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BP剑指中国清洁能源(15)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1日 11:46 中国石油石化杂志

  早在对S上石化S仪化的整合过程中,在私有化还是股改的问题上,中国石化最终选择了先股改,私有化暂缓谈。

  “私有化”预期落空之后,S上石化和S仪化在股改复牌之后,股价就不断下跌。而公司两次给出的股改方案对价又并不算高,投资者理所当然就会投反对票。

  “对中国石化整合私有化旗下公司的预期,是两次股改未能获得流通股股东支持的根本原因,对价的多少其实并不是主要原因。”上海石化有关人士表示。

  中国石化为何宁愿选择多次股改,也不对S上石化进行整合?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石化目前并没有整合上海石化的时间表,主要有两点困难:就现金操作而言,由于S上石化流通股股本规模较大,需要很大的现金规模;就换股方式操作而言,由于S上石化流通股股本规模较大,中国石化将增发较大规模的A股、H股,这对中国石化现有A、H股流通股股东来说,可能会造成较大的权益摊薄,因而很难获得中国石化现有A、H股流通股股东的同意。

  股改反复受挫,两子公司公司今后何去何从?这令投资者不安。推出第三次股改方案,抑或私有化整合,S仪化董秘吴朝阳一脸无奈,并表示“要通过股改确实很难,我们正在研究对策”,而中国石化及两子公司均表示,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计划安排。

  看来,要想出台新的股改方案恐怕短期难以实现,两子公司的整合之路由此陷入了漫漫长夜。而对于机构以及散户投资者而言,接下来除了继续等待外,如何选择也是个挑战。

  油价高企 壳牌裁员

  由于公司赢利表现不佳,壳牌通过了内部重组和裁员的计划。公司将剥离数十亿美元的非赢利资产,3000多名员工将被殃及。

  -文/本刊记者 齐铁健

  随着国际油价突破百元大关,壳牌传出

  了裁员的惊人消息。这是继BP2007年10月缩减管理层之后,又一个大石油公司开始大规模裁员。看来高油价已经不能给国际石油公司带来欣喜。相反,随着成本的增长和资源国有化的兴起,国际石油公司的赢利受到了影响。这不禁令人想起19世纪90年代国际石油公司的大规模裁员。不同之处在于,现在油价已经接近当时价格的10倍。

  规模空前

  2008年1月8日,壳牌宣布,要精简数千个职位。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壳牌将签署数个外包协议,同时重组公司部门,其中信息技术和财务部门所受影响最大,尼日利亚合资公司也将重组。

  据壳牌内部人员透露,这次裁员涉及信息技术部门和财务部门的3000多名员工。壳牌首席财务官彼特•沃瑟尔已向员工指出,希望公司的财务部门“更为精简和均衡”。目前,沃瑟尔已经采取一些举措,更严格地控制公司的业务组合。这是他要剥离公司某些部门的信号。信息技术部门的业务也将外包给三个外部供应商。目前还不清楚裁员针对的是正式员工还是合同工,以及公司是否会采取强制遣散方式。

  一份内部文件表示,2008年1月,员工会陆续收到通知,以确认能否在目前的职位继续工作。一位熟悉改革内情的人士表示,外包公司将在2008年第一季度之前,挑选合适的壳牌人员加入各自的公司。没有被挑选上的壳牌员工,将面临失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