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 新浪首页
中国企业新势力追寻海外少帅
        今天,谁是中国商业进程的主流推动者?五年之后,十年之后,哪一群人会成为中国商界的主宰力量?这是《中国企业家》杂志所一直关注并思考的课题。
    “走出去”无疑是当今中国商界主流。而中国企业当前所身体力行的国际化征程,在10年、20年之前已经被中国台湾、韩国和日本企业所预演。《详细内容》
主文

中国企业新势力追寻海外少帅
    “中国企业的海外领军人物会在什么时候集体性地执掌总部大权?”“五年到十年!”
  金蝶、用友前副总裁吴强,和君创业执行董事长李肃,朴智咨询副总裁罗畅,三个人不约而同地对《中国企业家》给出了同样的答案。这真的是一个可以预见、且不可逆转的商业大势吗?
李肃认为,中国商业进程以十年为一个周期。“80年代是国有企业分化的十年,好的活下来,差的消失。90年代是国有和民营分化的十年,到2000年,中小型国企基本上没有了。而眼下是竞争力分化的十年,谁能活下来,谁就在中国市场站稳了脚跟。”《详细内容》

专访

施振荣:海外主管接班有必然性
        
  宏碁创始人施振荣在退休前的最后一项重大决定是,将欧洲区总裁、意大利人兰奇推上了宏碁全球总经理的职位。出人意料却在情理之中。宏碁20年海外拓展,成就了一个世界级的华人公司,现在,大中华区只占宏碁全球营收的15%,笔记本业务在欧洲销量第一。兰奇在2005年1月正式上任,随即将英语定为公司官方语言。4月,兰奇第一次来到中国,宣布要在一直久攻不下的大中华区正式启动欧洲模式。也有人预言,施振荣一直推行的温情管理将逐步被兰奇严格的业绩考核所替代。
  1987年就通过收购进入美国市场的宏碁,为国际化尝试付出的学费不下百亿。对于国内企业的国际化,施振荣认为:“还有很多的观念需要改变,很多教训需要经历。”
没有理由不相信他”《详细内容》
专家观点

海外少帅群体的塑造将是一个长期过程
        
  与企业界人士的意见有较大差异,咨询界人士更认为海归和海外本土人才,而不是企业自身培养的“子弟兵”,更有可能最终成为掌控海外业务的主力军。但是,海外拓展的长期性和领军人物所需要的多方素质,看法相对一致
  海外少帅会是哪一类人?
    谭瑞(科尔尼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全球副总裁):目前中国企业的海外负责人大部分来自企业内部,没有海外留学或经营背景,这只是企业刚开始海外拓展所面临的一个现象。这个时候,企业需要的是在海外有一个登陆点。因为这个角色会得到很大授权,海外经营的风险又难以监控,所以企业首先考虑沟通与信任,其次是对本企业文化的了解与认同。但当企业对海外市场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实现人才本地化是一个必然趋势,因为他们更了解当地市场和消费习惯,并掌握各种资源。 《详细内容》

人物素描

摆渡人乔松?
    乔松颇具代表性,因为其接手海外拓展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迎来一群老外把自己替代掉


华为 少帅轮岗
    华为的海外大员处于比较频繁的轮换中,难以形成一股相对个人化的强势力量
柴永森 见证海尔国际化
    柴永森是一块活化石,不仅亲历海尔20余年成长史,也见证了海尔10余年的国际化历程
TCL的三驾马车
    因为业务线和扩张模式都多元化,TCL由三位背景和特点各不相同的少帅同时推进海外扩张
陈索斌 与国际大鳄共舞
    一个完全依靠国际市场的隐形冠军,其创始人的全副精力都投到海外业务上
老江湖张旋龙
    张旋龙作为海外领军人的特殊之处,在于其辖下软件业务未能在集团业务中占据主流
春兰冯斌
泰山压顶的挑战

    英雄不问出处,干新闻搞公关的冯斌照样能够提枪纵马,驰骋海外
海信刘庆华
一切皆在取舍间

    刘庆华的典型性在于:营销背景、成长于公司内部、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形成自己的套路
吉利赵杰 像马一样吃草,奔跑
    没有海归背景,并不妨碍曾是政府官员的他帮助李书福实现了国产轿车出口冠军的“狂想”
软件吴强
“轴承中的滚珠”

    也许像吴强这样的本土人才才是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主力军
杰克邱杨友
“黑马”少帅

     邱杨友中专学历、1982年生人,他的迅速崛起体现出江浙民企
“不唯资历只唯实”的用人风格
志高张平
工作着,美丽着

    女将张平能得到李兴浩独揽十年的营销大权,靠的是几个简朴素质:诚信、执行力、对企业文化深刻理解
 

欢迎各媒体合作,来电:010-82628888-5607;     欢迎网友投稿:信箱:finance2@staff.sina.com.cn
策划:《中国企业家》、新浪财经                本期制作:《中国企业家》柳东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