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联合利华在全球突遭发展瓶颈之时,夏思可来华寻觅“增长”之道。昨天,这位联合利华75年历史上首位全球独立CEO高调宣布,将把联合利华全球供应链逐步移到中国,合肥工厂将成为公司全球最大、成本最低的生产基地之一。
昨天,夏思可偕集团董事一行,出席了联合利华合肥工业园的一、二期剪彩及三期奠基仪式。据悉,昨天奠基的三期工程是为立顿投建的茶叶类产品生产包装工厂,预计于2006
年9月正式投产,届时立顿的生产基地将从广州搬到合肥。此前联合利华已先行把包括中华、洁诺、夏士莲、力士、旁氏、金纺等家庭及个人护理类产品以及奥妙的生产基地先后“移师”合肥的一期、二期工业园。
夏思可表示,此举是希望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来增加联合利华的效益。联合利华在中国原有的7个工厂,目前已整合为3个,而合肥工厂更成为了联合利华全球成本最低的一个生产基地,不仅仅供应中国市场,出口全球的比重也占到了10%~15%,三期建成后,出口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
虽然这只是为了缩减成本迈出的一步,但对于急于摆脱“市场疲软”尴尬处境的联合利华而言,却显得至关重要。2000年2月,联合利华在全球实施了一项名为“增长之路”的战略计划,提出要在5年内关闭130家工厂,把1600个品牌削减为400多个主要品牌,年销售额增幅达到5%~6%,营业利润率在16%以上。
“现在看来,这项计划很有挑战性,但联合利华最终未能实现预期的增长。”夏思可坦言,“增长之路”取得了不少成绩,譬如集中了品牌,提高了效率,增加了现金流,但最根本的“增长”目标却没有达到。今年2月10日,联合利华公布的2004年年报显示,2004年全年联合利华营业收入为404亿欧元,同比下降6%,净利润虽然还有18.8亿欧元,但同比下降32%。
于是在那一天,联合利华宣布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计划:不仅废除了实行75年的双董事长制度,任命夏思可为第一位单独负责的CEO,还将全球原来14个大的运营区域整合成三大区域,并取消了原有的食品部、家庭和个人护理部等11个业务集团。
在中国,这一新的增长计划正在实施。9月新上任的联合利华大中华区总裁薄睿凯表示,今年联合利华大大加强了对品牌的宣传、营销力度,仅广告投入就比去年增加了20%。夏思可最后意味深长地说,“中国市场的竞争还没有结束,谁笑到最后还不一定。”
作者:早报记者 顾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