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BP剑指中国清洁能源(9)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1日 11:46 中国石油石化杂志

  据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石油集团矿区服务业务资产原值已达266亿元,驻矿居民有360多万人,直接从事矿区服务的员工近20万人,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工作体系。矿区服务系统作为石油石化企业发展的“后勤部”和“大本营”,不仅担负着为企业生产生活提供保障和服务的职责,还承担离退休职工服务、矿区稳定等重要任务和企业相当一部分社会责任。

  近年来,随着中国石油油气主营业务的快速发展,保障能源供应的能力和赢利能力不断增强,对后勤保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石油石化矿区点多线长面广、总体规模大,很多是地处偏远、缺乏社会依托的独立工矿区,职工住房、出行、就医以及子女教育和就业等十分不便,这些客观因素都对做好新形势下的矿区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中国石油集团矿区服务工作部主任马桂成告诉记者,近年来,许多企业在整合矿区服务业务、实行归口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总的来看,业务范围划分不够清晰,采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也不尽相同,没有做到独立运行。这种状况既不利于矿区服务业务提高管理水平,也影响了生产经营业务竞争力的增强。

  矿区服务系统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打造具有中国石油特色的矿区服务品牌,提高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使矿区服务业务由原来的松散、粗放管理变为集中和精细管理,将企业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员工群众。

  “改革并不以赢利为目的,而是要做好做优后勤服务业务,建设宜居矿区,使生产经营部门一心一意搞勘探开发和炼化生产,促进主营业务的又好又快发展。”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总经理蒋洁敏在2007年10月24日传达学习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时,再次明确了矿区服务业务的发展思路,即矿区服务要走专业化重组、规范化管理和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这次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统一划分管理范围,把矿区服务业务真正作为企业内部相对独立的业务板块进行专业化管理,在企业班子的统一领导下,整体谋划这块业务的改革和发展。

  稳步推进

  矿区服务系统改革涉及机构调整、职能的划分、人员安置、业务重组以及驻矿居民的切身利益,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确保改革有序推进,2006年,中国石油集团选择辽河油田、华北油田、青海油田、兰州石化、锦西石化等5个单位作为改革试点,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三统一”和“三分开”的改革新思路,即坚持管理体制统一、核算办法统一、管理范围和工作要求统一的“三统一”原则,构建以分开运行、分开核算、分开考核的“三分开”为主要内容的矿区服务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对矿区服务系统的领导和管理,不断提高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努力创建和谐矿区。

  具体做法是,在各个油田、炼化企业组建矿区服务事业部,建立新型矿区服务管理体制;对矿区服务业务实行专业化重组,按规定将住宅小区物业、用水用电等公用事业、市政公交等社会公益性事业以及医疗卫生和离退休管理等一系列相关的业务、机构、资产和人员划归矿区服务事业部统一管理;执行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分开运行的财务管理体系,核定矿区服务业务的成本费用和服务价格;执行统一的规划、计划管理制度,明确矿区运行费用和建设资金渠道,纳入集团公司、股份公司规划和年度计划;完善考核体系,提高矿区服务系统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建立统一的矿区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准确地反映矿区服务各项业务的运行情况;推进同一地区矿区服务业务的跨企业重组,发挥资源优势,实现统筹规划、集中管理、规模运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