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市要闻 > 正文
 

企业债发行成大行盛宴 主承销资格争夺渐入尾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2日 14:19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刘诗颖 上海报道

  随着发改委2005年第二批企业债发行计划的公布,围绕着发行企业主承销资格的争夺渐入尾声。

  近日,一份包含企业发行额度和主承销名单的文件在业内流传。券商人士介绍,这份
文件源自发改委,“之所以没有正式公布,是由于个别公司的主承销和额度还没有最终定下来,名单上的东西还存在变数”。

  从暂定的数据来看,银河证券、中信证券、国泰君安、中银证券等大型投行包揽了绝大多数的项目和企业债份额。

  “大行俱乐部”

  “这个(主承销名单)才是我们最关注的。”一位券商债券部人士告诉记者,除了看看自己公司有没有获得主承销资格外,也好提前与其他主承销拉拉关系,希望能进入承销团。

  获得本期企业债主承销资格的券商主要集中在银河

证券、中信证券、国泰君安、中银国际、中金公司。

  其中,银河证券获得包括国家电网公司、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在内的多家央企企业债的主承销资格,承销额度在100亿以上。中信证券则承揽了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在内的至少60亿的企业债发行。

  “考虑到券商包销企业债可能存在的风险,一家券商同期主承销不能超过5家。”中诚信评级中心人士表示,“不过,企业债发行终究是大行俱乐部的游戏。”

  券商人士向记者介绍,承揽企业债业务特别考验券商的综合能力,包括市场的定价能力、债券的营销能力以及与发改委的关系。

  据某券商债券负责人介绍, 现在企业债因为有银行的担保,都是3A级债券,评级差别不大,风险溢价也差不多,因此,一般是比照同期的国债和金融债的利率水平,再参考流动性等指标,“二级市场的收益率水平是企业债定价的重要标杆。”

  这样券商在定价方面的差异体现得并不明显,而市场外的种种因素则显得至关重要。

  “券商与发改委的关系最为重要。”业内人士介绍,有实力的券商首先要为企业落实项目,然后是争取尽可能多的额度,接着才是制订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发行方案,最后,好的券商还要能抢到好的档期,在债市情况较好的时候顺利发行。

  “企业债发行从接触客户到发行成功至少要三年以上时间,在这个链条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给公司运作带来很大不便。”券业人士说,这也促使市场资源向少数有政策资源优势的大券商集中。

  故此,本次企业债的承揽大户无不是注册资本多、客户基础良好、股东背景雄厚的券商。而近年来在市场较为活跃的部分创新类券商则少有斩获。

  “这种现状的不良影响显而易见。”中诚信评级中心人士介绍,债券的利率水平不是市场倒逼出来的。

  “盛宴”

  在IPO和再融资暂停,投行少有利润的特殊条件下,企业债发行无疑是场“盛宴”。

  券商人士粗略算过,主承销从中获得的收入至少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是手续费。

  这也是券商最主要的收入。“关于企业债的券商发行手续费,每期额度批下来的时候,发改委会有一个指导费率,它与企业债发行的规模有关。”券商人士告诉记者。

  “不过,随着券商纷纷加入企业债承销的抢夺中,名义费率面目全非,价格战无法避免。”银河证券人士告诉记者。

  据其介绍,通常发行人与主承销商谈好一个标准,一般是1.2%左右,主承销商在支付了分销商的手续费,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而分销商的手续费一般在0.4%-0.45%之间。

  第二,主承销的差价收益。

  根据规定,主承销商在发行期内可以自己确定债券的分销价格。如果分销价格高于主承销商拿券价格,主承销商则可以获得这部分差价收益。不过,如果债市不景气,分销价格也有可能低于主承销商的拿券价格,这时,主承销商则会出现亏损。

  第三,留存债券的自营收益。

  目前,正值债券牛市,很多承销商都会留存一部分债券用于自营,在债券上市,通过二级市场交易获利,或者一直持有债券直至到期兑付。

  这种变相“自营”的办法成为众多券商的盈利来源。据基金人士介绍,现在市场是“千金易得,一券难求”。

  由于券商普遍持有大量优质债券,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基金、保险公司不得不付出更高的代价。据知情人士介绍,在去年的市场上,很多券商都以10%的高额溢价卖出债券,收益相当可观。

  不过,这种做法属于“打擦边球”,企业债的发行规定不允许承销商在承销期间自行留券。但券商还是有很多变通的方式,比如找一家关系户的公司先把券接过去,过了承销期再还回来。

  然而,券商也要面临债市不景气时的包销风险,这对主承销的财务实力、客户基础、行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企业债发行普遍实行余额包销,如果发行时机不对,会对券商的资金链造成很大压力。坊间传闻,某券商的资金链断裂与2003年发行的长航企业债有关。由于包销压力,甚至出现过券商挪用客户保证金来垫付资金的情况。

  据银河证券人士介绍,公司在2004年承销南方电网、国电电力的时候,债市低迷,承销团成员陆续退出,几乎仅银河一家卖出了全部的债券。在那次承销中,

企业年金、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等长期客户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说,在随后的债券牛市中,债券受到追捧,公司会优先考虑这些长期客户,“在这样的互帮互助中,券商和客户之间也就建立起了长久的合作关系”。

  业内人士预计,企业债发行向大型券商集中的趋势将难以在短期内改变。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