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BP剑指中国清洁能源(6)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1日 11:46 中国石油石化杂志

  这都为乙烯项目指明了发展方向。尤其是大型化和炼化一体化,更是增强乙烯项目竞争力的两个重要“轮子”。大型化可大大降低投资成本,提高装置运作效率;一体化产生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将炼厂进料的25%以上转化为更高价值的石油化工产品,对联合化工厂的回报率即可提高2~5个百分点。目前,大型化和一体化已成为三大公司乙烯投资的基本思路。

  其次,自主创新和国产化也是发展乙烯业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这方面,茂名大乙烯堪称典范。据了解,茂名乙烯裂解装置的主要设备有510台,其中448台是国内厂家制造的,占整个乙烯设备的87.8%。这让他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低成本扩张之路,新增64万吨/年乙烯工程投资额81亿元,新增吨乙烯生产能力投资约1.2万元,创下全国同行投资最省的新纪录。

  镇海炼化一套乙烯裂解装置的综合收入是中东同样规模装置的2倍,但裂解装置的投资仅增加了30%~50%。镇海炼化大乙烯项目通过改进设计,将乙烯裂解装置由单独进料改为混合进料,使装置既可处理干气和轻烃等气体,又可处理传统的石脑油和尾油,高附加值产品收率高达约70%。

  同时,和国内其他乙烯项目一样,镇海乙烯也在走差异化路线,实施互补的市场策略。譬如,在环杭州湾地区建成唯一一套28.5万吨环氧丙烷并联产62万吨苯乙烯装置,投产后可有效弥补该地区的聚醚原料的巨大缺口。

  此外,不少乙烯项目还将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纳入企业发展中,通过节能减排变成经济效益。以茂名大乙烯为例,2006年,该项目严抓管理,实现环保收益1.3亿元,其中,仅回收火炬尾气就超过上万吨,创效3000多万元。

  专家分析,只要找到自己的优势,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国内大乙烯项目完全可以与中东乙烯抗衡。

  关税“跳水” 态度大于实质

  -文/本刊实习记者 王秀强

  汽柴油进口关税下调一个百分点,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紧张的局面,但却传递出政府部门鼓励进口、力保资源市场平衡的坚决态度。

  日前,财政部公布《2008年关税实施方案》,我国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进口关税税率从2%下调至1%,石脑油进口关税税率则由6%大幅度降至1%,我国原油进口关税税率继续维持零关税。调整后的税率为暂定税率,执行期为2008年1月1日至3月31日。

  对于此次成品油进口关税的下调,中国石油中国石化方面都表示了欢迎。中国石油有关人士指出,关税下调一个百分点,公司每进口1吨汽柴油就可以减少50~100元损失,这一政策调整对公司是有利的,这也表明政府鼓励成品油进口,不鼓励出口。

  经济效应

  商品经济,当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无法理顺各种市场关系时,政府这个“大管家”就会毫不犹豫地出面干预。成品油市场同样如此,成品油进口关税税率调整便是一例。

  此次调整使我国2008年进口税率整体下降,总水平降为99.8%,600多种商品实行进口暂定税率。这既是我国履行WTO的承诺,又是权衡国内外市场需求做出的调整。上一次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进口关税调整是2006年11月1日,当时税率由5%下调至2%。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