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问出处,干新闻搞公关的冯斌照样能够提枪纵马,驰骋海外
文/本刊记者 刘 涛
冯斌开玩笑说,1969年出生的他已经不属于新人类了。他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语速快,亲和力强,这可能和他做了六年春兰新闻中心负责人有很大关系。事情有时就是这样有趣,
2004年当他开始在春兰的第13个年头时,冯斌被任命为春兰进出口公司总经理——一个与他1987年所学的工业外贸专业十分对口的职位。之前,他在春兰做过8年的国内营销,接着就开始了在新闻中心的工作。
2004年5月负责进出口业务之前,冯斌的对外贸易经验主要来自他大学时期实习过的江苏苏美达集团。但春兰内部人员说,集团对冯斌的任命并不让人惊讶:“性格开朗、求知欲强,商务英语十分地道,其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与进出口业务是相通的”。
对于海外市场的拓展,冯斌坚决认为,当前家电企业出口的当务之急是从单纯地做销售转型到做营销,从单纯出口到品牌输出的转变。这并非个新话题,是一直埂在众多中国家电企业心中长久的痛,也是决定未来它们在海外成败的根本。“这是个周期很长的转型,需要巨大的投入。日本企业用了50年经营它们的国际品牌,韩国企业用了至少30年,中国企业才刚刚开始。”冯斌说,“但我们决不能在继续过去那种只做销售的没有根的经营”。
尽管今年1月-4月,春兰进出口公司外销额与2004年同比增长了30%,但后来者往往更能感觉到压力与危机的存在。冯斌自信能把新角色演好,但也坦承,自上任以来,他面对的是“泰山压顶”般地挑战,每天都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这其中很大一部分要归因于中国家电企业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和挑战。
“我觉得,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冯斌说。在外部,非关税壁垒通过各种方式削弱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例如,欧盟提出的WEEE和ROHS指令(又称“双绿指令”)将造成中国家电企业的成本出现10%的增长,而欧洲一直是春兰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在内部,各跨国企业纷纷在中国建厂,又在海外拥有很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中国企业的制造成本优势正在逐渐弱化。“现在,我们同外国企业是从同一个战壕里爬出来,到另外一个战场竞争,难度可想而知。”冯斌说。此外,欧美等国的反倾销、人民币汇率的上调都将对出口造成直接影响。
然而,很多时候原因不能决定结果。“环境在变,但我是公司的第一责任人,既要保证安全经营,又要实现越来越快的增长,完成集团下达的国际市场销售目标。”冯斌说。
这位新帅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家电企业高度的生存危机感,即便有着近20年出海经历的春兰也并不例外。当我们听惯了各种耳熟能详、高举高打的国际化口号后,这些一线的人物能够让我们离现实更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