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高层示警 债市应声而落0.17%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4日 03:30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 冉学东 胡进之 郭茹 发自北京上海 10月21日,上证国债指数终于放量下跌,从109.72点高开后,便开始下滑,收盘109.52点,比前日下跌0.19点,跌幅0.17%。全天成交量15.01亿元,这是债市在各种利好刺激下上升了整整15个交易日后的第一次下跌。
对于这次下跌的原因,债券人士异口同声地说,主要原因是央行领导关于长期债的谈话。 10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高盛高华中国债券市场发展高峰会”上表示,目前市场长期债利率偏低隐藏风险。他说,长期债利率偏低不一定好,很多投资者在资金的使用方面可能会被误导,他们隐藏的风险可能会超过他们的预期。 次日,就在同一个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表示,我们希望这种低利率不要长期维持下去,我们会采取一些措施使货币市场利率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一位投资者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以上两次谈话给市场造成的压力很大,市场在CPI和资金面双重利好的刺激下,已经到达了109点以上的高位,卖掉债券的机构认为可能还有赚钱机会,而那些手上拿券的机构则担心自己是最后一个接棒者,市场显得极为脆弱和敏感,一点风吹草动都可以使市场感到紧张。他说,也有可能是有些机构借高层的讲话砸盘。 “长债有利率风险!”债券交易员这样认为。 年初开始,债券市场一直处于大牛市当中,近来发行的新券如5年期国债更是大大低于发行前人们的预期,以低于市场的利率发行。 世纪证券债券研究员侯宇鹏对这次下跌不以为然:“市场过于敏感,影响很快就会过去。”他认为,央行现在可能也没有有效的办法把长期利率拉上去,因为长债供给太少。 一位国有商业银行交易员认为,央行的表态更像是对他们手中债券利率风险的一个提醒。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