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市热点聚焦 > 正文
 

中国公司债进入正规战 金融业PK发改委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2日 09:46 《财经时报》

    鉴于公司债审批权掌握在发改委手中,一直以来,央行绕道,先后推出了短期融资券、金融债等多个债券品种;中国证监会也在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和证券公司金融债方面做足了文章;但发改委依然在以“帮助投资者过滤掉风险”、额度控制、行政审批等计划手段滞涩公司债市场的发育

  本报记者 钮键军

  “游击战该结束了,现在是进行正规战的时候了”。对于中国公司债发展前景,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李青原这样展望。

  目前美国的公司债市场余额是13万亿美元。而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到2004年底,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所谓中国“企业债”的市场余额总计不过1235亿人民币。

  公司债市场的营养不良,加上

股票市场的畸形发育,使得中国
资本市场
过度依赖间接融资,而银行贷款占比的居高不下,使得中国金融系统风险无从化解。中央关于《中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一年有余,而公司债市场却依然萎靡不振。金融业内的普遍看法是,对公司债市场发育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政府机构——国家发改委的思维陈旧。他们不能用市场的手段去规避市场风险,而试图沿用行政管理的手段控制风险。

  金融业内人士认为,发展中国的公司债市场,关键在于转变思路、理顺体制、还市场于本来面目。对此,中国金融业的管理者——央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均与积极回应,而国家发改委也正在认真思考。

  高盛搭台金融业唱戏

  10月20日和21日,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副行长吴晓灵、金融市场司司长穆怀朋;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李青原;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所长李杨等中国金融界巨头们先后出现在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通过参与高盛公司主办的“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峰会”,推动中国公司债券市场尽快发育。

  一年多以来,央行和证监会一直在尽最大努力推动中国公司债市场的发展,鉴于公司债发行的审批权掌握在发改委手中,央行只好绕道,先后推出了短期融资券、金融债、银行次级债、资产抵押证券等多个品种;中国证监会则在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和证券公司金融债方面做足了文章。目前,短期融资券的发行量已经达到500亿元,估计年底将达1000亿元;可转换债券余额282亿元。

  但这远不能满足中国企业的发展需求,更不能满足中国金融市场结构调整、化解金融系统风险的目标要求。央行、乃至整个金融业的急切心情不言而喻。此次会议上,央行表现出高度的热情。周小川在其题为“吸取教训,以利再战”的开幕词中,将中国公司债发展缓慢的原因归结出“一打”(12条)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计划经济的行政管理手段——额度控制,层层下拨,行政审批。他强调,公司债市场是中国今后要花大力气去做的一件事情。

  发改委的态度

  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发改委态度低调。此次“峰会”仅仅派出了金融司副司长马季华出席。在其短短的10分钟发言里,马季华用了一多半的时间来解释目前发改委的政策。

  在马季华看来,由于中国企业在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以及(金融机构)担保往往落不到实处等诸多不足,发改委必须肩负起“帮助投资者过滤掉风险”的职责。

  而对于“企业发债必须由银行担保”不当的行政性指令,马季华则坚称,是为避免企业赖账的事情发生,银行担保可以承担起最后的付款职责,减少投资者的损失。

  这种被金融业视为“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源于上个世纪90年代出现的公司债风波。在那时,很多发债公司恶意拖欠,确实对投资者构成了严重伤害,并纷纷要求政府予以偿还。

  “对于这一幕,发改委一直心有余悸”。因此,发改委坚持要在中国市场条件允许后,再放开公司债的发行审批权。发改委的这一担心,导致《公司债券管理条例》修改了4年,且至今没有出台的时间表。因为,这一条例的修改,将直接导致中国公司债发行由“审批制”改为“核准制”。

  有意思的是,当马季华以主管者身份表达了发改委态度,而李青原用了大量“积极研究”、“在准许的范围内”等词句,讲述了中国证监会在推动上市公司可转债和证券公司金融债方面所做的工作后,主持人李杨笑道:大家看到了吧,通过马季华和李青原的谈话我们不难发现,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主管机构——中国证监会对公司债并无发言权,它们实际只是个“股市监管委员会”。所以中国的公司债市场问题是“体制问题”。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