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
|
![]()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11月13日 15:58 南方网
广州珠江新城有一个奇观,几家发展商建了4座学校,入读的学生加起来却只有10来个。 “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很多家长发现,一些学校小而拥挤,抬眼望过去是一排脑袋,另一些学校则场宽人少,小孩们“落寞寡欢”。 番禺大型楼盘为数甚多,有目共睹,但由于过去番禺城镇建设规划零乱,缺乏统筹,致使该区多个住宅小区与广州中心城区之间的交通主要依靠各自的屋村巴士,其中只有个别住宅小区将公交车作为交通工具,如洛溪新城。各个小区的屋村巴士和公交车频繁穿梭于广州与住宅小区之间,不仅造成道路拥挤,还造成重复投入、公共资源浪费、居住环境污染。 “自扫门前雪” 发展商都知道,如果自己的小区没有相应的配套设施,楼盘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政府配套设施迟迟不到位,为了不耽误销售推广,只有自己从事这种明明知道的重复建设,于是出现了以上所举的例子。 由于各个小区在规划时都只顾自己的事,各自兴建经营自己的会所、学校、交通、医院、公园等,其他小区的业主则不能共享,造成配套设施的使用率极低,互动性极差,大部分会所等都在保本或者亏本经营,而相邻的众多消费者则因为“不是业主”而被拒之门外。 只要相邻有大中型楼盘,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配套设施的重复建设问题。 这些设施的早期建设需要发展商投资,后期又需要住户交纳管理费以维持必要的运营,因而对消费者和发展商来说都会是极大的成本负担。 还是政府牵头好 有专家认为,从社会资源合理分配的角度考虑,各楼盘一拥而上同建配套设施的做法显然不经济,单个设施的单位成本无端被急剧拉大。若同一地区的发展商真能统一起来,建一些供众多楼盘集中使用的配套设施,肯定可以极大地减轻买家和发展商的负担。 但是,各发展商建设项目是单独作战,所以这种配套设施的整合说说大家都懂,真要行动起来还是比较难。 从这方面来说,政府相关部门的统筹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从社会资源合理分配的角度出发,联合各小区兴建一些公共的大型文化、教育、娱乐、旅游等设施,使配套资源的使用达到最大化。 让人高兴的是,政府相关部门已开始进行这一方面的尝试,比如一改过去由发展商自建配套学校的做法,改由发展商出资,政府统一建设的方式,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分配。 一种新尝试 房地产业如果能够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配套资源的整合利用,那是最理想的事情。 据悉,成都市的小区配套建设已经开始走上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轨道,3月底就实施引资建设公建配套项目方案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公建配套的资金投入通过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和广大投资的方式,由政府按照小区配套规划和公建配套实施计划,每年向社会发布小区公建设施建设公告,以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公建设施建设,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和减免相关费用。投资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也可以对未满期限的经营权有偿转让。另外,投资者和经营者都必须保证公建功能要求,不得以任何理由改变其使用性质。 成都的做法,对于广州房地产业,或许会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南方都市报》)
|
![]()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