都写了辞职报告"。

  2007年9月9日,浙医一院召开了欢迎大会,院长、党委书记及各科室领导均讲了话欢迎眼科全体工作人员的回归。"但是医院没有给所有人都安排工作。"

  两个眼科

  1995年7月,浙医一院与IBC公司合资成立了浙益眼科中心,合作期限20年,浙一以非现金出资30%,IBC以现金和设备出资70%。

  合同约定,"中心承担省卫生厅和浙江医科大学下达的教学、科研和预防、医疗任务","中心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保证基本医疗需求的满足。"浙医一院"不再设置与中心业务相竞争的项目"。

  1996年5月,浙益眼科中心正式开诊。按照约定,浙医一院取消眼科。

  2005年,浙医一院在其城站院区开设了"城站院区眼科",又在门诊大楼8楼国际保健体检中心下设了眼科。IBC公司认为,这对双方共同投资的浙益眼科中心形成了直接竞争关系,是违约行为,提出抗议。但是浙一并未采取相应举措。

  2006年4月至2007年5月,IBC公司多次书面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并在浙江省外商投诉中心进行了投诉。

  2007年6月与8月,双方在浙江省外经贸厅与浙江大学医学院的牵头下举行两次联席调解会议,均未达成最终解决方案。

  2007年8月底,浙益医护人员大批量辞职,最终发生了浙益"员工辞职风波"。

  2008年3月19日,记者来到浙医一院问询处,表示想看眼睛,导医说"上8楼"。楼层指示牌上,8楼有"眼科"字样,9楼则是"国际保健体检中心眼科"。至8楼,"眼科"区域内,是眼科普通门诊,9楼则是眼科专家门诊。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