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联想35年

2019年12月19日 10:31|播放

独家特写

柳传志卸任:我战胜困难不计其数 这辈子太值|纵览篇
柳传志卸任:我战胜困难不计其数 这辈子太值|纵览篇

新浪科技|2019年12月17日  08:41
卖电脑的联想,并非柳传志事业全部|创投篇
卖电脑的联想,并非柳传志事业全部|创投篇

如果提到联想,你的印象只是电脑、手机,那么你所了解的,可能只是联想集团。[详情]

新浪科技|2019年12月18日  18:52
联想35年,柳传志总结出的18条管理心得|经验篇
联想35年,柳传志总结出的18条管理心得|经验篇

无论是退休还是复出,柳传志始终都在为联想创造强有力的后盾。从1984年创办联想到如今退休,柳传志留下的不仅仅是财富、联想这个品牌,还有诸多值得学习和研究的联想管理经验。[详情]

新浪科技|2019年12月19日  08:56
柳传志:联想要做“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传承篇
柳传志:联想要做“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传承篇

新浪科技|2019年12月19日  08:57
从“柳传志的女儿”到“柳青的父亲”|亲情篇
从“柳传志的女儿”到“柳青的父亲”|亲情篇

在父亲宣布退休后,柳青在微博上发文称,“恭喜75岁老爸光荣退休,祝每天老头和老太太遛弯愉快”,并附上父亲和家人们在一起的合影,开怀大笑,神情盎然。[详情]

新浪科技|2019年12月19日  08:57
企业家眼中的柳传志|评价篇
企业家眼中的柳传志|评价篇

一直计划退休的柳传志,今天正式宣布退休了。[详情]

新浪科技|2019年12月18日  18:56
程虹随笔:柳——可传神亦可传志
程虹随笔:柳——可传神亦可传志

新浪财经|2014年12月09日  18:44
联想百年老店之路 柳传志走了35%
联想百年老店之路 柳传志走了35%

新浪财经|2019年12月17日  15:31

他人评价

冯仑谈与柳传志外出考察:特别严格 迟到要罚款
冯仑谈与柳传志外出考察:特别严格 迟到要罚款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9年11月11日  08:11
我从柳传志身上学到的三件事
我从柳传志身上学到的三件事

《财经》杂志|2019年12月18日  18:51
冯仑忆与柳传志初见面:受宠若惊 有点惶恐
冯仑忆与柳传志初见面:受宠若惊 有点惶恐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9年11月11日  08:04
程维回应柳传志:向老一辈企业家致敬,一定勇于担当
程维回应柳传志:向老一辈企业家致敬,一定勇于担当

新浪财经综合|2019年08月19日  12:33
新希望刘永好:柳传志是最具企业家精神的领袖
新希望刘永好:柳传志是最具企业家精神的领袖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5月17日  08:00
孙陶然:柳总和联想在民族大义上的坚守有目共睹
孙陶然:柳总和联想在民族大义上的坚守有目共睹

新浪财经综合|2018年05月17日  12:50

人物故事

一图解读|75岁柳传志与联想的风雨35年
一图解读|75岁柳传志与联想的风雨35年

新京报网|2019年12月18日  19:08
柳传志:大江大海 解甲归田
柳传志:大江大海 解甲归田

中国企业家|2019年12月18日  18:53
柳传志退休 这三件事成就他35年“商界教父”生涯
柳传志退休 这三件事成就他35年“商界教父”生涯

中国经营报|2019年12月18日  19:22
视频|快速十问十答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柳传志
视频|快速十问十答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柳传志

新浪财经综合|2019年10月30日  10:35
人人都懂的四象限法则,柳传志用来帮联想“拐大弯”
人人都懂的四象限法则,柳传志用来帮联想“拐大弯”

中国企业家|2019年11月07日  11:29
视频|柳传志:联想的“长征”
视频|柳传志:联想的“长征”

第一财经|2019年08月08日  17:27

经典语录

官宣退休|柳传志:人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
官宣退休|柳传志:人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9年12月18日  19:38
柳传志:大时代里企业家应运而生
柳传志:大时代里企业家应运而生

中国企业家|2019年09月25日  19:51
柳传志:困难无其数 从来不动摇
柳传志:困难无其数 从来不动摇

一财网|2019年12月18日  19:58
柳传志3年前点赞任正非:确实做过非常人所能做之事
柳传志3年前点赞任正非:确实做过非常人所能做之事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9年08月20日  15:15
柳传志:今天 我们血脉贲张
柳传志:今天 我们血脉贲张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9年08月18日  11:55
柳传志与他的“进取少年们”
柳传志与他的“进取少年们”

华夏时报|2019年08月05日  21:38
柳传志:身先士卒,做企业的旗帜
柳传志:身先士卒,做企业的旗帜

第一财经|2019年07月29日  15:15
柳传志:咬着牙读好书的孩子 我更高看一眼
柳传志:咬着牙读好书的孩子 我更高看一眼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9年07月25日  20:50
柳传志寄语年轻人:历史在看着你们 要守初心担使命
柳传志寄语年轻人:历史在看着你们 要守初心担使命

新浪财经|2019年08月17日  11:38

联想遭遇危机 中国企业界力挺柳传志

联想遭遇危机 中国企业界力挺柳传志
联想遭遇危机 中国企业界力挺柳传志

近日,有关联想在5G方案投票引起争议。柳传志一天之内两度出面发声,称这是污蔑,并“号召联想团队行动起来,誓死打赢荣誉保卫战!”马云、周鸿伟等各方大佬也纷纷声援,力挺联想![详情]

|2018年05月16日  16:28
联想控股工商变更 柳传志正式卸任董事局主席
新京报网 | 2020年01月10日 16:28
柳传志退休后首现身 与马云一同为乡村教师颁奖
柳传志退休后首现身 与马云一同为乡村教师颁奖

   柳传志与阿里联合创始人蔡崇信握手 新浪科技讯 1月6日晚间消息,2019马云乡村教师奖颁奖典礼今晚举行,100位获奖乡村老师将接受表彰。半个月前刚宣布退休的联想创始人柳传志首度现身典礼,与马云一同为教师颁奖。 马云表示,乡村教师大多来自偏远山区,很多人没看过大海也没坐过飞机,只有老师开阔了眼界,孩子才能拥有梦想。这也是他在三亚举行颁奖典礼的初衷。 据介绍,今年现场还新增了15位入选师范生代表。从乡村教师计划到乡村校长计划,再到乡村师范生计划,马云的乡村教育人才计划之路正在不断完善。(韩大鹏)[详情]

新浪科技 | 2020年01月06日 20:34
75岁柳传志退休 18年间投资近千家公司获佳绩
75岁柳传志退休 18年间投资近千家公司获佳绩

  作为联想集团的创始人,75岁的柳传志最近刚刚卸任了联想控股董事长。联想集团早期有两块业务,一块是自有的PC品牌,另一块就是分销,即帮助其他品牌代理在全国的销售。[详情]

秦朔朋友圈 | 2019年12月28日 00:01
柳传志还是1984年的那个柳传志:希望改变 充满信念
柳传志还是1984年的那个柳传志:希望改变 充满信念

  柳传志,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导读:“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上周,柳传志宣告退休。 没有演讲,没有发布会,如此低调,却仍引起轰动。 因为,在中国商界,无论财富权势榜单如何变换,有的人无需再排座次。 01 联想成立那年,40岁的柳传志,决定戒烟。 理由很简单。“办公司少不了交际,当时好烟五毛钱一盒,如果公司上下都这样的花销,钱花不起。” 后来,柳传志做了个总结:“一辈子没抽过好烟,戒了就没有再吸过”。 他们在满是灰尘的屋子,召开了联想历史上第一次“小平房会议”。 三个长条凳上坐着公司的全体员工。第一个议程是打扫卫生。 那一年,中科院院长周光召提出“一院两制”改革。 为了推动高科技产业化,周光召顶住压力,支持一部分科研人员出来办企业,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 谁也不知道,柳传志等这个机会等了多久。此前,柳传志在中科院六室,做了13年磁记录电路研究。 “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大学毕业正赶上文化大革命,有精力不知道干什么好,想做什么,都做不了,心里非常愤懑……突然来了个机会,特别想做事。” 就这样,40岁的柳传志当上了生意人。 “研究所里给了我20万元钱,我就用这20万和10个老同事一块起家,很不幸这20万很快就被人骗走了14万。” 那段时间,柳传志一家6口人,住在十二平米的房子里。 “所有的床都是折叠的,白天呼啦就推回去了,晚上全拉出来了,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落脚。” 他没日没夜地到处兜售旱冰鞋、甩卖电子表、批发过服装,试图找到每一个可以赚钱的东西,为“新技术”事业做积累。 “有一次得阑尾炎住院一周,得以休息的感觉,像进了天堂一样。” 02 那个年代,规则不全,稍有不慎,都有可能引来牢狱之灾。 柳传志也没有法子,只能小心翼翼地试探。 “很多事完全按当时的规则来办,企业就办不下去,但走在半红线边缘的时候,实际上就有很大风险。 当时计算所的同事,胆子都是很小的,你就得勇敢地站出来,得承担这个责任。” “说到的事情必须做到,除非不可抗力”,柳传志首先这样约束自己,然后再去影响他人。 比如,从戒烟的那天起,柳传志就在心里偷下了一个狠誓:如果再抽烟,我这个企业办不好。 柳传志对自己要求极其严格,果真从未再碰过一次。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柳传志常常在梦里惊醒,深夜出了一身冷汗。 “夜里梦见自己抽烟,大概不下20次,倒不是想抽烟,而是在梦里想到自己没遵守规定,都被吓醒。大概创业十年之后,还会做这样的梦。” 对自己严苛到神经紧张的地步。所以冯仑常常用一句话形容柳传志: “伟大在于管理自己而不是领导别人。” 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柳传志经历了男人所必须面对的困苦与迷惑: 兄弟反目,让他体会了什么是最深的痛。 1994年,联想到了生死关头。外国电脑厂商强势进攻中国市场,联想两年亏损2.5亿港元。 “总裁室开务虚会,布置全年业务,跟倪光南谈得很不愉快,会开不下去,我已经头疼到了没法忍受,只能到海军总院住院。” 柳传志和倪光南的矛盾,也逐渐激化。 联想奄奄一息,柳传志也累进了医院。“美尼尔症一发作就要死要活的。” 即使躺在病床上,柳传志还在想事情,弄得日夜睡不着。医生不得不劝诫他: “睡一宿觉要是相当于一本书,你能不能先睡一页?睡不了一页咱睡一章、睡一句?” 后来柳传志实在是病得没有办法,只能把一切都搁下,病情才逐渐稳定。 出院后,柳传志开始了联想痛彻心扉的自救,也就是后来饱受争议的“贸工技”路线,可以用壮士断腕来形容。 03 人世间最大的考验,莫过于生离死别。 父亲的辞世,让柳传志知道了什么叫“子欲养而亲不在”。 2003年,其父柳谷书离世。 柳传志在八宝山新礼堂为父亲致悼词。短短数语,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工作性质不同,事业有大有小,但我们每个人挣的每一个铜板都是干干净净、清清白白,我们永远不敢忘记,我们是您的孩子!” 他记得文化大革命中,父亲刚刚被解放就去看望帮助还在水深火热中煎熬的老朋友们,结下了许多生死之交。 他记得父亲戴着阶级异己分子帽子、只发50块钱生活费的情况下,每月还依旧给孤寡的老邻居赵大妈10元钱。 他想起自己17岁那年,父亲和母亲对他说:“我的孩子不管做什么,只要做一个正直的人都是我的好孩子。” 父亲活着的时候,柳传志曾在多种场合提到他对自己的影响。 他说父亲极敬业,“他60多岁到香港去开办事业,贷了80万块钱,后来做成了,为国家变成5个多亿的资产。60多岁了,下雨天徒步上班,为了省下6毛钱电车费。” 他说父亲极重信誉,“像不迟到这件事情,真的就是他做得最好。什么时候请人吃饭办事情,从来守时守点,说出去的话一定要做到。” 有人看到那份悼词,字迹潦草,再也看不出柳传志以往的细腻,有几处被涂了又改,改了又涂;还有几处,被泪水晕成一片。 其悲痛难以言喻。 04 了解柳传志的人知道,他和父亲有多么相似。 柳传志的守时守信、自律自持、君子之风,在企业家中都是出名了的,很难挑出第二个人和其相媲。 其“教父”之名号,也是业内的最顶尖的大佬喊出来的。 “柳传志经常为了一个小小的约会等一个小时。北京堵车厉害,如果他提前到了,他就坐在车上边工作边等。” 几十年如一日,柳传志和他带的团队,甚至整个联想,都为诚信付出了非常大的成本。 但这个红利之大,同样难以用金钱测算。 雷军“花了很长时间学习柳传志,学习他管公司的方法以及他的思想、境界、方法论等”。他说:“柳传志在每一个中关村人的心里都是中关村的教父。” 王健林毫不吝啬地盛赞:“柳总的确是我们中国企业家的领袖,也是我们中国企业家群体的一个榜样。为有柳传志这样的兄长和朋友而感到骄傲。” 马云公开说,中国有柳传志,我们的柳传志和联想,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了不起的企业家,或任何企业家的教父,他就是我们中国企业界的财富。 05 尽管柳传志早已被商界奉为“教父”,达到如此高度的时候,我们至今还能在第一代企业家身上,看到过往的痕迹。 那种谨小慎微。 2017年,财经作家吴晓波采访柳传志。 当吴晓波称其为“教父”时,柳传志急切地拦住他的话头说:“别别,晓波,你千万别这么说,你这么说把我挂在这里很难受的。” 这种下意识的反应,令人颇为触动。 第一代企业家,习惯了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习惯了在中国特殊的政商夹缝里,小心翼翼地生存。 “文革”时,一个对柳非常好的中学老师被枪毙了,对柳影响很大,“这事我心里头怎么也过不去这关。” “回想我们那一代企业家的创业经历,更多是缘于商业环境的制约与约束。那时候经营企业既需要经营智慧,也需要政治智慧,需要懂得忍让。” 大部分时候,柳传志总是笑脸示人。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晚上,为了向某处长汇报工作,柳传志带着几个同事在冷风中等了将近3个小时。 有人回忆起来说 “天那么冷,但是柳传志一直乐乐呵呵的,没有任何一点埋怨的意思。他还一度怕我们饿着,让我们去吃点饺子。” 他常和身边的同事说,“千万要记住,我们是要做大事的人,永远不能埋怨。” 80年代,柳创业之后,磨难无数:被机关办事员长期刁难、被迫搬迁生产厂、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的那些碰撞……各种办企业与政府打交道中会有的槛,他都经历过。 联想曾在某地投资准备建一个冷链市场,钱交完了,领导换届,下任领导上来说,这块地改为绿化带,不能投了,几千万就白交了。 何其艰难。 如果问,柳传志这些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留下了什么? 那就是超越了时代的火种。 在当时晦暗未明的中国,规则不清,政策不齐,法律也不全,有一群人硬是踩着刀尖,一点一点打开了市场经济。 06 柳传志常说,“我自己领悟出的道理有两个:不在改革中成为牺牲品、有理想而不理想化。” 大成于此,束缚可能亦于此。 今日的联想,有许多不能回避的历史困境——比如创始人的路线之争、创新投入过低、发展势头不振等等。 有人说,这方面联想的决心是不够的。 正如项立刚在《是什么人在黑联想》一文中所说的: 尤其是当联想已经取得世界PC第一的位置时,在芯片,在配件,在底层业务上的投入,却畏手畏脚。 某些舆论开始怒其不争。 尤其当大家看到华为通过大量技术投入,获得了很大回报,也希望曾经远比华为强大的联想,能并驾齐驱。 大家希望联想成为一个技术领先公司,带动中国高科技产业上一个台阶。 显然,联想与大家的期望是有距离的。 面对这样的结果,公众失望的情绪渐渐化作怨言。 但正如胡润所说:“柳传志是第一个,哪怕后面有人比他做得大,他也是第一个。” 柳传志走“贸工技”路线,是因为创立之初,联想先要活下去。 他选择做大,是希望联想有足够的体量抵御风险,只有个头儿大起来,才能完成替代,也才可能在未来完成超越。 这是“用空间换时间”的游戏。 每个时代的企业家都有其时代所赋予的使命。 07 正如一直保持中立的吴军,今年为其发声: 联想没有做芯片,并不都是它的责任。这恰好是柳传志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紧跟国际化业务。 跟它同时代的PC系列企业几乎已经不存在了,剩下来的,宏基已经不行了,惠普转型做服务了,戴尔下市了。 今天再看联想做到这样的业绩,其实已经非常好了。 可以讲,联想当年走的路,是让中国最快赶上世界步伐的路。美国的很多大公司,包括中国的企业,都用联想的机器。 不能否认的是,联想凭一己之力,做到了全球PC第一,让中国拥有主动权,也为移动互联网打下了隐形基础。 如今,联想在全球约有5.7万名员工,业务遍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8/2019财年,联想的整体营业额达到3400亿人民币。 无论柳传志做得如何,是否错失了其他机会,他都完成了他们那代企业家的使命。 十余年前,柳传志曾在一个节目里,给“未来的企业家”写信致辞: 可能你们有的已经在路上了,有的还没在路上,就像30年前,我只是个普通的科技人,根本没有想到我们开创的企业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我们有幸走上了一条创业的道路,更有幸亲历了一个伟大的时代。我自己快要退出这段路途了,对你们充满了羡慕和期待。 羡慕的是,你们一上路就已站在一个全新的起点;期待的是,你们会把我们的祖国带向世界的中心。 一代人的开拓,又一代人的拼搏,生生不息才有了当下的中国。 “柳传志时代”谢幕,这或许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充满更多创新、理性和更制度化的时代,逐渐郁勃。 08 在诸多似是而非的口水和苛责里,柳传志还是1984年的那个柳传志,还是希望改变命运的那个工程师,还是对未来充满信念的那个青年人。 他曾经在疑虑中前行,走两步退一步,他也有自己的局限,甚至错判过潮流,但他从来未尝改变过自己的底色。 正如《圣经·提摩太后书》中所说的一样: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他是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象征,是中国商业文明的一座纪念碑。 无论如何,柳传志都配得上我们由衷的致敬,配得上这个时代的一个致敬。 祝老爷子退休快乐 :) [详情]

正和岛 | 2019年12月26日 06:30
柳传志退休 联想集团正闯关
柳传志退休 联想集团正闯关

  原标题:柳传志退休,联想集团正闯关 来源:钛媒体 2019年12月19日,联想控股发公告宣布董事长柳传志退休。这位创业始于1984年的第一代企业家,在历经35年奋斗后终于告别商业舞台,回顾正常家庭生活。 在这35年内,中国商业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激情与彷徨,也见证了加入WTO之后的巨大机遇和挑战,也面临2008年至今经济危机之后地缘政治的一系列变化和挑战。 在联想的35年中,也从早期的代理商、到独立品牌再到投资、农业为一体,有联想控股和联想集团以及神州数码为代表的多家上市公司矩阵,与此同时,联想也是也是一家优势和问题都极为明显的企业,看衰者,质疑者,批评者从未停止,在此,我们也有必要对其进行更为详细的梳理和评价。 联想的老牌对手今何在? 联想以销售PC电脑起家,在创业之初,其主要对手有IBM、联想、宏碁、惠普、戴尔,康柏等,彼时在微软的冲击之下,行业实现了电脑软硬件的分离,降低了“攒机“成本,这也成为当年行业兴起的一大重要因素,从此时开始,电脑业由早期的技术驱动,转为劳动密集型行业。 联想创业之初为AST电脑代理商角色,其后推出联想汉卡,又在1990年开设工厂,转为电脑制造和销售,这一切也是上述行业转型的结果。 为方便对比,我们整理了联想不同阶段对手的相关信息,见下图 若从市销率看,当今PC业的资本议价能力着实下降不少,2001年康柏电脑被惠普收购时,市销率在0.6左右,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时,虽然对方年销售额达100亿美金,市销率虽然较低,但IBM每年需提7%的服务费和将近2亿美金的采购收入,获利仍然颇丰。 再看现在,坚守PC业务的宏碁和戴尔市销率在0.3左右,联想集团则不足0.2,专心做企业级客户的IBM和多元化发展的惠普则拿到了过1倍的市销率。 PC企业销售业绩对市值的权重 在降低。 从行业发展路径来看,在这30年中,老牌PC厂商正在进行如下调整: 其一,由企业PC向个人PC再向企业级转变的过程,如IBM将个人业务出售给联想,将主要精力放在企业级产品的研发和销售上,而联想也由早期的针对企业级销售向个人消费市场扩张,其后又通过云计算和数据服务等业务,重新重视企业级市场; 其二,由于PC市场整体的饱和,地域性中小企业无全球供应链以及规模效应优势之下,开始将业务逐渐出售给头部企业,行业在一段时间也由劳动密集型转为资本密集型。 其中,联想对PC业务则相对执拗,迄今为止,在全球多地进行PC企业的收购,稳坐行业第一把交椅,虽然通过收购摩托罗拉意欲大手笔进军手机业务,但由于中国市场惨烈的低价竞争,联想恐被盈利所累,在2017-2018年财报中明确表示“手机业务要专注维持利润率”,在运营商渠道红利中,“中华酷联”四大品牌除华为外几乎都退出一线市场,联想手机业务趋于保守。 究竟是何种因素产生了当下的联想,抑或是,当下的联想的气质与基因又有何种因结下的果呢? 联想几大关键时刻:FM365、收购以及全球化融合 若联想自己书写历史,可能会强调2008年奥运会、全球化收购为代表的高光时刻,而我们则希望由“走麦城”做引子来了解更多面的联想。 2000年,借互联网第一轮热潮,联想推出FM365.com,由于资本对互联网概念的高度追捧,使柳传志感到:“实打实地做,或许来不及”,在与基金经理们打交道中,柳传志又发现:市值高估,本来做不成的事情可能做成,一是,怎样以最低成本融最多资金,二是足够的资金可以收购更多的网站。 这可谓是联想第一次大手笔的多元化转型,在资本以及国内高歌猛进的PC业务的支持之下,形成“接入-FM365-垂直网站”的战略布局。 借互联网概念,在港交所发股8500万股,融资28亿元港币,给FM365投资一个亿,又以3537万美元收购了财经网站赢时通的40%股份,出资5000万元,以50%的股份与新东方合作成立新东方教育在线,同时,北大附网、国旅等垂直企业都纳入联想的互联网盘子中。 这貌似是一盘好棋:通过新兴的互联网概念从股市融资,以资本为主要工具,展开垂直业务布局,最终再反馈到资本层面,可谓良性循环。 其后坏消息其后也接踵而至,新东方遭遇了ETS事件(被指非法使用托福、GRE相关资料),赢时通又未如愿拿到券商网站资格,垂直旅游网站也直接放弃。 FM365在选择合作伙伴时,选择了美国在线,对方实质想借联想的捆绑条件,为自己打开中国市场,彼时联想电脑内嵌上网账号,为用户提供拨号上网服务,其后宽带建设跟上,该模式收益迅速降低,与美国在线的联盟也无太大意义。 这个失败的结局,对联想产生了以下影响: 1.对资本层面的运用越发熟练(包括收购IBM的PC业务),即便最终的结果是失败的,但有港交所融到的28亿元港币,对原有PC业务现金流起到了隔离作用,这项业务的失败并未影响到联想的业务根基。 2.自此之后,联想的基因越发“卖硬件”,杨元庆在担任联想集团CEO之后对销售体系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自有销售与经销商分利的问题上,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分销模式,即便是以直营为企业特色的戴尔,在进入中国之后,也开始进入国美等卖场,放弃了原则。 在“卖硬件”方面获得比较优势之后,联想此后多年在服务性或者新业务的培育中相对缓慢,在4G手机发展之初靠运营商资源手机大卖,但随着国内手机市场竞争的白热化,联想事实上退出了中国市场的竞争,仅借其后收购的摩托罗拉手机,在美洲市场尚有一定规模。 3.FM365也是联想早期可以摆脱硬件公司对市盈率、市销率这两个指标的束缚的机会,放弃之后,盈利性成为联想必须考虑的问题,这也是其后在中国手机市场进入价格战阶段之后,缺乏新概念的联想选择“专注维护利润率”的主要原因。 当然关于其失败,我们也认为这是对自己原有路径的依赖,彼时互联网门户商业模式有付费的美国在线和免费雅虎两种模式,联想希望通过PC内置上网,将ISP和门户进行串联,实现硬件向软件导流,且可以靠收上网服务费盈利,但对随后国内宽带市场的发展潜力估计不足,与其说是一个业务的完结,不如说是选择了一种行将结束的商业模式。 2001年FM365业务告一段落之后,PC业务重新回到绝对的中心地位。 2002年IBM曾向杨元庆发出被收购邀请,但考虑到此时的IBM的PC业务尚有40亿美元净资产,联想无资金实力收购,柳传志前期对收购也是持极为审慎的态度。 在2003年,联想内部开始达成共识:聚焦PC,保留手机,放弃其他业务。国际化成为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在2005年,联想最终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IBM的PC业务,获得think这一明星品牌,其中6亿美金是通过股票支付,从此时开始,联想逐渐形成“收购市场带来销售增量,并放大市场占比,在资本市场获得溢价,进而获得收购资金”这一收购模式。 甚至在收购案中,高盛的佣金也只收一半,两年后根据联想集团股价涨跌比例收取。 在2011年收购德国个人消费电子企业Medion中,共计6.7亿美金,20%是以股权支付,在收购日本企业CEC时,也通过发新股融资1.75亿美元。 股市在此成为联想的重要融资渠道,即,业绩的好坏可影响股价,也直接对融资成本产生影响,欲稳定股价,则又通过收购提高全球PC市场占比,通过收购获得全球供应链的规模优势,以此稳定市场和规模优势。 在收购过程中,国际化的融合是相当受考验的。 收购IBM之后,柳传志否定了当时美国和中国双中心的提议,实行美国中心制,且中方团队集体“降一级”,柳传志退出管理层,杨元庆担任董事长,美国人则任CEO。 这很大程度确实消解了收购后美方团队对中方的不信任感,稳定团队,实现平稳过渡,但在现实操作中又并非如此。 外来CEO由于缺乏主人公精神,在唯KPI论中,第二任CEO阿梅里奥就会通过各种财务手段来提振结果,如降低产品服务成本预提,以此最终提高利润收益。 此外,在人事问题上阿梅里奥与联想老人刘军、王晓岩等都发生过激烈矛盾。 2009财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联想亏损2.26亿美元,内因加外因,彼时的联想集团承担着巨大的压力。 其后,柳传志复出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继续担任CEO。 在国际化的融合过程中,联想错过了手机业务的发展最初机会。 虽然早在2002年通过收购厦华手机,成立联想移动,2005年还曾创下国产手机第一,全市场排名第四的成绩,但在2005年之后,国家放开手机牌照,山寨手机肆虐,价格竞争尤其激烈。 阿梅里奥决定出售联想移动,最终在杨元庆的周旋之下,联想控股联合弘毅投资为首的私募基金,以1亿美金收购联想移动,这是当时最好的结局。 在2008年,苹果正跃跃欲试改变未来手机格局之时,联想手机业务却惨遭出售,错过了手机发展的一大良机,其后又上马了乐phone系列,但仍然是运营商的定制款,而早在北京奥运会时,新华社记者就已经用联想手机从珠峰发布照片了。 外来管理团队的内耗,直接使联想丧失了从2G到4G过渡的关键节点。 联想为何做不好手机业务? 联想2018年销售额达到510亿美金,市值622亿港币,小米为1749亿港币,市值2530亿港币,双方虽然市盈率相差不大,但市销率差距显然可见。 智能手机在过去的高增长过程中,资本市场对小米给予了较高的认可,但联想则相反,全球PC市场规模的饱和已并非秘密,市场定价相对保守。 联想虽然错过了2008年最初的手机发展机会,但其后通过与运营商合作,以联发科的入门低价手机为切入,成为“中华酷联”阵营之一。 但为何会有如今的局面呢? 对于以联想为代表的PC厂商而言,在经营中具有通过供应商、经销商账期之间的时间差来获得丰沛的现金流的特点。 以戴尔早期为例,其现金转化周期(库存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在2002-2006年基本围绕在-40天,也即,企业的规模优势对上下游合作企业具有极强的谈判能力,获得40天左右的账期差,降低企业运营的现金压力。 联想亦是如此,我们整理了2011-2019财年联想集团的现金周转周期,见下图 从上表中看,联想的现金周转周期有逐渐劣化的趋势,原因有:其一,加大并购之后,库存陡增,库存周转周期也会放大,影响整个现金周转效率;其二,在PC增速逐渐变缓之后,联想对经销商的吸引力在削减,应付账款账期也会随之调整。 在2019财年,联想库存周转期为30天,在2012财年该数字仅为12天。 联想高层大多出身于销售,在早期PC市场的数次战役中也均承受了压力且打赢了胜仗,形成了强大的线下经销体系,但在2011年之后,线上的权重逐渐加大,这对原有的分销模式造成了一定冲击,加上PC市场的逐渐饱和,经销商向高流通的手机转移,联想在最初的手机又采取以加盟商为主的销售策略,经销商流失率相对较高,联想通过调整账期来加强经销商的凝聚力,应付账款账期从2011年的80多天降到2019财年的50天左右。 当手机行业告别运营商模式,进入“直营+经销商”两大模式并存之后,小米和vivo和OPPO开始展现实力,成为市场的最大收割者。 在手机的竞争中,价格成为关键点,如小米公开表示硬件利润不会超过5%,要通过互联网收入来补贴硬件,曾连续多年亏损。 作为一家老牌硬件制造和销售类公司,在资本市场对联想未能完全扭转“定性”之前,联想手机若以亏损换市场,对市值管理显然不是好事,如前文所言,联想在海外的一系列收购都有靠发股或发债为代表的募资行为,股价高低会直接影响融资成本,这也是个必须考虑的问题。 在2014年财年,联想集团税前盈利尚有10亿美元,但到2016财年,该数字为亏损2.77亿美元,也就在2016年,联想集团股价曾相当时间徘徊在5港币左右。 虽然在2014年收购了摩托罗拉,附带2000个专利,但彼时国内市场已经进入了价格竞争阶段,为稳定总利润率,稳定短期市值,“专注维护利润率”成为无奈选择。 截至到目前为止,摩托罗拉手机的主要市场仍然集中在美洲市场,且多是与当地运营商合作,根据Counterpoint数据,联想在美国手机线下市场共有8%的市场份额,在苹果、三星和LG之后。 专注美国市场,在中国本土进行事实性的放弃,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亏损,稳定了股价,在PC市场有一定回暖的行业利好下,成为联想近期表现的基础,但若无新的概念和故事,此后联想集团还能否稳定大局,这又是要考虑的。 柳传志退休,联想控股已经是一家在农业、新消费等领域不断投入的投资公司,相较于联想控股的多元化投资,联想集团则仍然是一家偏向硬件的企业,后者需要在新的时间点注入新的概念和理念,这是杨元庆需要慎重考虑的。 柳传志回归家庭,杨元庆要带领联想集团继续闯关。 梳理如此之多,不妨汇集一句话:联想是值得尊敬的企业,他的国际化、资本运作的手段都值得学习和研究,当然他的问题也值得警惕。 以上部分信息摘自李鸿谷的《联想涅槃》一书 [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 | 2019年12月26日 00:07
柳传志与任正非不同在哪里?柳传志:他比我敢冒险
柳传志与任正非不同在哪里?柳传志:他比我敢冒险

  柳传志与任正非不同在哪里?柳传志:他比我敢冒险 相关阅读: 第一期:柳传志:他是一个改革派,但绝不在改革中做牺牲品 第二期:柳传志当年想跳楼?揭秘当年他“要死要活的抗争” 来源:央视《对话》 作者:宿琪 背景介绍:12月18日,联想控股宣布,柳传志卸任公司董事长。一代传奇人物正式退休。 2013年央视《对话》栏目曾经对时年69岁的柳传志进行深度专访。在这期长达4个小时的专访录制里,柳传志敞开心扉,说出了很多不为社会大众所熟知的故事,比如,自己当年曾经因为差点辜负中科院重托而想过跳楼,还直言“当老板是一件苦差事”、“每年都要经历要死要活的抗争”,而在《对话》节目组在现场给柳传志准备的一个惊喜,更是让柳传志泪水涟涟…… 作为当年这期节目的幕后主创,现任央视《对话》栏目主编的宿琪对这次专访印象深刻。当年,为了做好这期节目,宿琪用了长达四个月的时间进行筹划和拍摄,其中仅文案筹划就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节目录制前,柳传志很“罕见”地和宿琪沟通了近一个小时。前期细致的筹备带来了格外出色的节目效果,在现场,柳传志埋悬念、抖包袱,不断掀起高潮,让宿琪和现场观众无不大呼精彩。 为了让这期节目更好的留存,宿琪亲自为这期专访撰写了文字版——将专访精华归纳成10个经典片段,从而完整、精彩地记录这次极具深度,同时又极富观赏性的专访。 故事7:柳传志PK任正非:两位英雄不同之处在哪里? 31年来,联想或强攻、或迂回,坚韧不拔。不断挑高自己的目标,一心把想做的事做成。它每走一步都会引发种种猜测,但事后的轨迹总让人恍然大悟。在《对话》四个多小时的谈话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联想成长中惊心动魄的瞬间。很少有人能拿柳传志和另一位企业家放在一起对标,但柳传志偶然间提到任正非的名字,却引发了现场观众更深层次的思考。 和联想一样,华为同样是中国企业中的佼佼者。柳传志可以说是最受媒体追捧的企业家,而任正非却一直在“躲避”媒体的聚光灯,成为最内敛最低调最神秘的企业家。做企业家的风格迥异,做企业的风格也完全不同。柳总把做企业的感受比作爬山,他认为任正非比他更大胆,更敢于冒险。柳传志坦言,他带领的联想团队都是稳扎稳打,一件事情要算计透了才开始做。 柳传志:“相对我跟任正非先生比,我不如人家的地方就是,任正非比我敢冒险,他确实从技术角度一把敢登上,他是走险峰上来的,他摔下来的时候会很重。我基本上领着部队都是行走50里,安营扎寨,大家吃饭,接着往上爬山。” 在《对话》现场,一位青年创业者田宁向柳传志抛出的一个问题同样印证了柳传志对于自己风格的评价。田宁是浙江青年创业者,1999年买过电脑,办过电脑公司。在2004年的时候他又退出了电脑硬件的行业,因为他发现电脑里头的CPU、硬盘内存,这些产品还是依赖进口,不是国产技术。他提的问题就是,联想今天作为全球第一名的IT计算机公司,但是我们的很多CP内存,还是靠进口,1994年联想讨论的一个决策,到底市场优先还是技术优先? 其实这个问题一直是很多人对联想的质疑,也是当年很多技术人员最想不通的问题。。94、95年前后,联想电脑在中国有一定地位的时候,各方面的科学界人士,包括政府也得极力希望鼓舞联想,应该进入到核心技术里边。到底是坚守做PC,还是大举冒险进入核心技术研发?这个两难的选择其实也是联想发展史上最经典的战略分叉口。 说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柳传志眉头都紧锁在了一起,似乎陷入了那段纠结的回忆。柳传志说他坚决没让大举进入核心技术研发,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没钱没底气。当年企业的第一要务是要活下来。当年联想的储备还不够人家零钱的1%,如果拿着这点钱全投入搞研发,那就是真的是找死。所以就没敢动。就在柳传志从联想退下来的那一年,那一年企业现金流,大概有30几个亿、40个亿美元左右。柳传志说,你真的决定要投在新的技术领域里边的时候,就要考虑清楚,你投下去以后连续下边怎它要把这事要算明白,你才可以去做。 1984年比较知名的国内的IT公司,全球除了IBM以外,第二、第三大的大概是王安和DEC,这些公司今天都去哪儿了呢,全都没了。柳传志说没了的原因就是他们都想引领潮流,不想走PC的路,没有真正想明白自己的定位。柳传志掌舵的联想认定就是做好中国第一品牌的PC机,只有这样专注,把所有的投资都放到这个目标里,联想才能一步一步地战胜海外那么多电脑品牌,才能成功并购IBM,才能在PC端做到世界的老大。 从一家摸爬滚打的创业公司,到世界第一品牌,联想三十几年的历程就像中国企业的一本教科书。如今的中国已经深入融入了世界,青壮年时期的联想的愿景又在哪里呢?柳传志用了这样两句话来定位他的理解。一个是以产业报国为己任。一个是做受人尊敬、值得信赖的公司。 故事8:告诉年轻人怎样当老板 中关村创业一条街,2015年成为媒体追捧的焦点。其实早在2014年,《对话》团队成员就专门来这里进行了调研。当时的这条街显得还很凌乱,很多门面还在装修。我们走访了创客咖啡馆,和这家咖啡馆的创始人聊着一个又一个有趣的创业故事。 中午我们在一家创业咖啡馆吃了一次独特的午餐:西少爷肉夹馍和3W咖啡。他们都是由几个90后年轻人创办的创业型企业的典型代表。在这条大街上不仅弥漫着浓浓的咖啡香味,还有浓浓的创业的氛围。 其实,《对话》节目是较早就关注到联想之星的创业计划的。2013年我们在策划联想控股的节目时,那时候的柳传志最钟情的一件事就是培养年轻人,2008年,在联想控股的版块内,就有一个“联想之星”的项目。“联想之星”通俗地理解就像联想的一个大孵化器,他们筛选值得投资的项目,不是单纯做天使投资,而是把创业期间的企业CEO集合起来组成“联想之星”班,进行为期一年多的培训。这些CEO们听的第一堂课就是柳总给他们上的“企业家是如何炼成的?” “发现好苗子”是常常挂在柳传志嘴边的一句话,而且用了一个更形象的词叫“鲨鱼苗子”,他希望培养和呵护他们。最早的几年,柳传志是拿出控股公司的几亿元投入到联想之星的培训计划里,在全国惊心挑选“好苗子”,拿出自己的钱来进行一年多的从理论到实践的培养。这真是一件“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有功德的好事。 我们的节目中选取了两位小企业家谈了他们的感受。有一位企业家说,上了“联想之星”之后,简直就是对他人生观价值观的重塑。原先做企业,先是解决温饱,然后从百万挣到上千万,似乎只是一个数字的爆发和增长,但在企业家精神层面很迷茫,企业家难道只是挣钱的概念吗?企业家自身应该怎样自我定位? 在柳传志给他们上的课上,最重要的就是解决了“企业家价值观”的问题。他说,如何你不愿承受身体和内心的痛苦磨练,就不要自己当老板,就给别人当职业经理人。但当你创业的时候,就必须认定这是一份苦差事,要心甘情愿,这样在做的时候才没有抱怨。真正努力了不成没有后悔,我自己选择的,这么想事,心情会好,首先第一心情要好。如果真的心情不好,干脆改行干别的,事先想清楚,不要自己选了事,埋怨谁,这是我当年永远心情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创业开始,就意味着你肩上多了很多责任,从小老板到公司董事长再发展到更大的企业,每一个阶段都是企业家成长的过程。当小老板时候,你是为公司几个员工忙乎,企业再大点,你就开始为社会考虑得更多,再到像联想那么大规模的企业,那你就代表中国。每一个阶段面临的问题是不一样的,承担的责任也是不同。 在《对话》节目的录制现场,一位叫潘鸿宝的年轻企业家献上了这样一首歌:“我们以火一般的热诚,战胜一切困难伤痛,满怀无限希望,为祖国贡献力量,追逐着心中的梦想,踏上了追逐的征程,把梦想变成明灯,照亮了创业的路,创业的心点燃了激情,理想之星震撼了你的心灵,联想的人激起了同一个梦想。”这个歌词就是他参加完联想之星的结业式后,特别有感触,夜里两点钟充满了灵感而写成的。这首歌,也代表了很多联想之星的心声。 [详情]

央视 | 2019年12月23日 11:41
柳传志退休遭攻击 白岩松:短视!不知过去,不念未来
柳传志退休遭攻击 白岩松:短视!不知过去,不念未来

  央视网消息:12月18日,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宣布退休,这名75岁的老兵,从40岁的1984年开始创业,35年的时光与联想和中国的改革进程紧密相连。这35年,柳传志和他的好多老伙伴共同定义了中国企业家这五个字,使中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演变成也可以有很多的人应该“学而优则商”,因此说他们几位是有历史性的功勋,不为过。 白岩松:而围绕柳传志的退休,有一些年轻的网友在网上随意发表着不礼貌,甚至攻击的言语,这是典型的不知过去,不念未来,只知道一点现在的短视行为。就像吃五个馒头觉得饱了,前四个馒头就毫无价值,只有第五个馒头才功勋卓著。这是笑话,更何况我们现在还远远没有饱。 白岩松:祝老兵柳传志健康开心,退而不休,他也不会休,尤其是他对世界永远好奇的大脑。同时我们也要祝福联想走上更快的发展道路,对现在的联想有一些不满意,也与大家更高的期待有关,谢谢你:老兵柳传志。[详情]

央视 | 2019年12月23日 09:59
柳传志背影里的三个问号
柳传志背影里的三个问号

  原标题:【一周焦点】柳传志背影里的三个问号 来源:工人日报 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12月18日宣布,联想控股董事长、执行董事、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卸任公司董事长及执行董事,将担任联想控股名誉董事长、资深顾问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成员。 尽管早前已公开提出过退休设想,柳传志此番辞职仍引发舆论轰动。作为改革开放第一代企业家中的代表人物,柳传志转身后的背影,值得人们认真审视。 在柳传志的创业路上有3个人是绕不过去的。1984年,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周光召提出“一院两制”,让一部分科研人员做基础研究,另外一部分出来办企业,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推向市场。“憋不住”的研究员柳传志和其他研究员一道在中科院计算所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传达室里创立了北京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前身),才有了后面的诸多激荡故事。 回望故事的起点,引出第一个问号:35年过去了,科研成果转化这件事做好了吗?查阅报道会发现,科研成果转化仍然比较难。这其中既有一些成果本身不接地气的原因,也有产学研对接不畅通、体制机制不灵活等原因。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鼓励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创新主体及科技人员转移转化科技成果。改革的脚步从未停止,打通科研成果转化通道的努力仍在继续。 人们提到柳传志,还常会想到另一个人——倪光南。20世纪90年代初,联想内部有两种观点:一派主张研发创新,另一派主张营销达到品牌效应。最终,柳传志坚持的“贸工技”路线获得胜利,倪光南被迫离开。尽管此后联想在业绩上取得的成绩颇为亮眼,但是缺乏核心技术的诟病也不绝于耳。柳传志曾对媒体坦言:当年走“贸工技”路线,是因为只能通过贸易的方式积累资金后,再做技术上的突破,因为技术投资需要大量资金。 反思那场争议,引出第二个问号:如今还有没有企业不敢、不愿投入研发?答案是有的。这既有一些企业家自身短视的原因,也有知识产权保护不健全、融资难融资贵等原因。当然,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投入研发,才能做强做优做久。为企业提供一个敢于研发、愿意研发的营商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柳传志此次退休,联想控股新的领导核心也浮出水面。宁旻、李蓬的名字听起来有些陌生,但是符合柳传志培养年轻接班人的一贯风格。提到对于年轻人的培养,被视作柳传志“门徒”的杨元庆是一个典型。1994年,不满30岁的杨元庆便被柳传志委以重任。此后,柳传志更是将联想集团的接力棒交到杨元庆手中。前不久发布的2019年《世界品牌500强》中,联想跻身前100强。 联想的接班人已尘埃落定,展望故事的续集,引出第三个问号:在新一轮的改革、创业大潮中,谁领风骚?他们又将演绎怎样的商业传奇,我们拭目以待。[详情]

中国新闻网 | 2019年12月23日 01:51
柳传志退休:和一个时代的告别
柳传志退休:和一个时代的告别

  当75岁的柳传志挥别商业江湖的瞬间,我们在和一个时代告别。[详情]

经济观察报 | 2019年12月22日 07:32
柳传志退休之后,联想江湖争议未决
柳传志退休之后,联想江湖争议未决

  这位从时代的夹缝中走出来的企业家转身离场,也宣告着由柳传志表征的一个时代符号自此终结。[详情]

经济观察报 | 2019年12月22日 07:28
柳传志退休之后 联想江湖争议未决
柳传志退休之后 联想江湖争议未决

  柳传志退休之后,联想江湖争议未决 钱玉娟 在过去四十年群星灿烂的中国企业家群体中,坊间获封“企业教父”称号的只有柳传志一人。 作为联想帝国的缔造者,柳传志身上有着这样一个抹不去的符号——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企业家。 1984年,经济改革的序幕拉开,随即一股创业大潮涌起,身在体制内的柳传志跃入其中,在亲身经历中国经济丝缕变革的同时,他也目睹了同一时代企业家们的浮沉。 他创建的联想集团,曾是中国高科技企业里最闪亮的一张名片,年至古稀,他又亲率联想创投奔赴港交所敲响上市的钟声。 激荡35年间,柳传志曾多次进退。是他不愿意放手吗?应该不是,联想集团他本已退的干净,但因2009年陷入巨亏,让他不得不再次披挂上阵,力挽狂澜,对杨元庆“扶上马又送了一程”。 如今的联想已经从微末到庞然,而柳传志却不能再扛着它前行。没有公开发布会,连内部都没举行隆重的仪式,12月18日18时26分,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出一则公告后,75岁的柳传志,宣布退隐江湖。 公告显示,按照既定计划,联想控股董事长、执行董事、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卸任公司董事长及执行董事,将担任联想控股名誉董事长、资深顾问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成员。 这位从时代的夹缝中走出来的企业家转身离场,也宣告着由柳传志表征的一个时代符号自此终结。 没有柳传志的日子 若联想控股没了柳传志,在接班人的猜想中,外界将最大的砝码压在了联想控股总裁朱立南身上。 然而,从公告来看,联想控股执行董事、总裁朱立南卸任公司总裁之职,将继续担任联想控股董事,并任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成员,同时还担任君联资本董事长、联想集团董事。 经济观察报记者看到,在联想控股的新班底中,两个此前尤为低调的人物被镁光灯聚焦。联想控股原高级副总裁、首席财务官宁旻接任董事长,并任提名委员会及战略委员会主席。而新任首席执行官则由联想控股高级副总裁、联想控股(天津)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蓬担任,同时公告显示,董事会亦提名李蓬为公司执行董事。 在五少帅中年纪最小的宁旻,生于1969年,这让他在联想中的角色并不如其他几位突出。但是,在联想控股2013年融合了战略决策与管理执行两大委员会,成立执行委员会时,这个看起来憨态可掬的高管的名字却赫然在列。 从公开资料来看,宁旻1991年加盟联想,历任联想控股总裁助理、助理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副总裁、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执行董事;负责公司的财务与资金、资本运作、风控与审计,以及资本市场和公共关系等相关工作,并主持财务投资业务的运营管理。 2012年,宁旻成为执行委员会成员之一,彼时便被认为会是联想控股接班人的候选者之一。2014年,在联想控股改制后,他被委任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兼董事会秘书,再到2015年,又被任命为联席公司的秘书。 实际上,自2015年后,宁旻还肩负着另一重任——他是柳传志的“机要秘书”,柳传志的日常饮食和养生计划等,都是由他在安排,其中甚至包括柳传志每天要进行多久的体育锻炼,他都做出了两个小时的明确规划。 柳传志曾说,“我真的不是把工作当成唯一快乐的人,如果他们做得挺好,我当董事长也不痛苦。”毫无疑问,在柳传志的逻辑里,联想控股的接班人一定与联想的发展、投资策略合拍。 结合联想控股此前披露的持股比例可知,除了国科控股(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联持志远、中国泛海和联恒永信等作为机构股东分别持股36%、24%、20%和8.9%外,执行委员会成员中柳传志、朱立南、宁旻、陈绍鹏和唐旭东分别持股3.4%、2.4%、1.8%、1%、1%。 从高管的持股比例来看,57岁的朱立南本可以“顺位继承”,但最终宁旻接棒。据经济观察报记者了解,柳传志和朱立南从联想控股上市之后就开始认真准备企业的传承问题,他们认为公司未来的领导核心应是:年富力强,更具创新精神,更为国际化的班子。 经过内部观察、培养、评估,以及外部甄选,他们一致认为,宁旻和李蓬是最合适的董事长和CEO的接任人选。 争议在成就之间 在柳传志创造中国商业传奇的过程中,属于他的并非都是高光时刻,期间也曾颇具争议。 1988年,40岁的他,与中科院计算所的10个科研人员,一头扎进小平房里创办了北京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集团的前身)。 外界看到了柳传志积极响应号召,投身商业创新的那种果敢,但据曾与柳传志并肩作战的,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倪光南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彼时中科院计算所一直为他们保留着职位,“做不下去还可以回去,也不会有太大损失。” 从创业之初的“倒卖”电子表、电冰箱等产品,到倪光南作为公司总工程师主导研发了第一代联想汉卡,成功推向市场后,让联想看到曙光。 随后,联想的自有品牌PC也在1990年面市,历经多年发展,联想甚至代表国产品牌PC与海外巨头竞逐。 那是1994年,倪光南提出联想应该走技术路线,研发创新“中国芯”,以对标海外英特尔的“芯片”技术攻势。然而,彼时身为联想总裁的柳传志未予认同,他认为联想在当时并不具备技术储备和资本的实力,无法支撑芯片研发的需求。 就此,发展路线是“技工贸”还是“贸工技”,成为联想成立以来首次面临拐点。分歧的最终结果是,联想取消了相关研发项目,举全力发力销售贸易。这也成为联想多年后被诟病“缺少核心技术”的根源所在。 当然,“贸工技”路线的选择,让联想在当时成果累累:不仅让自有品牌PC业务的市场份额持续扩大,甚至在2004年成功收购了IBM全球的PC业务,一跃成为全球PC业务的霸主。 然而当下重新审视中国的高科技企业,鲜少有人将联想排在前列。反倒是从设备贸易起家的华为,后来因对创新研发更为投入,成为目前国内引领“中国芯”及通讯设备技术创新的典范。 柳传志并不避讳谈及主导联想当年的发展选择,“当年我走的道路,人家说我不重视技术,只做贸易,我觉得是他们没有身临其境,其实当时主要是因为没有这样的投资机构,我只能通过贸易的方式积累资金后,再做技术上的突破,因为技术投资需要的资金量是非常大的。” 很多人也会拿与他同龄的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作比较,而柳传志总会谦虚地“自贬”,“我并没有任正非那样的胆量和气魄去做技术的研发投入。” 柳传志曾坦言心有遗憾的是,执掌联想期间BAT都曾找来,但他错过了。这让他于2001年大刀阔斧地将联想集团分拆为二,并直接将联想集团的接力棒交给了37岁的“门徒”杨元庆。 柳传志再次投身创业大潮,坐镇联想控股,当起了投资人。他想去挖掘、发现一些领域的创业者,并帮助他们实现成长或蜕变。 屡现风暴眼中 将联想集团交托之后,柳传志执掌联想控股的过程,让其完成了从企业家到投资家的角色转换。 在他的规划中,“控股的主要职能是定方向,选人才,配资源,监督和考核。”不只子公司的业务方向由控股来定,“谁做领军人物,启动资金以及社会资源的分配都要由控股来定”,控股甚至可以对子公司进行监督考核。但柳传志还强调,联想控股不会介入子公司本身以及被它投资的企业的具体业务。 然而,不少人仍会将联想集团与联想控股混淆,这一问题甚至让后者在2015年上市时遭遇重创。 是年6月底,71岁的柳传志带领联想控股登陆港交所,彼时发行价定为42.98港元,一共发售3.52亿H股,融资总额达151.7亿港元。 但是,由于很多投资者对于联想集团和联想控股并不能真正地分清楚,这是一个重要因素,也带来联想控股上市当天的破发,仅收于42.95港元。上市之后,联想控股股价一度暴跌近40%。联想控股不得不花费超20亿港元回购股票,以图“救市”。 “市场并不理解联想控股的业务,仍然停留于从事IT业务的联想集团。”在上市初期,柳传志曾就股价跌势对外如是表示。 确实,联想集团是联想控股的支柱。在2015年前后,联想集团曾因手机业务亏损严重,不得不面临巨亏45亿元的重大危机。而作为母公司,联想控股更加受到连累。 柳传志认为,支柱企业面临的一些困难,并不会让联想控股的根基从整体上受到动摇,也正因此,控股才要通过战略投资形成多个支柱产业。 正如柳传志在联想控股上市答谢宴上所做的感慨,“由于战略上的失误,我也犯了很多错误,有很多地方依然要很小心、很谨慎地做。” 他心里清楚,要做好一名投资家并不容易。 扎进投资领域的柳传志,还曾数次面临危局。 那是2013年的一次小范围的企业家座谈会,柳传志在会上抛出了“在商言商”的论调,其原话是,“从现在起我们要在商言商,以后的聚会我们只讲商业不谈政治……” 随后引起商界的轩然大波。不少商业大佬都开始就此展开讨论,随之问题被放大至企业家责任感的问题,就此延伸出了一个至今备受争议的论题——企业家或企业究竟要不要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无害的言论可以说,但对企业严重有害的言论不会说也不敢说。”柳传志做出回应,他称自己所言是实事求是,并不想进行辩解。 这让外界将这位老人推向了舆论的潮头。此后,吴晓波对这一事件曾做评论,他认为柳传志说出在商言商这句话时,本身就是一个参与中国当代政治的姿态。 再次置身镁光灯之下,是在联想2018年陷入“5G投票”风波中时,74岁高龄的柳传志,因不忍“不爱国”的舆论谴责,亲自站出来,并与杨元庆和朱立南联名发表了一封名为《行动起来,誓死打赢联想荣誉保卫战》的公开信,对事件予以澄清。 除了表达联想在5G标准的投票过程中没有任何问题,柳传志认为,“联想当之无愧是中国民族计算机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中国到世界的一个缩影,全体联想人都会记住历史,传承信念。事实怎能歪曲!联想的荣誉岂能任人践踏!”同时,他呼吁中国企业应团结,不能被外人所挑拨。 一时间,柳传志身上除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企业家符号,还多了一层“家国情怀”的烙印。也正因此,在退休的消息发出那刻,业内对这位老人终于转身离场产生了深层的关注。 12月16日晚,柳传志要退休的消息便被广为传播,联想控股前员工陈昊看到后,随即在朋友圈发布了一张2014年与柳传志的合影,他说到,“第一份工作,在柳总的耳濡目染下成长,是何等的幸运。致敬!” 在陈昊的眼中,之所以钦佩柳传志,是因为“他很正派,有想法,对企业管理的贯彻很坚定。” 确实,柳传志的眼中有不少“铁律”,诸如子女不能进联想工作。他希望联想可以是“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而他的子女则在联想之外的领域为人熟知,其中尤以女儿柳青从高盛最年轻的董事总经理,到加盟滴滴并一路升任总裁而引人关注。 启幕年轻管理者时代 友人曾劝柳传志动笔写自传,把自己这一生的经验教训或人生感悟,抑或是在联想带队伍、谋规划、定战略的管理方法论化为铅字留下来,但都被他拒绝了。 不过,柳传志确实有兴趣和耐心去与创业者沟通交流。在联想之星为创业者提供的培训课堂上,柳传志经常会亲自站上讲台,像创业导师一样“传道授业解惑”。只是,他始终不愿被贴上“教父”的标签。 在纪录片《十年二十人》中有这样一幕,财经作家吴晓波采访柳传志,并称他为“教父”,对于这个称呼,柳传志反应急切,当下就拦住了吴晓波。 柳传志谦虚。有数据显示,联想控股目前掌管着1000多亿元的基金,投资公司的数量多达600家,领域所涉广度也超过了BAT。他也备受拥趸。2015年,他组建起了一个名为“泰山会”的企业家组织,除了他本人作为会长外,像万通集团冯仑、阿里巴巴马云、复星集团郭广昌、远大空调张跃、信远控股林荣强、巨人集团史玉柱、百度李彦宏等大佬均是该组织会员。 这一覆盖了中国互联网企业的近半壁江山的阵容,不难看出柳传志在中国企业家中的地位之重。也正因此,他被尊称为“中国企业教父”。 在柳传志退休当晚,杨元庆感怀其为良师诤友,并写下,“柳总所传的道,是‘为国争光’的道,是‘永远要立更高目标’的道。” 谈及自己在商业市场的思考逻辑,柳传志说,“我信奉的不是‘船到桥头自然直’,而是‘拐大弯’。”这让他在57岁那年“拐大弯”,甚至直接跃出了最熟悉的IT行业,进入金融服务、现代服务、农业与食品、房地产以及化工与能源材料等多个行业,描绘起了投资版图。 纵观当下市场经济各业态中,“联想系”帝国不可小觑。其中,联想控股作为母公司,不仅有下属联想集团、神州数码、联想投资、融科智地、弘毅投资这五家子公司,控股还相继捧出了登陆港股的神州租车,冲进创业板的拉卡拉,以及正在备战IPO的旷视科技等。 柳传志直言,联想走的是一条产业化的路,风险性比较小。在他看来,联想控股在做的事情是未雨绸缪。因此,除了在消费、金融服务和人工智能板块的战略投资,联想控股在农业和食品板块有上市公司佳沃股份,先进制造与专业服务领域有联泓集团等,在赛道选择上,联想控股多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势紧紧关联。 如今,联想集团的IT业务中,PC重回全球市场冠军的位置,此外,联想控股旗下的联想创投集团也在通过投资更多人工智能、物联网及大数据相关创新企业,以进一步丰富联想集团的新科技能力。此外,联想的产业布局也在不断向外辐射,金融、现代服务、农业、酒业、物流、文化、能源矿产……柳传志搭建起的联想帝国愈发庞大。 然而,从2019年的中期财报来看,联想控股营收虽然同比增长15%达1793.11亿元,但其净利润却同比下降6%,仅为26.65亿元。盈利势头亟需提振,加之股价一直在中位徘徊,联想控股虽然处在柳传志的光环之下,可以明确的是,它需要一个全新的长期战略指导,这个任务交到了宁旻身上。 作为柳传志相中的千里马,宁旻跑到了联想控股的前方,于他而言,接下来如何让联想帝国愈发向好,或是最为艰巨的任务。 而于商界,当柳传志表征的经济改革后第一代企业家的符号成为历史,由宁旻等年轻企业家启幕的新时代,又将谱写怎样的商业传奇,当拭目以待。[详情]

经济观察报 | 2019年12月22日 05:13
柳传志当年想跳楼?揭秘当年他“要死要活的抗争”
柳传志当年想跳楼?揭秘当年他“要死要活的抗争”

  原标题:柳传志当年想跳楼?揭秘当年他“要死要活的抗争”  背景介绍:12月18日,联想控股宣布,柳传志卸任公司董事长。一代传奇人物正式退休。 2013年央视《对话》栏目曾经对时年69岁的柳传志进行深度专访。在这期长达4个小时的专访录制里,柳传志敞开心扉,说出了很多不为社会大众所熟知的故事,比如,自己当年曾经因为差点辜负中科院重托而想过跳楼,还直言“当老板是一件苦差事”、“每年都要经历要死要活的抗争”,而在《对话》节目组在现场给柳传志准备的一个惊喜,更是让柳传志泪水涟涟…… 作为当年这期节目的幕后主创,现任央视《对话》栏目主编的宿琪对这次专访印象深刻。当年,为了做好这期节目,宿琪用了长达四个月的时间进行筹划和拍摄,其中仅文案筹划就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节目录制前,柳传志很“罕见”地和宿琪沟通了近一个小时。前期细致的筹备带来了格外出色的节目效果,在现场,柳传志埋悬念、抖包袱,不断掀起高潮,让宿琪和现场观众无不大呼精彩。 为了让这期节目更好的留存,宿琪亲自为这期专访撰写了文字版——将专访精华归纳成10个经典片段,从而完整、精彩地记录这次极具深度,同时又极富观赏性的专访。 故事3:解密柳传志当年想跳楼的时刻 当年联想的技术人员对实验室里的结果是比较清楚,但要把它变成真正的生产线的时候,还是有不懂的地方。所以当他们当下决心要做的时候,在香港买了一家非常小的有生产能力的公司。当时买下这家公司,准备好生产以及要参加汉诺威的工业展共投入了100万美金。这笔钱柳传志可是把北京联想所有的家当作为抵押,再加上中科院和他自己共同借到了100万美金,这可是他们所有人的身家性命啊。1989年的夏天,正当北京联想的同事们巴望着他们的香港公司能在汉诺威展览上大展宏图的时候,却出了大事。 当时一位姓吕的香港总经理向柳传志汇报说,因为制造过程中为了买一个零配件耽误了时间,根本赶不上预定的汉诺威展览了。柳传志说:“顿时我就火了!错过了那个展览,第一批成果你卖不出去,后面第二笔钱回不来,资金流就要断了,还能上哪里借钱去?” 怒火冲天的柳传志立马要飞往香港。他当时做了一个特别的举动,不告诉香港公司的员工,更不允许他们到机场接他。刚开始我们以为这是一个随意的安排,没想到这个举动背后有着深刻的含义。 “你怕走漏风声是吗?”陈伟鸿问。 “不是,没什么走漏风声的问题。因为这火气非发出来不可,你不说他们不知道厉害,你要在机场,你见了面,我跟你照样握手,微笑,我不说。到第二天,全体人员开会的时候,我到那再跟他发火再说,这不太象话。这人不挺阴吗?这算什么?如果在那发完火,第二天就没法发火了,没法发火教育不了员工。所以这话那天就甭见面。” 原来第一天不见面自有玄机,等着第二天的暴风骤雨呢!第二天,高层管理人员在一起开会,柳传志一开口说话话茬就不善。后来他说到激动处,说:“如果要是参加不上的话现金流就断了,现金流断了这公司就完了。而这钱哪儿来的呢,一百万美元,是我用国内的全体员工的辛苦劳动,再加担保和借贷来的,这一百万真没了,就应该跳楼。我到现在我就是个跳楼的人,跳楼的人说话,所有人都得听,而且不能光听还不算,我得问你们问题你们就得回答,你们就得以这种心情对待我。” 柳传志还走到了会议室的窗口边上,当时那个气氛很紧张,充满了火药味。 讲到这里的时候,整个录制现场安静极了,大家似乎都坐在了柳传志讲的那个会议室里。讲到精彩之处,柳传志也特意放低了语速,似乎专门要留一个扣儿,稍微缓了缓他接着讲故事。当他一顿暴风骤雨后,香港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怒火发泄完了,接下来大家赶紧想办法,检查工作,落实参加展览的各项事宜,那个积极主动性也是空前的。为啥当时这顿火发完了下属能够信服?为什么柳传志发的这么有底气呢?他说,这要看企业带头人在公司里到底是怎么做的,能不能根本上让员工信服。 柳传志说:“姓吕的香港人他是总经理,我是董事长。表面工资,我们当时定工资是定了,两万多港币,我比他大概多一千块钱,但实际上,我大概实际是只拿了两千多块钱的生活费,其它我都交还给北京联想,交还给国内,这都是自觉行为。因为这就是,当一个公司小的时候,你真的负责人,你多干少得,你自然就有威信。我确实做所有的事,全都是为了公司。” 当年要跳楼的柳传志这个小故事的结果是他们的产品按时地顺利地参加了汉诺威的展览,但可惜在汉诺威没有伯乐被发现,而是后来到了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展览会上,才被发现的。这一段故事讲完,陈伟鸿和他两句的总结中,同样有笑点。 主持人: 那在联想成立的初期,可能你常常要被这样,不规范的一些市场做法所击跨。 柳传志: 所打击,没垮。 主持人: 我用错了词。(观众笑) 柳传志“所打击,没垮”这五个字中,特别夸张了“垮”字,还拉长了很久。现场的观众都笑了,一个企业生死存亡时刻还能这样幽默风趣地表达,也是醉了。这一段关于要跳楼的故事是现场最活灵活现的,柳传志埋悬念,抖包袱,掀高潮,有点像马三立的单口相声,他天生就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这也给很多企业家启示,如何学会沟通,做员工的思想工作那都是很大的学问。 无论现在的人如何唱衰电视业,但当你真的和这位企业家面对面,看到他的表情和眼神,听到他的声音抑扬顿挫,才能如此近地真切感受到他的魅力,这就是电视人的独特享受。但电视也有缺点,一晃而过,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要把这些电视实录记录下来变成文字的原因。 故事4:每年都要经历要死要活的抗争 在中国,如何在宏观商业生态下,在一次次的急流险滩中,把企业家个体的智慧发挥到极致,柳传志的创业故事无疑在思想层面给我们上了一个台阶。所以柳传志在业内被很多人称作“精神导师”。柳传志坦言,创业阶段每年都会遇到一两件要死要活的事情。这些隐藏在企业家内心的委屈和伤疤现在听起来像传奇故事,但在当时,那就是一场生死搏斗的战争。 上世纪80年代,联想在香港拿到了总代理权以后,国内的电脑销路就异常顺利。有一年,柳传志和销售部经理就签了一个合同,意思就是销售部卖了多少,在产生的利润中就会提成相应的奖金。这一举措强烈激励了销售部的员工们,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这一年到年底的时候,销售方面大丰收,利润特别高。 柳传志:我们经理叫金开贵,老金光他一个人的奖金就有6400多块,6400多块那是1988年,当时的麻烦,规定什么呢?国家的规定是奖金如果超过了你三个月的月工资以上的部分要交300%的奖金税。整个部门里边一算下来,光奖金税我们大概就要交六七十万,等于快把我们这一年的利润的一大块就交出去了。 当年企业交税的政策并不合理,如果完全按照政策交,有可能企业就一年白干了。一边是柳传志的承诺,一边是政策的规定。到底该选择什么办法能解决这样棘手的问题呢?公司专门召开了会议进行研究,大概制定了三条路。一条就是把奖金发给大家,税也该交多少交多少,这样当然不会触碰到政策的红线,但势必来年的流动资金就很紧张,有可能影响到长远的发展。支持这种做法的有种“这一把把钱全分了,干不干再说”的劲头。第二条路就是走到另一个极端,所谓的让老同志们发扬风格。这种办法对于经历了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有特别的意义。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这句话是我在农场的时候,一听这话就紧张。大家你们猜为什么吗?我在农场劳动的时候,那是1968年,插秧,一望无际的大稻田在广东的珠海农场,夏天,插秧那叫苦,那叫累。解放军连长动员,跟大家说前面就这一片,大概还有20亩,全连一块上,咱们插完,插完立刻回去休息。大家就努力插,插完到头坐下,准备回去休息,连长又宣布说,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前面还有20亩。真是这样。这话多次听,听完了以后就紧张,你想我要跟大家伙说这话,马上说完以后,后面这员工,都是老同志,真的就威信全无。 讲到这个细节的时候,柳传志出神入化的表达把现场的观众都逗乐了。当年市场经济在中国还并没有完全建立的情况下,如何体现市场的价值,如何激励员工,看似小问题都是必须面临的大课题。除了上面两个极端的办法,会议中认为第三条道路可选,那就是拿获利的支票去换取现金,先不入账,悄悄把钱一发,税务局不知道就完了。这第三条路也可以说走了一个中间路线,也是踩了当年的政策钢丝,因为那是要冒风险的。但柳总最终拍板,同意了第三种方案,他也默默承受了自己要承担的责任和风险。当年的奖金发完,公司员工皆大欢喜。但这事一年不到就东窗事发了,逃税的做法受到上级部门科学院的通报批评,还罚了9万多元的款。但柳总说,当年公司利润增长的厉害,9万多元不算什么。更重要的是,受到的警告也并没有因此抬不起头来,在他看来,给员工发奖金并不惭愧。因为当年的税法对于中小企业并不合理,一两年之后税法改革,这样的事就再也不可能出现。当年的奖金风波终于顺利度过了。 其实当年的这一件小事,对于初创期的联想却是大风大浪,能不能在大风大浪中平安到达陆地,是考量掌舵者的智慧和勇气的。面对捉襟见肘的流动资金,如何把员工利益和公司利益紧紧捆在一起,拧成一条绳,劲往一处使,现在看来顺理成章的很多激励员工的办法在当年那可是难以求来的“真经”。市场经济中,企业走在最前沿,政策往往跟随其后,所以企业的很多举动也是在“试错”,这一过程也改变了政府的决策。[详情]

央视 | 2019年12月21日 13:58
水皮杂谈:柳传志的遗憾在哪里?
水皮杂谈:柳传志的遗憾在哪里?

  柳传志之于联想就相当于中关村第一代标志性人物,随着柳传志的正式退休,也就标志着中关村第一代创业者谢幕了。[详情]

华夏时报 | 2019年12月21日 05:39
"中关村第一代"背影:柳传志江湖再见 中国硅谷急变

  75岁的联想控股(3396.HK)董事长柳传志告别了他一手创立起的联想,这是他与联想的最后告别。[详情]

华夏时报 | 2019年12月21日 05:39
柳传志35年3件事:创联想、留经验、带人才
中国经营报 | 2019年12月21日 05:38
柳传志35年3件事:创联想、留经验、带人才
柳传志35年3件事:创联想、留经验、带人才

  柳传志35年3件事特约撰稿/黄玉露“一个人只有一种命运。”12月18日,历经商场35年的柳传志正式宣布辞任联想控股董事长,开启退休人生。从1984年创业至今,柳[详情]

中国经营报 | 2019年12月21日 05:38
柳传志退休:和一个时代的告别
经济观察网 | 2019年12月20日 15:53
英媒评述柳传志退休:解决联想长期存在的继任问题
英媒评述柳传志退休:解决联想长期存在的继任问题

  参考消息网12月20日报道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2月18日刊载题为《柳传志卸任联想董事长》的报道称,中国科技企业家柳传志将卸任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一职,解决了该公司长期存在的继任问题。联想控股拥有世界最大个人电脑制造商,它也是中国最大投资集团之一。 报道称,这家庞大公司的控制权明年1月1日将移交给执行董事宁旻。联想控股的投资范围包括从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制造商联想(Lenovo)到卢森堡的一家私人银行,并参股高盛的中国投资银行业务。 英国《金融时报》称,据知情人士透露,现年75岁的柳传志近年已不再承担一些日常工作,引发了人们对联想集团发展方向的疑问。 柳传志和中国科学院的几名科学家于1984年创办了联想。他们当时获得了2.5万美元(1美元约合7元人民币)种子资金,为中国的研发成果寻求商业应用。后来,它成为外国电脑部件的进口商,并最终成为一家个人电脑制造商。 报道介绍,联想在2004年以17.5亿美元收购了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的个人电脑部门。一家中国公司在海外高调收购,这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联想和柳传志因此享誉全球。 这笔交易再加上2014年从谷歌收购摩托罗拉,使联想从一家中国电脑供应商转型为世界最大的科技集团之一。 报道称,美国迪罗基公司的数据显示,在柳传志的带领下,该公司一直像一家控股集团一样运营,自2009年以来,在中国和海外投资逾180亿美元,涉足银行、金融、汽车以及房地产等行业。 该公司还于2003年成立了弘毅投资公司,这是一家专门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柳传志与一些全球投资银行建立了紧密的联系。联想持有北京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而高华持有高盛在北京的投行合资企业的多数股权。 报道介绍,2017年,联想集团从卡塔尔一家公司手中购买了卢森堡国际银行90%的股份,此笔交易对该银行的估值为16亿欧元(1欧元约合7.8元人民币)。 图为柳传志。新华社[详情]

参考消息 | 2019年12月20日 14:55
英媒评述柳传志退休:解决联想长期存在的继任问题
英媒评述柳传志退休:解决联想长期存在的继任问题

  《金融时报》报道称,中国科技企业家柳传志将卸任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一职,解决了该公司长期存在的继任问题。[详情]

参考消息网 | 2019年12月20日 14:54
张维迎谈柳传志:他付出了很多 兼具三代企业家的影子
张维迎谈柳传志:他付出了很多 兼具三代企业家的影子

   原标题:张维迎谈柳传志:兼具三代企业家的影子,酸甜苦辣值得回味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岳琦  “我接触的还不少。”听闻柳传志退休的消息,长期研究中国企业家与市场经济的张维迎教授打开了话匣子。 12月18日下午,港股上市的联想控股在股市收盘后开了一个短会,随后向外界宣布了柳传志退休的消息。商海进退35载,柳传志的谢幕,外界并不意外,各种各样的柳式曲折故事再次流传。 “柳传志付出了很多,这里面的酸甜苦辣是很值得我们去好好地回味,其中也有很多的启发。”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张维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一个“套利企业家”走向一个“创新企业家”,他一个人身上这三代企业家的影子都有,无论哪一代企业家对他都是非常敬重的。 三代企业家共同的标杆 “他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企业家的代表人物。”这是评价柳传志时,张维迎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作为一个长期研究中国企业家群体的学者,对柳传志的定义,张维迎似乎已经思虑良久。 抛开80后90后创业者不谈,张维迎曾经把中国企业家群体分为三个代际:80年代的农民企业家,90年代的下海官员,世纪之交创业的海归和工程师。但对于柳传志的归类,张维迎遇到了一个难题。 柳传志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就开始了创业历程,那是农民企业家涌现的时代。不同的是,柳传志是“有铁饭碗吃公家饭”的人,应该也归于官员下海的一类,有所谓“92派”背景。另一方面,柳传志本身是一个工程师出身,他做的计算机那个时候也是高科技,后来也搞网络,跟世纪之交的这波人又有一些类似。 “三代企业家的特点都在他身上有体现。”张维迎说,从创业的年份、身份背景和知识背景来看,他跟三代企业家都有交集,所以他在这三代企业家中都有一些重要的影响,也是一个标杆。 柳传志 图片来源:联想控股供图 从下海的历史时期看,他应该属于第一代的农民企业家,但是他和农民企业家做的不一样。1992年下海的第二代企业家更多是做房地产、金融,但是柳传志是做制造业。虽然农民企业家也做制造业,但是他们做的制造业是很传统的制造业,而联想做的是当时的高科技制造业。 “据我所知,无论哪一代企业家对他都是非常敬重的,我本人对他也是很敬重的。”面对这个特殊的企业家,张维迎不掩饰自己的尊敬。作为中国改革的研究者,他评价说,“写中国改革的历史,要选一个典型的企业家,柳传志算一个典型,是绕不过去的。” 从“套利企业家”到“创新企业家” 虽然在主流经济学中,企业家群体并没有什么存在感,但张维迎始终认为,企业家创造了市场,而企业家精神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在研究中国企业家群体的崛起时,张维迎有一个清晰的判断——“中国企业家都是套利起家,现在套利的机会在减少,那么必须转型创新。” 要做到从套利走向转型创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部分企业都很难成功转型。张维迎说,“套利本身是一个短平快的事儿,来钱比较快。创新是一个高度不确定和很费时间的事,中国只有少数企业家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可圈可点的。” 做到这一点,华为的任正非应该算是公认的典型,他从一个“套利企业家”成功转向一个“创新企业家”。 可圈可点的企业家中,当然也包括柳传志。张维迎说,“可能大家各有不同的看法,但我认为联想仍然是一个从套利逐步转向创新的企业,尤其是走向国际方面。对中国企业来讲,还是非常了不起的。” 张维迎还清晰地记得,柳传志曾经说过的一个故事。80年代,柳传志当时做企业的时候就是倒买倒卖,倒腾一下计算机。柳传志去参加一个国外会议,坐在后排没人理他,但最后他带领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在国际市场名声大噪。 联想集团收购IBM PC业务 图片来源:联想控股供图 “这既是中国发展的缩影,也是柳传志作为一个企业家白手起家,最后变成一个世界级企业了不起的一个地方。”张维迎说,联想的故事本身也可以告诉我们,从套利企业走向创新企业是多么的艰难。 从一个“套利企业家”走向一个“创新企业家”,柳传志走的也并不顺利。张维迎用“九死一生”来形容这种艰难,他说,“柳传志付出了很多,这里面的酸甜苦辣是很值得我们去好好的回味,其中也有很多地启发。对中国的企业来讲是值得大家去反思,甚至学习的。” 没有产权制度改革到不了今天 “如果没有产权制度的改革,联想也坚持不到今天。”回顾联想的发展历程,张维迎特别提到了几十年前的产权制度改革。他认为,联想在产权制度改革方面是比较成功的,对这一类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联想也起到示范作用。 创业之初的联想只是中科院旗下一个“不明不白”的企业。联想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的探索,创业者、企业家和主要团队都持有了股份,随后实现股票上市,走向现代治理。 联想控股上市 图片来源:联想控股供图 “柳传志做这个事儿是比较有超前的眼光。”张维迎说。他补充道,“当然,这与中科院领导的开明有关,而这个故事本身也告诉我们,在整个改革过程当中,政府是不是承认企业家精神,对这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我觉得是很有意义的。” “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他是我脑子里的一个标本。”张维迎说,当他在总结企业家、企业家精神的时候,很多东西是从柳传志这些企业家的故事当中获得启发。 提及柳传志对改革的贡献,张维迎表示,什么改变了中国?企业家本身就改变了中国。柳传志做企业本身就推动了社会变革,他使中国人用上廉价的计算机,这对社会的推动很重要,还有他在企业家当中这种示范作用、标杆作用,使得更多的人去做企业,或者做的更规范,这都是推动。柳传志退休了,今后不“在商”了,希望他为中国社会进步继续做出另一种贡献。 [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 | 2019年12月19日 20:42
柳传志的背影
柳传志的背影

  原标题:柳传志的背影 来源:国是直通车 这次真的退了 柳传志这次真的退休了。 2019年12月18日晚间,联想控股正式发布柳传志卸任公司董事长的公告。10多年来屡次见诸媒体的退休传闻,终于成为现实。 这位75岁的老将,留下了一个复杂的背影。 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从“要死要活”到走向世界 作为改革开放40年民营企业家的标杆性人物、中关村第一代创业者的代表,中国经济起飞的亲历者、见证者,柳传志身上有不少传奇。 他本来有着令人羡慕的“铁饭碗”: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搞科研,还拿过奖。但他偏偏不满足于此。 用柳传志的话说,自己是个“骨子里不太安分的人”,心里一直有“要做点事情的强烈冲动”。 1984年,他毅然以40岁的“创业高龄”走出舒适区,在一间20平米的传达室里创办了“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也就是后来的联想集团。 那时候,大部分人对怎么开公司都没什么概念。最初几个月,柳传志和同事们卖过电子表、旱冰鞋、运动裤,还上过骗子的当,不到两个月被骗走14万。 柳传志曾回忆说,当年他们经常处于“衣食无着的险境”,“联想年年都是要死要活的,我们当时不仅仅是伤筋动骨,而是已经到了生死边缘,弄不好摔一跤就死了”。 直到1985年5月,由中科院计算所副研究员、时任公司总工程师倪光南主导的“汉字系统”完成开发,第一型联想汉卡正式开始投放市场,联想才算“否极泰来”。 但安稳的日子没过几年,更大的挑战又至。 1994年,外资电脑大批涌入中国市场,不少企业都在激烈竞争中被击垮,包括当年国内最有名气的长城电脑。 彼时,柳传志对联想的供应链、渠道、技术和管理等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成立了微机事业部,集中资源夺回市场份额。结果,联想在“与狼共舞”中不仅没有被“吃掉”,反而一路逆袭。1997年,联想电脑在中国市场占有率升至第一名。 2004年,收购IBMPC端业务,从此开启国际化之路。 2013年,联想个人电脑市场份额首登全球第一。2014年,联想并购摩托罗拉移动和IBM System X业务,向全球移动和数据中心市场拓展。 当年那个经常“要死要活”的小公司,如今已成为中国企业的代表之一。 影响几代民营企业家 柳传志的传奇,不仅因为他一手缔造了联想,更在于其经营管理之道深深影响了几代民营企业家。 雷军曾如此评价:“柳传志在我们每一个中关村人的心里,都是中关村的教父。我们每一个中关村人,都是在联想、在柳传志的感召下、激励下、指导下,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有业内人士称,提起柳传志最著名的管理三要素:“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在企业界简直无人不知,许多民营企业家将其奉为金科玉律。 类似这样的经营管理之道还有很多。 比如“复盘”。 “复盘”这个词最早来源于棋类术语,指对局完毕后,复演该盘棋的记录,以检查对局中对弈者的优劣与得失关键。 柳传志早年亲自写过“复盘方法论”。雷军后来透露,他曾经花了很长时间学习柳传志的管理方法,“复盘”论对他影响尤深,让他不断对自己、对小米的战略进行反省。 拉卡拉创始人孙陶然也说,自己的《创业36条军规》以及管理思考,多是从“复盘”文化中获得。 杨元庆回忆说,柳传志“善于在听取不同意见之后形成信任,在做出决定之后充分授权”。他还会在繁忙的差旅途中写很长的信,教杨元庆如何学会妥协,如何更好应对挫折。困难无其数,从来不动摇”,“无论公司还是个人,在战胜困难以后,都会变得比以往更为强大”。 杨元庆说,“大到管理三要素这样的方法论,小到为个人生活中的难题提醒点拨”,柳传志都以他的智慧深深影响着他人。“他在我心里播下了一颗种子:永远去够更高的目标。” 联想在国际化方面的探索,亦提供了与华为不同的新路径。 柳传志曾经这样评价任正非:“任正非走的就是一直直接往上爬坡的路,上珠穆朗玛峰的时候,我走一百米要大家停下来喘喘气,任正非捡一条更险的路直接就上去”。 他还曾经提醒说,“做企业既要低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在应付各种变化的时候尽量强壮一些。地震你被砸了,别人活三天,你能活七天”。 用马云的话说,柳传志“是中国企业界的财富”。 错棋? 柳传志也是个有争议的人物。 当年,围绕“贸工技”还是“技工贸”,他与技术派代表倪光南产生了严重分歧。 倪光南主张,联想应当凭借技术和资金优势,全力开发芯片等核心技术。而柳传志却认为高科技产品未必能卖得出去,而只有卖出去,企业才能生存。 这场争斗最终以倪光南出局告终。 此后,联想逐渐缩减技术研发,转向个人电脑制造。它顶住了外国品牌猛烈的冲击,并长期保持着在国内PC端市场的绝对优势。 但20多年过去,当大环境骤然生变,看似牢不可破的供应链可以在一夜之间断裂,人们才意识到核心技术研发有多重要。 有人不无遗憾地说,在当年那场企业发展两条道路的争斗中,如果柳传志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也许联想和中国芯片都不会是今天的样子。 至于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是押错了宝。 现在,手机日益成为人的“延伸器官”,曾经高歌猛进的个人电脑已风光不再。而联想一直在PC业务投入过多,在向移动互联转型上似乎慢了一步。 得与失,是与非,都将随柳传志的引退留给上一个时代。 柳传志曾经感慨说,当年联想创业之初,仅有几十家企业在赛跑,路途充满荆棘、暗礁和陷阱,拼的是生存能力;如今,企业是在平坦的赛道上赛跑,拼的是速度。 时代确实不同了。 能否在新时代写出更多新传奇,就看新生代中国企业家们的了。[详情]

中国新闻社 | 2019年12月19日 20:02
柳隐于林 谁传其志?
柳隐于林 谁传其志?

  原标题:柳隐于林,谁传其志? 文/于东辉 昨天,联想官方以公告的形式正式宣布柳传志退休。 35年前,柳传志扔掉中科院的铁饭碗和国家科研人员的身份,全凭一股勇气在一间小传达室里创办了联想,之后百战而成其业。 木秀于林,柳传志和他的联想收获荣誉,也招惹是非。其间斩将过关、九死一生。个中艰辛,非外人能道。 放在历史中看,柳传志的很多选择有他的不得已。就如现在被反复争议的“贸工技”,如果当年不走这条路,联想可能和当时成千上万的创业企业一样归于湮灭。 如果没有亲历过那个时代,不能亲身体会从科学家转行小商贩的行为是多么离经叛道,国产品牌战胜国际巨头的想法是多么荒诞不羁,你就很难给予柳传志和他的战友们一个公道的历史评价,就很难意识到他们对于时代、对于我们改革事业的宝贵。 教父 2010年5月30日,无锡太湖之滨,在联想之星大讲堂上,当柳传志登上讲台时,台下上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创业者掌声啸起。 那一天柳传志讲的是企业文化创立的必要和途径,他说企业文化包括企业核心价值和方法论。联想的企业核心价值是:企业利益第一位、求实进取、以人为本。方法论是:目的想透彻、阶段论和复盘。如何实现企业文化?一是统一思想,二是宣传贯彻,三是以身作则。 台下的创业者们如饥似渴地记录下柳传志说出的每一个字,每个人都相信走出讲堂,就会诞生一个新的联想。 那时候联想已经是创业企业的成功典范,联想的每一条经营原则都成为创业者习诵的圭臬,而带领联想走向成功和总结出这些经营原则的柳传志,自然就被创业者奉为“教父”。 柳传志不认同“教父”这个称谓,他甚至让公关和媒体沟通,不要把这个称谓用在自己身上。但把对一家公司的“治术”上升为普适的“治道”,并将之推广,相信是柳传志乐见的事情,这也是那些年他孜孜不倦地在全国各地讲授创业心得的原因。 柳传志显然并不满足于对商业规则和商业技巧的研究,而是在商业伦理的高度去思考中国当代的企业和企业家。 2014年,《中国经营报》要做一个“重寻企业家精神”的专题,认为改革开放走过35年,中国商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中国的企业家也正作为一个新兴群体登上历史舞台,并在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发挥着他们的影响。但在中国企业崛起的同时,在中国企业家崛起的同时,在社会上,却并未同步树立起与时代相应的企业家精神。 柳传志得知我们这个选题后,非常兴奋,让联想的工作人员安排了一次采访。当时他大病初愈,正在家里休养,就找了一个离家不远的酒店,从早晨9点到傍晚5点,和记者谈论、探讨了一整天。他从创新、以人为本、诚信三个层面谈他对企业家精神的理解。 后来发生了很多事情,也由于身体原因,柳传志出来讲话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但在去年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他还表示,企业有更好的道德标准,不仅在财富上,在文化上也能往更好的方向走。 他对普适的“治道”,仍然在进行思考,但已经不再下大力气推广了。 2017年,财经作家吴晓波采访柳传志时再次用了“中国商业教父”这个称谓,被柳传志立刻制止,柳说这个称谓让自己“挂在这里”很难受。 新世界 2000年4月,在北京中关村的广告牌上,不到20岁的谢霆锋告诉路人他即将揭晓一个秘密。几天后,在更换的广告牌上,谢霆锋告诉路人那个秘密是联想推出的FM365网站。 那时候,联想和时尚总是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后来柳传志回忆说,为了启用谢霆锋做代言人,时任联想台式电脑事业部总经理刘军在向他汇报时,很是费了一番口舌。 在1984年,当柳传志走出中科院的办公室时,他要开创一个新世界。他要在一块未知的市场上做出一个全新的事业,而此时没有任何前人的经验可资借鉴。 他幸运地成功了。 但历史不会在成功的节点上停步不前,柳传志们很快发现,他们开创的新世界很快就变成被新市场、新产品、新用户诟病的“旧世界”。 有一件事给柳传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次开会马云和王健林争执网购的未来,王健林站起来问与会企业家:我们这里谁在网上购物?没几个人举手。马云也站起来问后排年轻的服务员:你们谁在网上购物?结果她们都举了手。 为此柳传志不得不观看电影《小时代》,并让年轻人给他讲解,他想了解年轻人的想法。 但让老一代人抛弃成见,接受新事物,其难度之大,可能超出了柳的想象。 在一次内部讲话中,杨元庆提醒联想移动的高管,PC时代早已过去:“现在需要的竞争力已经完全不同。我去年跟你们说了几次,要醒一醒,我甚至还说了你们拿榔头敲都敲不醒,你们太慢了,在错失机会。” 柳传志说,他在养病时,医生告诫他不能用眼,不能读书的他就只能在喜马拉雅上收听音频。有一段时间他天天收听老罗的“罗辑思维”,觉得有意思,但又大多不能认同罗的观点。有一次听了老罗“员工要做U盘”的理论,当下很不以为然,认为员工还是应该做“发动机”,甚至就此推动联想内部发起了一场“发动机”文化的建设。 未来 2003年12月,联想发布深腾6800大型计算机,并组织记者对柳传志进行专访。采访结束后,柳传志对记者说,下次我们能聊聊“科教兴国”的话题吗?我有好多话想说。 家国情怀是柳传志这一辈企业家共有的特点。柳传志是一个爱国者,甚至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和他经常接触的人相信都不会怀疑这一点。前些年有些事情让一些人对他产生一些非议,他那么激动地出来反驳,也是因为这一点。作为一个70多岁的商业领袖,被指责出卖国家利益,这比要他命还难受。 2012年10月的一天,他私下请记者和《中国经营报》专栏作家雪珥吃饭,雪珥那时出了一本新书,叫《国运1909》,探讨清末改革出现的问题。在饭桌上,柳传志也问了很多问题:清末改革为什么失败了?改革的节奏应该快一些还是慢一些?记者相信他表现出来的关切是真实的,他完全没有必要在两个媒体人面前惺惺作态。 可以说,柳传志的身上带有时代和人生凿下的所有痕迹。他谨小慎微,却又大刀阔斧;心机重重,却又真诚坦率。他是中国传统价值观最坚定的维护者,但对所有的新思潮却又给予了充分的包容,甚至支持。 现在,柳传志把联想的未来交到“新生代”宁旻手里。而对于中国商业和中国社会的未来,相信在他退休的晚年,还会继续思索。 2007年,柳传志写了一封给2107年人们的信,他试着和未来沟通,让100年后的中国人了解自己,了解自己这个时代。 信的最后,他写道:“我最放心不下的问题是两个:第一个问题,这一百年间会不会有大的战争或是自然灾害给中国甚至是世界以毁灭性打击?如果没有,那就是第二个问题,中国在2107年在世界上是不是真正的强国,排第几?”[详情]

中国经营报 | 2019年12月19日 19:37
柳传志的“遗产”和遗憾
柳传志的“遗产”和遗憾

  原标题:【马克·思】柳传志的“遗产”和遗憾 现在舞台中心的公司,下一个时代未必还在,现在不在舞台中心的公司,只要还在舞台上,下一个时代就仍有机会重回舞台中心,就像微软和苹果 马克 | 文 2015年7月7日,马云、雷军、王健林同时出现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并登台向一个人表达敬意。 马云说,这个人是中国企业家的楷模和偶像;雷军说,这个人是每一个中关村人心中的教父;王健林说,这个人是中国企业家的领袖和榜样,是他的大哥。 这个人就是柳传志。那天,他二次创业的成果联想控股(3396.HK)在香港上市。那年,他71岁。 2005年,柳传志卸任联想集团(0992.HK)董事长,全力投入二次创业。此时,联想集团已经完成对IBM PC业务的收购,成为仅次于惠普和戴尔的全球第三大PC企业。 2000年,56岁的柳传志把联想一分为二,PC业务交给时年36岁的杨元庆,IT分销业务交给时年37岁的郭为,自己和另一位少帅、时年38岁的朱立南创立主营投资业务的联想控股。第二年,IT分销业务在香港上市,名为神州数码(0861.HK,后更名为神州控股)。 柳传志说,IT行业竞争太激烈了,大企业瞬间倾覆的案例比比皆是,自己要为联想人开辟一条后路,万一PC出问题了,大家不至于没饭吃。 1984年,40岁的柳传志拿着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给的20万元,创办了如今全球最大的PC公司联想集团。 联想集团是中国第一家、可能也是迄今唯一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公司 进入《财富》500大是几代中国企业家的梦想。在2019年《财富》500大榜单上,中国上榜企业129家(含港台),首次超过美国(121家)。 联想集团在2019年《财富》500大中位列第212位,2018财年营收510亿美元,其中七成来自中国大陆以外并均衡分布在美洲、欧洲、亚太等全球市场;员工5.7万名,其中1.7万名来自中国大陆之外;联想集团董事会的10名成员中,既有中国大陆人、中国香港人,也有美国人、英国人和日本人。 在129家中国上榜企业中,联想的全球化程度是最高的。 按照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志乐教授的定义,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必须做到四个全球化——营收全球化、资产全球化、员工全球化、管理全球化。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按前三个指标排出了2019中国100大跨国公司榜单,其中联想集团的跨国指数为60.15,吉利为50.69,美的为41.33,腾讯44.13,复星37.24,华为28.28,TCL 25.92。100大的平均跨国指数是15.96。 之所以如此,2004年联想集团对IBM PC业务的收购起了决定性作用,一生谨慎的柳传志“守正出奇”,拍板了这次“蛇吞象”的收购。当时联想集团年营收29亿美元,IBM PC业务的年营收是一百亿美元。 联想集团和联想控股平滑多赢地解决了国企改制问题 在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中国,国企改制是中国企业的百慕大三角区,一顶“国有资产流失”的帽子,数十年来让无数英雄折腰。四通、方正、科龙、长虹、春兰、健力宝、万家乐……N多企业因此由盛转衰,N多企业家甚至为此身陷牢笼。 联想创办之初,是中科院出资的全资国企,1994年,中科院将联想35%的利润支配权(分红权)授予创业团队;2001年,中科院和财政部同意将这35%变更为符合公司法定义的、可自由流通的股权;2009年,联想引入战略投资者,中科院股权降为29%,联想完成民营化改造,成为中国大陆首家混合所有制的超大型企业。 目前,中科院持有联想控股29.04%股权,联想控股持有联想集团23.87%股权,通过联想控股,中科院间接持有联想集团6.93%股权。按2019年12月18日收盘价,中科院在两家公司的市值合计146.2亿元,是其出资额的7.31万倍。即便股神巴菲特,面对这个投资回报率也是望尘莫及。 除了周光召、路甬祥、白春礼几任中科院院长的开明,柳传志的智慧、坚毅和自我牺牲在16年的改制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对外,他成功说服了主管部门中科院、相关部门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部;对内,他妥善平衡了创业元老、业务骨干和未来人才的利益,最终实现了内外多赢。 拿到35%分红权后,柳传志将其分作三份——其中的35%分给“参与创业的重要老同志”,共15人;20%分给“一般老同志”,共120人;另外45%留给1988年以后进入的新员工。他们共同组成员工持股会。 这一制度设计让老同志们的利益有了保障,其中很多人乐于为年轻人腾出发展空间。 和华为设计股权结构时将任正非单列不同,柳传志是作为“重要老同志”的一员参与分配,他们那部分分红权又分成18份,柳拿3份,常务副总裁李勤拿2份,其他人一人一份。在柳最早提出的方案里,他自己拿2份,李勤拿1.5份,其他人一人一份,后来中科院做主给他俩都上调了一点。 目前,柳传志在联想控股的持股比例是2.89%。 柳传志把这一漫长改制称为“拐大弯”。他说,目标越关键,越要拐大弯,着急上火拐急弯,就容易熄火翻车。 联想集团和联想控股平滑多赢地解决了接班人问题 柳传志最初很关注孙宏斌。孙宏斌回忆,柳传志当时说人有三种,第一种是自己能干成事的,第二种是能带着一群人干成事的,第三种是能审时度势一眼看到底的,这种人极少。柳评价孙是第三种人,但缺点是做事不留余地。 因为这个缺点带来的“卷款事件”,孙被柳送进监狱,刑期5年。但孙出狱后,柳又借给他50万元作为安家费,并出资500万元支持他创业,占其注册资本的1/3。顺驰上市时,又支持他向法院申请撤销原判。至今,孙柳两家人仍不时聚会。 1994年之后,联想接班人的竞争者是杨元庆、郭为、朱立南。经过五六年赛马中相马,柳做了一个各得其所的决定:把核心业务PC交给杨元庆,把第二大业务IT分销交给郭为,带朱立南二次创业联想控股。 交班之后,柳传志也不是甩手掌柜,关键时刻他仍然挺身而出。2008年联想集团陷入巨亏,柳复出担任董事长,扭亏后即再次卸任;2018年联想陷入舆论危机,柳发出公开信,号召联想数万员工万众一心、同仇敌忾、誓死打赢联想荣誉保卫战。 2019年12月18日,联想控股宣布柳传志卸任董事长、朱立南卸任总裁。1969年出生的CFO宁旻接任董事长,1971年出生的高级副总裁李蓬出任CEO。联想控股认为,这对组合更年富力强、更具创新精神、更为国际化。 柳传志的管理思想为几代中国企业家提供了营养 1984年被财经作家吴晓波称为中国的“公司元年”,联想、海尔、万科、科龙、健力宝、巨人、南德等一大批日后呼风唤雨的公司都在该年创建,其中大部分到今天都已不复存在或者暗淡无光。那些击跨他们的暗礁明堡有:产权问题、政商关系、守法与犯规、技术与贸易、激进扩张与稳健经营、多元化与专业化、人事斗争与接班人问题…… 联想当然也遇到过这些问题,但都在柳传志的带领下一一化解,即使受伤,也极少伤筋动骨,在此过程中,简单明了又充满智慧的柳氏管理语录开始流传: ——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 ——小公司办事、大公司办人; ——自己活,也要让别人活; ——要改革但不能成为改革牺牲品,要有理想但不能理想化; ——永远只做力所能及又有利可图的事情; ——守正出奇; ——入模子; ——复盘; ——成本控制就是从干毛巾往外拧水; ——人事问题绝不能“和稀泥”; ——退却比进攻更需要勇气; …… 柳传志的管理思想已经融入了联想系高管的血脉,无论是杨元庆还是独立发展多年的郭为,言谈之中,柳传志的影响清晰可见。不仅联想系,不仅IT行业,不仅他同时代的40后50后企业家、后一辈的60后70后企业家如雷军刘庆峰等人、再后一辈的80后创业者如饿了么的张旭豪等人,也都深受柳传志的影响。 上述柳氏语录中,最精华的莫过前三条,尤其是被称为“联想领导力三要素”的第一条。 我曾疑惑,为什么是“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而不是“定战略、搭班子、带队伍”,革命领袖不是说过“路线定了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吗? 细思后明朗:因为创业是团队项目,路线是由班子定的,也是由班子执行的。有人和,没有天时地利,也有可能成事儿;没人和,有天时地利也成不了事。 这九个字,以及这九个字的次序,反映了柳传志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而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洞察人性。 柳传志的遗憾 1998年改革开放20年时,联想是中国科技行业的标杆,无论营收利润社会声望都遥遥领先,但柳传志对联想的实力有着清醒认识,他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的联想离我理想中的联想还差得很远,我心目中的联想是长久的、有规模的、高技术的公司。我们通过贸工技走到了今天,现在需要加大技术含量,通过技术含量获取利润是我非常关心的问题。” 20年之后,联想集团做到了全球PC老大,但始终未具备引领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未能攀升到产业价值链的高端。 2018财年,联想集团营收高达510亿美元,但利润率只有1.68%。近10年来,联想集团只在2013财年利润率超过2%,还有两年录得亏损。而联想集团的核心供应商英特尔和微软的利润率均在20%以上。 一直与联想双峰并峙的华为,2010年之后快速拉开了与联想的差距,目前营收规模已是联想的两倍,利润率则是四倍。 更不用提新一代平台型科技巨头。10年来,平台型巨头全面超越实业型巨头,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5家公司都是平台型科技公司(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脸书),中国市值最高的两家公司阿里巴巴和腾讯也都是平台型科技公司。2018财年,阿里的营收只比联想集团多346亿元(3768亿:3422亿),但市值是其近70倍;腾讯的营收(3127亿元)比联想集团少295亿元,但市值是其近60倍。 做这种跨行业跨时代的比较的确是苛责。在自己的本行,联想仍然是王者。而当年的竞争者——康柏、DEC、AST、长城、方正、紫光、同方都没了,IBM PC被联想收购,宏基、惠普、戴尔被联想超越。可以说,联想的落后不是企业和企业家的落后,而是行业更新换代使然。与柳传志同时代的张瑞敏有句名言——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管理学家田涛曾论述,美国五百大平均寿命不到40岁、道琼斯指数股企业只有1/4能活到50岁,美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是8.2岁,欧洲和日本企业的平均寿命12.5岁。在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上过MBA案例的优秀企业85%已经死去,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7岁。像人一样,一切企业都会衰老死去,而企业领袖的使命则是引导组织成员与死亡抗争。 但反过来讲,伟大不就是做到了别人都做不到的事吗? 柳传志、张瑞敏、任正非是他们那代中国企业家中最杰出的三位,柳任同年,张小五岁。柳秉承一代人做一代事的理念,已经功成身退;张还在坚持,但海尔已很难回到舞台中心;只有任老而弥坚,率领华为取得跨时代的成功。 2015年以来,随着联想华为此消彼长,比较二者得失的文章不计其数,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关公战秦琼式的无稽之谈。联想华为都有望成为中国企业中真正的百年老店,如今他们分别只有35岁和32岁,还远远不到盖棺论定的时候。 如果非要做阶段性总结,那么比较柳传志和任正非的管理精髓或许能够有所发现。在对人性的把握上,柳任都洞若观火,柳的箴言是:小公司办事、大公司办人,任的箴言是:灰度、妥协、存天理、顺人欲。在公司最高纲领的表述上,柳是:产业报国、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任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在战术目标上,柳强调:永远只做力所能及又有利可图的事情、斗智不斗勇、守正出奇、自己活也要让别人活、绝不轻言放弃;任强调:狼性、秩序、纪律、饱和攻击、永不服输、集中优势突破局部。 两位教父战略战术的不同来自他们性格和成长经历的差异。柳传志帝都降生、出身名门,有“非同寻常的人情练达”,朋友遍及五湖四海;任正非寒门出身、僻处贵州、在饥饿线上度过童年少年,偏执激昂又长期抑郁,没有朋友也从不加入或组织任何“朋友圈”。 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两家企业组织形态、管理方式、行为方式的不同。回首这两家企业三十余年的轨迹,我发现联想的成功更具必然性,华为的成功则如任正非今年接受外媒采访时所言,是一个小概率偶然事件,在中国不具可复制性。但从另一个角度,任正非更接近安迪·格鲁夫说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而柳传志的性格禀赋从事金融业会比从事实业更有优势。 如果我们把比较视线投向大洋彼岸,那么史蒂夫·乔布斯和比尔·盖茨无疑更符合跨时代成功的定义,有趣的是,微软和苹果的成功方式完全不同。 乔布斯和盖茨都出生于1955年,他们比柳传志和任正非幸运得多,21岁和20岁时就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比他们年长11岁的柳和任,年届不惑才有机会尝试自己的想法。 苹果和微软共同缔造了PC时代的辉煌,后者比前者辉煌得多,但他们都是实业型公司,那是那个时代的主流。 在1995年出版的《未来之路》中,比尔·盖茨写道:“没有哪家公司能连续两个时代独占鳌头。在PC时代,微软已荣居群雄之冠。因此,从历史角度看,微软在信息高速公路时代(即互联网时代)恐难再领风骚。但我想向历史传统挑战,我认为成功的公司不能创新无非是一种倾向而已,如果你过于把精力集中于当前业务上,就很难变革和创新。” 事实上,盖茨没能做到跨时代,因为他无法摆脱辉煌的当前业务的引力,他的继任者、大学室友史蒂夫·鲍尔默亦然。微软错过了整个移动互联网时代,在本世纪第二个10年开始后,似乎已无法避免走向边缘的宿命。但是2014年接任CEO的萨提亚·内德拉挽救了微软,办法是拥抱新一波技术浪潮——云计算。 苹果的拯救者是乔布斯本人,1997年他重返苹果公司时该公司已濒临倒闭。乔布斯的方法是创造一个新时代——通过一系列革命性的硬件和软件产品,苹果公司重组了六个行业,成为有史以来第一家软硬件协同的超级生态型公司。 如今,微软和苹果是唯二市值超过万亿美元的王者公司,并都由实业型公司进化为实业+平台的生态型公司。 但在科技行业,所谓一个时代,不过5-10年而已,每出现一波新的技术浪潮,就会颠覆一个旧时代、迎来一个新时代。从最近十几年的趋势来看,代际更替变得越来越快,现在舞台中心的公司,下一个时代未必还在,现在不在舞台中心的公司,只要还在舞台上,下一个时代就仍有机会重回舞台中心,就像微软和苹果。 本文参考了李甬的“联想:分红权变股权”,南方周末,1999年7月;何伊凡的“专访柳传志和孙宏斌:两个男人不得不说清楚的故事”,盒饭财经,2017年7月;凌志军的《联想风云》,中信出版社,2005年1月;田涛的《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中信出版社,2012年12月。特此致谢! 作者为《财经》执行主编 作者:马克[详情]

财经十一人 | 2019年12月19日 19:33
柳传志退休 联想将变成什么?
柳传志退休 联想将变成什么?

  柳传志退休 联想将变成什么? 来源:中国资本观察 12月18日,联想控股官方发布消息称,董事长柳传志提交书面辞呈,按照既定计划,联想控股董事长、执行董事、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卸任公司董事长及执行董事,联想控股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首席财务官宁旻接任董事长,公司高级副总裁李蓬出任首席执行官(CEO),自2019年12月31日结束后生效。 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 75岁的“中关村教父”,即使他卸任退休,联想也依旧镌刻着他的烙印。 “古来稀”的创始人离开了,“年近不惑”的联想还在继续。 12月16日,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发布内部信表示,尽管全球各地充满不确定因素,但联想在2019年依然取得了强劲业绩。智能设备业务(IDG)方面,个人电脑与智能设备和移动业务都表现出色,利润水平均获提升,个人电脑稳居全球冠军。 杨元庆在信中称,去年9月成立的云网融合事业部(CNBU)正在携手各大电信运营商,优化我们的5G产品与端到端的NFV网络功能虚拟化解决方案,力求在这个新技术领域实现领先。 虽然杨元庆在信中所,要优化5G产品,但联想在5G方面的薄弱却也是不争的事实。有媒体曾形容,联想是完美的错过了移动互联网的所有关键环节,现下只剩“表面风光”。 随着5G信号的更新与普及,很多的手机厂商都在争取赶上5G的脚步,最近一段时间就有好多个手机品牌发布了自己的5G新产品。 联想也在最近发布了联想Z6 Pro 5G版,这款手机最大的特色是便宜,也被戏谑为最便宜的5G手机。自12月12日正式上市以来,最让人印象深刻地是其在电商平台的交易量。 资本观察网注意到,其在联想天猫旗舰店的月成交量是13台,也就是说平均每天只卖出2台。在京东平台目前的评论晒单只有60多个,而同级别的手机随便都有几万个评论和晒单。 联想在5G手机乃至5G相关业务方面的窘境可见一斑。 虽然杨元庆说,出色的成绩是对未来最好的投资。但这样的业绩确实也难以让人去想象美好的未来在哪里。 另一方面,柳传志的接任者不是早已掌管联想集团的杨元庆,确实也让人更为惊讶。 柳传志所选择的接任者是现任联想控股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执行董事宁旻。宁旻现年50岁,1991年加盟联想,曾任柳传志助理、助理总裁,目前在联想控股主要负责资本和投资方面的工作。宁旻在2012年成为联想执行委员会成员,执行委员会是联想控股的最高管理机构,也是接班人的“候选池”。 外界猜测,从此次任命来看,未来联想的战略布局应该会有所调整。众所周知,这两年,联想的硬件制造领域业绩并不理想,对联想整体营收造成较大冲击,但联想的体量毕竟在那,其市场份额短期内不会有太大起伏,所以联想或者会借品牌优势做更多元化的布局。[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 | 2019年12月19日 19:04
“幸存者”柳传志:惊涛骇浪35年
“幸存者”柳传志:惊涛骇浪35年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冰  |  北京报道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 摄 没有仪式、没有发布会、没有媒体采访,主角甚至都没有露面,一封公告,75岁的柳传志完成了35年传奇生涯的最后谢幕。 12月18日,联想控股(3396.HK)宣布,柳传志卸任联想控股董事长,朱立南也同时卸任公司总裁,宁旻接任董事长,李蓬出任首席执行官(CEO)。 “联想是时代的产物。是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使我们未曾虚度光阴,有机会成为创业者,有机会把联想从十几个‘书呆子’发展成人才辈出的现代企业,并通过实践为社会切实做一点事情。”柳传志在公告中如是说。 成功从无坦途。太多的故事因为拥有了辉煌的结局,而被包装成为传奇,但传奇背后都是幸存者的游戏。改革开放走过40年,联想创业35年,作为中国市场经济浪潮中诞生的第一批企业家,柳传志的故事是一个“大时代”里的故事,一个在惊涛骇浪中成为一块屹立不倒礁石的故事。 柳传志曾经不止一次的表达过:自己很幸运,也很幸福,这辈子很值。确实,40岁创业,35年间,有太多次生死时刻摆在他的面前。离开体制下海创业,当时尚未明确的政策环境中进行国企改制,“贸工技”道路的艰难选择,“蛇吞象”的“消化不良”,不平坦的国际化之路,多元化和业务拆分、管理团队的代际传承和接班人体系的建立、数字化浪潮下巨头转型…… 柳传志和联想走过的每一步,都有无数同行者倒下;哪一道坎过不去,可能就没有了今天的联想和柳传志的功成身退。“幸存者”柳传志和联想趟出了一条路。 “企业家”柳传志  “家国情怀” “产业报国” 柳传志生于1944年,他常常说,“家国情怀”“产业报国”是他们这一代企业家身上最明显的时代烙印。当然,这也是他们留给后来者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1984年,40岁的中科院计算所工程师柳传志和10位同事一起,在曾经作为计算所传达室的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小平房里,开始了“下海”创业之路,后来的“全球PC之王”“世界500强”联想的故事也缘起于此。 这一年,后来被称为“中国现代企业元年”和“中国企业家元年”,海尔、万科、健力宝、科龙、南德……都起步于这一年,柳传志、张瑞敏、王石、李经纬、潘宁、牟其中……成为第一批“弄潮儿”和“吃螃蟹的人”,虽然如今的结局,已大不相同。 虽然,柳传志的财富数字从未登上过任何榜单,外界冠以的“教父”之名他一直不肯笑纳,但论声望、论人缘,柳传志无疑是中国最受尊敬的企业家之一。马云称其为“自己的偶像”,王健林叫他“老大哥”、雷军把他视为“旗帜和中关村人的楷模”,冯仑视他为“最钦佩的人”…… 与神秘的任正非和“出世”的张瑞敏相比,柳传志更加“透明”,他愿意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他人。他创立联想,也在“复制”联想,通过投资孵化出更多的优秀公司,他的“中国式商业哲学”至今仍然影响着年轻一代的企业家。 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柳传志被授予了“改革先锋”的称号,颁奖词中称其为“科技产业化的先行者”。 35年惊涛骇浪  三退两出 最初的联想是以代理国外品牌电脑起步的,柳传志为联想选择了“贸工技”的发展道路。到底是“贸工技”还是“技工贸”,他与倪光南当年的“柳倪之争”曾轰动一时。这在后来曾饱受争议,有人认为柳传志不够重视技术,会导致联想之后发展受限。 柳传志也谈过此事,他认为,那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选择。因为当时想搞“工”,也拿不到生产批文,只能先从贸易开始。那个时代也没有风险投资,做技术需要钱,只有先做贸易才能养活工和技。“贸既是一个积累资金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他说。 1990年,联想开始走上自主品牌之路,并与IBM、Dell、惠普等国际巨头展开竞争。1994年,联想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募资之后,联想发动了PC价格战,逐渐在竞争中取得优势。1997年初,联想电脑第一次成为中国市场冠军,并随后成为亚太市场第一名。 与此同时,除了激烈的业务竞争,联想还面临着另外一道难题:股份制改革。联想原本是中科院百分百持股的国有企业,但激励问题解决不好,企业不可能做大走远。在政策尚未明确的当时,没有正确答案,政策制定者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有人钻了政策的空子,发了大财,但也有人落进了陷阱,锒铛入狱。不少企业的改制方案被叫停,中途夭折。而柳传志反复强调一句话:联想要改革,但决不当改革的牺牲品。 最终,联想用了8年时间,顺利完成了经营机制转变和企业股权改革,这背后是柳传志在复杂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中超人的敏感度,既有谋略和远见,也有决心和耐心。柳传志把联想的改制形容为“拐大弯”,这为后来很多国有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的产权改制趟出了一条路。 似乎一切都准备好了。于是,曾经的“贸工技”小厂为自己立下了一个大愿望:成为“世界500强”。但要实现这个梦想,联想就一定要走多元化和国际化的道路。 2001年,柳传志将自有品牌电脑业务和IT分销、服务业务拆分为“联想集团”和“神州数码”,并分别交给了他精心培养的两位接班人杨元庆和郭为。柳传志第一次选择退下来,让年轻人上,而自己将工作重心放在了联想控股上。 2001年6月,郭为率领神州数码赴香港独立上市。四年后,郭为兑现了自己“再造一个不叫联想的联想”的诺言。2005-2006财年,神州数码的营收达到198.65亿港元,而在分拆时“老联想”的制造业务营收约为198亿元。 2004年4月1日,联想集团将英文名称由“Legend”改为更适合全球市场的“Lenovo”,国际化野心显现。彼时已经坐稳中国及亚太市场第一电脑品牌的联想,上演了一出震惊世界的“蛇吞象”。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IBM的PC业务,并由此跻身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厂商,仅次于美国的惠普和戴尔。联想当年的营业额仅为30亿美元,一年利润2亿多美元。而IBM的 PC部门营业额达130亿美元,在被收购之前已亏损2亿多美元。 此次收购成为了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事件,柳传志和联想的声望达到了顶点。而柳传志再次选择了“退下来”,把联想集团董事长的位置交给了“少帅”杨元庆。 但“新联想”果然出现了“消化不良”,国际化经营难度巨大,也让联想遭遇了“成长的烦恼”。股价暴跌、巨额亏损、大规模裁员……更为不幸的是,2008年金融危机又席卷而来。 2009年,柳传志复出担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再次出山掌舵联想的他很快稳住了局面,让联想集团在第二年就实现了业绩逆转。2011年底,联想战局稳定,柳传志再次功成身退,将工作重心回归到联想控股。 2008年,联想以167.8亿美元的销售额跻身世界500强,成为中国第一家进入500强的民营企业。2013年,联想集团终于成为了全球个人电脑市场份额的第一名,并随后逐步坐稳了全球“PC之王”宝座。 2014年,联想集团又先后完成了对摩托罗拉移动业务和IBM x86服务器业务的收购。而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联想也再次完成战略转型,并正在逐步推进“智能+”战略的落地。 其实在联想内部,柳传志早已退居二线,一直处于半退休状态,尤其是5年前,柳传志罹患肺癌,退意更浓。但因联想控股要IPO,柳传志为不让自己退休对公司股东利益有所影响,才暂缓了退休计划。 “复制”联想  打造“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 在将联想集团交于杨元庆之后,柳传志自己的工作重心一直放在了母公司联想控股上,他先后率领联想控股进入风险投资(VC)、私募股权投资(PE)和创业培训及天使投资等领域,相继成立了联想投资(后更名为君联资本)、弘毅投资和联想之星。 而柳传志和联想控股想做的事情就是“复制”联想。联想的创业故事,无疑就是一部浓缩版的中国科技创业史,也是一部中国科技企业走向全球的历史。而联想控股也在中国创投史上,留下了重要印记。 柳传志的逻辑是凭借联想自身从小到大办企业的丰富经验,特别是对企业管理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总结,联想控股希望借助“资金+管理”,开辟一块崭新的业务领域,帮助和促进中国创业企业的成长。 当代中国企业的商业起步晚,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是靠求学国外。“联想学国外,国内学联想。”联想会把国外的先进管理经营方法“翻译”成中国版,再输出给其他中国企业。而柳传志独特的“中国式商业哲学”,可以说影响了三代中国企业家。 柳传志曾自述是一个“守正出奇的人”,出牌都有规则,到一定程度会冒一次险,集中做一次出奇的事情,但不会经常去追求高效率、高回报。虽然外界也会评价柳传志笃信的“想清楚了再干”让联想会错过很多机会,太过保守。比如,错失了互联网业务,拒绝了前来融资的BAT。而柳传志对此表示,如果联想的愿望是做百年企业,那一直做正确的事更重要。 目前,联想控股已投资了800多家企业,管理基金规模超过1200亿元,目前已经形成天使投资、私募和股权投资的全阶段覆盖。2015年6月29日,联想控股在香港主板整体上市。 联想控股从“柳传志+朱立南”组合变为了“宁旻+李蓬”组合,更年轻化、更国际化的“宁李组合”正式接棒,成为联想控股新的管理核心。外界对继任者宁旻非常关注,但宁旻此前非常低调,极少公开露面和亮相媒体。宁旻生于1969年,大学毕业后即加入联想,职业起点是柳传志的助理,接任前是联想控股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 在柳传志的管理思想中,最有名的莫过于被称之为“九字箴言”的“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他对于联想管理团队的代际传承,也很早就提出了要做一家“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的想法。而柳传志对于接班人,一直是“扶上马,再送一程”。 但实际上,柳传志在漫长的交接班过程中,并非是把联想交给一个人,而是早已完成了对于整个联想体系的拆分,并为每个业务找到合适的掌舵人。从一个人到一群人,离开荫庇,或许才是联想真正的“成人礼”。 “联想之于中国,就像水在水中。伟大的从来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时代。”柳传志如是说。这是一个人的谦虚,更是一个人的大智慧。 [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 | 2019年12月19日 18:23
柳传志|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十年影像
柳传志|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十年影像

  原标题:柳传志 | 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十年影像 来源:中国企业家俱乐部 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的十年正是中国经济大发展的十年。我们作为民营企业家的群体,为自己企业的提升、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为中国的公益事业,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为社会提供了强烈的正能量。在这个群体中,大家遵守规则,互相尊重,成为朋友,很多美好时刻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其中一段时间,我被推选为理事长、主席,我为有机会担任这个工作感到荣幸与自豪。衷心祝愿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为国家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增添光彩! ——柳传志 2006年12月8日,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正式成立。柳传志为在场的发起理事们颁发了证书。俱乐部的成立,标志着一个面向未来致力于实现企业家群体梦想的新平台诞生了。 在俱乐部成立仪式上,柳传志在致辞中感谢为筹备俱乐部而付出辛苦劳动的人。他说:“俱乐部就是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坐在一起,我们在一起越融洽,后边能做的事情就越多。” 2008年10月,俱乐部理事互访复星站,与郭广昌理事就宏观经济走势、企业应对策略、多元化投资等交换看法。 “不管蒙牛的股份是涨还是跌,不管牛根生以后长得还是不是像现在这样妩媚动人,你愿意娶‘她’吗?”“证婚人”柳传志问。 “Yes,I do ! ”  宁高宁低沉有力的应允。 2009年12月,道农会,在“年度最佳联姻”节目上,柳传志在《结婚进行曲》的乐曲声中为2009年令人瞩目的并购案的两位掌门人补办一场真正的“婚礼”。 2010年9月,40余位理事参加联想理事互访。在柳传志的讲解下,理事们参观了联想产品展示厅和联想集团北京生产厂。 2011年4月,青岛绿公司年会期间,柳传志以新发型亮相。 2011年11月 ,俱乐部美国国际访问,对话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将军。 2011年12月,道农会,柳传志与主持人王小丫、张羽的开场秀,引起全场沸腾。 柳传志饰印度诗人泰戈尔,王小丫、张羽分饰林徽因和徐志摩,三人做起了《泰戈尔的21世纪访谈》,穿越并重现名仕精神,出神入化,惟妙惟肖。 2012年6月,汇源理事互访,朱新礼理事安排大家下田间地头,收获归来的喜悦。 2012年12月,理事们庆祝俱乐部成立6周年。 2012年7月,俱乐部英国国际访问期间,漂流于剑河之上,饱览剑桥大学两岸风光。 在首相府唐宁街10号,英国首相卡梅伦接见俱乐部访英代表团部分代表。 在英国国际访问期间的“中国商业日”上,柳传志向与会的300位英国政商学界嘉宾发表大会开幕致辞。 伦敦兰卡斯特宫,企业家T台秀。当身穿深铁灰色中式上装的柳传志捧着一束象征“生命的种子”麦穗,走上一半是水、一半是沙的秀道时,人群中爆出一片欢呼声。 英姿飒爽,沉着、冷静的船长。 2012年9月,柳传志参加海丰理事互访。 2013年1月,道农会,热情的勇敢号“列车长”。 柳传志与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英国驻华大使吴思田相会在一年一度的“道农会”。 2013年5月,在俱乐部为马蔚华行长举办的“荣退”晚宴上。 2013年6月,柳传志率领中国企业家代表团访问法国,与法国总统奥朗德在总统府会面,并就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交换意见。 法国国际访问期间,参加第四届国际资本峰会。 2013年7月,俱乐部理事长柳传志与秘书处团队进行了四个小时的内部交流座谈。 柳传志和王石,是过去30年来中国最具标志性的企业家,这两位商界领袖坐在一起,他们谈青春、谈创业、谈工作、谈生活、谈未来…… 2014年是联想和万科创立三十周年。这年4月,中国绿公司年会邀请到他们,在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的主持下,展开一场巅峰对话,畅谈共同的三十年。 2014年4月,南宁,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民族风情秀。 2015年4月,俱乐部执行理事会成员合影。 2015年7月,联想控股上市主题活动前,俱乐部执行理事会成员合影。 2015年7月,联想控股上市主题活动。柳传志说,联想控股把上市看作是奔向愿景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从筹备到冲刺,公司上下奋斗了15年,在自己30余年的企业经营生涯中算是收官之作。 在联想控股上市主题活动上,俱乐部理事们共同上台,向柳传志赠送了礼物——国画大师石齐专门创作的《泰山松》。 2015年11月,在“中国企业家俱乐部论坛——奥朗德总统早餐会”召开之前,与法国总统奥朗德亲切交流。 与马云理事交谈。 柳传志被认为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业领袖。在他的领导下,联想控股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投资控股公司之一,致力于在不同行业打造出更多卓越企业,旗下联想集团已成为全球PC之王。柳传志著名的“管理三要素”——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以及“企业要有主人”的管理思想,影响了企业界。 “江山如画,江山如画啊!一时多少英雄豪杰!” 2016年1月,道农会上,柳传志“穿越”成苏轼,朗诵《赤壁怀古》,气势排山倒海。 在2016道农会上,俱乐部7位执行理事分别讲述了他们生命中一个特殊年份的故事,那是属于他们的“岁月独白”。柳传志讲的是1988年44岁的他在香港创办香港联想学讲广东话的故事。 2016年4月,济南绿公司年会,“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十年专场——10人看10年”环节,柳传志发表精彩演讲。 2016年5月,俱乐部举办的媒体座谈会上,柳传志正式卸任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主席。在俱乐部的过去十年里,他历任理事长、主席,为推动俱乐部成为中国颇具影响力的商业领袖组织,做出巨大的贡献。 马云接棒柳传志,成为已经10年历史的俱乐部新主席。柳传志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企业家,而马云是92派之后的中国第三代企业家代表性人物。从柳传志到马云,既是一种传承,也代表着企业家群体的担当与使命。 摄影|崔宇[详情]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 2019年12月19日 17:52
守正出奇:柳传志的适应与颠覆
守正出奇:柳传志的适应与颠覆

  原标题:守正出奇:柳传志的适应与颠覆 刘远举/文   2019年12月18日,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3396.HK)宣布,按照既定计划,联想控股董事长、执行董事、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将退休,卸任公司董事长及执行董事。联想控股执行董事、总裁朱立南卸任公司总裁,继续担任董事。联想控股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首席财务官宁旻接任董事长,公司高级副总裁李蓬出任首席执行官(CEO)。宁旻、李蓬作为联想控股新的领导核心,将带领公司继续向愿景不断迈进。 早在此官方公布之前,柳传志的退休就引发了很多舆论讨论。作为中国改革的先驱性人物,围绕柳传志退休的各种议论,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当下中国社会对中国改革历史的一个回顾,还寄托着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在上世纪80年代,这句经典的广告词经常在各种场合出现。联想成立于1984年,如今已经35年了。这35年中,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闭关锁国转向全球化,世界也进入信息革命、技术爆炸的时代。在这35年中,无数群星闪耀,照亮着人类通过市场机制获取技术进步的道路,而这辉煌进步背后,一将功成万骨枯,由于技术急速发展,市场变化莫测,无数曾经辉煌的技术企业失败了。 联想能够走过这35年历程,能在世界技术革命与中国体制变化的双重风险中,在每一个决定企业生死的关口做出正确的选择,不断发展壮大,与柳传志的几次战略选择息息相关。柳传志在35年里犯过不少错误,也不可能每次都能做对选择,但在决定企业命运的关口,他每次都选对了。回顾联想的发展史,有几次重大的选择:联想的股份制改造、联想贸工技路线、拆分联想完成第一次传承、在联想集团之外打造联想控股。回过头来看,这几个选择中,只要做错了一个,都可能会导致失败。 在中国企业的产权问题上,失败的例子很多,不少优秀企业家因此折戟沉沙,比如健力宝的李经纬、伊利的郑俊怀、科龙的潘宁等,而海尔、长虹、海信、春兰等企业的改制方案都先后被叫停,中途夭折。再比如在接班人问题上,与柳传志同时代的企业家,如华为的任正非、海尔的张瑞敏等都遭遇了接班人问题,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一大隐患。联想避过了这些风险。 那么,柳传志做对了什么?答案或许是,他对中国国情的透析和应变、对市场规律的尊重和理解。但更深层次的提问不妨继续:为什么柳传志能做对?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从联想的历史去找寻答案。 回顾中国的民营企业史,BAT诞生于1999年,那是中国互联网初起之时,是在“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背景下迎接WTO与信息革命;再往前溯,是潘石屹、冯仑等“92派企业家”在1992年下海,迎接的是邓小平南巡掀起的市场浪潮;而联想的初起,则可以更往前推进10年——1984年,11名科技人员创办了联想。那是一个中国市场制度更为不确定、充满风险的洪荒时代。 现在办一个公司,公司都是自己的,但回到中国改革之初的1984年,那时没有民营经济、没有私营公司,所有的都是国家的。就在联想成立之前一年,中国舆论还在争论,雇工超过8人算不算剥削,而在这一年的10月,邓小平在中顾委会议上,保下了著名的“傻瓜瓜子”年广九,年广九才躲过了被“动一动”的一劫。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公司是自己的还是国家的”就更是一个有待探索,却又人命关天的大问题。那时的企业家,是用生命在推动改革,因为,每一件事情都可能是“犯法”的。 原生家庭会给人留下痕迹,企业家的诞生时代,也注定留下烙印。在那种环境中诞生并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企业家,一定有一些东西跟后来的追随者是不一样的。某种程度上,这种不一样,塑造了柳传志“守正出奇”的经营与处世的方法论。 “守正出奇”语出《孙子兵法》之“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指按着常规发展,却又不固守常规,能突破思维、出奇制胜。守正出奇,这四个字,可以从一个更现代、也更精确的角度来解释。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所谓守正,是守“内在制度”的正,所谓出奇,是出“外在制度”的奇。按照制度经济学的定义,制度可以分为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Internal and external systems)。前者是在社会中通过一种渐进式反馈和调整的演化过程而发展起来,比如道德、信仰、习俗、观念、习惯;后者是因设计而产生的,并由一个权威机构来执行,比如法律、政策、条例、规章。 具体来说,柳传志一开始面对的外在制度,是指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代那些具体政策与规则。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所有的政策全都是活的,严可能很严,宽也可能非常宽,宽严之间,应用之妙,存乎一心。正如后来冯仑所说:“由于制度性的问题,做什么都是错的,但是,却必须这样做下去,恰恰是在当时看来是错的东西,才能慢慢把正确的东西引导出来,造就今天的繁荣。企业家就是要做制度性的破坏、颠覆性的破坏,今天中国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市场经济,这是企业家扮演的角色。”所以,小心翼翼地不断冲破旧制度,推动中国市场改革不断前行,对制度的创造性破坏,这就是所谓的“出奇”。 “出奇”往往意味着对旧世界的叛逆、突破、颠覆、尝试、创新,但并不是无章法的横冲直撞,这对柳传志们,往往意味着对自己的改造,通过学习新的知识,改造自己的方法论与世界观。柳传志对自己有一个评价,认为自己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这种适应能力源于学习。 柳传志曾说:我是计算所出身,我们公司里对电脑本身有造诣、有想法的人相对来说就比较多,但也有一个薄弱环节,就是到底公司应该怎么管,应该怎么做。当时外面也没有这样的书,中国也没有其他的样板,你必须自己走这条道路。所以我更多的精力是研究企业的基础管理问题,也就是“地基”部分……所以(我)对电脑领域的认识深度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尤其是2000年以后,我自己更刻意地往管理方面发展。 这种学习的效果,深刻体现在联想的战略选择之中。 贸工技与技工贸之争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很多人觉得联想没做芯片非常可惜,其实这是一种误解。PC领域门槛比手机高,而且,在联想发展起来,初具实力之时,已经过了PC芯片群雄并起的时代,克制,才是正确的选择。前段时间,中国互联网风口正劲,各行各业风口都旺,激进似乎天然正确,随着红利消失,风口减弱,最近猪都在不断掉下来,很多人才意识到,克制才能生存,而傲慢是生存大敌。 柳传志为什么会选择克制?正是源于通过学习,形成新的思维框架,得到正确的结论。不妨打个比方,柳传志与倪光南在那个时代的分裂,本质的原因就是,柳传志通过学习,使自己从一个工程师变为了一个企业家,思维的方式已经是基于现代经济、管理知识的企业家的方法论;而倪光南,则仍然维持着一个苏联式工程师对发展的看法。这种差异,让联想没有像摩托罗拉铱星那样,成为激进战略的殉道者,而是更好地活着、发展,同时,注定了倪在后续方舟CPU的尝试中再次遭遇失败。 与此同时,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在中国,颠覆与创新是非常难的,而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更是一条暗礁密布的河道。在这条河道上行船,做那创新与颠覆之事,驶向新的水域,也就更加需要对环境、时代、体制的敏感与适应,遵守中国社会长久存在的很多内在的方式方法,比如传统观念、道德、文化、做派等等,这就是所谓的“守正”。与“出奇”的颠覆性不同,“守正”意味着服从、遵循、耐心、隐忍、仁义、忠恕等具有传统色彩的品质。这种品质作为一种经营的方法论,在战略抉择上的表现形式,就是柳传志“转大弯”的行事特征。 1998年,新任总理朱镕基召见柳传志,向他了解中国企业存在的问题,柳传志直言不讳地说,国家的政策和制度不断地变化,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政策风险,让他们这些做企业的常常感到战战兢兢。柳传志说这番话有可能是在给他正在做的联想改制埋个伏笔。 1992年,柳传志向中科院提出了联想员工享有35%股权的请求,而中科院并没有这个权力,视野开阔的周光召同意联想员工可以享有35%的分红权,柳并没有把现金直接分下去,而是根据司龄、职务、贡献等系数进行分配,并把分红款存在公司帐上。直到2000年时机到了,由北京市体改办牵头,科技部、中科院、财政部共四家单位,联想员工用账上8年应分未分的钱买到了35%的股权,实现股改。这就是他以“拐大弯”的方式,通过精心的设计策划和八年的布局,才达成的成果。联想改制成功,避免了中国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最大风险。我们现在都知道,在参与激烈的全球竞争中,一个企业的产权制度,是企业活力的基本保障与前提。如果没有改制的成功,就不可能有联想后续的发展。 解决了产权问题之后的联想发展很快,2004年12月8日,柳传志代表联想集团在收购IBM PC业务的文件上签字,这是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世界竞争的标志性事件。随后,联想挤进了PC产业世界前三的位置,并且长期稳坐世界第一的宝座。 柳传志“拐大弯”的方式还体现在其他方面,比如,柳传志在自己离开联想的具体业务之前,就在选人、育人方面未雨绸缪,拐大弯去布局,把联想打造成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妥善地解决了中国民营企业最为头疼的接班人问题,避免了联想因此陷入动荡。柳传志曾说,“如果我真是打算把谁往更高层次去用的话,考察的时间一般会很长,从多方面去了解这个人的德行。比如他如何对待同事,对待家人,对待一般人,甚至吃饭时对服务员,各个方面的态度。”这种识人方式,本质是对中国传统的守正。 2000年,柳传志将联想交给了他精心培养的接班人杨元庆和郭为,自己“退居二线”。在离开联想集团之后,柳传志又再度“出奇”,把联想集团的母公司联想控股,打造成一家多元化投资控股公司,在IT、金融服务、创新消费等领域进行战略投资。在离开旧的商业模式之后,这是一次新的守正出奇。守联想集团之正,守传承接替之正,但与此同时,自己投入一个基于风险投资、战略投资的资本经营,这是一个全新的模式。 目前,联想控股已投资20余家企业,我们熟知的神州租车、拉卡拉等都有联想控股的投资。在财务投资领域,其基金总规模超过1100亿人民币,联想之星、君联资本和弘毅投资均已成为业内顶尖基金,投资了科大讯飞、Face++等多家创业企业,同样在推动中国各行业的创新。 纵观柳传志24年的创业历史,柳传志这一代企业家,在中国多年中断商业传统、制度晦暗未明的情况下,依靠这种守正出奇,以超强的学习能力,适应环境,并改变环境,在市场实践与探索中勇于突破,开创风气之先。最终,在适应时代的基础上,不断超越时代,造就新时代。 (作者系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详情]

经济观察网 | 2019年12月19日 16:54
柳传志:说我是企业家教父我就当教父?那我成傻帽了
新浪财经综合 | 2019年12月19日 14:43
柳传志卸任后发声:除极特殊情况 将不再参与公司事务
新浪财经综合 | 2019年12月19日 14:41
拉卡拉孙陶然谈柳传志:我是柳总管理理念的信徒
拉卡拉孙陶然谈柳传志:我是柳总管理理念的信徒

  新浪财经讯 12月19日下午消息,柳传志18日宣布卸任联想控股董事长,宁旻将接任,对此拉卡拉董事长孙陶然发文称,“我既非常尊重又非常认可并且愿意引以为榜样效法的人确实非常非常少,柳总是其中第一位,也几乎是唯一的一位。”称自己是柳总管理理念的信徒。 孙陶然发文回顾了与柳传志近30年的渊源,称“可以讲,没有联想的投资就没有今天的拉卡拉,没有柳总的赏识和支持也就没有今天的孙陶然。” “柳总对我的影响远不止于投资这一件事上,我可以说是联想企业文化坚定的信奉者和践行者,”孙陶然表示,在拉卡拉提出的五行文化,五大核心价值观:求实、进取、创新、协同、分享,其中求实、进取,直接取自联想的核心价值观,五行文化中的经营方法论,更是直接就是柳总提出的管理三要素“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五行文化中的管事四步法中的“先问目的”、“及时复盘”,更是与联想文化中的“目的性极强”以及“复盘文化”一脉相承。 孙陶然还表示,“柳总对我的核心影响有三点:一是靠谱的为人处事风格,二是走正道的经营理念,三是系统的管理思想,让我受益终身。” 以下为孙陶然文章全文: 我是柳总管理理念的信徒 今天联想控股官宣柳总功成身退,这是中国企业界的一件大事,在我的人生中也是一件大事。于国而言,柳总从中国科学院下海创业四十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民营企业兴起和成长的历史。于我而言,我与柳总的渊源从一九九一年起至今已近三十年。 我从小就不是一个追星的人,所以,每次被记者问你的偶像是谁总是有些许尴尬,因为确实从小到大没有偶像。当然,确实有一些人是我非常非常尊重的,也有一些人是我非常非常认可的,但我既非常尊重又非常认可并且愿意引以为榜样效法的人确实非常非常少,柳总是其中第一位,也几乎是唯一的一位。 我和柳总的缘分其实蛮深,我最早接触联想是八十年代末期,当时我正在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读书,每次走过中关村,白石桥路上巨大的联想公司招牌让我印象深刻,当然断断续续也听人说起过联想的很多故事。 大学毕业那年联想到北大招人,为总裁室选秘书,从北大选了两个人,一位是政治学系的女生,另外就是读经济管理的我,遗憾的是,毕业时由于北大的某位领导不喜欢我留京,告诉系里不给我留京指标,所以我无缘进入联想。现在回想起来,如果那个时候我加入,大概跟宁旻先生同时,比杨元庆和朱立南先生略晚。 因为没有留京指标无法去联想总部,联想的人事部安排我去深圳,因为当时在深圳蛇口联想有一个工业园,告诉我等待通知给我买好票就去深圳报到,那个时候如果我去了,应该是进入朱立南总的麾下。 但是阴差阳错,深圳联想我也没去成,1991年7月,我正式开始工作,进入了一家民政部下属的集体企业,在公关部担任常务副主任,开始管理团队,可那时的我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一无所知,于是我找到了当时和我一起分配到联想总裁室的那位女同学,她当时正在联想管理部,联想管理部正在起草《联想管理大纲》,我请她帮我复印了一本,这一本《联想管理大纲》成为了我学习企业经营管理的启蒙和几乎唯一教材,上面被我用各种颜色的笔标注的密密麻麻,一如准备考试时的教材,可以讲接口、流程等等这些企业运作的基本概念,正是从这一本《联想集团管理大纲》上我学到的。 那个时候,我所在的部门有一位曾经在联想工作过的同事,茶余饭后经常给我们讲关于联想、关于柳总的故事,我记忆非常深的包括柳总是如何发现杨元庆并且支持和培养元庆成长的,以及柳总如何重视企划办和公关部,以及柳总的很多观点:例如办企业就是办人,企业有三个圈子,员工圈、股东圈和朋友圈,不能搞混,能干会说真把式、只说不练假把式、只练不说傻把式等等一系列朗朗上口的管理思想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后来在2004年,我创办拉卡拉找联想投资(现在的君联资本)融资时,我把这一本珍藏十几年了的已经翻过无数遍标注得密密麻麻的《联想管理大纲》送给了柳总。 1993年,我参与创办了一家广告公司,几乎第一个客户就是联想的微机事业部,记得当时正逢联想电脑的第十万台下线,我们帮联想策划了一个活动,把第十万台电脑送给陈景润先生,还召开了盛大的新闻发布会,这次合作,也是我和元庆相识的开始。 1995年,我们与《北京青年报》一起创办了中国第一份大众媒体的电脑周刊,作为电脑周刊的首席编辑人,我开设了一个栏目《与老板对话》,并且采访了柳总,那是我与柳总面对面接触的开始,那次采访,柳总的睿智、和善以及对企业经营管理深刻的理解进一步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采访柳总之后,又在各种场合遇到过几次,慢慢熟悉起来,甚至1999年我宣布离开自己参与创办的商务通时,联想还邀请我加盟,可惜因为种种原因又失之交臂。 与柳总更深入的接触是2004年年底,因为创办拉卡拉,和联想投资(君联资本)洽谈融资,朱立南总安排我和柳总再次见面,柳总说投资就是投人,看好我,并在联想投资的投委会上投下了自己决定性的一票。 从那以后,先是联想投资(君联资本),后是联想控股成了拉卡拉坚定、持续的投资人,并且在拉卡拉还很弱小和亏损之时,就破格让拉卡拉使用“联想控股成员企业”这一称号,在拉卡拉资金最为困难之时,柳总和朱总又特批向拉卡拉提供借款,据我所知,这是联想控股历史上仅有的两次向另一个企业提供借款支持的案例之一……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很清楚了,在联想控股,尤其是柳总、朱总的大力支持下,拉卡拉一步一步发展成为今天这样一个综合性的金融科技集团,可以讲,没有联想的投资就没有今天的拉卡拉,没有柳总的赏识和支持也就没有今天的孙陶然。 柳总对我的影响远不止于投资这一件事上,我可以说是联想企业文化坚定的信奉者和践行者,我在拉卡拉提出的五行文化,五大核心价值观:求实、进取、创新、协同、分享,其中求实、进取,直接取自联想的核心价值观,五行文化中的经营方法论,更是直接就是柳总提出的管理三要素“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五行文化中的管事四步法中的“先问目的”、“及时复盘”,更是与联想文化中的“目的性极强”以及“复盘文化”一脉相承。 某种程度上,我自认为是柳总管理思想的信徒,是联想文化的自觉传承者,当然获得联想投资后,我有了更多机会与柳总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柳总的言行对我进一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保持准时、说到做到等严谨的态度慢慢也成为我的标签,可以讲,我的每一个进步都有深深的以柳总为榜样的影子,在此柳总荣退之际,饮水思源,自我复盘柳总对我的核心影响有三点:一是靠谱的为人处事风格,二是走正道的经营理念,三是系统的管理思想,让我受益终身。在未来的日子里,祝愿联想在宁旻兄、李蓬总的领导下,坚持联想文化,越来越好。 孙陶然 2019年12月18日[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12月19日 14:08
联想控股工商变更 柳传志正式卸任董事局主席
联想控股工商变更 柳传志正式卸任董事局主席

  原标题:联想控股工商变更,柳传志正式卸任董事局主席  新京报讯(记者 许诺)企查查数据显示,1月9日,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联想控股原董事长柳传志退出董事会,公司法定代表人也由柳传志变更为宁旻。这也标志着柳传志的退休正式落下帷幕。 2019年12月18日,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3396.HK)宣布,按照既定计划,联想控股董事长、执行董事、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卸任公司董事长及执行董事,将担任联想控股名誉董事长、资深顾问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成员;联想控股执行董事、总裁朱立南卸任公司总裁之职,将继续担任联想控股董事,并任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成员。联想控股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首席财务官宁旻接任董事长,并任提名委员会及战略委员会主席。 董事会同时通过,公司高级副总裁李蓬出任首席执行官(CEO),董事会亦提名李蓬为公司执行董事。宁旻、李蓬作为联想控股新的领导核心,将带领公司继续向愿景不断迈进。 企查查数据还显示,与柳传志一起退出董事会的,还有原监事会主席李勤。与李蓬一起加入董事会的,还有新任监事会主席高强。 新京报记者 许诺 [详情]

柳传志退休后首现身 与马云一同为乡村教师颁奖
柳传志退休后首现身 与马云一同为乡村教师颁奖

   柳传志与阿里联合创始人蔡崇信握手 新浪科技讯 1月6日晚间消息,2019马云乡村教师奖颁奖典礼今晚举行,100位获奖乡村老师将接受表彰。半个月前刚宣布退休的联想创始人柳传志首度现身典礼,与马云一同为教师颁奖。 马云表示,乡村教师大多来自偏远山区,很多人没看过大海也没坐过飞机,只有老师开阔了眼界,孩子才能拥有梦想。这也是他在三亚举行颁奖典礼的初衷。 据介绍,今年现场还新增了15位入选师范生代表。从乡村教师计划到乡村校长计划,再到乡村师范生计划,马云的乡村教育人才计划之路正在不断完善。(韩大鹏)[详情]

75岁柳传志退休 18年间投资近千家公司获佳绩
75岁柳传志退休 18年间投资近千家公司获佳绩

  作为联想集团的创始人,75岁的柳传志最近刚刚卸任了联想控股董事长。联想集团早期有两块业务,一块是自有的PC品牌,另一块就是分销,即帮助其他品牌代理在全国的销售。[详情]

柳传志还是1984年的那个柳传志:希望改变 充满信念
柳传志还是1984年的那个柳传志:希望改变 充满信念

  柳传志,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导读:“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上周,柳传志宣告退休。 没有演讲,没有发布会,如此低调,却仍引起轰动。 因为,在中国商界,无论财富权势榜单如何变换,有的人无需再排座次。 01 联想成立那年,40岁的柳传志,决定戒烟。 理由很简单。“办公司少不了交际,当时好烟五毛钱一盒,如果公司上下都这样的花销,钱花不起。” 后来,柳传志做了个总结:“一辈子没抽过好烟,戒了就没有再吸过”。 他们在满是灰尘的屋子,召开了联想历史上第一次“小平房会议”。 三个长条凳上坐着公司的全体员工。第一个议程是打扫卫生。 那一年,中科院院长周光召提出“一院两制”改革。 为了推动高科技产业化,周光召顶住压力,支持一部分科研人员出来办企业,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 谁也不知道,柳传志等这个机会等了多久。此前,柳传志在中科院六室,做了13年磁记录电路研究。 “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大学毕业正赶上文化大革命,有精力不知道干什么好,想做什么,都做不了,心里非常愤懑……突然来了个机会,特别想做事。” 就这样,40岁的柳传志当上了生意人。 “研究所里给了我20万元钱,我就用这20万和10个老同事一块起家,很不幸这20万很快就被人骗走了14万。” 那段时间,柳传志一家6口人,住在十二平米的房子里。 “所有的床都是折叠的,白天呼啦就推回去了,晚上全拉出来了,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落脚。” 他没日没夜地到处兜售旱冰鞋、甩卖电子表、批发过服装,试图找到每一个可以赚钱的东西,为“新技术”事业做积累。 “有一次得阑尾炎住院一周,得以休息的感觉,像进了天堂一样。” 02 那个年代,规则不全,稍有不慎,都有可能引来牢狱之灾。 柳传志也没有法子,只能小心翼翼地试探。 “很多事完全按当时的规则来办,企业就办不下去,但走在半红线边缘的时候,实际上就有很大风险。 当时计算所的同事,胆子都是很小的,你就得勇敢地站出来,得承担这个责任。” “说到的事情必须做到,除非不可抗力”,柳传志首先这样约束自己,然后再去影响他人。 比如,从戒烟的那天起,柳传志就在心里偷下了一个狠誓:如果再抽烟,我这个企业办不好。 柳传志对自己要求极其严格,果真从未再碰过一次。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柳传志常常在梦里惊醒,深夜出了一身冷汗。 “夜里梦见自己抽烟,大概不下20次,倒不是想抽烟,而是在梦里想到自己没遵守规定,都被吓醒。大概创业十年之后,还会做这样的梦。” 对自己严苛到神经紧张的地步。所以冯仑常常用一句话形容柳传志: “伟大在于管理自己而不是领导别人。” 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柳传志经历了男人所必须面对的困苦与迷惑: 兄弟反目,让他体会了什么是最深的痛。 1994年,联想到了生死关头。外国电脑厂商强势进攻中国市场,联想两年亏损2.5亿港元。 “总裁室开务虚会,布置全年业务,跟倪光南谈得很不愉快,会开不下去,我已经头疼到了没法忍受,只能到海军总院住院。” 柳传志和倪光南的矛盾,也逐渐激化。 联想奄奄一息,柳传志也累进了医院。“美尼尔症一发作就要死要活的。” 即使躺在病床上,柳传志还在想事情,弄得日夜睡不着。医生不得不劝诫他: “睡一宿觉要是相当于一本书,你能不能先睡一页?睡不了一页咱睡一章、睡一句?” 后来柳传志实在是病得没有办法,只能把一切都搁下,病情才逐渐稳定。 出院后,柳传志开始了联想痛彻心扉的自救,也就是后来饱受争议的“贸工技”路线,可以用壮士断腕来形容。 03 人世间最大的考验,莫过于生离死别。 父亲的辞世,让柳传志知道了什么叫“子欲养而亲不在”。 2003年,其父柳谷书离世。 柳传志在八宝山新礼堂为父亲致悼词。短短数语,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工作性质不同,事业有大有小,但我们每个人挣的每一个铜板都是干干净净、清清白白,我们永远不敢忘记,我们是您的孩子!” 他记得文化大革命中,父亲刚刚被解放就去看望帮助还在水深火热中煎熬的老朋友们,结下了许多生死之交。 他记得父亲戴着阶级异己分子帽子、只发50块钱生活费的情况下,每月还依旧给孤寡的老邻居赵大妈10元钱。 他想起自己17岁那年,父亲和母亲对他说:“我的孩子不管做什么,只要做一个正直的人都是我的好孩子。” 父亲活着的时候,柳传志曾在多种场合提到他对自己的影响。 他说父亲极敬业,“他60多岁到香港去开办事业,贷了80万块钱,后来做成了,为国家变成5个多亿的资产。60多岁了,下雨天徒步上班,为了省下6毛钱电车费。” 他说父亲极重信誉,“像不迟到这件事情,真的就是他做得最好。什么时候请人吃饭办事情,从来守时守点,说出去的话一定要做到。” 有人看到那份悼词,字迹潦草,再也看不出柳传志以往的细腻,有几处被涂了又改,改了又涂;还有几处,被泪水晕成一片。 其悲痛难以言喻。 04 了解柳传志的人知道,他和父亲有多么相似。 柳传志的守时守信、自律自持、君子之风,在企业家中都是出名了的,很难挑出第二个人和其相媲。 其“教父”之名号,也是业内的最顶尖的大佬喊出来的。 “柳传志经常为了一个小小的约会等一个小时。北京堵车厉害,如果他提前到了,他就坐在车上边工作边等。” 几十年如一日,柳传志和他带的团队,甚至整个联想,都为诚信付出了非常大的成本。 但这个红利之大,同样难以用金钱测算。 雷军“花了很长时间学习柳传志,学习他管公司的方法以及他的思想、境界、方法论等”。他说:“柳传志在每一个中关村人的心里都是中关村的教父。” 王健林毫不吝啬地盛赞:“柳总的确是我们中国企业家的领袖,也是我们中国企业家群体的一个榜样。为有柳传志这样的兄长和朋友而感到骄傲。” 马云公开说,中国有柳传志,我们的柳传志和联想,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了不起的企业家,或任何企业家的教父,他就是我们中国企业界的财富。 05 尽管柳传志早已被商界奉为“教父”,达到如此高度的时候,我们至今还能在第一代企业家身上,看到过往的痕迹。 那种谨小慎微。 2017年,财经作家吴晓波采访柳传志。 当吴晓波称其为“教父”时,柳传志急切地拦住他的话头说:“别别,晓波,你千万别这么说,你这么说把我挂在这里很难受的。” 这种下意识的反应,令人颇为触动。 第一代企业家,习惯了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习惯了在中国特殊的政商夹缝里,小心翼翼地生存。 “文革”时,一个对柳非常好的中学老师被枪毙了,对柳影响很大,“这事我心里头怎么也过不去这关。” “回想我们那一代企业家的创业经历,更多是缘于商业环境的制约与约束。那时候经营企业既需要经营智慧,也需要政治智慧,需要懂得忍让。” 大部分时候,柳传志总是笑脸示人。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晚上,为了向某处长汇报工作,柳传志带着几个同事在冷风中等了将近3个小时。 有人回忆起来说 “天那么冷,但是柳传志一直乐乐呵呵的,没有任何一点埋怨的意思。他还一度怕我们饿着,让我们去吃点饺子。” 他常和身边的同事说,“千万要记住,我们是要做大事的人,永远不能埋怨。” 80年代,柳创业之后,磨难无数:被机关办事员长期刁难、被迫搬迁生产厂、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的那些碰撞……各种办企业与政府打交道中会有的槛,他都经历过。 联想曾在某地投资准备建一个冷链市场,钱交完了,领导换届,下任领导上来说,这块地改为绿化带,不能投了,几千万就白交了。 何其艰难。 如果问,柳传志这些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留下了什么? 那就是超越了时代的火种。 在当时晦暗未明的中国,规则不清,政策不齐,法律也不全,有一群人硬是踩着刀尖,一点一点打开了市场经济。 06 柳传志常说,“我自己领悟出的道理有两个:不在改革中成为牺牲品、有理想而不理想化。” 大成于此,束缚可能亦于此。 今日的联想,有许多不能回避的历史困境——比如创始人的路线之争、创新投入过低、发展势头不振等等。 有人说,这方面联想的决心是不够的。 正如项立刚在《是什么人在黑联想》一文中所说的: 尤其是当联想已经取得世界PC第一的位置时,在芯片,在配件,在底层业务上的投入,却畏手畏脚。 某些舆论开始怒其不争。 尤其当大家看到华为通过大量技术投入,获得了很大回报,也希望曾经远比华为强大的联想,能并驾齐驱。 大家希望联想成为一个技术领先公司,带动中国高科技产业上一个台阶。 显然,联想与大家的期望是有距离的。 面对这样的结果,公众失望的情绪渐渐化作怨言。 但正如胡润所说:“柳传志是第一个,哪怕后面有人比他做得大,他也是第一个。” 柳传志走“贸工技”路线,是因为创立之初,联想先要活下去。 他选择做大,是希望联想有足够的体量抵御风险,只有个头儿大起来,才能完成替代,也才可能在未来完成超越。 这是“用空间换时间”的游戏。 每个时代的企业家都有其时代所赋予的使命。 07 正如一直保持中立的吴军,今年为其发声: 联想没有做芯片,并不都是它的责任。这恰好是柳传志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紧跟国际化业务。 跟它同时代的PC系列企业几乎已经不存在了,剩下来的,宏基已经不行了,惠普转型做服务了,戴尔下市了。 今天再看联想做到这样的业绩,其实已经非常好了。 可以讲,联想当年走的路,是让中国最快赶上世界步伐的路。美国的很多大公司,包括中国的企业,都用联想的机器。 不能否认的是,联想凭一己之力,做到了全球PC第一,让中国拥有主动权,也为移动互联网打下了隐形基础。 如今,联想在全球约有5.7万名员工,业务遍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8/2019财年,联想的整体营业额达到3400亿人民币。 无论柳传志做得如何,是否错失了其他机会,他都完成了他们那代企业家的使命。 十余年前,柳传志曾在一个节目里,给“未来的企业家”写信致辞: 可能你们有的已经在路上了,有的还没在路上,就像30年前,我只是个普通的科技人,根本没有想到我们开创的企业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我们有幸走上了一条创业的道路,更有幸亲历了一个伟大的时代。我自己快要退出这段路途了,对你们充满了羡慕和期待。 羡慕的是,你们一上路就已站在一个全新的起点;期待的是,你们会把我们的祖国带向世界的中心。 一代人的开拓,又一代人的拼搏,生生不息才有了当下的中国。 “柳传志时代”谢幕,这或许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充满更多创新、理性和更制度化的时代,逐渐郁勃。 08 在诸多似是而非的口水和苛责里,柳传志还是1984年的那个柳传志,还是希望改变命运的那个工程师,还是对未来充满信念的那个青年人。 他曾经在疑虑中前行,走两步退一步,他也有自己的局限,甚至错判过潮流,但他从来未尝改变过自己的底色。 正如《圣经·提摩太后书》中所说的一样: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他是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象征,是中国商业文明的一座纪念碑。 无论如何,柳传志都配得上我们由衷的致敬,配得上这个时代的一个致敬。 祝老爷子退休快乐 :) [详情]

柳传志退休 联想集团正闯关
柳传志退休 联想集团正闯关

  原标题:柳传志退休,联想集团正闯关 来源:钛媒体 2019年12月19日,联想控股发公告宣布董事长柳传志退休。这位创业始于1984年的第一代企业家,在历经35年奋斗后终于告别商业舞台,回顾正常家庭生活。 在这35年内,中国商业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激情与彷徨,也见证了加入WTO之后的巨大机遇和挑战,也面临2008年至今经济危机之后地缘政治的一系列变化和挑战。 在联想的35年中,也从早期的代理商、到独立品牌再到投资、农业为一体,有联想控股和联想集团以及神州数码为代表的多家上市公司矩阵,与此同时,联想也是也是一家优势和问题都极为明显的企业,看衰者,质疑者,批评者从未停止,在此,我们也有必要对其进行更为详细的梳理和评价。 联想的老牌对手今何在? 联想以销售PC电脑起家,在创业之初,其主要对手有IBM、联想、宏碁、惠普、戴尔,康柏等,彼时在微软的冲击之下,行业实现了电脑软硬件的分离,降低了“攒机“成本,这也成为当年行业兴起的一大重要因素,从此时开始,电脑业由早期的技术驱动,转为劳动密集型行业。 联想创业之初为AST电脑代理商角色,其后推出联想汉卡,又在1990年开设工厂,转为电脑制造和销售,这一切也是上述行业转型的结果。 为方便对比,我们整理了联想不同阶段对手的相关信息,见下图 若从市销率看,当今PC业的资本议价能力着实下降不少,2001年康柏电脑被惠普收购时,市销率在0.6左右,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时,虽然对方年销售额达100亿美金,市销率虽然较低,但IBM每年需提7%的服务费和将近2亿美金的采购收入,获利仍然颇丰。 再看现在,坚守PC业务的宏碁和戴尔市销率在0.3左右,联想集团则不足0.2,专心做企业级客户的IBM和多元化发展的惠普则拿到了过1倍的市销率。 PC企业销售业绩对市值的权重 在降低。 从行业发展路径来看,在这30年中,老牌PC厂商正在进行如下调整: 其一,由企业PC向个人PC再向企业级转变的过程,如IBM将个人业务出售给联想,将主要精力放在企业级产品的研发和销售上,而联想也由早期的针对企业级销售向个人消费市场扩张,其后又通过云计算和数据服务等业务,重新重视企业级市场; 其二,由于PC市场整体的饱和,地域性中小企业无全球供应链以及规模效应优势之下,开始将业务逐渐出售给头部企业,行业在一段时间也由劳动密集型转为资本密集型。 其中,联想对PC业务则相对执拗,迄今为止,在全球多地进行PC企业的收购,稳坐行业第一把交椅,虽然通过收购摩托罗拉意欲大手笔进军手机业务,但由于中国市场惨烈的低价竞争,联想恐被盈利所累,在2017-2018年财报中明确表示“手机业务要专注维持利润率”,在运营商渠道红利中,“中华酷联”四大品牌除华为外几乎都退出一线市场,联想手机业务趋于保守。 究竟是何种因素产生了当下的联想,抑或是,当下的联想的气质与基因又有何种因结下的果呢? 联想几大关键时刻:FM365、收购以及全球化融合 若联想自己书写历史,可能会强调2008年奥运会、全球化收购为代表的高光时刻,而我们则希望由“走麦城”做引子来了解更多面的联想。 2000年,借互联网第一轮热潮,联想推出FM365.com,由于资本对互联网概念的高度追捧,使柳传志感到:“实打实地做,或许来不及”,在与基金经理们打交道中,柳传志又发现:市值高估,本来做不成的事情可能做成,一是,怎样以最低成本融最多资金,二是足够的资金可以收购更多的网站。 这可谓是联想第一次大手笔的多元化转型,在资本以及国内高歌猛进的PC业务的支持之下,形成“接入-FM365-垂直网站”的战略布局。 借互联网概念,在港交所发股8500万股,融资28亿元港币,给FM365投资一个亿,又以3537万美元收购了财经网站赢时通的40%股份,出资5000万元,以50%的股份与新东方合作成立新东方教育在线,同时,北大附网、国旅等垂直企业都纳入联想的互联网盘子中。 这貌似是一盘好棋:通过新兴的互联网概念从股市融资,以资本为主要工具,展开垂直业务布局,最终再反馈到资本层面,可谓良性循环。 其后坏消息其后也接踵而至,新东方遭遇了ETS事件(被指非法使用托福、GRE相关资料),赢时通又未如愿拿到券商网站资格,垂直旅游网站也直接放弃。 FM365在选择合作伙伴时,选择了美国在线,对方实质想借联想的捆绑条件,为自己打开中国市场,彼时联想电脑内嵌上网账号,为用户提供拨号上网服务,其后宽带建设跟上,该模式收益迅速降低,与美国在线的联盟也无太大意义。 这个失败的结局,对联想产生了以下影响: 1.对资本层面的运用越发熟练(包括收购IBM的PC业务),即便最终的结果是失败的,但有港交所融到的28亿元港币,对原有PC业务现金流起到了隔离作用,这项业务的失败并未影响到联想的业务根基。 2.自此之后,联想的基因越发“卖硬件”,杨元庆在担任联想集团CEO之后对销售体系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自有销售与经销商分利的问题上,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分销模式,即便是以直营为企业特色的戴尔,在进入中国之后,也开始进入国美等卖场,放弃了原则。 在“卖硬件”方面获得比较优势之后,联想此后多年在服务性或者新业务的培育中相对缓慢,在4G手机发展之初靠运营商资源手机大卖,但随着国内手机市场竞争的白热化,联想事实上退出了中国市场的竞争,仅借其后收购的摩托罗拉手机,在美洲市场尚有一定规模。 3.FM365也是联想早期可以摆脱硬件公司对市盈率、市销率这两个指标的束缚的机会,放弃之后,盈利性成为联想必须考虑的问题,这也是其后在中国手机市场进入价格战阶段之后,缺乏新概念的联想选择“专注维护利润率”的主要原因。 当然关于其失败,我们也认为这是对自己原有路径的依赖,彼时互联网门户商业模式有付费的美国在线和免费雅虎两种模式,联想希望通过PC内置上网,将ISP和门户进行串联,实现硬件向软件导流,且可以靠收上网服务费盈利,但对随后国内宽带市场的发展潜力估计不足,与其说是一个业务的完结,不如说是选择了一种行将结束的商业模式。 2001年FM365业务告一段落之后,PC业务重新回到绝对的中心地位。 2002年IBM曾向杨元庆发出被收购邀请,但考虑到此时的IBM的PC业务尚有40亿美元净资产,联想无资金实力收购,柳传志前期对收购也是持极为审慎的态度。 在2003年,联想内部开始达成共识:聚焦PC,保留手机,放弃其他业务。国际化成为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在2005年,联想最终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IBM的PC业务,获得think这一明星品牌,其中6亿美金是通过股票支付,从此时开始,联想逐渐形成“收购市场带来销售增量,并放大市场占比,在资本市场获得溢价,进而获得收购资金”这一收购模式。 甚至在收购案中,高盛的佣金也只收一半,两年后根据联想集团股价涨跌比例收取。 在2011年收购德国个人消费电子企业Medion中,共计6.7亿美金,20%是以股权支付,在收购日本企业CEC时,也通过发新股融资1.75亿美元。 股市在此成为联想的重要融资渠道,即,业绩的好坏可影响股价,也直接对融资成本产生影响,欲稳定股价,则又通过收购提高全球PC市场占比,通过收购获得全球供应链的规模优势,以此稳定市场和规模优势。 在收购过程中,国际化的融合是相当受考验的。 收购IBM之后,柳传志否定了当时美国和中国双中心的提议,实行美国中心制,且中方团队集体“降一级”,柳传志退出管理层,杨元庆担任董事长,美国人则任CEO。 这很大程度确实消解了收购后美方团队对中方的不信任感,稳定团队,实现平稳过渡,但在现实操作中又并非如此。 外来CEO由于缺乏主人公精神,在唯KPI论中,第二任CEO阿梅里奥就会通过各种财务手段来提振结果,如降低产品服务成本预提,以此最终提高利润收益。 此外,在人事问题上阿梅里奥与联想老人刘军、王晓岩等都发生过激烈矛盾。 2009财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联想亏损2.26亿美元,内因加外因,彼时的联想集团承担着巨大的压力。 其后,柳传志复出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继续担任CEO。 在国际化的融合过程中,联想错过了手机业务的发展最初机会。 虽然早在2002年通过收购厦华手机,成立联想移动,2005年还曾创下国产手机第一,全市场排名第四的成绩,但在2005年之后,国家放开手机牌照,山寨手机肆虐,价格竞争尤其激烈。 阿梅里奥决定出售联想移动,最终在杨元庆的周旋之下,联想控股联合弘毅投资为首的私募基金,以1亿美金收购联想移动,这是当时最好的结局。 在2008年,苹果正跃跃欲试改变未来手机格局之时,联想手机业务却惨遭出售,错过了手机发展的一大良机,其后又上马了乐phone系列,但仍然是运营商的定制款,而早在北京奥运会时,新华社记者就已经用联想手机从珠峰发布照片了。 外来管理团队的内耗,直接使联想丧失了从2G到4G过渡的关键节点。 联想为何做不好手机业务? 联想2018年销售额达到510亿美金,市值622亿港币,小米为1749亿港币,市值2530亿港币,双方虽然市盈率相差不大,但市销率差距显然可见。 智能手机在过去的高增长过程中,资本市场对小米给予了较高的认可,但联想则相反,全球PC市场规模的饱和已并非秘密,市场定价相对保守。 联想虽然错过了2008年最初的手机发展机会,但其后通过与运营商合作,以联发科的入门低价手机为切入,成为“中华酷联”阵营之一。 但为何会有如今的局面呢? 对于以联想为代表的PC厂商而言,在经营中具有通过供应商、经销商账期之间的时间差来获得丰沛的现金流的特点。 以戴尔早期为例,其现金转化周期(库存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在2002-2006年基本围绕在-40天,也即,企业的规模优势对上下游合作企业具有极强的谈判能力,获得40天左右的账期差,降低企业运营的现金压力。 联想亦是如此,我们整理了2011-2019财年联想集团的现金周转周期,见下图 从上表中看,联想的现金周转周期有逐渐劣化的趋势,原因有:其一,加大并购之后,库存陡增,库存周转周期也会放大,影响整个现金周转效率;其二,在PC增速逐渐变缓之后,联想对经销商的吸引力在削减,应付账款账期也会随之调整。 在2019财年,联想库存周转期为30天,在2012财年该数字仅为12天。 联想高层大多出身于销售,在早期PC市场的数次战役中也均承受了压力且打赢了胜仗,形成了强大的线下经销体系,但在2011年之后,线上的权重逐渐加大,这对原有的分销模式造成了一定冲击,加上PC市场的逐渐饱和,经销商向高流通的手机转移,联想在最初的手机又采取以加盟商为主的销售策略,经销商流失率相对较高,联想通过调整账期来加强经销商的凝聚力,应付账款账期从2011年的80多天降到2019财年的50天左右。 当手机行业告别运营商模式,进入“直营+经销商”两大模式并存之后,小米和vivo和OPPO开始展现实力,成为市场的最大收割者。 在手机的竞争中,价格成为关键点,如小米公开表示硬件利润不会超过5%,要通过互联网收入来补贴硬件,曾连续多年亏损。 作为一家老牌硬件制造和销售类公司,在资本市场对联想未能完全扭转“定性”之前,联想手机若以亏损换市场,对市值管理显然不是好事,如前文所言,联想在海外的一系列收购都有靠发股或发债为代表的募资行为,股价高低会直接影响融资成本,这也是个必须考虑的问题。 在2014年财年,联想集团税前盈利尚有10亿美元,但到2016财年,该数字为亏损2.77亿美元,也就在2016年,联想集团股价曾相当时间徘徊在5港币左右。 虽然在2014年收购了摩托罗拉,附带2000个专利,但彼时国内市场已经进入了价格竞争阶段,为稳定总利润率,稳定短期市值,“专注维护利润率”成为无奈选择。 截至到目前为止,摩托罗拉手机的主要市场仍然集中在美洲市场,且多是与当地运营商合作,根据Counterpoint数据,联想在美国手机线下市场共有8%的市场份额,在苹果、三星和LG之后。 专注美国市场,在中国本土进行事实性的放弃,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亏损,稳定了股价,在PC市场有一定回暖的行业利好下,成为联想近期表现的基础,但若无新的概念和故事,此后联想集团还能否稳定大局,这又是要考虑的。 柳传志退休,联想控股已经是一家在农业、新消费等领域不断投入的投资公司,相较于联想控股的多元化投资,联想集团则仍然是一家偏向硬件的企业,后者需要在新的时间点注入新的概念和理念,这是杨元庆需要慎重考虑的。 柳传志回归家庭,杨元庆要带领联想集团继续闯关。 梳理如此之多,不妨汇集一句话:联想是值得尊敬的企业,他的国际化、资本运作的手段都值得学习和研究,当然他的问题也值得警惕。 以上部分信息摘自李鸿谷的《联想涅槃》一书 [详情]

柳传志与任正非不同在哪里?柳传志:他比我敢冒险
柳传志与任正非不同在哪里?柳传志:他比我敢冒险

  柳传志与任正非不同在哪里?柳传志:他比我敢冒险 相关阅读: 第一期:柳传志:他是一个改革派,但绝不在改革中做牺牲品 第二期:柳传志当年想跳楼?揭秘当年他“要死要活的抗争” 来源:央视《对话》 作者:宿琪 背景介绍:12月18日,联想控股宣布,柳传志卸任公司董事长。一代传奇人物正式退休。 2013年央视《对话》栏目曾经对时年69岁的柳传志进行深度专访。在这期长达4个小时的专访录制里,柳传志敞开心扉,说出了很多不为社会大众所熟知的故事,比如,自己当年曾经因为差点辜负中科院重托而想过跳楼,还直言“当老板是一件苦差事”、“每年都要经历要死要活的抗争”,而在《对话》节目组在现场给柳传志准备的一个惊喜,更是让柳传志泪水涟涟…… 作为当年这期节目的幕后主创,现任央视《对话》栏目主编的宿琪对这次专访印象深刻。当年,为了做好这期节目,宿琪用了长达四个月的时间进行筹划和拍摄,其中仅文案筹划就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节目录制前,柳传志很“罕见”地和宿琪沟通了近一个小时。前期细致的筹备带来了格外出色的节目效果,在现场,柳传志埋悬念、抖包袱,不断掀起高潮,让宿琪和现场观众无不大呼精彩。 为了让这期节目更好的留存,宿琪亲自为这期专访撰写了文字版——将专访精华归纳成10个经典片段,从而完整、精彩地记录这次极具深度,同时又极富观赏性的专访。 故事7:柳传志PK任正非:两位英雄不同之处在哪里? 31年来,联想或强攻、或迂回,坚韧不拔。不断挑高自己的目标,一心把想做的事做成。它每走一步都会引发种种猜测,但事后的轨迹总让人恍然大悟。在《对话》四个多小时的谈话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联想成长中惊心动魄的瞬间。很少有人能拿柳传志和另一位企业家放在一起对标,但柳传志偶然间提到任正非的名字,却引发了现场观众更深层次的思考。 和联想一样,华为同样是中国企业中的佼佼者。柳传志可以说是最受媒体追捧的企业家,而任正非却一直在“躲避”媒体的聚光灯,成为最内敛最低调最神秘的企业家。做企业家的风格迥异,做企业的风格也完全不同。柳总把做企业的感受比作爬山,他认为任正非比他更大胆,更敢于冒险。柳传志坦言,他带领的联想团队都是稳扎稳打,一件事情要算计透了才开始做。 柳传志:“相对我跟任正非先生比,我不如人家的地方就是,任正非比我敢冒险,他确实从技术角度一把敢登上,他是走险峰上来的,他摔下来的时候会很重。我基本上领着部队都是行走50里,安营扎寨,大家吃饭,接着往上爬山。” 在《对话》现场,一位青年创业者田宁向柳传志抛出的一个问题同样印证了柳传志对于自己风格的评价。田宁是浙江青年创业者,1999年买过电脑,办过电脑公司。在2004年的时候他又退出了电脑硬件的行业,因为他发现电脑里头的CPU、硬盘内存,这些产品还是依赖进口,不是国产技术。他提的问题就是,联想今天作为全球第一名的IT计算机公司,但是我们的很多CP内存,还是靠进口,1994年联想讨论的一个决策,到底市场优先还是技术优先? 其实这个问题一直是很多人对联想的质疑,也是当年很多技术人员最想不通的问题。。94、95年前后,联想电脑在中国有一定地位的时候,各方面的科学界人士,包括政府也得极力希望鼓舞联想,应该进入到核心技术里边。到底是坚守做PC,还是大举冒险进入核心技术研发?这个两难的选择其实也是联想发展史上最经典的战略分叉口。 说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柳传志眉头都紧锁在了一起,似乎陷入了那段纠结的回忆。柳传志说他坚决没让大举进入核心技术研发,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没钱没底气。当年企业的第一要务是要活下来。当年联想的储备还不够人家零钱的1%,如果拿着这点钱全投入搞研发,那就是真的是找死。所以就没敢动。就在柳传志从联想退下来的那一年,那一年企业现金流,大概有30几个亿、40个亿美元左右。柳传志说,你真的决定要投在新的技术领域里边的时候,就要考虑清楚,你投下去以后连续下边怎它要把这事要算明白,你才可以去做。 1984年比较知名的国内的IT公司,全球除了IBM以外,第二、第三大的大概是王安和DEC,这些公司今天都去哪儿了呢,全都没了。柳传志说没了的原因就是他们都想引领潮流,不想走PC的路,没有真正想明白自己的定位。柳传志掌舵的联想认定就是做好中国第一品牌的PC机,只有这样专注,把所有的投资都放到这个目标里,联想才能一步一步地战胜海外那么多电脑品牌,才能成功并购IBM,才能在PC端做到世界的老大。 从一家摸爬滚打的创业公司,到世界第一品牌,联想三十几年的历程就像中国企业的一本教科书。如今的中国已经深入融入了世界,青壮年时期的联想的愿景又在哪里呢?柳传志用了这样两句话来定位他的理解。一个是以产业报国为己任。一个是做受人尊敬、值得信赖的公司。 故事8:告诉年轻人怎样当老板 中关村创业一条街,2015年成为媒体追捧的焦点。其实早在2014年,《对话》团队成员就专门来这里进行了调研。当时的这条街显得还很凌乱,很多门面还在装修。我们走访了创客咖啡馆,和这家咖啡馆的创始人聊着一个又一个有趣的创业故事。 中午我们在一家创业咖啡馆吃了一次独特的午餐:西少爷肉夹馍和3W咖啡。他们都是由几个90后年轻人创办的创业型企业的典型代表。在这条大街上不仅弥漫着浓浓的咖啡香味,还有浓浓的创业的氛围。 其实,《对话》节目是较早就关注到联想之星的创业计划的。2013年我们在策划联想控股的节目时,那时候的柳传志最钟情的一件事就是培养年轻人,2008年,在联想控股的版块内,就有一个“联想之星”的项目。“联想之星”通俗地理解就像联想的一个大孵化器,他们筛选值得投资的项目,不是单纯做天使投资,而是把创业期间的企业CEO集合起来组成“联想之星”班,进行为期一年多的培训。这些CEO们听的第一堂课就是柳总给他们上的“企业家是如何炼成的?” “发现好苗子”是常常挂在柳传志嘴边的一句话,而且用了一个更形象的词叫“鲨鱼苗子”,他希望培养和呵护他们。最早的几年,柳传志是拿出控股公司的几亿元投入到联想之星的培训计划里,在全国惊心挑选“好苗子”,拿出自己的钱来进行一年多的从理论到实践的培养。这真是一件“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有功德的好事。 我们的节目中选取了两位小企业家谈了他们的感受。有一位企业家说,上了“联想之星”之后,简直就是对他人生观价值观的重塑。原先做企业,先是解决温饱,然后从百万挣到上千万,似乎只是一个数字的爆发和增长,但在企业家精神层面很迷茫,企业家难道只是挣钱的概念吗?企业家自身应该怎样自我定位? 在柳传志给他们上的课上,最重要的就是解决了“企业家价值观”的问题。他说,如何你不愿承受身体和内心的痛苦磨练,就不要自己当老板,就给别人当职业经理人。但当你创业的时候,就必须认定这是一份苦差事,要心甘情愿,这样在做的时候才没有抱怨。真正努力了不成没有后悔,我自己选择的,这么想事,心情会好,首先第一心情要好。如果真的心情不好,干脆改行干别的,事先想清楚,不要自己选了事,埋怨谁,这是我当年永远心情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创业开始,就意味着你肩上多了很多责任,从小老板到公司董事长再发展到更大的企业,每一个阶段都是企业家成长的过程。当小老板时候,你是为公司几个员工忙乎,企业再大点,你就开始为社会考虑得更多,再到像联想那么大规模的企业,那你就代表中国。每一个阶段面临的问题是不一样的,承担的责任也是不同。 在《对话》节目的录制现场,一位叫潘鸿宝的年轻企业家献上了这样一首歌:“我们以火一般的热诚,战胜一切困难伤痛,满怀无限希望,为祖国贡献力量,追逐着心中的梦想,踏上了追逐的征程,把梦想变成明灯,照亮了创业的路,创业的心点燃了激情,理想之星震撼了你的心灵,联想的人激起了同一个梦想。”这个歌词就是他参加完联想之星的结业式后,特别有感触,夜里两点钟充满了灵感而写成的。这首歌,也代表了很多联想之星的心声。 [详情]

柳传志退休遭攻击 白岩松:短视!不知过去,不念未来
柳传志退休遭攻击 白岩松:短视!不知过去,不念未来

  央视网消息:12月18日,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宣布退休,这名75岁的老兵,从40岁的1984年开始创业,35年的时光与联想和中国的改革进程紧密相连。这35年,柳传志和他的好多老伙伴共同定义了中国企业家这五个字,使中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演变成也可以有很多的人应该“学而优则商”,因此说他们几位是有历史性的功勋,不为过。 白岩松:而围绕柳传志的退休,有一些年轻的网友在网上随意发表着不礼貌,甚至攻击的言语,这是典型的不知过去,不念未来,只知道一点现在的短视行为。就像吃五个馒头觉得饱了,前四个馒头就毫无价值,只有第五个馒头才功勋卓著。这是笑话,更何况我们现在还远远没有饱。 白岩松:祝老兵柳传志健康开心,退而不休,他也不会休,尤其是他对世界永远好奇的大脑。同时我们也要祝福联想走上更快的发展道路,对现在的联想有一些不满意,也与大家更高的期待有关,谢谢你:老兵柳传志。[详情]

柳传志背影里的三个问号
柳传志背影里的三个问号

  原标题:【一周焦点】柳传志背影里的三个问号 来源:工人日报 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12月18日宣布,联想控股董事长、执行董事、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卸任公司董事长及执行董事,将担任联想控股名誉董事长、资深顾问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成员。 尽管早前已公开提出过退休设想,柳传志此番辞职仍引发舆论轰动。作为改革开放第一代企业家中的代表人物,柳传志转身后的背影,值得人们认真审视。 在柳传志的创业路上有3个人是绕不过去的。1984年,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周光召提出“一院两制”,让一部分科研人员做基础研究,另外一部分出来办企业,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推向市场。“憋不住”的研究员柳传志和其他研究员一道在中科院计算所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传达室里创立了北京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前身),才有了后面的诸多激荡故事。 回望故事的起点,引出第一个问号:35年过去了,科研成果转化这件事做好了吗?查阅报道会发现,科研成果转化仍然比较难。这其中既有一些成果本身不接地气的原因,也有产学研对接不畅通、体制机制不灵活等原因。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鼓励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创新主体及科技人员转移转化科技成果。改革的脚步从未停止,打通科研成果转化通道的努力仍在继续。 人们提到柳传志,还常会想到另一个人——倪光南。20世纪90年代初,联想内部有两种观点:一派主张研发创新,另一派主张营销达到品牌效应。最终,柳传志坚持的“贸工技”路线获得胜利,倪光南被迫离开。尽管此后联想在业绩上取得的成绩颇为亮眼,但是缺乏核心技术的诟病也不绝于耳。柳传志曾对媒体坦言:当年走“贸工技”路线,是因为只能通过贸易的方式积累资金后,再做技术上的突破,因为技术投资需要大量资金。 反思那场争议,引出第二个问号:如今还有没有企业不敢、不愿投入研发?答案是有的。这既有一些企业家自身短视的原因,也有知识产权保护不健全、融资难融资贵等原因。当然,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投入研发,才能做强做优做久。为企业提供一个敢于研发、愿意研发的营商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柳传志此次退休,联想控股新的领导核心也浮出水面。宁旻、李蓬的名字听起来有些陌生,但是符合柳传志培养年轻接班人的一贯风格。提到对于年轻人的培养,被视作柳传志“门徒”的杨元庆是一个典型。1994年,不满30岁的杨元庆便被柳传志委以重任。此后,柳传志更是将联想集团的接力棒交到杨元庆手中。前不久发布的2019年《世界品牌500强》中,联想跻身前100强。 联想的接班人已尘埃落定,展望故事的续集,引出第三个问号:在新一轮的改革、创业大潮中,谁领风骚?他们又将演绎怎样的商业传奇,我们拭目以待。[详情]

柳传志退休:和一个时代的告别
柳传志退休:和一个时代的告别

  当75岁的柳传志挥别商业江湖的瞬间,我们在和一个时代告别。[详情]

柳传志退休之后,联想江湖争议未决
柳传志退休之后,联想江湖争议未决

  这位从时代的夹缝中走出来的企业家转身离场,也宣告着由柳传志表征的一个时代符号自此终结。[详情]

柳传志退休之后 联想江湖争议未决
柳传志退休之后 联想江湖争议未决

  柳传志退休之后,联想江湖争议未决 钱玉娟 在过去四十年群星灿烂的中国企业家群体中,坊间获封“企业教父”称号的只有柳传志一人。 作为联想帝国的缔造者,柳传志身上有着这样一个抹不去的符号——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企业家。 1984年,经济改革的序幕拉开,随即一股创业大潮涌起,身在体制内的柳传志跃入其中,在亲身经历中国经济丝缕变革的同时,他也目睹了同一时代企业家们的浮沉。 他创建的联想集团,曾是中国高科技企业里最闪亮的一张名片,年至古稀,他又亲率联想创投奔赴港交所敲响上市的钟声。 激荡35年间,柳传志曾多次进退。是他不愿意放手吗?应该不是,联想集团他本已退的干净,但因2009年陷入巨亏,让他不得不再次披挂上阵,力挽狂澜,对杨元庆“扶上马又送了一程”。 如今的联想已经从微末到庞然,而柳传志却不能再扛着它前行。没有公开发布会,连内部都没举行隆重的仪式,12月18日18时26分,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出一则公告后,75岁的柳传志,宣布退隐江湖。 公告显示,按照既定计划,联想控股董事长、执行董事、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卸任公司董事长及执行董事,将担任联想控股名誉董事长、资深顾问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成员。 这位从时代的夹缝中走出来的企业家转身离场,也宣告着由柳传志表征的一个时代符号自此终结。 没有柳传志的日子 若联想控股没了柳传志,在接班人的猜想中,外界将最大的砝码压在了联想控股总裁朱立南身上。 然而,从公告来看,联想控股执行董事、总裁朱立南卸任公司总裁之职,将继续担任联想控股董事,并任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成员,同时还担任君联资本董事长、联想集团董事。 经济观察报记者看到,在联想控股的新班底中,两个此前尤为低调的人物被镁光灯聚焦。联想控股原高级副总裁、首席财务官宁旻接任董事长,并任提名委员会及战略委员会主席。而新任首席执行官则由联想控股高级副总裁、联想控股(天津)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蓬担任,同时公告显示,董事会亦提名李蓬为公司执行董事。 在五少帅中年纪最小的宁旻,生于1969年,这让他在联想中的角色并不如其他几位突出。但是,在联想控股2013年融合了战略决策与管理执行两大委员会,成立执行委员会时,这个看起来憨态可掬的高管的名字却赫然在列。 从公开资料来看,宁旻1991年加盟联想,历任联想控股总裁助理、助理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副总裁、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执行董事;负责公司的财务与资金、资本运作、风控与审计,以及资本市场和公共关系等相关工作,并主持财务投资业务的运营管理。 2012年,宁旻成为执行委员会成员之一,彼时便被认为会是联想控股接班人的候选者之一。2014年,在联想控股改制后,他被委任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兼董事会秘书,再到2015年,又被任命为联席公司的秘书。 实际上,自2015年后,宁旻还肩负着另一重任——他是柳传志的“机要秘书”,柳传志的日常饮食和养生计划等,都是由他在安排,其中甚至包括柳传志每天要进行多久的体育锻炼,他都做出了两个小时的明确规划。 柳传志曾说,“我真的不是把工作当成唯一快乐的人,如果他们做得挺好,我当董事长也不痛苦。”毫无疑问,在柳传志的逻辑里,联想控股的接班人一定与联想的发展、投资策略合拍。 结合联想控股此前披露的持股比例可知,除了国科控股(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联持志远、中国泛海和联恒永信等作为机构股东分别持股36%、24%、20%和8.9%外,执行委员会成员中柳传志、朱立南、宁旻、陈绍鹏和唐旭东分别持股3.4%、2.4%、1.8%、1%、1%。 从高管的持股比例来看,57岁的朱立南本可以“顺位继承”,但最终宁旻接棒。据经济观察报记者了解,柳传志和朱立南从联想控股上市之后就开始认真准备企业的传承问题,他们认为公司未来的领导核心应是:年富力强,更具创新精神,更为国际化的班子。 经过内部观察、培养、评估,以及外部甄选,他们一致认为,宁旻和李蓬是最合适的董事长和CEO的接任人选。 争议在成就之间 在柳传志创造中国商业传奇的过程中,属于他的并非都是高光时刻,期间也曾颇具争议。 1988年,40岁的他,与中科院计算所的10个科研人员,一头扎进小平房里创办了北京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集团的前身)。 外界看到了柳传志积极响应号召,投身商业创新的那种果敢,但据曾与柳传志并肩作战的,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倪光南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彼时中科院计算所一直为他们保留着职位,“做不下去还可以回去,也不会有太大损失。” 从创业之初的“倒卖”电子表、电冰箱等产品,到倪光南作为公司总工程师主导研发了第一代联想汉卡,成功推向市场后,让联想看到曙光。 随后,联想的自有品牌PC也在1990年面市,历经多年发展,联想甚至代表国产品牌PC与海外巨头竞逐。 那是1994年,倪光南提出联想应该走技术路线,研发创新“中国芯”,以对标海外英特尔的“芯片”技术攻势。然而,彼时身为联想总裁的柳传志未予认同,他认为联想在当时并不具备技术储备和资本的实力,无法支撑芯片研发的需求。 就此,发展路线是“技工贸”还是“贸工技”,成为联想成立以来首次面临拐点。分歧的最终结果是,联想取消了相关研发项目,举全力发力销售贸易。这也成为联想多年后被诟病“缺少核心技术”的根源所在。 当然,“贸工技”路线的选择,让联想在当时成果累累:不仅让自有品牌PC业务的市场份额持续扩大,甚至在2004年成功收购了IBM全球的PC业务,一跃成为全球PC业务的霸主。 然而当下重新审视中国的高科技企业,鲜少有人将联想排在前列。反倒是从设备贸易起家的华为,后来因对创新研发更为投入,成为目前国内引领“中国芯”及通讯设备技术创新的典范。 柳传志并不避讳谈及主导联想当年的发展选择,“当年我走的道路,人家说我不重视技术,只做贸易,我觉得是他们没有身临其境,其实当时主要是因为没有这样的投资机构,我只能通过贸易的方式积累资金后,再做技术上的突破,因为技术投资需要的资金量是非常大的。” 很多人也会拿与他同龄的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作比较,而柳传志总会谦虚地“自贬”,“我并没有任正非那样的胆量和气魄去做技术的研发投入。” 柳传志曾坦言心有遗憾的是,执掌联想期间BAT都曾找来,但他错过了。这让他于2001年大刀阔斧地将联想集团分拆为二,并直接将联想集团的接力棒交给了37岁的“门徒”杨元庆。 柳传志再次投身创业大潮,坐镇联想控股,当起了投资人。他想去挖掘、发现一些领域的创业者,并帮助他们实现成长或蜕变。 屡现风暴眼中 将联想集团交托之后,柳传志执掌联想控股的过程,让其完成了从企业家到投资家的角色转换。 在他的规划中,“控股的主要职能是定方向,选人才,配资源,监督和考核。”不只子公司的业务方向由控股来定,“谁做领军人物,启动资金以及社会资源的分配都要由控股来定”,控股甚至可以对子公司进行监督考核。但柳传志还强调,联想控股不会介入子公司本身以及被它投资的企业的具体业务。 然而,不少人仍会将联想集团与联想控股混淆,这一问题甚至让后者在2015年上市时遭遇重创。 是年6月底,71岁的柳传志带领联想控股登陆港交所,彼时发行价定为42.98港元,一共发售3.52亿H股,融资总额达151.7亿港元。 但是,由于很多投资者对于联想集团和联想控股并不能真正地分清楚,这是一个重要因素,也带来联想控股上市当天的破发,仅收于42.95港元。上市之后,联想控股股价一度暴跌近40%。联想控股不得不花费超20亿港元回购股票,以图“救市”。 “市场并不理解联想控股的业务,仍然停留于从事IT业务的联想集团。”在上市初期,柳传志曾就股价跌势对外如是表示。 确实,联想集团是联想控股的支柱。在2015年前后,联想集团曾因手机业务亏损严重,不得不面临巨亏45亿元的重大危机。而作为母公司,联想控股更加受到连累。 柳传志认为,支柱企业面临的一些困难,并不会让联想控股的根基从整体上受到动摇,也正因此,控股才要通过战略投资形成多个支柱产业。 正如柳传志在联想控股上市答谢宴上所做的感慨,“由于战略上的失误,我也犯了很多错误,有很多地方依然要很小心、很谨慎地做。” 他心里清楚,要做好一名投资家并不容易。 扎进投资领域的柳传志,还曾数次面临危局。 那是2013年的一次小范围的企业家座谈会,柳传志在会上抛出了“在商言商”的论调,其原话是,“从现在起我们要在商言商,以后的聚会我们只讲商业不谈政治……” 随后引起商界的轩然大波。不少商业大佬都开始就此展开讨论,随之问题被放大至企业家责任感的问题,就此延伸出了一个至今备受争议的论题——企业家或企业究竟要不要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无害的言论可以说,但对企业严重有害的言论不会说也不敢说。”柳传志做出回应,他称自己所言是实事求是,并不想进行辩解。 这让外界将这位老人推向了舆论的潮头。此后,吴晓波对这一事件曾做评论,他认为柳传志说出在商言商这句话时,本身就是一个参与中国当代政治的姿态。 再次置身镁光灯之下,是在联想2018年陷入“5G投票”风波中时,74岁高龄的柳传志,因不忍“不爱国”的舆论谴责,亲自站出来,并与杨元庆和朱立南联名发表了一封名为《行动起来,誓死打赢联想荣誉保卫战》的公开信,对事件予以澄清。 除了表达联想在5G标准的投票过程中没有任何问题,柳传志认为,“联想当之无愧是中国民族计算机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中国到世界的一个缩影,全体联想人都会记住历史,传承信念。事实怎能歪曲!联想的荣誉岂能任人践踏!”同时,他呼吁中国企业应团结,不能被外人所挑拨。 一时间,柳传志身上除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企业家符号,还多了一层“家国情怀”的烙印。也正因此,在退休的消息发出那刻,业内对这位老人终于转身离场产生了深层的关注。 12月16日晚,柳传志要退休的消息便被广为传播,联想控股前员工陈昊看到后,随即在朋友圈发布了一张2014年与柳传志的合影,他说到,“第一份工作,在柳总的耳濡目染下成长,是何等的幸运。致敬!” 在陈昊的眼中,之所以钦佩柳传志,是因为“他很正派,有想法,对企业管理的贯彻很坚定。” 确实,柳传志的眼中有不少“铁律”,诸如子女不能进联想工作。他希望联想可以是“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而他的子女则在联想之外的领域为人熟知,其中尤以女儿柳青从高盛最年轻的董事总经理,到加盟滴滴并一路升任总裁而引人关注。 启幕年轻管理者时代 友人曾劝柳传志动笔写自传,把自己这一生的经验教训或人生感悟,抑或是在联想带队伍、谋规划、定战略的管理方法论化为铅字留下来,但都被他拒绝了。 不过,柳传志确实有兴趣和耐心去与创业者沟通交流。在联想之星为创业者提供的培训课堂上,柳传志经常会亲自站上讲台,像创业导师一样“传道授业解惑”。只是,他始终不愿被贴上“教父”的标签。 在纪录片《十年二十人》中有这样一幕,财经作家吴晓波采访柳传志,并称他为“教父”,对于这个称呼,柳传志反应急切,当下就拦住了吴晓波。 柳传志谦虚。有数据显示,联想控股目前掌管着1000多亿元的基金,投资公司的数量多达600家,领域所涉广度也超过了BAT。他也备受拥趸。2015年,他组建起了一个名为“泰山会”的企业家组织,除了他本人作为会长外,像万通集团冯仑、阿里巴巴马云、复星集团郭广昌、远大空调张跃、信远控股林荣强、巨人集团史玉柱、百度李彦宏等大佬均是该组织会员。 这一覆盖了中国互联网企业的近半壁江山的阵容,不难看出柳传志在中国企业家中的地位之重。也正因此,他被尊称为“中国企业教父”。 在柳传志退休当晚,杨元庆感怀其为良师诤友,并写下,“柳总所传的道,是‘为国争光’的道,是‘永远要立更高目标’的道。” 谈及自己在商业市场的思考逻辑,柳传志说,“我信奉的不是‘船到桥头自然直’,而是‘拐大弯’。”这让他在57岁那年“拐大弯”,甚至直接跃出了最熟悉的IT行业,进入金融服务、现代服务、农业与食品、房地产以及化工与能源材料等多个行业,描绘起了投资版图。 纵观当下市场经济各业态中,“联想系”帝国不可小觑。其中,联想控股作为母公司,不仅有下属联想集团、神州数码、联想投资、融科智地、弘毅投资这五家子公司,控股还相继捧出了登陆港股的神州租车,冲进创业板的拉卡拉,以及正在备战IPO的旷视科技等。 柳传志直言,联想走的是一条产业化的路,风险性比较小。在他看来,联想控股在做的事情是未雨绸缪。因此,除了在消费、金融服务和人工智能板块的战略投资,联想控股在农业和食品板块有上市公司佳沃股份,先进制造与专业服务领域有联泓集团等,在赛道选择上,联想控股多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势紧紧关联。 如今,联想集团的IT业务中,PC重回全球市场冠军的位置,此外,联想控股旗下的联想创投集团也在通过投资更多人工智能、物联网及大数据相关创新企业,以进一步丰富联想集团的新科技能力。此外,联想的产业布局也在不断向外辐射,金融、现代服务、农业、酒业、物流、文化、能源矿产……柳传志搭建起的联想帝国愈发庞大。 然而,从2019年的中期财报来看,联想控股营收虽然同比增长15%达1793.11亿元,但其净利润却同比下降6%,仅为26.65亿元。盈利势头亟需提振,加之股价一直在中位徘徊,联想控股虽然处在柳传志的光环之下,可以明确的是,它需要一个全新的长期战略指导,这个任务交到了宁旻身上。 作为柳传志相中的千里马,宁旻跑到了联想控股的前方,于他而言,接下来如何让联想帝国愈发向好,或是最为艰巨的任务。 而于商界,当柳传志表征的经济改革后第一代企业家的符号成为历史,由宁旻等年轻企业家启幕的新时代,又将谱写怎样的商业传奇,当拭目以待。[详情]

柳传志当年想跳楼?揭秘当年他“要死要活的抗争”
柳传志当年想跳楼?揭秘当年他“要死要活的抗争”

  原标题:柳传志当年想跳楼?揭秘当年他“要死要活的抗争”  背景介绍:12月18日,联想控股宣布,柳传志卸任公司董事长。一代传奇人物正式退休。 2013年央视《对话》栏目曾经对时年69岁的柳传志进行深度专访。在这期长达4个小时的专访录制里,柳传志敞开心扉,说出了很多不为社会大众所熟知的故事,比如,自己当年曾经因为差点辜负中科院重托而想过跳楼,还直言“当老板是一件苦差事”、“每年都要经历要死要活的抗争”,而在《对话》节目组在现场给柳传志准备的一个惊喜,更是让柳传志泪水涟涟…… 作为当年这期节目的幕后主创,现任央视《对话》栏目主编的宿琪对这次专访印象深刻。当年,为了做好这期节目,宿琪用了长达四个月的时间进行筹划和拍摄,其中仅文案筹划就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节目录制前,柳传志很“罕见”地和宿琪沟通了近一个小时。前期细致的筹备带来了格外出色的节目效果,在现场,柳传志埋悬念、抖包袱,不断掀起高潮,让宿琪和现场观众无不大呼精彩。 为了让这期节目更好的留存,宿琪亲自为这期专访撰写了文字版——将专访精华归纳成10个经典片段,从而完整、精彩地记录这次极具深度,同时又极富观赏性的专访。 故事3:解密柳传志当年想跳楼的时刻 当年联想的技术人员对实验室里的结果是比较清楚,但要把它变成真正的生产线的时候,还是有不懂的地方。所以当他们当下决心要做的时候,在香港买了一家非常小的有生产能力的公司。当时买下这家公司,准备好生产以及要参加汉诺威的工业展共投入了100万美金。这笔钱柳传志可是把北京联想所有的家当作为抵押,再加上中科院和他自己共同借到了100万美金,这可是他们所有人的身家性命啊。1989年的夏天,正当北京联想的同事们巴望着他们的香港公司能在汉诺威展览上大展宏图的时候,却出了大事。 当时一位姓吕的香港总经理向柳传志汇报说,因为制造过程中为了买一个零配件耽误了时间,根本赶不上预定的汉诺威展览了。柳传志说:“顿时我就火了!错过了那个展览,第一批成果你卖不出去,后面第二笔钱回不来,资金流就要断了,还能上哪里借钱去?” 怒火冲天的柳传志立马要飞往香港。他当时做了一个特别的举动,不告诉香港公司的员工,更不允许他们到机场接他。刚开始我们以为这是一个随意的安排,没想到这个举动背后有着深刻的含义。 “你怕走漏风声是吗?”陈伟鸿问。 “不是,没什么走漏风声的问题。因为这火气非发出来不可,你不说他们不知道厉害,你要在机场,你见了面,我跟你照样握手,微笑,我不说。到第二天,全体人员开会的时候,我到那再跟他发火再说,这不太象话。这人不挺阴吗?这算什么?如果在那发完火,第二天就没法发火了,没法发火教育不了员工。所以这话那天就甭见面。” 原来第一天不见面自有玄机,等着第二天的暴风骤雨呢!第二天,高层管理人员在一起开会,柳传志一开口说话话茬就不善。后来他说到激动处,说:“如果要是参加不上的话现金流就断了,现金流断了这公司就完了。而这钱哪儿来的呢,一百万美元,是我用国内的全体员工的辛苦劳动,再加担保和借贷来的,这一百万真没了,就应该跳楼。我到现在我就是个跳楼的人,跳楼的人说话,所有人都得听,而且不能光听还不算,我得问你们问题你们就得回答,你们就得以这种心情对待我。” 柳传志还走到了会议室的窗口边上,当时那个气氛很紧张,充满了火药味。 讲到这里的时候,整个录制现场安静极了,大家似乎都坐在了柳传志讲的那个会议室里。讲到精彩之处,柳传志也特意放低了语速,似乎专门要留一个扣儿,稍微缓了缓他接着讲故事。当他一顿暴风骤雨后,香港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怒火发泄完了,接下来大家赶紧想办法,检查工作,落实参加展览的各项事宜,那个积极主动性也是空前的。为啥当时这顿火发完了下属能够信服?为什么柳传志发的这么有底气呢?他说,这要看企业带头人在公司里到底是怎么做的,能不能根本上让员工信服。 柳传志说:“姓吕的香港人他是总经理,我是董事长。表面工资,我们当时定工资是定了,两万多港币,我比他大概多一千块钱,但实际上,我大概实际是只拿了两千多块钱的生活费,其它我都交还给北京联想,交还给国内,这都是自觉行为。因为这就是,当一个公司小的时候,你真的负责人,你多干少得,你自然就有威信。我确实做所有的事,全都是为了公司。” 当年要跳楼的柳传志这个小故事的结果是他们的产品按时地顺利地参加了汉诺威的展览,但可惜在汉诺威没有伯乐被发现,而是后来到了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展览会上,才被发现的。这一段故事讲完,陈伟鸿和他两句的总结中,同样有笑点。 主持人: 那在联想成立的初期,可能你常常要被这样,不规范的一些市场做法所击跨。 柳传志: 所打击,没垮。 主持人: 我用错了词。(观众笑) 柳传志“所打击,没垮”这五个字中,特别夸张了“垮”字,还拉长了很久。现场的观众都笑了,一个企业生死存亡时刻还能这样幽默风趣地表达,也是醉了。这一段关于要跳楼的故事是现场最活灵活现的,柳传志埋悬念,抖包袱,掀高潮,有点像马三立的单口相声,他天生就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这也给很多企业家启示,如何学会沟通,做员工的思想工作那都是很大的学问。 无论现在的人如何唱衰电视业,但当你真的和这位企业家面对面,看到他的表情和眼神,听到他的声音抑扬顿挫,才能如此近地真切感受到他的魅力,这就是电视人的独特享受。但电视也有缺点,一晃而过,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要把这些电视实录记录下来变成文字的原因。 故事4:每年都要经历要死要活的抗争 在中国,如何在宏观商业生态下,在一次次的急流险滩中,把企业家个体的智慧发挥到极致,柳传志的创业故事无疑在思想层面给我们上了一个台阶。所以柳传志在业内被很多人称作“精神导师”。柳传志坦言,创业阶段每年都会遇到一两件要死要活的事情。这些隐藏在企业家内心的委屈和伤疤现在听起来像传奇故事,但在当时,那就是一场生死搏斗的战争。 上世纪80年代,联想在香港拿到了总代理权以后,国内的电脑销路就异常顺利。有一年,柳传志和销售部经理就签了一个合同,意思就是销售部卖了多少,在产生的利润中就会提成相应的奖金。这一举措强烈激励了销售部的员工们,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这一年到年底的时候,销售方面大丰收,利润特别高。 柳传志:我们经理叫金开贵,老金光他一个人的奖金就有6400多块,6400多块那是1988年,当时的麻烦,规定什么呢?国家的规定是奖金如果超过了你三个月的月工资以上的部分要交300%的奖金税。整个部门里边一算下来,光奖金税我们大概就要交六七十万,等于快把我们这一年的利润的一大块就交出去了。 当年企业交税的政策并不合理,如果完全按照政策交,有可能企业就一年白干了。一边是柳传志的承诺,一边是政策的规定。到底该选择什么办法能解决这样棘手的问题呢?公司专门召开了会议进行研究,大概制定了三条路。一条就是把奖金发给大家,税也该交多少交多少,这样当然不会触碰到政策的红线,但势必来年的流动资金就很紧张,有可能影响到长远的发展。支持这种做法的有种“这一把把钱全分了,干不干再说”的劲头。第二条路就是走到另一个极端,所谓的让老同志们发扬风格。这种办法对于经历了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有特别的意义。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这句话是我在农场的时候,一听这话就紧张。大家你们猜为什么吗?我在农场劳动的时候,那是1968年,插秧,一望无际的大稻田在广东的珠海农场,夏天,插秧那叫苦,那叫累。解放军连长动员,跟大家说前面就这一片,大概还有20亩,全连一块上,咱们插完,插完立刻回去休息。大家就努力插,插完到头坐下,准备回去休息,连长又宣布说,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前面还有20亩。真是这样。这话多次听,听完了以后就紧张,你想我要跟大家伙说这话,马上说完以后,后面这员工,都是老同志,真的就威信全无。 讲到这个细节的时候,柳传志出神入化的表达把现场的观众都逗乐了。当年市场经济在中国还并没有完全建立的情况下,如何体现市场的价值,如何激励员工,看似小问题都是必须面临的大课题。除了上面两个极端的办法,会议中认为第三条道路可选,那就是拿获利的支票去换取现金,先不入账,悄悄把钱一发,税务局不知道就完了。这第三条路也可以说走了一个中间路线,也是踩了当年的政策钢丝,因为那是要冒风险的。但柳总最终拍板,同意了第三种方案,他也默默承受了自己要承担的责任和风险。当年的奖金发完,公司员工皆大欢喜。但这事一年不到就东窗事发了,逃税的做法受到上级部门科学院的通报批评,还罚了9万多元的款。但柳总说,当年公司利润增长的厉害,9万多元不算什么。更重要的是,受到的警告也并没有因此抬不起头来,在他看来,给员工发奖金并不惭愧。因为当年的税法对于中小企业并不合理,一两年之后税法改革,这样的事就再也不可能出现。当年的奖金风波终于顺利度过了。 其实当年的这一件小事,对于初创期的联想却是大风大浪,能不能在大风大浪中平安到达陆地,是考量掌舵者的智慧和勇气的。面对捉襟见肘的流动资金,如何把员工利益和公司利益紧紧捆在一起,拧成一条绳,劲往一处使,现在看来顺理成章的很多激励员工的办法在当年那可是难以求来的“真经”。市场经济中,企业走在最前沿,政策往往跟随其后,所以企业的很多举动也是在“试错”,这一过程也改变了政府的决策。[详情]

水皮杂谈:柳传志的遗憾在哪里?
水皮杂谈:柳传志的遗憾在哪里?

  柳传志之于联想就相当于中关村第一代标志性人物,随着柳传志的正式退休,也就标志着中关村第一代创业者谢幕了。[详情]

"中关村第一代"背影:柳传志江湖再见 中国硅谷急变

  75岁的联想控股(3396.HK)董事长柳传志告别了他一手创立起的联想,这是他与联想的最后告别。[详情]

柳传志35年3件事:创联想、留经验、带人才
柳传志35年3件事:创联想、留经验、带人才

  柳传志35年3件事 特约撰稿/黄玉露 “一个人只有一种命运。” 12月18日,历经商场35年的柳传志正式宣布辞任联想控股董事长,开启退休人生。从1984年创业至今,柳传志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也是中国商界从蹒跚学步到独当一面的亲历者。 “柳传志柳总,是每一个中关村人心中的‘教父’”,正如雷军所言,在无数企业家心中,柳传志是中国IT行业的奠基人,也是现代化企业建设过程中的引领者,更是提携、培养大批商界人才的良师益友,35岁的联想则是中国大量创业公司的启蒙与典范。 回顾35年征途,创联想、留经验、带人才,这三件事,成就了柳传志。 创联想:挺住意味一切 “当年在宣传上能与联想齐名的企业有不少,可现在还有几个呢?真可谓是凤毛麟角。” 20年前,时任中国经营报社副总编的张曙光在撰写对柳传志的专访报道时,闪过一丝茫然,他写到,自上世纪80年代起,关于联想与柳传志的分析报道就多见于报端,透明度很高,但他转念一想,与联想、柳传志同时代的企业、企业家,不少已销声匿迹,“这样一想,又觉得联想是个写不完的企业,总能让人有可思可想的地方” 。 的确,上世纪80年代共同叱咤中关村的“两通两海”,如今声量与联想已不可同日而语,放在今天,35岁的联想已然成为中国IT行业元老级企业,创始人柳传志的业界地位也由此奠定。 在被称为“中国公司元年”的1984年,当时已经40岁、坐了小半辈子办公室的柳传志,怀揣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投资的20万元,与10位同事共同在不足20平方米的传达室成立“联想”,开启往后三十余年的商海沉浮。 为了让襁褓中的联想活下去,起初的4年,柳传志们骑着三轮车卖过家电、裤衩和蔬菜,也曾被骗走14万元,直到1988年,联想在代理进口电脑时找到出路,这群“技术宅”终于在贸易中找到生存的诀窍,也埋下“贸工技”的基因。 1994年2月,已经在香港上市的联想春风得意,但柳传志不顾多方阻力,坚持要自创品牌与产品,组建微机事业部,很快,国家放开进口电脑审批政策,在代理商一片哀嚎下,联想靠自主品牌站稳脚跟。 此后20余年,柳传志持续引领联想转型、多元发展,2001年,联想又成为国内较早步入风险投资领域的企业,成立“联想投资”,后改名为“君联资本”,又在2003年成立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弘毅投资,并在2005年并购IBM PC事业部,国际化步伐大举加快。 收购IBM PC事业部之后,联想出现“水土不服”,原已宣布退休的柳传志重新出山,不到一年扭亏为盈,2011年再度退休。从2013年开始,联想集团个人电脑市场份额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2015年,联想再度登陆港股,柳传志以“联想控股董事长”之名二次敲钟,此时他已71岁。2018年5月,在投票之争中,柳传志再次发声,公开捍卫联想名誉。 “只要联想确实有危险存在,不管危险多大,我就出来。”柳传志之于联想,是船长,是“救火队长”,更是难以取代的“灵魂人物”。回顾30余年的创业史,柳传志曾感慨道:“在这三十年中,我们有过无数次要死要活的坎儿,其中有的是早年间国家计划经济的体制带来的大麻烦,有的是我们战略决策错误造成的苦果,这里面有大量的难以忘怀的痛苦。”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写道:“挺住意味着一切。”有数据显示,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中国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在联想控股的上市庆功大会上,马云就感慨道,“今天我看到了一个中国企业家、民营企业家、坚持了31年的企业家,这是非常之艰难的。” 柳传志也曾悉数,“我从1984年开始办企业,1988年、1989年就已经站在各种领奖台上,但直到现在仍然还和我站在同一个台上的人,少之又少。曾经的企业界风云人物,如周冠五、褚时健、倪润峰、于淑珉,现在都彻底退出;而淹没在历史浪潮中的企业小人物就更多了,仅中关村就数不胜数。” 尽管仍面临多重压力,但联想从一间传达室,发展为集IT、投资、服务等多元领域于一体的综合性世界级企业,柳传志挺了35年。 留经验:管理三要素 马云还对柳传志评价道:“联想的战略,柳传志的眼光,使得联想、柳传志能够平安地做到非常了不起的‘收官’,这是我们企业界的榜样。” 诚然,在缔造联想的过程中,柳传志所积累的管理经验、坚持的原则,也广为外人道,尤其在股权改革、战略选择等方面。 在联想的发展过程中,柳传志强调“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 ,他曾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解释道,这是联想企业管理中最核心的部分,也被视为企业管理的朴实心法,包括阿里巴巴文娱集团董事长兼CEO俞永福、世茂集团等企业家与企业都曾在公开场合推崇、认可,视若圭臬。 在1994年,联想突破阻力自建品牌,抢占先机,这被柳传志概括为“提前动手拐大弯”经营原则,他曾解释道,未来有可能往哪个方向走提前要把弯慢慢地拐过去,拐死弯是要摔的,所以提前动作,将“重要紧急”的事化解为“重要不紧急”的事,帮助企业家从容应对。 2000年前后,企业界流行“快鱼吃慢鱼”,但柳传志坚持:确定战略时,一定要把事情想透,想透之后,就要坚决把事情做成。 “不创新会死,但创新可能死得更快,活着的毕竟是极少数”。因此,冷静分析后,柳传志为联想选择了多元化布局和转型,“电脑、高科技继续要往前推动,不能按住它、不让它创新,但是怎么能让它继续活下去?就是允许它有犯错误的机会、有总结的机会,只要现金流别断就行。” 这也是张曙光对柳传志和联想的深刻印象之一:“每个成功的企业都自有其发展的道理,但联想的冷静和自知之明却是旁人所不及的。”柳传志曾指出3件企业不能干的事:“没有钱赚的事不能干;有钱赚但投不起钱的事不能干;有钱赚也有钱投但没有可靠的人去做,这样的事不能干。”今年5月,柳传志接受采访时谈及退休,也说:“人老了也是一样,自己还是要非常有自知之明。” 联想历时7年的股权改革也被视为中国企业史的经典案例。早在1993年,联想面临严重业绩危机时,柳传志就向中科院提出,拿出35%的股权给员工持股,激励管理层与员工,并保持联想的“国有”属性。在外界看来,这一相对中庸的改革措施,不但没有激化矛盾,而且激发了员工与管理层的积极性,在同时代的企业家中,柳传志也由此成为平稳过渡者。 带人才:商界引路人 “对于我个人来说,如果说联想真的离开我不行了,那就是我的失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柳传志强调,他十分看重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在他看来,“在企业的创业阶段,能人经济现象是在所难免的,但一个企业真正成熟后就不应该是这样” 。 事实上,在为联想与中国企业界留下经验的同时,也带出大批管理人才与商界领军人物,受到柳传志提携、支持过的企业与企业家,不少都广泛活跃在大众视野中。 2011年,柳传志宣布卸任联想集团董事长时,杨元庆曾表示,“柳传志是我生命的引路人”,1994年,本想出国留学的杨元庆被柳传志挽留,担任微机事业部总经理,后逐渐成长为联想集团的掌舵者。 1989年就加入联想的朱立南,从工程师成长为成熟的风险投资人,挑起联想在投资领域的大梁。 在马云看来,柳传志最了不起之处,就在于培养了一批新生代人才,“只有这些年轻人,才能让你的体力持久地增长”。 而称柳传志为“中关村教父”的雷军,也曾受到柳传志与联想的支持。他回忆称,在他二十八九岁担任金山软件CEO时,“前有狼,后有虎,内忧外患”,差点关门,1998年,联想“投了我们450万美元,帮助我们从困境中一步一步走出来” 。 冯仑对柳传志也充满感激之情,他曾撰文指出,1992年,刚刚创办万通的“六君子”非常渴望向前辈讨教经验,但“人家觉得我们是小孩儿,都不待见我们” ,但柳传志不仅接受见面交流之情,还带团队亲临万通办公室,仔细了解万通的业务情况,并相约半年一见,“随时点拨我一下” 。 任正非也对柳传志不吝赞美,在90年代初期,二人开始交往时,柳传志曾向任正非分享改制经验,“很多年后网上把联想改制的秘密全公布了出来,与柳传志讲的一模一样。我认为柳传志对我那么真诚,那我为什么不对他真诚?”他因此称赞柳传志,“太值得我尊重了。” 东山再起的史玉柱也曾公开表示,最敬佩的人是柳传志,称在低谷期,柳传志提供了很多管理上的经验,同时弘毅资本投资了史玉柱创办的巨人网络。 而柳传志引领联想形成“战略投资+财务投资”的双轮驱动模式过程中,一批创新企业得到联想的支持,包括联想麾下君联资本投资的宁德时代、Bilibili、神州专车等200多家企业,以及弘毅资本投资的字节跳动、苏宁易购等40多家企业。 2007年,柳传志主动向中科院提出,联想愿意投入资金与人力,免费培养有创业意愿的科学家成为企业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并在2008年开办联想之星创业CEO特训班,持续至今。 王健林评价柳传志:“柳总的确是我们中国企业家的领袖,也是我们中国企业家群体的一个榜样。”马云则称:“中国有柳传志,我们的柳传志和联想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了不起的企业家,任何一个企业界的‘教父’。他就是我们中国企业界的财富。” 如今,征战商场35载的“教父”柳传志,即将开启另一重人生——功遂身退、含饴弄孙,曾受肺癌困扰的他终于可以好好休息。据《南方周末》报道,75岁的柳传志今年有了新爱好——打竹板,逗孙子时,他会即兴编词:“打竹板,咱们有话说,老柳家就是故事多,今天咱们喝了点酒,说说柳家的小朋友。小朋友,有好几位,大大小小能排队……”[详情]

柳传志35年3件事:创联想、留经验、带人才
柳传志35年3件事:创联想、留经验、带人才

  柳传志35年3件事特约撰稿/黄玉露“一个人只有一种命运。”12月18日,历经商场35年的柳传志正式宣布辞任联想控股董事长,开启退休人生。从1984年创业至今,柳[详情]

柳传志退休:和一个时代的告别
柳传志退休:和一个时代的告别

  原标题:柳传志退休:和一个时代的告别  经济观察报 社论 12月18日,柳传志正式卸任联想控股集团董事长。正如柳传志和同时退任的公司总裁朱立南联名发出的公开信中所写,这是经过多年打磨、精心准备的公司传承计划。这样的词汇浓缩了多少审慎与权衡,并非我们所能了解。当75岁的柳传志挥别商业江湖的瞬间,我们在和一个时代告别。 尽管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但是柳传志创业的1984年才是破局之年。正是这一年,中国承认了商品经济的存在——虽然限定词仍然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中国雄心勃勃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8年后的1992年,真正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等到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布的《决定》。 只有将视线拉回这样的历史现场,我们才能够恰当地评价柳传志和他们那一代企业家。或许可以说,柳传志和他的联想都是幸存者。和他同时代出现在中国商业舞台上的许多闪耀的名字,无论个人还是企业,早已被历史记忆封存。当柳传志卸任之际,在重温那些成功的荣耀时,更该掂量的是柳传志在公开信中说的话:我们曾攀上高峰,也曾跌入深谷,但无论成功还是失败,经验还是教训,都是用生命的精华在交付成长的学费,收获存在的资格。 这笔宝贵的财富将由中国企业家们共同继承。它是企业和企业家的私人记忆,也是一个国家波澜壮阔的成长史。国家制度从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市场经济,民营企业从夹缝中生存到有益补充,再到重要组成部分,柳传志和他同时代的企业家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和塑造者。 他们是最早唤醒自我意识并探寻生命价值的那部分人,作为突破旧体制的冒险者,他们在左突右冲中,小心翼翼地寻找着商业的边界。他们显然对中国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这让他们不得不以迂回的方式曲折地走向一早就认定的目标。太多的同行者在这个过程中折戟沉沙。柳传志和联想的成功之道成为教科书式的经典案例。这其中有中国经验抽离出的管理智慧,更有对中国商业环境的深刻洞察。 柳传志因此被称为“教父”级的企业家。和他同时代的企业家一起,他们在持续变化的政经语境中证明着商业的价值,争取着更有利于创业营商的温度,而当他们不再年轻时——或许他们不会承认这一点,更与互联网和新科技革命不期而遇。他们有过至暗时刻,虽曾不被理解,却也从未放弃。 包括柳传志在内,1984年前后创业的企业家,被视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企业家。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他们叩开了中国企业家经济的时代之门。我们必须向他们表达敬意。从柳传志走进那间创业小平房至今,35年岁月峥嵘,尽管我们仍在呼唤企业家精神,期待企业家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我们都知道,那扇时代之门既已打开,就再也关不上了。 从1984的一代到92派,从互联网精英到后WTO时代的创业家。而今中国企业家可谓“四世同堂”。他们共同推动着商业的持续迭代,从中国走向世界。不过应该记住,柳传志和1984一代是开风气之先者。正是他们最早地定义了中国市场化意义上的商业秩序和文明。 和柳传志同时代的企业家正在淡出商业舞台。我们将和一个时代告别。聚光灯下,一群新人汇集,他们踌躇满志——他们当然可以做得更好。如果他们像前辈一样勇敢坚韧,如果我们始终坚信市场的力量,尊重个体的价值,放手给企业家更大的自由——这也是中国企业家“用生命的精华交付的成长的学费”。它更昂贵,值得捍卫。[详情]

英媒评述柳传志退休:解决联想长期存在的继任问题
英媒评述柳传志退休:解决联想长期存在的继任问题

  参考消息网12月20日报道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2月18日刊载题为《柳传志卸任联想董事长》的报道称,中国科技企业家柳传志将卸任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一职,解决了该公司长期存在的继任问题。联想控股拥有世界最大个人电脑制造商,它也是中国最大投资集团之一。 报道称,这家庞大公司的控制权明年1月1日将移交给执行董事宁旻。联想控股的投资范围包括从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制造商联想(Lenovo)到卢森堡的一家私人银行,并参股高盛的中国投资银行业务。 英国《金融时报》称,据知情人士透露,现年75岁的柳传志近年已不再承担一些日常工作,引发了人们对联想集团发展方向的疑问。 柳传志和中国科学院的几名科学家于1984年创办了联想。他们当时获得了2.5万美元(1美元约合7元人民币)种子资金,为中国的研发成果寻求商业应用。后来,它成为外国电脑部件的进口商,并最终成为一家个人电脑制造商。 报道介绍,联想在2004年以17.5亿美元收购了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的个人电脑部门。一家中国公司在海外高调收购,这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联想和柳传志因此享誉全球。 这笔交易再加上2014年从谷歌收购摩托罗拉,使联想从一家中国电脑供应商转型为世界最大的科技集团之一。 报道称,美国迪罗基公司的数据显示,在柳传志的带领下,该公司一直像一家控股集团一样运营,自2009年以来,在中国和海外投资逾180亿美元,涉足银行、金融、汽车以及房地产等行业。 该公司还于2003年成立了弘毅投资公司,这是一家专门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柳传志与一些全球投资银行建立了紧密的联系。联想持有北京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而高华持有高盛在北京的投行合资企业的多数股权。 报道介绍,2017年,联想集团从卡塔尔一家公司手中购买了卢森堡国际银行90%的股份,此笔交易对该银行的估值为16亿欧元(1欧元约合7.8元人民币)。 图为柳传志。新华社[详情]

英媒评述柳传志退休:解决联想长期存在的继任问题
英媒评述柳传志退休:解决联想长期存在的继任问题

  《金融时报》报道称,中国科技企业家柳传志将卸任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一职,解决了该公司长期存在的继任问题。[详情]

张维迎谈柳传志:他付出了很多 兼具三代企业家的影子
张维迎谈柳传志:他付出了很多 兼具三代企业家的影子

   原标题:张维迎谈柳传志:兼具三代企业家的影子,酸甜苦辣值得回味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岳琦  “我接触的还不少。”听闻柳传志退休的消息,长期研究中国企业家与市场经济的张维迎教授打开了话匣子。 12月18日下午,港股上市的联想控股在股市收盘后开了一个短会,随后向外界宣布了柳传志退休的消息。商海进退35载,柳传志的谢幕,外界并不意外,各种各样的柳式曲折故事再次流传。 “柳传志付出了很多,这里面的酸甜苦辣是很值得我们去好好地回味,其中也有很多的启发。”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张维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一个“套利企业家”走向一个“创新企业家”,他一个人身上这三代企业家的影子都有,无论哪一代企业家对他都是非常敬重的。 三代企业家共同的标杆 “他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企业家的代表人物。”这是评价柳传志时,张维迎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作为一个长期研究中国企业家群体的学者,对柳传志的定义,张维迎似乎已经思虑良久。 抛开80后90后创业者不谈,张维迎曾经把中国企业家群体分为三个代际:80年代的农民企业家,90年代的下海官员,世纪之交创业的海归和工程师。但对于柳传志的归类,张维迎遇到了一个难题。 柳传志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就开始了创业历程,那是农民企业家涌现的时代。不同的是,柳传志是“有铁饭碗吃公家饭”的人,应该也归于官员下海的一类,有所谓“92派”背景。另一方面,柳传志本身是一个工程师出身,他做的计算机那个时候也是高科技,后来也搞网络,跟世纪之交的这波人又有一些类似。 “三代企业家的特点都在他身上有体现。”张维迎说,从创业的年份、身份背景和知识背景来看,他跟三代企业家都有交集,所以他在这三代企业家中都有一些重要的影响,也是一个标杆。 柳传志 图片来源:联想控股供图 从下海的历史时期看,他应该属于第一代的农民企业家,但是他和农民企业家做的不一样。1992年下海的第二代企业家更多是做房地产、金融,但是柳传志是做制造业。虽然农民企业家也做制造业,但是他们做的制造业是很传统的制造业,而联想做的是当时的高科技制造业。 “据我所知,无论哪一代企业家对他都是非常敬重的,我本人对他也是很敬重的。”面对这个特殊的企业家,张维迎不掩饰自己的尊敬。作为中国改革的研究者,他评价说,“写中国改革的历史,要选一个典型的企业家,柳传志算一个典型,是绕不过去的。” 从“套利企业家”到“创新企业家” 虽然在主流经济学中,企业家群体并没有什么存在感,但张维迎始终认为,企业家创造了市场,而企业家精神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在研究中国企业家群体的崛起时,张维迎有一个清晰的判断——“中国企业家都是套利起家,现在套利的机会在减少,那么必须转型创新。” 要做到从套利走向转型创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部分企业都很难成功转型。张维迎说,“套利本身是一个短平快的事儿,来钱比较快。创新是一个高度不确定和很费时间的事,中国只有少数企业家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可圈可点的。” 做到这一点,华为的任正非应该算是公认的典型,他从一个“套利企业家”成功转向一个“创新企业家”。 可圈可点的企业家中,当然也包括柳传志。张维迎说,“可能大家各有不同的看法,但我认为联想仍然是一个从套利逐步转向创新的企业,尤其是走向国际方面。对中国企业来讲,还是非常了不起的。” 张维迎还清晰地记得,柳传志曾经说过的一个故事。80年代,柳传志当时做企业的时候就是倒买倒卖,倒腾一下计算机。柳传志去参加一个国外会议,坐在后排没人理他,但最后他带领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在国际市场名声大噪。 联想集团收购IBM PC业务 图片来源:联想控股供图 “这既是中国发展的缩影,也是柳传志作为一个企业家白手起家,最后变成一个世界级企业了不起的一个地方。”张维迎说,联想的故事本身也可以告诉我们,从套利企业走向创新企业是多么的艰难。 从一个“套利企业家”走向一个“创新企业家”,柳传志走的也并不顺利。张维迎用“九死一生”来形容这种艰难,他说,“柳传志付出了很多,这里面的酸甜苦辣是很值得我们去好好的回味,其中也有很多地启发。对中国的企业来讲是值得大家去反思,甚至学习的。” 没有产权制度改革到不了今天 “如果没有产权制度的改革,联想也坚持不到今天。”回顾联想的发展历程,张维迎特别提到了几十年前的产权制度改革。他认为,联想在产权制度改革方面是比较成功的,对这一类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联想也起到示范作用。 创业之初的联想只是中科院旗下一个“不明不白”的企业。联想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的探索,创业者、企业家和主要团队都持有了股份,随后实现股票上市,走向现代治理。 联想控股上市 图片来源:联想控股供图 “柳传志做这个事儿是比较有超前的眼光。”张维迎说。他补充道,“当然,这与中科院领导的开明有关,而这个故事本身也告诉我们,在整个改革过程当中,政府是不是承认企业家精神,对这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我觉得是很有意义的。” “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他是我脑子里的一个标本。”张维迎说,当他在总结企业家、企业家精神的时候,很多东西是从柳传志这些企业家的故事当中获得启发。 提及柳传志对改革的贡献,张维迎表示,什么改变了中国?企业家本身就改变了中国。柳传志做企业本身就推动了社会变革,他使中国人用上廉价的计算机,这对社会的推动很重要,还有他在企业家当中这种示范作用、标杆作用,使得更多的人去做企业,或者做的更规范,这都是推动。柳传志退休了,今后不“在商”了,希望他为中国社会进步继续做出另一种贡献。 [详情]

柳传志的背影
柳传志的背影

  原标题:柳传志的背影 来源:国是直通车 这次真的退了 柳传志这次真的退休了。 2019年12月18日晚间,联想控股正式发布柳传志卸任公司董事长的公告。10多年来屡次见诸媒体的退休传闻,终于成为现实。 这位75岁的老将,留下了一个复杂的背影。 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从“要死要活”到走向世界 作为改革开放40年民营企业家的标杆性人物、中关村第一代创业者的代表,中国经济起飞的亲历者、见证者,柳传志身上有不少传奇。 他本来有着令人羡慕的“铁饭碗”: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搞科研,还拿过奖。但他偏偏不满足于此。 用柳传志的话说,自己是个“骨子里不太安分的人”,心里一直有“要做点事情的强烈冲动”。 1984年,他毅然以40岁的“创业高龄”走出舒适区,在一间20平米的传达室里创办了“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也就是后来的联想集团。 那时候,大部分人对怎么开公司都没什么概念。最初几个月,柳传志和同事们卖过电子表、旱冰鞋、运动裤,还上过骗子的当,不到两个月被骗走14万。 柳传志曾回忆说,当年他们经常处于“衣食无着的险境”,“联想年年都是要死要活的,我们当时不仅仅是伤筋动骨,而是已经到了生死边缘,弄不好摔一跤就死了”。 直到1985年5月,由中科院计算所副研究员、时任公司总工程师倪光南主导的“汉字系统”完成开发,第一型联想汉卡正式开始投放市场,联想才算“否极泰来”。 但安稳的日子没过几年,更大的挑战又至。 1994年,外资电脑大批涌入中国市场,不少企业都在激烈竞争中被击垮,包括当年国内最有名气的长城电脑。 彼时,柳传志对联想的供应链、渠道、技术和管理等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成立了微机事业部,集中资源夺回市场份额。结果,联想在“与狼共舞”中不仅没有被“吃掉”,反而一路逆袭。1997年,联想电脑在中国市场占有率升至第一名。 2004年,收购IBMPC端业务,从此开启国际化之路。 2013年,联想个人电脑市场份额首登全球第一。2014年,联想并购摩托罗拉移动和IBM System X业务,向全球移动和数据中心市场拓展。 当年那个经常“要死要活”的小公司,如今已成为中国企业的代表之一。 影响几代民营企业家 柳传志的传奇,不仅因为他一手缔造了联想,更在于其经营管理之道深深影响了几代民营企业家。 雷军曾如此评价:“柳传志在我们每一个中关村人的心里,都是中关村的教父。我们每一个中关村人,都是在联想、在柳传志的感召下、激励下、指导下,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有业内人士称,提起柳传志最著名的管理三要素:“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在企业界简直无人不知,许多民营企业家将其奉为金科玉律。 类似这样的经营管理之道还有很多。 比如“复盘”。 “复盘”这个词最早来源于棋类术语,指对局完毕后,复演该盘棋的记录,以检查对局中对弈者的优劣与得失关键。 柳传志早年亲自写过“复盘方法论”。雷军后来透露,他曾经花了很长时间学习柳传志的管理方法,“复盘”论对他影响尤深,让他不断对自己、对小米的战略进行反省。 拉卡拉创始人孙陶然也说,自己的《创业36条军规》以及管理思考,多是从“复盘”文化中获得。 杨元庆回忆说,柳传志“善于在听取不同意见之后形成信任,在做出决定之后充分授权”。他还会在繁忙的差旅途中写很长的信,教杨元庆如何学会妥协,如何更好应对挫折。困难无其数,从来不动摇”,“无论公司还是个人,在战胜困难以后,都会变得比以往更为强大”。 杨元庆说,“大到管理三要素这样的方法论,小到为个人生活中的难题提醒点拨”,柳传志都以他的智慧深深影响着他人。“他在我心里播下了一颗种子:永远去够更高的目标。” 联想在国际化方面的探索,亦提供了与华为不同的新路径。 柳传志曾经这样评价任正非:“任正非走的就是一直直接往上爬坡的路,上珠穆朗玛峰的时候,我走一百米要大家停下来喘喘气,任正非捡一条更险的路直接就上去”。 他还曾经提醒说,“做企业既要低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在应付各种变化的时候尽量强壮一些。地震你被砸了,别人活三天,你能活七天”。 用马云的话说,柳传志“是中国企业界的财富”。 错棋? 柳传志也是个有争议的人物。 当年,围绕“贸工技”还是“技工贸”,他与技术派代表倪光南产生了严重分歧。 倪光南主张,联想应当凭借技术和资金优势,全力开发芯片等核心技术。而柳传志却认为高科技产品未必能卖得出去,而只有卖出去,企业才能生存。 这场争斗最终以倪光南出局告终。 此后,联想逐渐缩减技术研发,转向个人电脑制造。它顶住了外国品牌猛烈的冲击,并长期保持着在国内PC端市场的绝对优势。 但20多年过去,当大环境骤然生变,看似牢不可破的供应链可以在一夜之间断裂,人们才意识到核心技术研发有多重要。 有人不无遗憾地说,在当年那场企业发展两条道路的争斗中,如果柳传志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也许联想和中国芯片都不会是今天的样子。 至于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是押错了宝。 现在,手机日益成为人的“延伸器官”,曾经高歌猛进的个人电脑已风光不再。而联想一直在PC业务投入过多,在向移动互联转型上似乎慢了一步。 得与失,是与非,都将随柳传志的引退留给上一个时代。 柳传志曾经感慨说,当年联想创业之初,仅有几十家企业在赛跑,路途充满荆棘、暗礁和陷阱,拼的是生存能力;如今,企业是在平坦的赛道上赛跑,拼的是速度。 时代确实不同了。 能否在新时代写出更多新传奇,就看新生代中国企业家们的了。[详情]

柳隐于林 谁传其志?
柳隐于林 谁传其志?

  原标题:柳隐于林,谁传其志? 文/于东辉 昨天,联想官方以公告的形式正式宣布柳传志退休。 35年前,柳传志扔掉中科院的铁饭碗和国家科研人员的身份,全凭一股勇气在一间小传达室里创办了联想,之后百战而成其业。 木秀于林,柳传志和他的联想收获荣誉,也招惹是非。其间斩将过关、九死一生。个中艰辛,非外人能道。 放在历史中看,柳传志的很多选择有他的不得已。就如现在被反复争议的“贸工技”,如果当年不走这条路,联想可能和当时成千上万的创业企业一样归于湮灭。 如果没有亲历过那个时代,不能亲身体会从科学家转行小商贩的行为是多么离经叛道,国产品牌战胜国际巨头的想法是多么荒诞不羁,你就很难给予柳传志和他的战友们一个公道的历史评价,就很难意识到他们对于时代、对于我们改革事业的宝贵。 教父 2010年5月30日,无锡太湖之滨,在联想之星大讲堂上,当柳传志登上讲台时,台下上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创业者掌声啸起。 那一天柳传志讲的是企业文化创立的必要和途径,他说企业文化包括企业核心价值和方法论。联想的企业核心价值是:企业利益第一位、求实进取、以人为本。方法论是:目的想透彻、阶段论和复盘。如何实现企业文化?一是统一思想,二是宣传贯彻,三是以身作则。 台下的创业者们如饥似渴地记录下柳传志说出的每一个字,每个人都相信走出讲堂,就会诞生一个新的联想。 那时候联想已经是创业企业的成功典范,联想的每一条经营原则都成为创业者习诵的圭臬,而带领联想走向成功和总结出这些经营原则的柳传志,自然就被创业者奉为“教父”。 柳传志不认同“教父”这个称谓,他甚至让公关和媒体沟通,不要把这个称谓用在自己身上。但把对一家公司的“治术”上升为普适的“治道”,并将之推广,相信是柳传志乐见的事情,这也是那些年他孜孜不倦地在全国各地讲授创业心得的原因。 柳传志显然并不满足于对商业规则和商业技巧的研究,而是在商业伦理的高度去思考中国当代的企业和企业家。 2014年,《中国经营报》要做一个“重寻企业家精神”的专题,认为改革开放走过35年,中国商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中国的企业家也正作为一个新兴群体登上历史舞台,并在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发挥着他们的影响。但在中国企业崛起的同时,在中国企业家崛起的同时,在社会上,却并未同步树立起与时代相应的企业家精神。 柳传志得知我们这个选题后,非常兴奋,让联想的工作人员安排了一次采访。当时他大病初愈,正在家里休养,就找了一个离家不远的酒店,从早晨9点到傍晚5点,和记者谈论、探讨了一整天。他从创新、以人为本、诚信三个层面谈他对企业家精神的理解。 后来发生了很多事情,也由于身体原因,柳传志出来讲话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但在去年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他还表示,企业有更好的道德标准,不仅在财富上,在文化上也能往更好的方向走。 他对普适的“治道”,仍然在进行思考,但已经不再下大力气推广了。 2017年,财经作家吴晓波采访柳传志时再次用了“中国商业教父”这个称谓,被柳传志立刻制止,柳说这个称谓让自己“挂在这里”很难受。 新世界 2000年4月,在北京中关村的广告牌上,不到20岁的谢霆锋告诉路人他即将揭晓一个秘密。几天后,在更换的广告牌上,谢霆锋告诉路人那个秘密是联想推出的FM365网站。 那时候,联想和时尚总是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后来柳传志回忆说,为了启用谢霆锋做代言人,时任联想台式电脑事业部总经理刘军在向他汇报时,很是费了一番口舌。 在1984年,当柳传志走出中科院的办公室时,他要开创一个新世界。他要在一块未知的市场上做出一个全新的事业,而此时没有任何前人的经验可资借鉴。 他幸运地成功了。 但历史不会在成功的节点上停步不前,柳传志们很快发现,他们开创的新世界很快就变成被新市场、新产品、新用户诟病的“旧世界”。 有一件事给柳传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次开会马云和王健林争执网购的未来,王健林站起来问与会企业家:我们这里谁在网上购物?没几个人举手。马云也站起来问后排年轻的服务员:你们谁在网上购物?结果她们都举了手。 为此柳传志不得不观看电影《小时代》,并让年轻人给他讲解,他想了解年轻人的想法。 但让老一代人抛弃成见,接受新事物,其难度之大,可能超出了柳的想象。 在一次内部讲话中,杨元庆提醒联想移动的高管,PC时代早已过去:“现在需要的竞争力已经完全不同。我去年跟你们说了几次,要醒一醒,我甚至还说了你们拿榔头敲都敲不醒,你们太慢了,在错失机会。” 柳传志说,他在养病时,医生告诫他不能用眼,不能读书的他就只能在喜马拉雅上收听音频。有一段时间他天天收听老罗的“罗辑思维”,觉得有意思,但又大多不能认同罗的观点。有一次听了老罗“员工要做U盘”的理论,当下很不以为然,认为员工还是应该做“发动机”,甚至就此推动联想内部发起了一场“发动机”文化的建设。 未来 2003年12月,联想发布深腾6800大型计算机,并组织记者对柳传志进行专访。采访结束后,柳传志对记者说,下次我们能聊聊“科教兴国”的话题吗?我有好多话想说。 家国情怀是柳传志这一辈企业家共有的特点。柳传志是一个爱国者,甚至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和他经常接触的人相信都不会怀疑这一点。前些年有些事情让一些人对他产生一些非议,他那么激动地出来反驳,也是因为这一点。作为一个70多岁的商业领袖,被指责出卖国家利益,这比要他命还难受。 2012年10月的一天,他私下请记者和《中国经营报》专栏作家雪珥吃饭,雪珥那时出了一本新书,叫《国运1909》,探讨清末改革出现的问题。在饭桌上,柳传志也问了很多问题:清末改革为什么失败了?改革的节奏应该快一些还是慢一些?记者相信他表现出来的关切是真实的,他完全没有必要在两个媒体人面前惺惺作态。 可以说,柳传志的身上带有时代和人生凿下的所有痕迹。他谨小慎微,却又大刀阔斧;心机重重,却又真诚坦率。他是中国传统价值观最坚定的维护者,但对所有的新思潮却又给予了充分的包容,甚至支持。 现在,柳传志把联想的未来交到“新生代”宁旻手里。而对于中国商业和中国社会的未来,相信在他退休的晚年,还会继续思索。 2007年,柳传志写了一封给2107年人们的信,他试着和未来沟通,让100年后的中国人了解自己,了解自己这个时代。 信的最后,他写道:“我最放心不下的问题是两个:第一个问题,这一百年间会不会有大的战争或是自然灾害给中国甚至是世界以毁灭性打击?如果没有,那就是第二个问题,中国在2107年在世界上是不是真正的强国,排第几?”[详情]

柳传志的“遗产”和遗憾
柳传志的“遗产”和遗憾

  原标题:【马克·思】柳传志的“遗产”和遗憾 现在舞台中心的公司,下一个时代未必还在,现在不在舞台中心的公司,只要还在舞台上,下一个时代就仍有机会重回舞台中心,就像微软和苹果 马克 | 文 2015年7月7日,马云、雷军、王健林同时出现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并登台向一个人表达敬意。 马云说,这个人是中国企业家的楷模和偶像;雷军说,这个人是每一个中关村人心中的教父;王健林说,这个人是中国企业家的领袖和榜样,是他的大哥。 这个人就是柳传志。那天,他二次创业的成果联想控股(3396.HK)在香港上市。那年,他71岁。 2005年,柳传志卸任联想集团(0992.HK)董事长,全力投入二次创业。此时,联想集团已经完成对IBM PC业务的收购,成为仅次于惠普和戴尔的全球第三大PC企业。 2000年,56岁的柳传志把联想一分为二,PC业务交给时年36岁的杨元庆,IT分销业务交给时年37岁的郭为,自己和另一位少帅、时年38岁的朱立南创立主营投资业务的联想控股。第二年,IT分销业务在香港上市,名为神州数码(0861.HK,后更名为神州控股)。 柳传志说,IT行业竞争太激烈了,大企业瞬间倾覆的案例比比皆是,自己要为联想人开辟一条后路,万一PC出问题了,大家不至于没饭吃。 1984年,40岁的柳传志拿着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给的20万元,创办了如今全球最大的PC公司联想集团。 联想集团是中国第一家、可能也是迄今唯一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公司 进入《财富》500大是几代中国企业家的梦想。在2019年《财富》500大榜单上,中国上榜企业129家(含港台),首次超过美国(121家)。 联想集团在2019年《财富》500大中位列第212位,2018财年营收510亿美元,其中七成来自中国大陆以外并均衡分布在美洲、欧洲、亚太等全球市场;员工5.7万名,其中1.7万名来自中国大陆之外;联想集团董事会的10名成员中,既有中国大陆人、中国香港人,也有美国人、英国人和日本人。 在129家中国上榜企业中,联想的全球化程度是最高的。 按照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志乐教授的定义,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必须做到四个全球化——营收全球化、资产全球化、员工全球化、管理全球化。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按前三个指标排出了2019中国100大跨国公司榜单,其中联想集团的跨国指数为60.15,吉利为50.69,美的为41.33,腾讯44.13,复星37.24,华为28.28,TCL 25.92。100大的平均跨国指数是15.96。 之所以如此,2004年联想集团对IBM PC业务的收购起了决定性作用,一生谨慎的柳传志“守正出奇”,拍板了这次“蛇吞象”的收购。当时联想集团年营收29亿美元,IBM PC业务的年营收是一百亿美元。 联想集团和联想控股平滑多赢地解决了国企改制问题 在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中国,国企改制是中国企业的百慕大三角区,一顶“国有资产流失”的帽子,数十年来让无数英雄折腰。四通、方正、科龙、长虹、春兰、健力宝、万家乐……N多企业因此由盛转衰,N多企业家甚至为此身陷牢笼。 联想创办之初,是中科院出资的全资国企,1994年,中科院将联想35%的利润支配权(分红权)授予创业团队;2001年,中科院和财政部同意将这35%变更为符合公司法定义的、可自由流通的股权;2009年,联想引入战略投资者,中科院股权降为29%,联想完成民营化改造,成为中国大陆首家混合所有制的超大型企业。 目前,中科院持有联想控股29.04%股权,联想控股持有联想集团23.87%股权,通过联想控股,中科院间接持有联想集团6.93%股权。按2019年12月18日收盘价,中科院在两家公司的市值合计146.2亿元,是其出资额的7.31万倍。即便股神巴菲特,面对这个投资回报率也是望尘莫及。 除了周光召、路甬祥、白春礼几任中科院院长的开明,柳传志的智慧、坚毅和自我牺牲在16年的改制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对外,他成功说服了主管部门中科院、相关部门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部;对内,他妥善平衡了创业元老、业务骨干和未来人才的利益,最终实现了内外多赢。 拿到35%分红权后,柳传志将其分作三份——其中的35%分给“参与创业的重要老同志”,共15人;20%分给“一般老同志”,共120人;另外45%留给1988年以后进入的新员工。他们共同组成员工持股会。 这一制度设计让老同志们的利益有了保障,其中很多人乐于为年轻人腾出发展空间。 和华为设计股权结构时将任正非单列不同,柳传志是作为“重要老同志”的一员参与分配,他们那部分分红权又分成18份,柳拿3份,常务副总裁李勤拿2份,其他人一人一份。在柳最早提出的方案里,他自己拿2份,李勤拿1.5份,其他人一人一份,后来中科院做主给他俩都上调了一点。 目前,柳传志在联想控股的持股比例是2.89%。 柳传志把这一漫长改制称为“拐大弯”。他说,目标越关键,越要拐大弯,着急上火拐急弯,就容易熄火翻车。 联想集团和联想控股平滑多赢地解决了接班人问题 柳传志最初很关注孙宏斌。孙宏斌回忆,柳传志当时说人有三种,第一种是自己能干成事的,第二种是能带着一群人干成事的,第三种是能审时度势一眼看到底的,这种人极少。柳评价孙是第三种人,但缺点是做事不留余地。 因为这个缺点带来的“卷款事件”,孙被柳送进监狱,刑期5年。但孙出狱后,柳又借给他50万元作为安家费,并出资500万元支持他创业,占其注册资本的1/3。顺驰上市时,又支持他向法院申请撤销原判。至今,孙柳两家人仍不时聚会。 1994年之后,联想接班人的竞争者是杨元庆、郭为、朱立南。经过五六年赛马中相马,柳做了一个各得其所的决定:把核心业务PC交给杨元庆,把第二大业务IT分销交给郭为,带朱立南二次创业联想控股。 交班之后,柳传志也不是甩手掌柜,关键时刻他仍然挺身而出。2008年联想集团陷入巨亏,柳复出担任董事长,扭亏后即再次卸任;2018年联想陷入舆论危机,柳发出公开信,号召联想数万员工万众一心、同仇敌忾、誓死打赢联想荣誉保卫战。 2019年12月18日,联想控股宣布柳传志卸任董事长、朱立南卸任总裁。1969年出生的CFO宁旻接任董事长,1971年出生的高级副总裁李蓬出任CEO。联想控股认为,这对组合更年富力强、更具创新精神、更为国际化。 柳传志的管理思想为几代中国企业家提供了营养 1984年被财经作家吴晓波称为中国的“公司元年”,联想、海尔、万科、科龙、健力宝、巨人、南德等一大批日后呼风唤雨的公司都在该年创建,其中大部分到今天都已不复存在或者暗淡无光。那些击跨他们的暗礁明堡有:产权问题、政商关系、守法与犯规、技术与贸易、激进扩张与稳健经营、多元化与专业化、人事斗争与接班人问题…… 联想当然也遇到过这些问题,但都在柳传志的带领下一一化解,即使受伤,也极少伤筋动骨,在此过程中,简单明了又充满智慧的柳氏管理语录开始流传: ——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 ——小公司办事、大公司办人; ——自己活,也要让别人活; ——要改革但不能成为改革牺牲品,要有理想但不能理想化; ——永远只做力所能及又有利可图的事情; ——守正出奇; ——入模子; ——复盘; ——成本控制就是从干毛巾往外拧水; ——人事问题绝不能“和稀泥”; ——退却比进攻更需要勇气; …… 柳传志的管理思想已经融入了联想系高管的血脉,无论是杨元庆还是独立发展多年的郭为,言谈之中,柳传志的影响清晰可见。不仅联想系,不仅IT行业,不仅他同时代的40后50后企业家、后一辈的60后70后企业家如雷军刘庆峰等人、再后一辈的80后创业者如饿了么的张旭豪等人,也都深受柳传志的影响。 上述柳氏语录中,最精华的莫过前三条,尤其是被称为“联想领导力三要素”的第一条。 我曾疑惑,为什么是“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而不是“定战略、搭班子、带队伍”,革命领袖不是说过“路线定了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吗? 细思后明朗:因为创业是团队项目,路线是由班子定的,也是由班子执行的。有人和,没有天时地利,也有可能成事儿;没人和,有天时地利也成不了事。 这九个字,以及这九个字的次序,反映了柳传志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而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洞察人性。 柳传志的遗憾 1998年改革开放20年时,联想是中国科技行业的标杆,无论营收利润社会声望都遥遥领先,但柳传志对联想的实力有着清醒认识,他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的联想离我理想中的联想还差得很远,我心目中的联想是长久的、有规模的、高技术的公司。我们通过贸工技走到了今天,现在需要加大技术含量,通过技术含量获取利润是我非常关心的问题。” 20年之后,联想集团做到了全球PC老大,但始终未具备引领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未能攀升到产业价值链的高端。 2018财年,联想集团营收高达510亿美元,但利润率只有1.68%。近10年来,联想集团只在2013财年利润率超过2%,还有两年录得亏损。而联想集团的核心供应商英特尔和微软的利润率均在20%以上。 一直与联想双峰并峙的华为,2010年之后快速拉开了与联想的差距,目前营收规模已是联想的两倍,利润率则是四倍。 更不用提新一代平台型科技巨头。10年来,平台型巨头全面超越实业型巨头,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5家公司都是平台型科技公司(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脸书),中国市值最高的两家公司阿里巴巴和腾讯也都是平台型科技公司。2018财年,阿里的营收只比联想集团多346亿元(3768亿:3422亿),但市值是其近70倍;腾讯的营收(3127亿元)比联想集团少295亿元,但市值是其近60倍。 做这种跨行业跨时代的比较的确是苛责。在自己的本行,联想仍然是王者。而当年的竞争者——康柏、DEC、AST、长城、方正、紫光、同方都没了,IBM PC被联想收购,宏基、惠普、戴尔被联想超越。可以说,联想的落后不是企业和企业家的落后,而是行业更新换代使然。与柳传志同时代的张瑞敏有句名言——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管理学家田涛曾论述,美国五百大平均寿命不到40岁、道琼斯指数股企业只有1/4能活到50岁,美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是8.2岁,欧洲和日本企业的平均寿命12.5岁。在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上过MBA案例的优秀企业85%已经死去,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7岁。像人一样,一切企业都会衰老死去,而企业领袖的使命则是引导组织成员与死亡抗争。 但反过来讲,伟大不就是做到了别人都做不到的事吗? 柳传志、张瑞敏、任正非是他们那代中国企业家中最杰出的三位,柳任同年,张小五岁。柳秉承一代人做一代事的理念,已经功成身退;张还在坚持,但海尔已很难回到舞台中心;只有任老而弥坚,率领华为取得跨时代的成功。 2015年以来,随着联想华为此消彼长,比较二者得失的文章不计其数,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关公战秦琼式的无稽之谈。联想华为都有望成为中国企业中真正的百年老店,如今他们分别只有35岁和32岁,还远远不到盖棺论定的时候。 如果非要做阶段性总结,那么比较柳传志和任正非的管理精髓或许能够有所发现。在对人性的把握上,柳任都洞若观火,柳的箴言是:小公司办事、大公司办人,任的箴言是:灰度、妥协、存天理、顺人欲。在公司最高纲领的表述上,柳是:产业报国、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任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在战术目标上,柳强调:永远只做力所能及又有利可图的事情、斗智不斗勇、守正出奇、自己活也要让别人活、绝不轻言放弃;任强调:狼性、秩序、纪律、饱和攻击、永不服输、集中优势突破局部。 两位教父战略战术的不同来自他们性格和成长经历的差异。柳传志帝都降生、出身名门,有“非同寻常的人情练达”,朋友遍及五湖四海;任正非寒门出身、僻处贵州、在饥饿线上度过童年少年,偏执激昂又长期抑郁,没有朋友也从不加入或组织任何“朋友圈”。 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两家企业组织形态、管理方式、行为方式的不同。回首这两家企业三十余年的轨迹,我发现联想的成功更具必然性,华为的成功则如任正非今年接受外媒采访时所言,是一个小概率偶然事件,在中国不具可复制性。但从另一个角度,任正非更接近安迪·格鲁夫说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而柳传志的性格禀赋从事金融业会比从事实业更有优势。 如果我们把比较视线投向大洋彼岸,那么史蒂夫·乔布斯和比尔·盖茨无疑更符合跨时代成功的定义,有趣的是,微软和苹果的成功方式完全不同。 乔布斯和盖茨都出生于1955年,他们比柳传志和任正非幸运得多,21岁和20岁时就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比他们年长11岁的柳和任,年届不惑才有机会尝试自己的想法。 苹果和微软共同缔造了PC时代的辉煌,后者比前者辉煌得多,但他们都是实业型公司,那是那个时代的主流。 在1995年出版的《未来之路》中,比尔·盖茨写道:“没有哪家公司能连续两个时代独占鳌头。在PC时代,微软已荣居群雄之冠。因此,从历史角度看,微软在信息高速公路时代(即互联网时代)恐难再领风骚。但我想向历史传统挑战,我认为成功的公司不能创新无非是一种倾向而已,如果你过于把精力集中于当前业务上,就很难变革和创新。” 事实上,盖茨没能做到跨时代,因为他无法摆脱辉煌的当前业务的引力,他的继任者、大学室友史蒂夫·鲍尔默亦然。微软错过了整个移动互联网时代,在本世纪第二个10年开始后,似乎已无法避免走向边缘的宿命。但是2014年接任CEO的萨提亚·内德拉挽救了微软,办法是拥抱新一波技术浪潮——云计算。 苹果的拯救者是乔布斯本人,1997年他重返苹果公司时该公司已濒临倒闭。乔布斯的方法是创造一个新时代——通过一系列革命性的硬件和软件产品,苹果公司重组了六个行业,成为有史以来第一家软硬件协同的超级生态型公司。 如今,微软和苹果是唯二市值超过万亿美元的王者公司,并都由实业型公司进化为实业+平台的生态型公司。 但在科技行业,所谓一个时代,不过5-10年而已,每出现一波新的技术浪潮,就会颠覆一个旧时代、迎来一个新时代。从最近十几年的趋势来看,代际更替变得越来越快,现在舞台中心的公司,下一个时代未必还在,现在不在舞台中心的公司,只要还在舞台上,下一个时代就仍有机会重回舞台中心,就像微软和苹果。 本文参考了李甬的“联想:分红权变股权”,南方周末,1999年7月;何伊凡的“专访柳传志和孙宏斌:两个男人不得不说清楚的故事”,盒饭财经,2017年7月;凌志军的《联想风云》,中信出版社,2005年1月;田涛的《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中信出版社,2012年12月。特此致谢! 作者为《财经》执行主编 作者:马克[详情]

柳传志退休 联想将变成什么?
柳传志退休 联想将变成什么?

  柳传志退休 联想将变成什么? 来源:中国资本观察 12月18日,联想控股官方发布消息称,董事长柳传志提交书面辞呈,按照既定计划,联想控股董事长、执行董事、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卸任公司董事长及执行董事,联想控股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首席财务官宁旻接任董事长,公司高级副总裁李蓬出任首席执行官(CEO),自2019年12月31日结束后生效。 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 75岁的“中关村教父”,即使他卸任退休,联想也依旧镌刻着他的烙印。 “古来稀”的创始人离开了,“年近不惑”的联想还在继续。 12月16日,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发布内部信表示,尽管全球各地充满不确定因素,但联想在2019年依然取得了强劲业绩。智能设备业务(IDG)方面,个人电脑与智能设备和移动业务都表现出色,利润水平均获提升,个人电脑稳居全球冠军。 杨元庆在信中称,去年9月成立的云网融合事业部(CNBU)正在携手各大电信运营商,优化我们的5G产品与端到端的NFV网络功能虚拟化解决方案,力求在这个新技术领域实现领先。 虽然杨元庆在信中所,要优化5G产品,但联想在5G方面的薄弱却也是不争的事实。有媒体曾形容,联想是完美的错过了移动互联网的所有关键环节,现下只剩“表面风光”。 随着5G信号的更新与普及,很多的手机厂商都在争取赶上5G的脚步,最近一段时间就有好多个手机品牌发布了自己的5G新产品。 联想也在最近发布了联想Z6 Pro 5G版,这款手机最大的特色是便宜,也被戏谑为最便宜的5G手机。自12月12日正式上市以来,最让人印象深刻地是其在电商平台的交易量。 资本观察网注意到,其在联想天猫旗舰店的月成交量是13台,也就是说平均每天只卖出2台。在京东平台目前的评论晒单只有60多个,而同级别的手机随便都有几万个评论和晒单。 联想在5G手机乃至5G相关业务方面的窘境可见一斑。 虽然杨元庆说,出色的成绩是对未来最好的投资。但这样的业绩确实也难以让人去想象美好的未来在哪里。 另一方面,柳传志的接任者不是早已掌管联想集团的杨元庆,确实也让人更为惊讶。 柳传志所选择的接任者是现任联想控股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执行董事宁旻。宁旻现年50岁,1991年加盟联想,曾任柳传志助理、助理总裁,目前在联想控股主要负责资本和投资方面的工作。宁旻在2012年成为联想执行委员会成员,执行委员会是联想控股的最高管理机构,也是接班人的“候选池”。 外界猜测,从此次任命来看,未来联想的战略布局应该会有所调整。众所周知,这两年,联想的硬件制造领域业绩并不理想,对联想整体营收造成较大冲击,但联想的体量毕竟在那,其市场份额短期内不会有太大起伏,所以联想或者会借品牌优势做更多元化的布局。[详情]

“幸存者”柳传志:惊涛骇浪35年
“幸存者”柳传志:惊涛骇浪35年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冰  |  北京报道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 摄 没有仪式、没有发布会、没有媒体采访,主角甚至都没有露面,一封公告,75岁的柳传志完成了35年传奇生涯的最后谢幕。 12月18日,联想控股(3396.HK)宣布,柳传志卸任联想控股董事长,朱立南也同时卸任公司总裁,宁旻接任董事长,李蓬出任首席执行官(CEO)。 “联想是时代的产物。是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使我们未曾虚度光阴,有机会成为创业者,有机会把联想从十几个‘书呆子’发展成人才辈出的现代企业,并通过实践为社会切实做一点事情。”柳传志在公告中如是说。 成功从无坦途。太多的故事因为拥有了辉煌的结局,而被包装成为传奇,但传奇背后都是幸存者的游戏。改革开放走过40年,联想创业35年,作为中国市场经济浪潮中诞生的第一批企业家,柳传志的故事是一个“大时代”里的故事,一个在惊涛骇浪中成为一块屹立不倒礁石的故事。 柳传志曾经不止一次的表达过:自己很幸运,也很幸福,这辈子很值。确实,40岁创业,35年间,有太多次生死时刻摆在他的面前。离开体制下海创业,当时尚未明确的政策环境中进行国企改制,“贸工技”道路的艰难选择,“蛇吞象”的“消化不良”,不平坦的国际化之路,多元化和业务拆分、管理团队的代际传承和接班人体系的建立、数字化浪潮下巨头转型…… 柳传志和联想走过的每一步,都有无数同行者倒下;哪一道坎过不去,可能就没有了今天的联想和柳传志的功成身退。“幸存者”柳传志和联想趟出了一条路。 “企业家”柳传志  “家国情怀” “产业报国” 柳传志生于1944年,他常常说,“家国情怀”“产业报国”是他们这一代企业家身上最明显的时代烙印。当然,这也是他们留给后来者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1984年,40岁的中科院计算所工程师柳传志和10位同事一起,在曾经作为计算所传达室的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小平房里,开始了“下海”创业之路,后来的“全球PC之王”“世界500强”联想的故事也缘起于此。 这一年,后来被称为“中国现代企业元年”和“中国企业家元年”,海尔、万科、健力宝、科龙、南德……都起步于这一年,柳传志、张瑞敏、王石、李经纬、潘宁、牟其中……成为第一批“弄潮儿”和“吃螃蟹的人”,虽然如今的结局,已大不相同。 虽然,柳传志的财富数字从未登上过任何榜单,外界冠以的“教父”之名他一直不肯笑纳,但论声望、论人缘,柳传志无疑是中国最受尊敬的企业家之一。马云称其为“自己的偶像”,王健林叫他“老大哥”、雷军把他视为“旗帜和中关村人的楷模”,冯仑视他为“最钦佩的人”…… 与神秘的任正非和“出世”的张瑞敏相比,柳传志更加“透明”,他愿意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他人。他创立联想,也在“复制”联想,通过投资孵化出更多的优秀公司,他的“中国式商业哲学”至今仍然影响着年轻一代的企业家。 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柳传志被授予了“改革先锋”的称号,颁奖词中称其为“科技产业化的先行者”。 35年惊涛骇浪  三退两出 最初的联想是以代理国外品牌电脑起步的,柳传志为联想选择了“贸工技”的发展道路。到底是“贸工技”还是“技工贸”,他与倪光南当年的“柳倪之争”曾轰动一时。这在后来曾饱受争议,有人认为柳传志不够重视技术,会导致联想之后发展受限。 柳传志也谈过此事,他认为,那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选择。因为当时想搞“工”,也拿不到生产批文,只能先从贸易开始。那个时代也没有风险投资,做技术需要钱,只有先做贸易才能养活工和技。“贸既是一个积累资金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他说。 1990年,联想开始走上自主品牌之路,并与IBM、Dell、惠普等国际巨头展开竞争。1994年,联想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募资之后,联想发动了PC价格战,逐渐在竞争中取得优势。1997年初,联想电脑第一次成为中国市场冠军,并随后成为亚太市场第一名。 与此同时,除了激烈的业务竞争,联想还面临着另外一道难题:股份制改革。联想原本是中科院百分百持股的国有企业,但激励问题解决不好,企业不可能做大走远。在政策尚未明确的当时,没有正确答案,政策制定者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有人钻了政策的空子,发了大财,但也有人落进了陷阱,锒铛入狱。不少企业的改制方案被叫停,中途夭折。而柳传志反复强调一句话:联想要改革,但决不当改革的牺牲品。 最终,联想用了8年时间,顺利完成了经营机制转变和企业股权改革,这背后是柳传志在复杂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中超人的敏感度,既有谋略和远见,也有决心和耐心。柳传志把联想的改制形容为“拐大弯”,这为后来很多国有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的产权改制趟出了一条路。 似乎一切都准备好了。于是,曾经的“贸工技”小厂为自己立下了一个大愿望:成为“世界500强”。但要实现这个梦想,联想就一定要走多元化和国际化的道路。 2001年,柳传志将自有品牌电脑业务和IT分销、服务业务拆分为“联想集团”和“神州数码”,并分别交给了他精心培养的两位接班人杨元庆和郭为。柳传志第一次选择退下来,让年轻人上,而自己将工作重心放在了联想控股上。 2001年6月,郭为率领神州数码赴香港独立上市。四年后,郭为兑现了自己“再造一个不叫联想的联想”的诺言。2005-2006财年,神州数码的营收达到198.65亿港元,而在分拆时“老联想”的制造业务营收约为198亿元。 2004年4月1日,联想集团将英文名称由“Legend”改为更适合全球市场的“Lenovo”,国际化野心显现。彼时已经坐稳中国及亚太市场第一电脑品牌的联想,上演了一出震惊世界的“蛇吞象”。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IBM的PC业务,并由此跻身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厂商,仅次于美国的惠普和戴尔。联想当年的营业额仅为30亿美元,一年利润2亿多美元。而IBM的 PC部门营业额达130亿美元,在被收购之前已亏损2亿多美元。 此次收购成为了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事件,柳传志和联想的声望达到了顶点。而柳传志再次选择了“退下来”,把联想集团董事长的位置交给了“少帅”杨元庆。 但“新联想”果然出现了“消化不良”,国际化经营难度巨大,也让联想遭遇了“成长的烦恼”。股价暴跌、巨额亏损、大规模裁员……更为不幸的是,2008年金融危机又席卷而来。 2009年,柳传志复出担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再次出山掌舵联想的他很快稳住了局面,让联想集团在第二年就实现了业绩逆转。2011年底,联想战局稳定,柳传志再次功成身退,将工作重心回归到联想控股。 2008年,联想以167.8亿美元的销售额跻身世界500强,成为中国第一家进入500强的民营企业。2013年,联想集团终于成为了全球个人电脑市场份额的第一名,并随后逐步坐稳了全球“PC之王”宝座。 2014年,联想集团又先后完成了对摩托罗拉移动业务和IBM x86服务器业务的收购。而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联想也再次完成战略转型,并正在逐步推进“智能+”战略的落地。 其实在联想内部,柳传志早已退居二线,一直处于半退休状态,尤其是5年前,柳传志罹患肺癌,退意更浓。但因联想控股要IPO,柳传志为不让自己退休对公司股东利益有所影响,才暂缓了退休计划。 “复制”联想  打造“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 在将联想集团交于杨元庆之后,柳传志自己的工作重心一直放在了母公司联想控股上,他先后率领联想控股进入风险投资(VC)、私募股权投资(PE)和创业培训及天使投资等领域,相继成立了联想投资(后更名为君联资本)、弘毅投资和联想之星。 而柳传志和联想控股想做的事情就是“复制”联想。联想的创业故事,无疑就是一部浓缩版的中国科技创业史,也是一部中国科技企业走向全球的历史。而联想控股也在中国创投史上,留下了重要印记。 柳传志的逻辑是凭借联想自身从小到大办企业的丰富经验,特别是对企业管理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总结,联想控股希望借助“资金+管理”,开辟一块崭新的业务领域,帮助和促进中国创业企业的成长。 当代中国企业的商业起步晚,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是靠求学国外。“联想学国外,国内学联想。”联想会把国外的先进管理经营方法“翻译”成中国版,再输出给其他中国企业。而柳传志独特的“中国式商业哲学”,可以说影响了三代中国企业家。 柳传志曾自述是一个“守正出奇的人”,出牌都有规则,到一定程度会冒一次险,集中做一次出奇的事情,但不会经常去追求高效率、高回报。虽然外界也会评价柳传志笃信的“想清楚了再干”让联想会错过很多机会,太过保守。比如,错失了互联网业务,拒绝了前来融资的BAT。而柳传志对此表示,如果联想的愿望是做百年企业,那一直做正确的事更重要。 目前,联想控股已投资了800多家企业,管理基金规模超过1200亿元,目前已经形成天使投资、私募和股权投资的全阶段覆盖。2015年6月29日,联想控股在香港主板整体上市。 联想控股从“柳传志+朱立南”组合变为了“宁旻+李蓬”组合,更年轻化、更国际化的“宁李组合”正式接棒,成为联想控股新的管理核心。外界对继任者宁旻非常关注,但宁旻此前非常低调,极少公开露面和亮相媒体。宁旻生于1969年,大学毕业后即加入联想,职业起点是柳传志的助理,接任前是联想控股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 在柳传志的管理思想中,最有名的莫过于被称之为“九字箴言”的“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他对于联想管理团队的代际传承,也很早就提出了要做一家“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的想法。而柳传志对于接班人,一直是“扶上马,再送一程”。 但实际上,柳传志在漫长的交接班过程中,并非是把联想交给一个人,而是早已完成了对于整个联想体系的拆分,并为每个业务找到合适的掌舵人。从一个人到一群人,离开荫庇,或许才是联想真正的“成人礼”。 “联想之于中国,就像水在水中。伟大的从来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时代。”柳传志如是说。这是一个人的谦虚,更是一个人的大智慧。 [详情]

柳传志|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十年影像
柳传志|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十年影像

  原标题:柳传志 | 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十年影像 来源:中国企业家俱乐部 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的十年正是中国经济大发展的十年。我们作为民营企业家的群体,为自己企业的提升、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为中国的公益事业,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为社会提供了强烈的正能量。在这个群体中,大家遵守规则,互相尊重,成为朋友,很多美好时刻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其中一段时间,我被推选为理事长、主席,我为有机会担任这个工作感到荣幸与自豪。衷心祝愿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为国家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增添光彩! ——柳传志 2006年12月8日,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正式成立。柳传志为在场的发起理事们颁发了证书。俱乐部的成立,标志着一个面向未来致力于实现企业家群体梦想的新平台诞生了。 在俱乐部成立仪式上,柳传志在致辞中感谢为筹备俱乐部而付出辛苦劳动的人。他说:“俱乐部就是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坐在一起,我们在一起越融洽,后边能做的事情就越多。” 2008年10月,俱乐部理事互访复星站,与郭广昌理事就宏观经济走势、企业应对策略、多元化投资等交换看法。 “不管蒙牛的股份是涨还是跌,不管牛根生以后长得还是不是像现在这样妩媚动人,你愿意娶‘她’吗?”“证婚人”柳传志问。 “Yes,I do ! ”  宁高宁低沉有力的应允。 2009年12月,道农会,在“年度最佳联姻”节目上,柳传志在《结婚进行曲》的乐曲声中为2009年令人瞩目的并购案的两位掌门人补办一场真正的“婚礼”。 2010年9月,40余位理事参加联想理事互访。在柳传志的讲解下,理事们参观了联想产品展示厅和联想集团北京生产厂。 2011年4月,青岛绿公司年会期间,柳传志以新发型亮相。 2011年11月 ,俱乐部美国国际访问,对话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将军。 2011年12月,道农会,柳传志与主持人王小丫、张羽的开场秀,引起全场沸腾。 柳传志饰印度诗人泰戈尔,王小丫、张羽分饰林徽因和徐志摩,三人做起了《泰戈尔的21世纪访谈》,穿越并重现名仕精神,出神入化,惟妙惟肖。 2012年6月,汇源理事互访,朱新礼理事安排大家下田间地头,收获归来的喜悦。 2012年12月,理事们庆祝俱乐部成立6周年。 2012年7月,俱乐部英国国际访问期间,漂流于剑河之上,饱览剑桥大学两岸风光。 在首相府唐宁街10号,英国首相卡梅伦接见俱乐部访英代表团部分代表。 在英国国际访问期间的“中国商业日”上,柳传志向与会的300位英国政商学界嘉宾发表大会开幕致辞。 伦敦兰卡斯特宫,企业家T台秀。当身穿深铁灰色中式上装的柳传志捧着一束象征“生命的种子”麦穗,走上一半是水、一半是沙的秀道时,人群中爆出一片欢呼声。 英姿飒爽,沉着、冷静的船长。 2012年9月,柳传志参加海丰理事互访。 2013年1月,道农会,热情的勇敢号“列车长”。 柳传志与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英国驻华大使吴思田相会在一年一度的“道农会”。 2013年5月,在俱乐部为马蔚华行长举办的“荣退”晚宴上。 2013年6月,柳传志率领中国企业家代表团访问法国,与法国总统奥朗德在总统府会面,并就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交换意见。 法国国际访问期间,参加第四届国际资本峰会。 2013年7月,俱乐部理事长柳传志与秘书处团队进行了四个小时的内部交流座谈。 柳传志和王石,是过去30年来中国最具标志性的企业家,这两位商界领袖坐在一起,他们谈青春、谈创业、谈工作、谈生活、谈未来…… 2014年是联想和万科创立三十周年。这年4月,中国绿公司年会邀请到他们,在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的主持下,展开一场巅峰对话,畅谈共同的三十年。 2014年4月,南宁,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民族风情秀。 2015年4月,俱乐部执行理事会成员合影。 2015年7月,联想控股上市主题活动前,俱乐部执行理事会成员合影。 2015年7月,联想控股上市主题活动。柳传志说,联想控股把上市看作是奔向愿景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从筹备到冲刺,公司上下奋斗了15年,在自己30余年的企业经营生涯中算是收官之作。 在联想控股上市主题活动上,俱乐部理事们共同上台,向柳传志赠送了礼物——国画大师石齐专门创作的《泰山松》。 2015年11月,在“中国企业家俱乐部论坛——奥朗德总统早餐会”召开之前,与法国总统奥朗德亲切交流。 与马云理事交谈。 柳传志被认为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业领袖。在他的领导下,联想控股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投资控股公司之一,致力于在不同行业打造出更多卓越企业,旗下联想集团已成为全球PC之王。柳传志著名的“管理三要素”——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以及“企业要有主人”的管理思想,影响了企业界。 “江山如画,江山如画啊!一时多少英雄豪杰!” 2016年1月,道农会上,柳传志“穿越”成苏轼,朗诵《赤壁怀古》,气势排山倒海。 在2016道农会上,俱乐部7位执行理事分别讲述了他们生命中一个特殊年份的故事,那是属于他们的“岁月独白”。柳传志讲的是1988年44岁的他在香港创办香港联想学讲广东话的故事。 2016年4月,济南绿公司年会,“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十年专场——10人看10年”环节,柳传志发表精彩演讲。 2016年5月,俱乐部举办的媒体座谈会上,柳传志正式卸任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主席。在俱乐部的过去十年里,他历任理事长、主席,为推动俱乐部成为中国颇具影响力的商业领袖组织,做出巨大的贡献。 马云接棒柳传志,成为已经10年历史的俱乐部新主席。柳传志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企业家,而马云是92派之后的中国第三代企业家代表性人物。从柳传志到马云,既是一种传承,也代表着企业家群体的担当与使命。 摄影|崔宇[详情]

守正出奇:柳传志的适应与颠覆
守正出奇:柳传志的适应与颠覆

  原标题:守正出奇:柳传志的适应与颠覆 刘远举/文   2019年12月18日,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3396.HK)宣布,按照既定计划,联想控股董事长、执行董事、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将退休,卸任公司董事长及执行董事。联想控股执行董事、总裁朱立南卸任公司总裁,继续担任董事。联想控股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首席财务官宁旻接任董事长,公司高级副总裁李蓬出任首席执行官(CEO)。宁旻、李蓬作为联想控股新的领导核心,将带领公司继续向愿景不断迈进。 早在此官方公布之前,柳传志的退休就引发了很多舆论讨论。作为中国改革的先驱性人物,围绕柳传志退休的各种议论,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当下中国社会对中国改革历史的一个回顾,还寄托着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在上世纪80年代,这句经典的广告词经常在各种场合出现。联想成立于1984年,如今已经35年了。这35年中,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闭关锁国转向全球化,世界也进入信息革命、技术爆炸的时代。在这35年中,无数群星闪耀,照亮着人类通过市场机制获取技术进步的道路,而这辉煌进步背后,一将功成万骨枯,由于技术急速发展,市场变化莫测,无数曾经辉煌的技术企业失败了。 联想能够走过这35年历程,能在世界技术革命与中国体制变化的双重风险中,在每一个决定企业生死的关口做出正确的选择,不断发展壮大,与柳传志的几次战略选择息息相关。柳传志在35年里犯过不少错误,也不可能每次都能做对选择,但在决定企业命运的关口,他每次都选对了。回顾联想的发展史,有几次重大的选择:联想的股份制改造、联想贸工技路线、拆分联想完成第一次传承、在联想集团之外打造联想控股。回过头来看,这几个选择中,只要做错了一个,都可能会导致失败。 在中国企业的产权问题上,失败的例子很多,不少优秀企业家因此折戟沉沙,比如健力宝的李经纬、伊利的郑俊怀、科龙的潘宁等,而海尔、长虹、海信、春兰等企业的改制方案都先后被叫停,中途夭折。再比如在接班人问题上,与柳传志同时代的企业家,如华为的任正非、海尔的张瑞敏等都遭遇了接班人问题,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一大隐患。联想避过了这些风险。 那么,柳传志做对了什么?答案或许是,他对中国国情的透析和应变、对市场规律的尊重和理解。但更深层次的提问不妨继续:为什么柳传志能做对?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从联想的历史去找寻答案。 回顾中国的民营企业史,BAT诞生于1999年,那是中国互联网初起之时,是在“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背景下迎接WTO与信息革命;再往前溯,是潘石屹、冯仑等“92派企业家”在1992年下海,迎接的是邓小平南巡掀起的市场浪潮;而联想的初起,则可以更往前推进10年——1984年,11名科技人员创办了联想。那是一个中国市场制度更为不确定、充满风险的洪荒时代。 现在办一个公司,公司都是自己的,但回到中国改革之初的1984年,那时没有民营经济、没有私营公司,所有的都是国家的。就在联想成立之前一年,中国舆论还在争论,雇工超过8人算不算剥削,而在这一年的10月,邓小平在中顾委会议上,保下了著名的“傻瓜瓜子”年广九,年广九才躲过了被“动一动”的一劫。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公司是自己的还是国家的”就更是一个有待探索,却又人命关天的大问题。那时的企业家,是用生命在推动改革,因为,每一件事情都可能是“犯法”的。 原生家庭会给人留下痕迹,企业家的诞生时代,也注定留下烙印。在那种环境中诞生并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企业家,一定有一些东西跟后来的追随者是不一样的。某种程度上,这种不一样,塑造了柳传志“守正出奇”的经营与处世的方法论。 “守正出奇”语出《孙子兵法》之“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指按着常规发展,却又不固守常规,能突破思维、出奇制胜。守正出奇,这四个字,可以从一个更现代、也更精确的角度来解释。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所谓守正,是守“内在制度”的正,所谓出奇,是出“外在制度”的奇。按照制度经济学的定义,制度可以分为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Internal and external systems)。前者是在社会中通过一种渐进式反馈和调整的演化过程而发展起来,比如道德、信仰、习俗、观念、习惯;后者是因设计而产生的,并由一个权威机构来执行,比如法律、政策、条例、规章。 具体来说,柳传志一开始面对的外在制度,是指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代那些具体政策与规则。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所有的政策全都是活的,严可能很严,宽也可能非常宽,宽严之间,应用之妙,存乎一心。正如后来冯仑所说:“由于制度性的问题,做什么都是错的,但是,却必须这样做下去,恰恰是在当时看来是错的东西,才能慢慢把正确的东西引导出来,造就今天的繁荣。企业家就是要做制度性的破坏、颠覆性的破坏,今天中国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市场经济,这是企业家扮演的角色。”所以,小心翼翼地不断冲破旧制度,推动中国市场改革不断前行,对制度的创造性破坏,这就是所谓的“出奇”。 “出奇”往往意味着对旧世界的叛逆、突破、颠覆、尝试、创新,但并不是无章法的横冲直撞,这对柳传志们,往往意味着对自己的改造,通过学习新的知识,改造自己的方法论与世界观。柳传志对自己有一个评价,认为自己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这种适应能力源于学习。 柳传志曾说:我是计算所出身,我们公司里对电脑本身有造诣、有想法的人相对来说就比较多,但也有一个薄弱环节,就是到底公司应该怎么管,应该怎么做。当时外面也没有这样的书,中国也没有其他的样板,你必须自己走这条道路。所以我更多的精力是研究企业的基础管理问题,也就是“地基”部分……所以(我)对电脑领域的认识深度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尤其是2000年以后,我自己更刻意地往管理方面发展。 这种学习的效果,深刻体现在联想的战略选择之中。 贸工技与技工贸之争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很多人觉得联想没做芯片非常可惜,其实这是一种误解。PC领域门槛比手机高,而且,在联想发展起来,初具实力之时,已经过了PC芯片群雄并起的时代,克制,才是正确的选择。前段时间,中国互联网风口正劲,各行各业风口都旺,激进似乎天然正确,随着红利消失,风口减弱,最近猪都在不断掉下来,很多人才意识到,克制才能生存,而傲慢是生存大敌。 柳传志为什么会选择克制?正是源于通过学习,形成新的思维框架,得到正确的结论。不妨打个比方,柳传志与倪光南在那个时代的分裂,本质的原因就是,柳传志通过学习,使自己从一个工程师变为了一个企业家,思维的方式已经是基于现代经济、管理知识的企业家的方法论;而倪光南,则仍然维持着一个苏联式工程师对发展的看法。这种差异,让联想没有像摩托罗拉铱星那样,成为激进战略的殉道者,而是更好地活着、发展,同时,注定了倪在后续方舟CPU的尝试中再次遭遇失败。 与此同时,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在中国,颠覆与创新是非常难的,而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更是一条暗礁密布的河道。在这条河道上行船,做那创新与颠覆之事,驶向新的水域,也就更加需要对环境、时代、体制的敏感与适应,遵守中国社会长久存在的很多内在的方式方法,比如传统观念、道德、文化、做派等等,这就是所谓的“守正”。与“出奇”的颠覆性不同,“守正”意味着服从、遵循、耐心、隐忍、仁义、忠恕等具有传统色彩的品质。这种品质作为一种经营的方法论,在战略抉择上的表现形式,就是柳传志“转大弯”的行事特征。 1998年,新任总理朱镕基召见柳传志,向他了解中国企业存在的问题,柳传志直言不讳地说,国家的政策和制度不断地变化,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政策风险,让他们这些做企业的常常感到战战兢兢。柳传志说这番话有可能是在给他正在做的联想改制埋个伏笔。 1992年,柳传志向中科院提出了联想员工享有35%股权的请求,而中科院并没有这个权力,视野开阔的周光召同意联想员工可以享有35%的分红权,柳并没有把现金直接分下去,而是根据司龄、职务、贡献等系数进行分配,并把分红款存在公司帐上。直到2000年时机到了,由北京市体改办牵头,科技部、中科院、财政部共四家单位,联想员工用账上8年应分未分的钱买到了35%的股权,实现股改。这就是他以“拐大弯”的方式,通过精心的设计策划和八年的布局,才达成的成果。联想改制成功,避免了中国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最大风险。我们现在都知道,在参与激烈的全球竞争中,一个企业的产权制度,是企业活力的基本保障与前提。如果没有改制的成功,就不可能有联想后续的发展。 解决了产权问题之后的联想发展很快,2004年12月8日,柳传志代表联想集团在收购IBM PC业务的文件上签字,这是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世界竞争的标志性事件。随后,联想挤进了PC产业世界前三的位置,并且长期稳坐世界第一的宝座。 柳传志“拐大弯”的方式还体现在其他方面,比如,柳传志在自己离开联想的具体业务之前,就在选人、育人方面未雨绸缪,拐大弯去布局,把联想打造成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妥善地解决了中国民营企业最为头疼的接班人问题,避免了联想因此陷入动荡。柳传志曾说,“如果我真是打算把谁往更高层次去用的话,考察的时间一般会很长,从多方面去了解这个人的德行。比如他如何对待同事,对待家人,对待一般人,甚至吃饭时对服务员,各个方面的态度。”这种识人方式,本质是对中国传统的守正。 2000年,柳传志将联想交给了他精心培养的接班人杨元庆和郭为,自己“退居二线”。在离开联想集团之后,柳传志又再度“出奇”,把联想集团的母公司联想控股,打造成一家多元化投资控股公司,在IT、金融服务、创新消费等领域进行战略投资。在离开旧的商业模式之后,这是一次新的守正出奇。守联想集团之正,守传承接替之正,但与此同时,自己投入一个基于风险投资、战略投资的资本经营,这是一个全新的模式。 目前,联想控股已投资20余家企业,我们熟知的神州租车、拉卡拉等都有联想控股的投资。在财务投资领域,其基金总规模超过1100亿人民币,联想之星、君联资本和弘毅投资均已成为业内顶尖基金,投资了科大讯飞、Face++等多家创业企业,同样在推动中国各行业的创新。 纵观柳传志24年的创业历史,柳传志这一代企业家,在中国多年中断商业传统、制度晦暗未明的情况下,依靠这种守正出奇,以超强的学习能力,适应环境,并改变环境,在市场实践与探索中勇于突破,开创风气之先。最终,在适应时代的基础上,不断超越时代,造就新时代。 (作者系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详情]

柳传志:说我是企业家教父我就当教父?那我成傻帽了
柳传志:说我是企业家教父我就当教父?那我成傻帽了

   新浪财经讯 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昨日宣布,联想控股董事长、执行董事、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卸任公司董事长及执行董事。柳传志在第一时间接受央视财经频道专访并表示,将开启新的一页开始,这是一个传承计划。 以下内容为新浪财经整理: 柳传志:除极特殊情况,将不再参与公司事务 记者:柳总您好,我知道今天您宣布这么重要的一件事,选择今天退休,那么是出于什么考虑?为什么会选择在这样一个时间点宣布? 柳传志:作为公司来说,应该也是策划很久的事情了。现在接班的这个班子,配套都比较成熟,也经过了一定的打磨。再加上明年正是我们制定新的五年计划的开始,所以承上启下,这真的是一个最好的时候。 记者:这个新的班子在您看来,要肩负一个什么样的任务? 柳传志:他们其实任务也挺繁重的,主要是当前企业难做,各方面不确定性都很大,联想控股是一个以投资控股为业务的企业,形成自己新的战略业务。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外的局势变化、行业的变化等等,新接班的同事要承接这么一个复杂的局面。我相信对他们很有挑战、很有压力,但确实也是很有成就感的事。 记者:您很看好他们未来的前景? 柳传志:那当然,那当然。新的一页应该开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老的同事应该及时更早地交班。我们新的班子,实际上应该讲,虽然没有直接表面上交班,但实际上业务上,他们已经在挑大梁了很长时间。 记者:那您退休以后就不再去参与公司的事务了,下一步有什么样的打算? 柳传志:不再参与公司的事务,除非有极特殊的情况。因为我毕竟是名誉董事长,真的有极特殊的情况,可能会帮一下忙,一般不会再那个什么了。 打算,那就是自己过好自己的日子呗。 柳传志:退休后要锻炼身体 寻找“新赛道” 记者:打算未来过什么样的日子? 柳传志: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 记者: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画面?您肯定脑子里都想过。 柳传志:为了保证我的肺能够健康地支持我,所以我还得认真地对待它,所以每天大概花在它的身上的时间不会少,得2、3个小时做一些恢复性的训练,这个要花一定时间。另外的时间,我首先是想看看我很多以前没有时间看的朋友,聊聊天什么的。这是我心里的一个愿望。好些时候有好多人在我应该去看他们的时候,其实因为太忙没有去,只是发了问候,那么现在正好有机会,敞开了当面聊聊天,吃饭什么的,我觉得这也是一种享受。 另外,我总想应该学点什么,有点什么追求,能够带考核的,那可能更有意思。 记者:找一个新赛道。 柳传志:对,找一个新赛道,于是就有人给我提出了好多个赛道,现在还在讨论,已经讨论了半年了,还没有讨论出结果。 记者:有几条呢?您跟我们讲一讲,比如说呢? 柳传志:比如有人说你画画,有人说你写写字,有人说你写写东西,也有人说我把英文捡起来,出什么主意的都有。所以到底选什么还得再那个(讨论)。也有的说,过去提出想看的书,想听的一些东西都听不完,哪有时间?怎么舒服怎么待着,都有。 记者:还是想享受生活。 柳传志:那当然,都是一种享受。人在不同的阶段,确实有不同的享受方式。 柳传志:印象最深的是上世纪90年代 人喊马嘶、风云突变 记者:其实我知道您在联想这么长时间,在这么长的一个过程当中,现在总结来看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前所未有的挑战是什么?包括现在。 柳传志:可能对我挑战最大的一段日子,那还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信息化席卷全球,在那个时候我们国家为了让信息化应用更好地开展,所以打开了大门,让外国的机器进口了。这时候我们国家的生产就完全是不可能跟国外抗衡,在很短的时间内,几个大的公司,包括了副部级的长城,长城0520这个产品一年就灰飞烟灭了。 那时联想相当于就是一个小舢板,人家是相当于万吨、十万吨的巨轮。我说的这个可能还真不是比喻,物理量真的是那样。我们能不能生存,当时还是个问题。后来我们下决心,当时有两种做法,一种就是做国外的代理,那就是纯粹应用,没有计算机这个工业。一个就是拼这一把,当时我们冒险选了走了这条路,后来竟然走出来了。那是红红火火,人喊马嘶、风云突变的那几年,那是给我的印象最深刻。 记者:现在呢? 柳传志:现在中国的很多很多行业都在处于那种激烈的竞争中,不过我们当时只是跟外国企业竞争的为多,今天是中国企业自己跟自己争。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外国人根本争不过我们。 那时候是我们争不过他们,现在哪个外国企业到中国来说跟我们进行互联网应用的竞争,或者是哪个领域在中国本土上哪个能打得过?这是中国非常大的一个提高。 对联想控股来说,我们运行的模式是不是能够达到一个更高度、能够为国家做更多的事情,我们自己觉得用财务投资和战略投资的方式,对国家的发展,我们认为是有益的,因为实际上中小企业或者大的企业,在不同程度都还是需要有有质量的资产的帮助的。 另外,要形成战略投资,我们在另外的一个行业领域能形成自己的一块业务。但是这种模式的实现完成,应该讲也非常困难,尤其这么多年我们摸索下来,要把它走出来,确实困难。其中应该讲,外界的变化,怎么跟随外界的变化?因为我们势单力薄,实际上怎么也扭转不了形势,跟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但是这个形势总是在剧烈的变动之中,所以我们怎么去调整自己,这也真的对我们将来接班的同事,真的是交给他们一个很沉甸甸的接力棒。 记者:比如说原来是一个舢板,现在已经变成一艘大船…… 柳传志:浪大了。 记者:浪大了,要乘风破浪。 柳传志:浪大了。以前可能相对来说在中国的市场里边,它总体上相当于一个河,到底还是没有那么大的巨浪,河床没有什么改变,你摸着石头过,过就过去了。现在石头这么摸着,过两天前边的石头,原来在那个地方,我们到那里小心就行了,侦察兵在探路,到那儿就是这个情况。它现在变化了,这种变化真的还不是企业人为能扛住。 记者:还是要顺势而为,要调整方向和路径。 柳传志:所以不停地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去看这个大的环境和局势。 当下时点,想对民营企业家说什么? 记者:比如说现在这个时间点,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对民营企业家说些什么? 柳传志:我们的同事他们提得非常明确。 第一个就是坚持,所谓坚持就是先把脚跟站稳。应付不确定的最好方法就是自己强身健体,然后努力注意大的形势,但强身健体永远是重要的。所以,所谓坚持和发展中的坚持,还是要强身健体。强身健体无非是把文化基础打好,一个企业把内部的人才等等配合好,使之真的令旗一举、三军能动,执行力非常之强,这些东西都是必不可少的。 对民营企业家来说,大家都一样,我觉得在改革开放几十年中,中国的民营企业应该是功不可没的。 记者:您这个词是对未来他们来说,尤其是面对现在全球市场新的变化,或者是很多的不确定性,对于他们来说您该有什么样的寄语? 柳传志:一样。我觉得挑战和机遇真的是并存的,在不确定性中更能出现伟大的公司,在这个不确定中,其中有一个很大的不确定是属于科技的创新和变化,某个行业业务整体上生态的变化。在这种巨大的变化中,是能够出现伟大的公司。突然间改变了整个的生态。你打个比方说,就是照相机来说,过去用胶卷,突然间变化,变成数码相机了,那你整个的业态都有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像网上购物付款的方式等等,这个解决了以后业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其实不只是业务模式的创新,它实际上也有科技创新在后边作为支撑。 在未来,你说智能和制造业的配合,就是5G出现以后,物联网出现以后,那真的像生命科学、能源方面,哪个地方有新的突破,现在都说不清楚。但是由于有了5G,有了物联网以后,它会把那个东西剧烈放大,现在真的没法说未来是什么样的,真的就看谁抢先走到那一步。 记者:您刚刚其实说的是行业,但是有一件事确定是人,中国的企业家就摆在这儿,您觉得您对下一代的企业家看好哪些?或者是哪个人您觉得他比较有希望或者是这个群体很有希望?因为人是确定的。您刚刚说的是行业嘛,其实我们还是要看人,这个人您是怎么看的? 柳传志:新的这一代企业家,目前最新的这些(企业家),我就不说人名了,他们这一批人的闯劲,而且对行业深度地了解以后,创新精神,我觉得都已经不是一般的外国企业能比较的。过去我们都是学习人家,现在经常我们有很多想法,其实是走在外国人前面的。这种创新的精神,有追求,这种是中国年轻企业家的特点。 但是确确实实,我觉得还是应该有一个更好的文化基础,文化基础使得怎么样能够长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企业办长本身和一时办大,这两个有不同。可以看到餐饮业有很多饭馆当时非常好,很出名,几年就败下来了。为什么?就是老板挣了钱以后就萝卜快了不洗泥了”,实际上就是企业没有把根、没有把文化做好。希望中国的企业家不仅勇于创新、用于争高,而且能够更有远见,更能为未来做好方方面面的准备。 柳传志谈与戴尔大战,知耻而后勇 记者:其实企业家精神有些是不变的,有些是变的,您怎么来判断哪些是不变的、传承下去?哪些是要适应新时代去改变的? 柳传志:不变的东西,我觉得一个就是要不停地勇于追求,有了实现的目标以后,不断地再调高目标,不断地再调高目标,这应该是中国人应该特有的。还有一个就是能够经受得住挫折。现在这个社会有的时候不太容忍别人犯错误什么的,我指的是舆论等等。企业家本身其实还是要有他的韧性,做这个事情如果认为对,要“咬定青山不放松”。 什么是变的呢?学习能力要更加加强。学习能力的加强就是环境变化以后,如何根据环境调整战略,根据环境的变化、根据自己的情况,通过自己的经验教训学习提高,通过别人的失败和成功来提高自己。 总而言之,把所有的一切都能和自己的进步连到一起,以适应调整。 我们在2001、2002年跟戴尔在拼斗的时候,当时戴尔从美国打到欧洲,攻城拔寨真的非常厉害。到了中国以后,我们也是连续败仗。它是一种创新的业务模式。后来我们其实知耻而后勇,打了败仗以后好好地向人家学习,研究透了,人家的模式到底是在什么地方占了便宜,在中国他们是怎么用这种模式,根据他们这种(模式),我们又创造了一种更新的模式,然后在2003年跟他们打了一仗,最后我们取得了成功。后来戴尔就再也没有翻过来。从那一次我就特别感觉到学习能力的问题。其实现在这个环境的变化之中,这里边有同行竞争的变化等等,新的事情的出现,其实就是要更多地多看自己的不足,学习人家的长处。我自己这么说,我们自己做得也不好。 还有哪些遗憾? 记者: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现在您觉得还有哪些遗憾?还有哪些没有达到的,跟您原来想的那个目标还有一些相向? 柳传志:联想控股的愿景真的是非常宏伟的愿景。从硬的方面来讲,它希望在若干个领域里边有领先的企业,做一个受人尊敬的公司等等这些东西。第一句是产业报国为己任,后边这些真的要能实现的话,实际也是很不容易的。“值得信赖、受人尊敬”,一个公司真的要叫全球哪怕20%的人说到“值得信赖,受人尊敬”,就很不容易了。在这方面我们还差老远了。 记者:还没有达到,还要往那边走? 柳传志:当然,现在只不过是我们曾经爬过一座山,我们也下到过峰底,现在我们不停地往更高的山上爬呗。有很多人远远爬在我们的前面,爬得比较快,但是我们要坚持,要学习人家,继续努力,有我们自己设定的目标,大概就是这样。 记者:您刚才提到“产业报国”这四个字很重,您现在怎么理解“产业报国”? 柳传志:因为从我这个年龄的人,对“报国”两个字看得很重,是因为我见过中国的贫穷和屈辱,真的亲眼见和听人讲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其实让中国富强起来,可以选择很多行业,你当一个好的老师,教书育人也是报国,你做一个科学家,也是报国。今天我坐在企业这个位置上,我非常希望通过产业、通过我们把高科技的成果转化成产品,能够对国家有所助力,这就是我们的产业报国。 记者:其实今天的董事会结束之后,最重要透露出的是一个什么信号?您想透露出一个什么信号?其实我发现这次是整体的替换,您想释放出一个什么样的信号? 柳传志:就是联想新的一页开始。这是一个传承计划,联想的传承跟其它企业有所不同。联想没有一个个人大股东,最多股份的人大概不到3%,但是员工股相对有很大的比例。所以,给管理层这儿不是有股份的,希望他们能成为主人,一波一波地传下去。这种传承,我希望我们能做一个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第一个“没有家族”自然指的是它不是谁家的企业,凭着谁的股份谁家多。第二个“家族企业”指的是,我们一直认为家族企业,它因为传承,所以主人的意识特别强,是有实体主人的。我们是希望做这样一个企业。于是我们通过两种方式,一个是股权,一个是文化。今天这个交班,就是说下边的人希望按这条路走,是不是能走得了,我今天真的也不知道,但是现在我们大家都充满了信心,后边的同事也会充满信心。但在这条路,我也认为它不是一条很好走的路,但这毕竟是一种新的模式。 另外,从我来讲,我是老早,从2000年左右开始,我已经换了新的业务模式,我其实主要的就是搭建平台,让更多的年轻人自己在上边摔打。 柳传志:人家说我是“企业家教父”,我就把自己当教父?那我就成傻帽了 记者:但很多人还是把您称作“企业家教父”。 柳传志:那是人家客气,我可别认真啊,我不能当真,人家说教父,我就真把自己当成教父了,那我就成傻冒了。 记者:但很多人会觉得,在他们心里,在您后辈的企业家的心里会是一种震撼,您想对他们说什么?让他们怎么来理解?因为您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 柳传志:不会吧,因为实际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规划,我典型的不是属于这种人,所谓“船到桥头自然直”啊。当2000年前后,我看到大量的年轻英俊出现以后,我觉得可能给他们提供舞台,叫他们出来可能更合适,真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特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能力。你像现在我怎么能够跟这些年轻的做互联网应用的企业家比?没法比。 记者:您觉得您的时代烙印是什么? 柳传志:我们可能还是有很强的责任感、使命,还真的不是为了说一下富起来就如何如何,还是希望能够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有益处的事情。这种责任感、使命感可能是我那个年岁的人的。我那个年岁的人有什么特点呢?就是确实见过中国的贫穷和中国以前所受的欺凌、屈辱等等,这些东西它实际上是会留下很深的烙印的。比如说像山村、像贫穷地区出来的孩子不同,有的孩子确实就带着一种一定要念好书,将来要为我们自己家里边争光什么的。因为我们公司里边将近有十几年、快二十年了吧,一直在资助贵州和宁夏两所中学,一直在赞助着这两个中学,贵州联想进取班多少年了? 插话:15年。 柳传志:15年了。在这里边确实有不少同学都是因为家境贫寒而格外产生动力。我觉得可能像我们那代人里边,有一批是属于这样的。还是这句话,就是“挨过饿的人吃红烧肉跟没挨过饿的人吃红烧肉,那个滋味是不一样的。” 记者:新一代的人,您觉得他们的传承核心的是什么? 柳传志:他们没有包袱,他们更敢想、更敢创新、更敢干,这是他们的一个主要特点。 记者:所以您是让他们接棒,能够闯出一下。 柳传志:对,我希望他们既有创的精神,也能够知道我们对他们的期许,对自己的使命也能够格外地认真、看得重。有使命的人,他就在挫折面前不会轻易退让。有很多人在形势好的时候会很高兴,做得很好。当一出现形势不好的时候,就很容易放弃。我希望我们的接班人不但有往前闯的这种不断追求更高目标的勇气,同时也要有这种坚韧。 记者:坚持,能够一直朝着既定的方向。 柳传志:对,对。 记者:比如说对2020年的自己,您最想说什么话? 柳传志:嘿,新的生活开始了!我还真是很期待。 记者:很期待。 柳传志:对。 记者:它是一个什么样的画面?我觉得您肯定想过这个场景。 柳传志:不仅想过,我们家里头每个礼拜六的时候,孩子回来就一起吃饭,是个什么场景讨论了半年了,设想过很多很多场景,我听了都挺好,以后慢慢试呗。时间自由,我相信是一种非常大的快乐。 (结束)[详情]

柳传志卸任后发声:除极特殊情况 将不再参与公司事务
柳传志卸任后发声:除极特殊情况 将不再参与公司事务

   新浪财经讯 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昨日宣布,联想控股董事长、执行董事、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卸任公司董事长及执行董事。柳传志在第一时间接受央视财经频道专访并表示,将开启新的一页开始,这是一个传承计划。 以下内容为新浪财经整理: 柳传志:除极特殊情况,将不再参与公司事务 记者:柳总您好,我知道今天您宣布这么重要的一件事,选择今天退休,那么是出于什么考虑?为什么会选择在这样一个时间点宣布? 柳传志:作为公司来说,应该也是策划很久的事情了。现在接班的这个班子,配套都比较成熟,也经过了一定的打磨。再加上明年正是我们制定新的五年计划的开始,所以承上启下,这真的是一个最好的时候。 记者:这个新的班子在您看来,要肩负一个什么样的任务? 柳传志:他们其实任务也挺繁重的,主要是当前企业难做,各方面不确定性都很大,联想控股是一个以投资控股为业务的企业,形成自己新的战略业务。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外的局势变化、行业的变化等等,新接班的同事要承接这么一个复杂的局面。我相信对他们很有挑战、很有压力,但确实也是很有成就感的事。 记者:您很看好他们未来的前景? 柳传志:那当然,那当然。新的一页应该开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老的同事应该及时更早地交班。我们新的班子,实际上应该讲,虽然没有直接表面上交班,但实际上业务上,他们已经在挑大梁了很长时间。 记者:那您退休以后就不再去参与公司的事务了,下一步有什么样的打算? 柳传志:不再参与公司的事务,除非有极特殊的情况。因为我毕竟是名誉董事长,真的有极特殊的情况,可能会帮一下忙,一般不会再那个什么了。 打算,那就是自己过好自己的日子呗。 柳传志:退休后要锻炼身体 寻找“新赛道” 记者:打算未来过什么样的日子? 柳传志: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 记者: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画面?您肯定脑子里都想过。 柳传志:为了保证我的肺能够健康地支持我,所以我还得认真地对待它,所以每天大概花在它的身上的时间不会少,得2、3个小时做一些恢复性的训练,这个要花一定时间。另外的时间,我首先是想看看我很多以前没有时间看的朋友,聊聊天什么的。这是我心里的一个愿望。好些时候有好多人在我应该去看他们的时候,其实因为太忙没有去,只是发了问候,那么现在正好有机会,敞开了当面聊聊天,吃饭什么的,我觉得这也是一种享受。 另外,我总想应该学点什么,有点什么追求,能够带考核的,那可能更有意思。 记者:找一个新赛道。 柳传志:对,找一个新赛道,于是就有人给我提出了好多个赛道,现在还在讨论,已经讨论了半年了,还没有讨论出结果。 记者:有几条呢?您跟我们讲一讲,比如说呢? 柳传志:比如有人说你画画,有人说你写写字,有人说你写写东西,也有人说我把英文捡起来,出什么主意的都有。所以到底选什么还得再那个(讨论)。也有的说,过去提出想看的书,想听的一些东西都听不完,哪有时间?怎么舒服怎么待着,都有。 记者:还是想享受生活。 柳传志:那当然,都是一种享受。人在不同的阶段,确实有不同的享受方式。 柳传志:印象最深的是上世纪90年代 人喊马嘶、风云突变 记者:其实我知道您在联想这么长时间,在这么长的一个过程当中,现在总结来看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前所未有的挑战是什么?包括现在。 柳传志:可能对我挑战最大的一段日子,那还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信息化席卷全球,在那个时候我们国家为了让信息化应用更好地开展,所以打开了大门,让外国的机器进口了。这时候我们国家的生产就完全是不可能跟国外抗衡,在很短的时间内,几个大的公司,包括了副部级的长城,长城0520这个产品一年就灰飞烟灭了。 那时联想相当于就是一个小舢板,人家是相当于万吨、十万吨的巨轮。我说的这个可能还真不是比喻,物理量真的是那样。我们能不能生存,当时还是个问题。后来我们下决心,当时有两种做法,一种就是做国外的代理,那就是纯粹应用,没有计算机这个工业。一个就是拼这一把,当时我们冒险选了走了这条路,后来竟然走出来了。那是红红火火,人喊马嘶、风云突变的那几年,那是给我的印象最深刻。 记者:现在呢? 柳传志:现在中国的很多很多行业都在处于那种激烈的竞争中,不过我们当时只是跟外国企业竞争的为多,今天是中国企业自己跟自己争。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外国人根本争不过我们。 那时候是我们争不过他们,现在哪个外国企业到中国来说跟我们进行互联网应用的竞争,或者是哪个领域在中国本土上哪个能打得过?这是中国非常大的一个提高。 对联想控股来说,我们运行的模式是不是能够达到一个更高度、能够为国家做更多的事情,我们自己觉得用财务投资和战略投资的方式,对国家的发展,我们认为是有益的,因为实际上中小企业或者大的企业,在不同程度都还是需要有有质量的资产的帮助的。 另外,要形成战略投资,我们在另外的一个行业领域能形成自己的一块业务。但是这种模式的实现完成,应该讲也非常困难,尤其这么多年我们摸索下来,要把它走出来,确实困难。其中应该讲,外界的变化,怎么跟随外界的变化?因为我们势单力薄,实际上怎么也扭转不了形势,跟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但是这个形势总是在剧烈的变动之中,所以我们怎么去调整自己,这也真的对我们将来接班的同事,真的是交给他们一个很沉甸甸的接力棒。 记者:比如说原来是一个舢板,现在已经变成一艘大船…… 柳传志:浪大了。 记者:浪大了,要乘风破浪。 柳传志:浪大了。以前可能相对来说在中国的市场里边,它总体上相当于一个河,到底还是没有那么大的巨浪,河床没有什么改变,你摸着石头过,过就过去了。现在石头这么摸着,过两天前边的石头,原来在那个地方,我们到那里小心就行了,侦察兵在探路,到那儿就是这个情况。它现在变化了,这种变化真的还不是企业人为能扛住。 记者:还是要顺势而为,要调整方向和路径。 柳传志:所以不停地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去看这个大的环境和局势。 当下时点,想对民营企业家说什么? 记者:比如说现在这个时间点,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对民营企业家说些什么? 柳传志:我们的同事他们提得非常明确。 第一个就是坚持,所谓坚持就是先把脚跟站稳。应付不确定的最好方法就是自己强身健体,然后努力注意大的形势,但强身健体永远是重要的。所以,所谓坚持和发展中的坚持,还是要强身健体。强身健体无非是把文化基础打好,一个企业把内部的人才等等配合好,使之真的令旗一举、三军能动,执行力非常之强,这些东西都是必不可少的。 对民营企业家来说,大家都一样,我觉得在改革开放几十年中,中国的民营企业应该是功不可没的。 记者:您这个词是对未来他们来说,尤其是面对现在全球市场新的变化,或者是很多的不确定性,对于他们来说您该有什么样的寄语? 柳传志:一样。我觉得挑战和机遇真的是并存的,在不确定性中更能出现伟大的公司,在这个不确定中,其中有一个很大的不确定是属于科技的创新和变化,某个行业业务整体上生态的变化。在这种巨大的变化中,是能够出现伟大的公司。突然间改变了整个的生态。你打个比方说,就是照相机来说,过去用胶卷,突然间变化,变成数码相机了,那你整个的业态都有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像网上购物付款的方式等等,这个解决了以后业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其实不只是业务模式的创新,它实际上也有科技创新在后边作为支撑。 在未来,你说智能和制造业的配合,就是5G出现以后,物联网出现以后,那真的像生命科学、能源方面,哪个地方有新的突破,现在都说不清楚。但是由于有了5G,有了物联网以后,它会把那个东西剧烈放大,现在真的没法说未来是什么样的,真的就看谁抢先走到那一步。 记者:您刚刚其实说的是行业,但是有一件事确定是人,中国的企业家就摆在这儿,您觉得您对下一代的企业家看好哪些?或者是哪个人您觉得他比较有希望或者是这个群体很有希望?因为人是确定的。您刚刚说的是行业嘛,其实我们还是要看人,这个人您是怎么看的? 柳传志:新的这一代企业家,目前最新的这些(企业家),我就不说人名了,他们这一批人的闯劲,而且对行业深度地了解以后,创新精神,我觉得都已经不是一般的外国企业能比较的。过去我们都是学习人家,现在经常我们有很多想法,其实是走在外国人前面的。这种创新的精神,有追求,这种是中国年轻企业家的特点。 但是确确实实,我觉得还是应该有一个更好的文化基础,文化基础使得怎么样能够长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企业办长本身和一时办大,这两个有不同。可以看到餐饮业有很多饭馆当时非常好,很出名,几年就败下来了。为什么?就是老板挣了钱以后就萝卜快了不洗泥了”,实际上就是企业没有把根、没有把文化做好。希望中国的企业家不仅勇于创新、用于争高,而且能够更有远见,更能为未来做好方方面面的准备。 柳传志谈与戴尔大战,知耻而后勇 记者:其实企业家精神有些是不变的,有些是变的,您怎么来判断哪些是不变的、传承下去?哪些是要适应新时代去改变的? 柳传志:不变的东西,我觉得一个就是要不停地勇于追求,有了实现的目标以后,不断地再调高目标,不断地再调高目标,这应该是中国人应该特有的。还有一个就是能够经受得住挫折。现在这个社会有的时候不太容忍别人犯错误什么的,我指的是舆论等等。企业家本身其实还是要有他的韧性,做这个事情如果认为对,要“咬定青山不放松”。 什么是变的呢?学习能力要更加加强。学习能力的加强就是环境变化以后,如何根据环境调整战略,根据环境的变化、根据自己的情况,通过自己的经验教训学习提高,通过别人的失败和成功来提高自己。 总而言之,把所有的一切都能和自己的进步连到一起,以适应调整。 我们在2001、2002年跟戴尔在拼斗的时候,当时戴尔从美国打到欧洲,攻城拔寨真的非常厉害。到了中国以后,我们也是连续败仗。它是一种创新的业务模式。后来我们其实知耻而后勇,打了败仗以后好好地向人家学习,研究透了,人家的模式到底是在什么地方占了便宜,在中国他们是怎么用这种模式,根据他们这种(模式),我们又创造了一种更新的模式,然后在2003年跟他们打了一仗,最后我们取得了成功。后来戴尔就再也没有翻过来。从那一次我就特别感觉到学习能力的问题。其实现在这个环境的变化之中,这里边有同行竞争的变化等等,新的事情的出现,其实就是要更多地多看自己的不足,学习人家的长处。我自己这么说,我们自己做得也不好。 还有哪些遗憾? 记者: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现在您觉得还有哪些遗憾?还有哪些没有达到的,跟您原来想的那个目标还有一些相向? 柳传志:联想控股的愿景真的是非常宏伟的愿景。从硬的方面来讲,它希望在若干个领域里边有领先的企业,做一个受人尊敬的公司等等这些东西。第一句是产业报国为己任,后边这些真的要能实现的话,实际也是很不容易的。“值得信赖、受人尊敬”,一个公司真的要叫全球哪怕20%的人说到“值得信赖,受人尊敬”,就很不容易了。在这方面我们还差老远了。 记者:还没有达到,还要往那边走? 柳传志:当然,现在只不过是我们曾经爬过一座山,我们也下到过峰底,现在我们不停地往更高的山上爬呗。有很多人远远爬在我们的前面,爬得比较快,但是我们要坚持,要学习人家,继续努力,有我们自己设定的目标,大概就是这样。 记者:您刚才提到“产业报国”这四个字很重,您现在怎么理解“产业报国”? 柳传志:因为从我这个年龄的人,对“报国”两个字看得很重,是因为我见过中国的贫穷和屈辱,真的亲眼见和听人讲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其实让中国富强起来,可以选择很多行业,你当一个好的老师,教书育人也是报国,你做一个科学家,也是报国。今天我坐在企业这个位置上,我非常希望通过产业、通过我们把高科技的成果转化成产品,能够对国家有所助力,这就是我们的产业报国。 记者:其实今天的董事会结束之后,最重要透露出的是一个什么信号?您想透露出一个什么信号?其实我发现这次是整体的替换,您想释放出一个什么样的信号? 柳传志:就是联想新的一页开始。这是一个传承计划,联想的传承跟其它企业有所不同。联想没有一个个人大股东,最多股份的人大概不到3%,但是员工股相对有很大的比例。所以,给管理层这儿不是有股份的,希望他们能成为主人,一波一波地传下去。这种传承,我希望我们能做一个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第一个“没有家族”自然指的是它不是谁家的企业,凭着谁的股份谁家多。第二个“家族企业”指的是,我们一直认为家族企业,它因为传承,所以主人的意识特别强,是有实体主人的。我们是希望做这样一个企业。于是我们通过两种方式,一个是股权,一个是文化。今天这个交班,就是说下边的人希望按这条路走,是不是能走得了,我今天真的也不知道,但是现在我们大家都充满了信心,后边的同事也会充满信心。但在这条路,我也认为它不是一条很好走的路,但这毕竟是一种新的模式。 另外,从我来讲,我是老早,从2000年左右开始,我已经换了新的业务模式,我其实主要的就是搭建平台,让更多的年轻人自己在上边摔打。 柳传志:人家说我是“企业家教父”,我就把自己当教父?那我就成傻帽了 记者:但很多人还是把您称作“企业家教父”。 柳传志:那是人家客气,我可别认真啊,我不能当真,人家说教父,我就真把自己当成教父了,那我就成傻冒了。 记者:但很多人会觉得,在他们心里,在您后辈的企业家的心里会是一种震撼,您想对他们说什么?让他们怎么来理解?因为您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 柳传志:不会吧,因为实际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规划,我典型的不是属于这种人,所谓“船到桥头自然直”啊。当2000年前后,我看到大量的年轻英俊出现以后,我觉得可能给他们提供舞台,叫他们出来可能更合适,真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特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能力。你像现在我怎么能够跟这些年轻的做互联网应用的企业家比?没法比。 记者:您觉得您的时代烙印是什么? 柳传志:我们可能还是有很强的责任感、使命,还真的不是为了说一下富起来就如何如何,还是希望能够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有益处的事情。这种责任感、使命感可能是我那个年岁的人的。我那个年岁的人有什么特点呢?就是确实见过中国的贫穷和中国以前所受的欺凌、屈辱等等,这些东西它实际上是会留下很深的烙印的。比如说像山村、像贫穷地区出来的孩子不同,有的孩子确实就带着一种一定要念好书,将来要为我们自己家里边争光什么的。因为我们公司里边将近有十几年、快二十年了吧,一直在资助贵州和宁夏两所中学,一直在赞助着这两个中学,贵州联想进取班多少年了? 插话:15年。 柳传志:15年了。在这里边确实有不少同学都是因为家境贫寒而格外产生动力。我觉得可能像我们那代人里边,有一批是属于这样的。还是这句话,就是“挨过饿的人吃红烧肉跟没挨过饿的人吃红烧肉,那个滋味是不一样的。” 记者:新一代的人,您觉得他们的传承核心的是什么? 柳传志:他们没有包袱,他们更敢想、更敢创新、更敢干,这是他们的一个主要特点。 记者:所以您是让他们接棒,能够闯出一下。 柳传志:对,我希望他们既有创的精神,也能够知道我们对他们的期许,对自己的使命也能够格外地认真、看得重。有使命的人,他就在挫折面前不会轻易退让。有很多人在形势好的时候会很高兴,做得很好。当一出现形势不好的时候,就很容易放弃。我希望我们的接班人不但有往前闯的这种不断追求更高目标的勇气,同时也要有这种坚韧。 记者:坚持,能够一直朝着既定的方向。 柳传志:对,对。 记者:比如说对2020年的自己,您最想说什么话? 柳传志:嘿,新的生活开始了!我还真是很期待。 记者:很期待。 柳传志:对。 记者:它是一个什么样的画面?我觉得您肯定想过这个场景。 柳传志:不仅想过,我们家里头每个礼拜六的时候,孩子回来就一起吃饭,是个什么场景讨论了半年了,设想过很多很多场景,我听了都挺好,以后慢慢试呗。时间自由,我相信是一种非常大的快乐。 (结束)[详情]

拉卡拉孙陶然谈柳传志:我是柳总管理理念的信徒
拉卡拉孙陶然谈柳传志:我是柳总管理理念的信徒

  新浪财经讯 12月19日下午消息,柳传志18日宣布卸任联想控股董事长,宁旻将接任,对此拉卡拉董事长孙陶然发文称,“我既非常尊重又非常认可并且愿意引以为榜样效法的人确实非常非常少,柳总是其中第一位,也几乎是唯一的一位。”称自己是柳总管理理念的信徒。 孙陶然发文回顾了与柳传志近30年的渊源,称“可以讲,没有联想的投资就没有今天的拉卡拉,没有柳总的赏识和支持也就没有今天的孙陶然。” “柳总对我的影响远不止于投资这一件事上,我可以说是联想企业文化坚定的信奉者和践行者,”孙陶然表示,在拉卡拉提出的五行文化,五大核心价值观:求实、进取、创新、协同、分享,其中求实、进取,直接取自联想的核心价值观,五行文化中的经营方法论,更是直接就是柳总提出的管理三要素“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五行文化中的管事四步法中的“先问目的”、“及时复盘”,更是与联想文化中的“目的性极强”以及“复盘文化”一脉相承。 孙陶然还表示,“柳总对我的核心影响有三点:一是靠谱的为人处事风格,二是走正道的经营理念,三是系统的管理思想,让我受益终身。” 以下为孙陶然文章全文: 我是柳总管理理念的信徒 今天联想控股官宣柳总功成身退,这是中国企业界的一件大事,在我的人生中也是一件大事。于国而言,柳总从中国科学院下海创业四十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民营企业兴起和成长的历史。于我而言,我与柳总的渊源从一九九一年起至今已近三十年。 我从小就不是一个追星的人,所以,每次被记者问你的偶像是谁总是有些许尴尬,因为确实从小到大没有偶像。当然,确实有一些人是我非常非常尊重的,也有一些人是我非常非常认可的,但我既非常尊重又非常认可并且愿意引以为榜样效法的人确实非常非常少,柳总是其中第一位,也几乎是唯一的一位。 我和柳总的缘分其实蛮深,我最早接触联想是八十年代末期,当时我正在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读书,每次走过中关村,白石桥路上巨大的联想公司招牌让我印象深刻,当然断断续续也听人说起过联想的很多故事。 大学毕业那年联想到北大招人,为总裁室选秘书,从北大选了两个人,一位是政治学系的女生,另外就是读经济管理的我,遗憾的是,毕业时由于北大的某位领导不喜欢我留京,告诉系里不给我留京指标,所以我无缘进入联想。现在回想起来,如果那个时候我加入,大概跟宁旻先生同时,比杨元庆和朱立南先生略晚。 因为没有留京指标无法去联想总部,联想的人事部安排我去深圳,因为当时在深圳蛇口联想有一个工业园,告诉我等待通知给我买好票就去深圳报到,那个时候如果我去了,应该是进入朱立南总的麾下。 但是阴差阳错,深圳联想我也没去成,1991年7月,我正式开始工作,进入了一家民政部下属的集体企业,在公关部担任常务副主任,开始管理团队,可那时的我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一无所知,于是我找到了当时和我一起分配到联想总裁室的那位女同学,她当时正在联想管理部,联想管理部正在起草《联想管理大纲》,我请她帮我复印了一本,这一本《联想管理大纲》成为了我学习企业经营管理的启蒙和几乎唯一教材,上面被我用各种颜色的笔标注的密密麻麻,一如准备考试时的教材,可以讲接口、流程等等这些企业运作的基本概念,正是从这一本《联想集团管理大纲》上我学到的。 那个时候,我所在的部门有一位曾经在联想工作过的同事,茶余饭后经常给我们讲关于联想、关于柳总的故事,我记忆非常深的包括柳总是如何发现杨元庆并且支持和培养元庆成长的,以及柳总如何重视企划办和公关部,以及柳总的很多观点:例如办企业就是办人,企业有三个圈子,员工圈、股东圈和朋友圈,不能搞混,能干会说真把式、只说不练假把式、只练不说傻把式等等一系列朗朗上口的管理思想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后来在2004年,我创办拉卡拉找联想投资(现在的君联资本)融资时,我把这一本珍藏十几年了的已经翻过无数遍标注得密密麻麻的《联想管理大纲》送给了柳总。 1993年,我参与创办了一家广告公司,几乎第一个客户就是联想的微机事业部,记得当时正逢联想电脑的第十万台下线,我们帮联想策划了一个活动,把第十万台电脑送给陈景润先生,还召开了盛大的新闻发布会,这次合作,也是我和元庆相识的开始。 1995年,我们与《北京青年报》一起创办了中国第一份大众媒体的电脑周刊,作为电脑周刊的首席编辑人,我开设了一个栏目《与老板对话》,并且采访了柳总,那是我与柳总面对面接触的开始,那次采访,柳总的睿智、和善以及对企业经营管理深刻的理解进一步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采访柳总之后,又在各种场合遇到过几次,慢慢熟悉起来,甚至1999年我宣布离开自己参与创办的商务通时,联想还邀请我加盟,可惜因为种种原因又失之交臂。 与柳总更深入的接触是2004年年底,因为创办拉卡拉,和联想投资(君联资本)洽谈融资,朱立南总安排我和柳总再次见面,柳总说投资就是投人,看好我,并在联想投资的投委会上投下了自己决定性的一票。 从那以后,先是联想投资(君联资本),后是联想控股成了拉卡拉坚定、持续的投资人,并且在拉卡拉还很弱小和亏损之时,就破格让拉卡拉使用“联想控股成员企业”这一称号,在拉卡拉资金最为困难之时,柳总和朱总又特批向拉卡拉提供借款,据我所知,这是联想控股历史上仅有的两次向另一个企业提供借款支持的案例之一……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很清楚了,在联想控股,尤其是柳总、朱总的大力支持下,拉卡拉一步一步发展成为今天这样一个综合性的金融科技集团,可以讲,没有联想的投资就没有今天的拉卡拉,没有柳总的赏识和支持也就没有今天的孙陶然。 柳总对我的影响远不止于投资这一件事上,我可以说是联想企业文化坚定的信奉者和践行者,我在拉卡拉提出的五行文化,五大核心价值观:求实、进取、创新、协同、分享,其中求实、进取,直接取自联想的核心价值观,五行文化中的经营方法论,更是直接就是柳总提出的管理三要素“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五行文化中的管事四步法中的“先问目的”、“及时复盘”,更是与联想文化中的“目的性极强”以及“复盘文化”一脉相承。 某种程度上,我自认为是柳总管理思想的信徒,是联想文化的自觉传承者,当然获得联想投资后,我有了更多机会与柳总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柳总的言行对我进一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保持准时、说到做到等严谨的态度慢慢也成为我的标签,可以讲,我的每一个进步都有深深的以柳总为榜样的影子,在此柳总荣退之际,饮水思源,自我复盘柳总对我的核心影响有三点:一是靠谱的为人处事风格,二是走正道的经营理念,三是系统的管理思想,让我受益终身。在未来的日子里,祝愿联想在宁旻兄、李蓬总的领导下,坚持联想文化,越来越好。 孙陶然 2019年12月18日[详情]

视频|柳传志卸任后首发声:新的生活开始了,我很期待
视频|柳传志卸任后首发声:新的生活开始了,我很期待

   【完整视频:卸任后柳传志独家发声】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联想控股董事长、执行董事、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卸任公司董事长及执行董事。柳传志在在第一时间接受央视财经频道专访时表示,将开启新的一页开始,这是一个传承计划。民营企业家“教父”柳传志在古稀之年将开启什么新赛道? 柳传志表示,希望接班人不但有往前闯的勇气,也要有坚韧。 谈及卸任,他还直言,新的生活开始了,我很期待。 点击查看对话全文[详情]

柳传志退休:“教父”的不圆满谢幕?
柳传志退休:“教父”的不圆满谢幕?

  “自己要有自知之明,理想的状态是担任联想控股的名誉董事长,公司在战略上有大的问题。”[详情]

柳传志宣布退休,企业创始人如何潇洒离开?
柳传志宣布退休,企业创始人如何潇洒离开?

  创始人离开企业,是企业必然会面临的事件,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像柳传志先生一样退得潇洒,今天与大家分享的这篇文章,为“优雅离开”提供了一套可借鉴的方法论。[详情]

牛文文回忆与柳传志往事:创业家永远值得社会尊重
牛文文回忆与柳传志往事:创业家永远值得社会尊重

  新浪财经讯 12月19日上午消息,今日,创业黑马董事长、创业黑马学院院长牛文文通过个人官方微博发文回忆自己与柳传志往事。 牛文文回忆道,十一年前自已从《中国企业家》杂志出来创业,柳传志谈到,“不要再去报道服务我们这些老熟人了,既然重头新做,就要不一样,年轻人创业者更值得去服务。” 牛文文提到,柳传志为他题写了三句寄语:创业家的前面永远是千难万险,创业家永远在披荆斩棘,所以创业家永远值得社会尊重。这三句话印在《创业家》创刊号扉页,鼓励创业者,也鼓励我们自己。 “从实业到投资,柳传志一生两次创业,每次都领风气之先。”牛文文表示。 12月18日,联想控股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柳传志向董事会提交书面辞呈, 柳传志根据公司既定计划, 辞任本公司第二届董事会董事长、 执行董事及提名委员会主席职务, 自2019年12月31日结束后生效。经提名委员会根据公司继任计划建议及经董事会决议通过, 选举公司执行董事宁旻接任公司第二届董事会董事长之职,自2020年1月1日起生效。 以下为牛文文微博全文: 敬爱的柳总今天荣休,尽管他自己没说什么,可朋友圈满屏都在说他。我也想说几句,说几句和我有关的话: 十一年前我从《中国企业家》杂志出来创业,老爷子和我说,不要再去报道服务我们这些老熟人了,既然重头新做,就要不一样,年轻人创业者更值得去服务。《创业家》创刊号出版前夕,我请他给题写寄语,老爷子非常认真,专门打电话给我问“初心”,然后手写了三句话:创业家的前面永远是千难万险,创业家永远在披荆斩棘,所以创业家永远值得社会尊重。我们把他这三句话印在《创业家》创刊号扉页,鼓励创业者,也鼓励我们自己。十一年过去了,作为一个创业者,今天我要说,柳总,感谢您,中国的几代创业者都应该感谢您,感谢您站在历史和现实的高度,一直在鼓励鞭策提醒创业者的责任,一直为大大小小办企业的人发声说话,让社会理解接纳这个个性独特甚至张扬甚至挫败但一直在奋斗的群体。柳总倡导在商言商,但他也是始终保持清醒和警觉的一位哲人,他一再提醒,做企业的人要自律,不要那么张扬炫耀,要通过自己的克制和努力为自己这个群体创造更好的环境,“要让社会的空气再湿润一些”。在这个角度看,尽管最近这些年他特别不愿意别人这么称呼他,但“柳传志”这个名字这个人,当得起“企业教父”这个尊称。 柳总是领袖级企业家中,最早关注投资并身体力行在十几年半退休生涯里把投资做成了一家大型上市公司的人。记得有一年,他特意请了十来位媒体人到联想控股,让控股旗下的几位领军大将一个一个做“路演”,然后请媒体人点评。那还是十几年前创业这个词还没那么热,天使这个人群还没有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我后来理解,柳总实际上是用今天大家都熟悉了的“创业路演”的形式,在展示他新孵化的控股系创业家群,也是在用这种方式在给媒体人展示投资孵化这种行为在中国社会的未来价值。结束前,他讲了几句话,我印象非常时刻的是这样一句话:大家都是报道企业的老熟人老朋友了,接下来可以多关注些投资。后来,我们这些媒体老人,逐渐走上了创业路,也慢慢理解了投资投资人对自己对社会的重要性。企业家转身变为投资人,这是中国商业和社会进步的一个小步子。商业生生不息,背后离不开资本的孵化。从实业到投资,柳传志一生两次创业,每次都领风气之先。 最后,说句私人的话:柳总是一个让接近他的人感受到温暖的人,因为他在真心关心你,不只泛泛鼓励,更多直接或委婉的提醒与批评。这是一位令人尊敬的长者。 [详情]

视频|7分钟,柳传志“联想”35年
视频|7分钟,柳传志“联想”35年

  文稿:周一笑 文子龙 视频制作:仇泽程 新浪财经讯 12月18日下午消息,联想控股发布公告称,柳传志宣布卸任联想控股董事长。 公告称,12月18日本公司董事长柳传志向董事会提交书面辞呈, 柳传志根据公司既定计划, 辞任本公司第二届董事会董事长、 执行董事及提名委员会主席职务, 自2019年12月31日结束后生效。继柳传志辞任后,董事会欣然颁授本公司名誉董事长职衔予柳传志。 联想控股表示,柳传志为本公司创始人和缔造者, 其用远见卓识和坚韧不拔, 带领联想控股树立“产业报国”的愿景, 不断开疆拓土, 持续锻造人才, 形成了今天横跨战略投资与财务投资、 中国与海外的战略布局; 柳传志还用这35年的时间, 着力推动了本公司的机制体制建设、 管理规律总结和企业文化打造, 这对本公司的长远发展极具深远意义; 同时, 柳传志身体力行地倡导商业文明, 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致力于“做好人, 做好事, 为社会做出好样子”的理念在联想代代相传。柳传志的贡献不仅于此, 其还通过联想实践推动了中国信息化的创新发展, 也因而作为“科技产业化的先行者”,荣获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授予的“改革先锋”称号; 带领联想在本土击败国际竞争对手, 并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进军海外, 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宝贵经验; 成功实施企业股份制改造, 为中国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的机制改革探索了一条道路; 柳传志高度重视企业管理规律的研究, 总结并提出了“联想领导力三要素”,为更多企业提供了有益借鉴。董事会对柳传志做出的系列贡献表示诚挚的敬意与衷心的感谢。[详情]

联想系的资本玩家们
联想系的资本玩家们

   燃财经(ID:rancaijing)原创 作者 | 孟亚娜 编辑 | 凌远川 柳传志退休,留下了一个怎样的联想? 12月18日晚间,联想控股正式宣布,柳传志提交书面辞呈辞去联想控股董事长职务,自2019年12月31日结束后生效。现任联想控股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执行董事宁旻接任,宁旻曾担任过柳传志的秘书。 或许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联想只是一家科技公司,是一个有些年岁、卖电脑的公司。但在过去的十多年里,联想实际上已经逐渐褪去浓厚的科技印记,变成了一家以投资为主体的控股公司。 主营业务为电脑等硬件产品的联想集团,背后的母公司是联想控股,后者是一家综合性的投资公司。联想控股旗下,拥有联想之星、君联资本、弘毅投资、联想创投等投资平台,它们投资了科大讯飞、神州专车、旷视科技等明星项目。 柳传志 那些跟随柳传志打江山的人,比如朱立南、宁旻、贺志强等,都在投资上造诣颇深。他们执掌着百亿资金,以投资的方式不断扩大联想的业务版图。 那些离开了联想的人,如郭为、刘二海等,则成为各自领域突出的资本玩家。他们深谙资本玩法,用资本手段做强做大。 联想已经不是曾经的联想。在柳传志周围,形成了一个以资本为特色的联想系,他们是不容忽视的资本玩家。 联想的投资版图 近年来,联想电脑的销量排名几乎没有从第一的神坛掉下来过,是当之无愧的全球第一电脑厂商。凭借着全球第一厂商和民族企业两块招牌,联想在国内的认可度曾一度极高,早年间,大多事业单位和个人买电脑都只认联想。 但近年来经历过内部的一些拆分和变革,从联想的公司架构来看,它已经悄然变成了一家投资公司。 何以见得?很多人会把联想和联想控股两个概念弄混,事实上,在2000年柳传志将联想一分为二并成立联想控股之后,大多数人所熟悉的那个老牌科技公司联想,已然变成了以联想之星、君联资本、弘毅资本、联想创投和联想集团为矩阵的联想系。 那个卖电脑的联想集团,现在只是联想控股旗下的一块业务,在双轮驱动的业务布局下,财务投资占了大头。 联想系的财务投资业务布局在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到私募股权投资等各阶段,且环环紧扣,联想之星负责早期天使投资、君联资本主要负责VC业务,而弘毅资本则为PE投资。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产业互联网成为发力点,联想创投为其补齐了这一块的短板。 根据联想控股2019年半年报来看,在2019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人民币1793.11亿元,同比上升15%,归属于公司权益持有人净利润26.65亿元。从半年报可看出,联想控股整体增长得益于联想的双轮战略,即战略投资和财务投资的双重发力。 在资本寒冬中,2019年上半年联想控股的财务投资业务净利润仍同比增长187%至13.5亿元。高增长要归功于其旗下的三只基金——君联资本、弘毅投资和联想之星,这三支基金在半年内募资总额超过90亿,新投资项目合计近40个,退出项目超过40个,8家被投企业在境外上市。另一方面,战略投资也保持了15%的稳步增长。 相比之下,可以很直观地发现,财务投资业务对联想控股的整体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时间拉回到2000年,这一年是联想的新旧交替年,彼时,杨元庆和郭为正是柳传志门下的当红小生。柳传志将联想拆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联想集团,负责联想的PC端业务,交给杨元庆管理,二是神州数码,主导代理和软件业务,由郭为掌舵。业务拆分之后,郭为与联想渐行渐远。而实际操作这场拆分的幕后关键人物,就是后来君联资本的朱立南。他十分擅长调节复杂关系,在他的调解下,这场拆分异常顺利便完成了。完成拆分后,他带着柳传志给的3500万美元,成立了联想投资,即现在的君联资本,承担起了投资业务的重任。 君联资本在成立后的第三个月,以300万美元注资科大讯飞,这是君联资本正式成立后的第一个项目。得益于人工智能的风口,身处智能语音领域的科大讯飞迅速成为行业龙头,七年后,科大讯飞成功上市,总市值超过600亿元,成为了君联资本第一期基金最成功的项目之一。 在科大讯飞之后,君联资本又投资了宁德时代、药明德康、B站、神州专车、作业帮、智联招聘、拉卡拉、人人网、高德地图等项目。 2003年前后,中国企业进入了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浪潮,企业并购投资成为一门好生意,弘毅资本成立了。它先后操盘了中国玻璃、中联重科等生产制造类企业的改制重组,参与了今日头条、ofo等风口上的项目投资。 谁在为联想做投资? “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是柳传志经典的管理三要素。在联想的投资版图中,柳传志搭建起了投资业务的管理班子,他们各个深谙投资之道,手握巨量资金,用投资组合拳的方式拓展着联想的边界。 “个体户挣点钱可以,可舞台太小,长此以往意义不大,回联想吧。”多年前的一通电话,柳传志将当时一心想创业的朱立南再次召回了联想。 回归联想后,朱立南先后担任了业务发展部副总经理、总经理、企划办副主任,逐渐开始着手更多的业务发展和公司整体战略。柳传志多次夸他在“集中集体智慧”方面做的非常成功,能够把很多事情拆分的很清楚。这一点,从当年有条不紊拆分联想可以得到验证。君联资本成立之后,他思路很清晰,擅长层层拆解。一方面君联资本在管理上吸收了联想经典管理三要素,另一方面摒弃了科层制,新创了合伙制的决策体制。 然而成立之初的君联资本,发展却并不顺遂。业内认为,早期朱立南因为不懂如何做VC,曾与腾讯马化腾失之交臂,在VC成长的路上缴足了学费。 成立第三个年头,机会来了,时逢国企改制重组,联想有机会以低价介入更多好项目,迅速铺开自己的盘子。但朱立南心思缜密,他不想赚快钱,于是拒绝了在内部开展PE业务。他的坚持在一年后得到了认可,2004年中讯软件赴港IPO,卓越卖给了亚马逊,君联资本活了。 与此同时,他的这次拒绝也成就了赵令欢。赵令欢是柳传志团队中唯一一个“外来人”。2003年,他加入联想并创办弘毅投资。相比跟随柳传志多年的联想元老们,赵令欢在联想的资历是最浅的,但他却是一个天生的投资家,投出了今日头条这种新经济小巨头,也参与了WeWork和ofo的投资。 联想创投可以视为联想对未来的一次投资。它的掌门人贺志强,曾在长达15年时间里担任联想CTO和联想研究院院长。2016年联想创投成立,贺志强从技术转型投资人。围绕着智慧互联网这条线,联想创投先后投出了寒武纪、旷视科技等独角兽企业。 在投资方面,朱立南、赵令欢、贺志强等人身上都有着一些共同的特性——“联想系低调”。但相比之下,最为低调的还得是刚刚从柳传志手中接班联想控股的宁旻。 宁旻 宁旻为人十分低调,网上鲜有其报道,但江湖上流传着各种他的“传说”。他从柳传志的助理做起,一路升至助理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副总裁、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执行董事、执委会成员,并成为柳传志最终的接班人。除此之外,宁旻不仅是联想之星的执行董事,还在君联资本和弘毅资本中,也担任着董事的身份。 那些离开联想的资本玩家们 脱离了联想系的束缚,那些离开联想的资本玩家们,似乎要更有胆魄、更加高调和激进。 曾经被外界看好的联想系“准接班人”孙宏斌,在乐视贾跃亭的套路中差一点为梦想窒息。乐视崩盘之前,融创中国以接近170亿元的价格投资乐视网,孙宏斌从贾跃亭手中接下乐视董事长的位置。一年后,孙宏斌承认乐视网投资失败,卸任董事长一职。 贾跃亭(左)孙宏斌(右) 在房地产界,孙宏斌获得非常高调的风评。他的资本运作逻辑是将土地拍到手后,快速销售,闪电速度回款,接着开工,靠卖楼的钱来支付买地的钱,但这种模式资金链极易断裂,十分冒险,他的第一家地产公司顺驰,就因为资金链断裂最终卖给香港单伟豹。和坚决不赚快钱的朱正南完全相反,孙宏斌明白自己擅长赚快钱。 近年来在风险投资界崛起的人中,刘二海是最个性鲜明的一个。离开君联资本之后,刘二海自立门户成立了愉悦资本,成立四年投出了瑞幸咖啡、摩拜单车、蔚来汽车、蛋壳公寓、小猪短租等明星项目。 刘二海 在联想体系内,他曾任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负责TMT领域的投资,先后参与了易车网、人人网、神州租车、智联招聘等上市项目。也正是在君联资本,他结识了资本狂人陆正耀,二人均为资本市场的高阶玩家,可谓胆大心细。 刘二海和陆正耀最亮眼的合作,是以擅长资本玩法著称的瑞幸咖啡。在两人的联手操盘下,仅成立18个月的瑞幸咖啡,就赴美上市,从成立到上市烧了至少5.5亿美金,顶着“算不过账来”的外界压力,瑞幸成为近年来最受争议的项目之一。 从联想系剥离出来的郭为,褪去“联想系低调”的外衣,神州数码2001年在香港高调挂牌上市。从传统分销商到IT服务商再到构建智慧城市,郭为在不停地拓展着神州系的边界。在郭为的系列资本操作下,神州数码将旗下神州信息借壳 *ST太光上市,将市值提升到百亿级。如今,神州数码将目光投向了更长远的市场智慧城市,试图与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合作搭建智慧城市生态系统。 在中国的互联网界,联想系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在联想不断向投资倾斜的过程中,他们开始用更加资本化的方式,参与到市场的竞争中。 柳传志退休,留下了一个更加资本化的联想。不论是主动为之,还是顺势为之,联想都已不是曾经的联想。而柳传志将联想控股董事长的位置,交棒年轻人,则意味着柳传志的时代成为过去式。 但联想系的投资故事,仍将继续。 *题图来源于视觉中国,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详情]

希望企业家练好内功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正式卸任
希望企业家练好内功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正式卸任

  原标题:希望企业家练好内功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正式卸任 18日晚间,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联想控股董事长、执行董事也是联想集团的创始人柳传志卸任公司董事长及执行董事,这意味着柳传志正式退休。他为什么会选择在75岁的时候退休,交棒新的管理层又会有哪些变化?[详情]

视频|7分钟,柳传志“联想”35年
视频|7分钟,柳传志“联想”35年

   文稿:周一笑 文子龙 视频制作:仇泽程 新浪财经讯 12月18日下午消息,联想控股发布公告称,柳传志宣布卸任联想控股董事长。 公告称,12月18日本公司董事长柳传志向董事会提交书面辞呈, 柳传志根据公司既定计划, 辞任本公司第二届董事会董事长、 执行董事及提名委员会主席职务, 自2019年12月31日结束后生效。继柳传志辞任后,董事会欣然颁授本公司名誉董事长职衔予柳传志。 联想控股表示,柳传志为本公司创始人和缔造者, 其用远见卓识和坚韧不拔, 带领联想控股树立“产业报国”的愿景, 不断开疆拓土, 持续锻造人才, 形成了今天横跨战略投资与财务投资、 中国与海外的战略布局; 柳传志还用这35年的时间, 着力推动了本公司的机制体制建设、 管理规律总结和企业文化打造, 这对本公司的长远发展极具深远意义; 同时, 柳传志身体力行地倡导商业文明, 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致力于“做好人, 做好事, 为社会做出好样子”的理念在联想代代相传。柳传志的贡献不仅于此, 其还通过联想实践推动了中国信息化的创新发展, 也因而作为“科技产业化的先行者”,荣获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授予的“改革先锋”称号; 带领联想在本土击败国际竞争对手, 并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进军海外, 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宝贵经验; 成功实施企业股份制改造, 为中国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的机制改革探索了一条道路; 柳传志高度重视企业管理规律的研究, 总结并提出了“联想领导力三要素”,为更多企业提供了有益借鉴。董事会对柳传志做出的系列贡献表示诚挚的敬意与衷心的感谢。[详情]

柳传志正式退休,他在亚布力传授过哪些商业圣经?
柳传志正式退休,他在亚布力传授过哪些商业圣经?

  柳传志正式退休,这位企业家“教父”在亚布力传授过哪些商业圣经?|亚布力20年精彩拾萃 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 2020年,亚布力论坛成立20周年。 2001-2020年,是亚布力论坛成长的20年,也是中国经济腾飞的20年,又是中国企业家群体崛起和壮大的20年。过去20年,亚布力论坛陪伴、见证了中国企业家的成长。回顾过去,我们发现亚布力论坛这20年中,见证和记录了太多企业家的故事、思想和闪光瞬间,或温情、或理性、或激烈、或豪迈、或幽默……这些或许能为大家观察和感受中国经济发展及中国企业家成长提供另一个视角。 为此,在亚布力论坛20周年之际,我们特别策划《亚布力20年精彩拾萃》栏目,回顾这些精彩故事、思想和闪光的瞬间。 75岁的柳传志,终于迎来了正式退休的时刻。 12月18日,联想控股发布公告称,董事长柳传志先生提交书面辞呈,辞任本公司第二届董事会董事长、执行董事及提名委员会主席职务,自2019年12月31日结束后生效。接任柳传志的,将是联想控股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执行董事宁旻。 1984年,柳传志“下海”参与创办联想,一手打造了这家世界500强公司。自创业以来,柳传志一直都是中国企业家中响当当的人物,中关村第一代元老,外界称其为“中国企业家教父”。他的卸任标志着联想进入新时代,也意味着中关村第一代创业者的谢幕。 过去20年,柳传志曾多次参加亚布力论坛活动,我们进行了梳理,来看看这位中国企业家教父在亚布力传授过哪些商业圣经? 1 什么是企业家? 1、企业家是把企业当做妈 有人说,股东管理者就称为是企业家,非股东管理者就称为经理人。这种分法,我觉得有不合适的地方,比如张瑞敏、倪瑞峰,或者是我,现在也是股东了,但过去没有股份就不是企业家?我们都是为企业的根本利益负责任的。所以,我认为,所谓企业家就是为企业的根本利益负责任、为长远利益负责任的人。做好了,他会享受极大的愉悦;做不好他会承担极大的风险。 聊斋里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有名的中医,看病的水平很高,但是给他母亲看病的时候,却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其中有一味药是虎狼药,用好能治好病,用不好就会加重病情,因此他犹豫不决。而另一个中医就说他应该用,用完以后他母亲的病就好了。我们猜测,这个药用好了,那个中医就名扬四海,用不好可能对他来说就是“是你妈不是我妈”,责任风险毕竟不是那么大。 说到这,企业家到底是什么人呢?企业家就是把企业当做他的妈,敢下药,还要把药下对了,这才是优秀的企业家。 西方大的企业,像500强企业都不是一代。真正一个百年老店,要选负责任、有事业心、有企业家素质的人来担任领导,这个企业才能一代代传下去。有一本书叫做《基业长青》,统计了50年以上的美国大企业,统计结果就是其中90%以上的领导人都是从本身内部选拔的。 那么内部选拔和外部选拔有什么不同? 内部选拔的领导人可能对企业更有感情,更会产生负责任的心理。在我看来,企业家和经理人之间没有截然不同的区别,但很明显,内部选拔出来的人比外来的更具有企业家的色彩。 总之,以我的定义,企业家和经理人之间是没有截然区分的。张维迎教授写过一篇文章,关于企业家和经理人的信任问题,他对企业家的定义是企业的创办人。创办人是企业家,不是创办者只能是管理者,这一点我不同意,如果这样,像GE杰克·韦尔奇也只能是经理人,沃尔森也应该是经理人。我觉得我的定义更符合实际一点。 2、怎样成为企业家? 下面我想谈谈形成企业家能力的要素是什么。 第一,企业家应该有理想、有抱负,理想层次高的才是企业家。很多人创业可能像我一样是为了温饱,为了自身价值能够实现,但达到温饱的拐点后,有的人会继续往上走,追求更高的层次。真正的企业家可能更加重视精神,比如说社会责任,甚至民族情结等等,都会驱使你往高走。我认为大的企业家都是英雄主义者,可能是精神在起作用。但是往上走有代价、有风险、有付出,这也是很多人不肯向上走的原因。 第二,是不是有理想、敢冒险的人都能成为优秀企业家?肯定不是这样,仅有愿望不行,还要有能力。什么能力?我把所有能力合在一起称为“学习能力”。我做企业的时候,从科学院出来,业务上的事情全不懂。我要学会怎么采购、怎么做生产、怎么做销售、怎么做市场、怎么做服务,这些都需要学习。但是这些稳定以后,以为行了,其实困难才刚刚开始。在不同阶段,最重要的就是要不停地学习,不停地总结,然后要改革,要创新。这种能力,我把它总结为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不容易在哪?既要知道企业内部的情况,同时还要知道行业的情况,甚至要知道地域、世界政治、经济情况等等。那什么样的人学习能力强呢? 首先,就是肯否定自己,向别人学习。通常企业家的主宰欲、自尊心非常强,在这样的情况下否定自己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企业家要克服自己的面子,向真理靠近。 其次,要会学习。会学习是指要抓住主要矛盾,理出头绪,善于归纳,每打一仗都知道赢在哪、败在哪。所以联想强调的是能干会说,说不是指表达能力有多强,而是能把各种边界条件都说出来,这是将聪明变成智慧。 管理学家经常有这种说法:优秀的企业家是先天的。我琢磨后觉得也许有道理,有三种能力是先天的。一是高理想、重精神、敢冒风险。二是有很强的领导欲望、领导能力,但又虚心好学。三是能把聪明变成智慧。有很多聪明的人,记忆力很强,学习模仿能力很强,但还要善于归纳,使之变成规律,这就是智慧,这与先天能力有关。优秀的企业家先天能力肯定不止这三条,但这三条是必要的。 3、企业家如何建班子、带队伍? 我谈谈联想的变革突破,就是怎么从管理事到管理人,如何建班子、带队伍。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不管能力多强,建班子非常重要,有三点表现:第一是提高整个领导集体的威信;第二是对一个班子领导进行制约;第三是群策群力,把集体的力量用起来。 如何实现群策群力?一个班子的一把手是一个大发动机,带动班子的成员;各部的总经理是小发动机,而不是齿轮。小发动机和齿轮的区别是什么?小发动机是自己有发动力,而齿轮没有。一定要让关键的部门领导人像发动机一样。 怎么形成发动机呢?我觉得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物质激励,对高层领导要有股权的激励、二次分配的激励,这种激励使他们形成主人的感觉;第二方面是精神激励。精神激励是什么?主要体现为给舞台。舞台的意思就是让副手、部门总经理明白,这块工作责、权、利非常明确,对公司整个总战局要清楚,同时要让他们清楚他们所管理的这一块和总战局的关系,他有什么责任、有什么权力,做得好怎么样,做不好怎么样。他们不仅要知道,而且要参与设计,这很重要。 在建班子有很多的具体内容,比如,第一把手怎么制约?如何议事论事?班子里的成员要出来,怎么让他好好出来?这都是有讲究的。 我只讲一点,班子里的成员如果不合适,怎么出来?我想这个问题对于在座的企业家来说都是难题。 班子成员轮换和淘汰是必然的。如果班子的成员不能德才兼备,要把德放在第一位。下面人员没有本事要他干什么?但是班子里的成员要掌握很多机密,要有很多参与共同领导的东西,如果不能把德放在第一位,会产生无穷的问题,甚至是拉帮结派,所以一定要把德放在第一位。 另一点很重要,话要放在桌面上说。当你觉得你的班子成员在某些地方做得不好的时候,要及时提出来,一对一提或者是放在桌面提都可以。屡次提醒后,发现能力确实不行,要放在公开场合提,最后让他退出时要把原因告诉他。由于你不断提醒他,他也再三表示要改,但由于能力问题改不了,还是发生了撤换,这样一般不会产生大的振动。 还有,要有降落伞,而且要降得比较舒服。 2 历史转折时代的企业家: 努力使社会空气变得湿润 中国目前处于什么状况呢?我觉得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历史转折点。我们回过头去看,鸦片战争后150年里,中国人生活在痛苦、贫穷交织的日子里。28年前(演讲时间为2006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开始复兴。回头看过去是痛苦,往前看可能是辉煌,那么这个承上启下的点就是一个转折点。这个转折时代在历史长河中可能是非常短暂的,但是我们恰恰生活在这一瞬当中。 我自己属于那种非常努力种好自己一亩三分地的企业工作者。我们只是看天上下雨、刮风吗?和我自己种地有没有关系?我想在座的企业家和我的想法是一样的。但是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确实是太不一般的时代,我们企业家群体不得不要担负起转折时期的责任,要负起社会责任。 我想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本身的企业做好,为社会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我们依法纳税,努力增加就业机会,扩大社会的财富,同时我们要诚信经商,努力创造一个有信誉的商业社会。这是我们的本分,是我们应该做到的事情。 此外,我们应尽力地多做一些善意的活动。尽管我们每个企业的力量很小,但是聚集在一起就成了很大的力量。西方的跨国企业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从观念到运作方式上,他们都比我们成熟得多。联想把参加公益活动列入战略规划当中,这十几年有相当大的投入,但是和国外比,确实还差了很多。 我们还要注意自己的消费方式,要正确地对待和使用财富,我们这么做就能对社会稳定起好的作用。我们要努力地使社会的空气湿润,也就是说形成和谐社会,不然空气太干燥,容易着火,企业就容易受到大的冲击。虽然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政府的责任,但是国家兴衰、匹夫有责。把自己做好,我们会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中流砥柱,在中国发展时期留下扎扎实实的脚印。  3 怎样做投资能获得好回报? 近年来,私募直接投资基金在中国的经济生活中异常活跃。2001年开始,联想控股也加入到这个行列。 我们的联想投资、弘毅投资都取得了非常好的回报,主要是我们做到了“选、帮、退”,而选和帮是联想的特征。因为我们自己是做企业出身,对什么是好企业,什么是好项目,项目和人之间有什么关系,选中以后怎么去帮它非常清楚。这可能也是我们所长的地方。 在“选”上,我们展开了两项,一个是看行业、看项目,一个是看人。我们自己有个说法,就叫做“事为先,人为主”。所谓事为先就是先看项目、看这个行业,然后着重看人,再向前就是到底怎么去做调查。 我帮什么呢?主要是在四个环节提供增值服务:第一个是调整机制,占大股、控股,占完以后调整企业的所有制,激励机制和法人治理结构;第二个就是在战略的制定和执行上给企业以指导,在风险投资时我们也要做这方面的工作;第三个是提升管理;第四个是金融服务,帮助这个企业在发展中融到更多的资金。 4 改革开放的突出标志就是企业家精神 我出生于1944年,那是一个中国贫弱、任人欺凌的时代,我经历过。后来到了中国穷,穷得令人心酸的时代,在座的很多人都经历过。我们经历过那样的时代,所以我们确实有这种体会——挨过饿的人吃红烧肉与没挨过饿的人感觉不一样,但让我们感到自豪的是这碗红烧肉是经我们自身努力做出来的,我们为这个前无古人的时代做出了奉献。我们应该感到自豪。 是什么引起了中国的巨大变化?那就是改革开放。我们应该懂得历史,懂得感恩。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子孙万代谋幸福所做出的创举,只有大无畏的气魄,才敢于做出这样令人尊敬的创举,我们应该向邓小平同志和老一辈的同志致敬。 改革开放的突出标志就是企业家精神。中国企业家有不断追求的精神和和使命感,有打不烂、拖不垮、坚韧不拔的意志,且聪明、肯吃亏、肯耐劳、学习能力强。 那么中国企业家的使命是什么? 第一,为全中国人民谋幸福,这是十九大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也是企业家的使命。今天企业家富起来了,邓小平同志曾说“中国允许一些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而当前中国确实还有相当多的人生活水平较低。十九大也说得非常明确,不会杀富济贫,要保证私有财产的安全。我们也希望我们能做得更好,投入扶贫、脱贫工作,让国家更富裕,但这前提是合法经营、将企业做好。 第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当前环境下谋发展,我们仍然会感到不安全,因为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实在太多,国家只富不行,必须要强。国家强盛与否,科技力量是底蕴。科技力量怎样才能强? 科学研究需要经费,因此强是在富的基础上。富从何来?挣钱,是企业家的天职,这是其一。其二,作为企业家,我们应该积极投入科技创新、业务模式创新的战役中。有了大数据,未来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生命健康等应用型科学会使社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但基础科学的研究可能会使整个社会都改变轨道。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中国企业家承担起为人类、为中国安全、为子孙万代谋幸福这一光荣使命的时候确实到来了。 5 年轻企业家们, 今天轮到你们血脉贲张了! 说到中美贸易战,我们国家的态度非常鲜明,明确说明是不愿打、不怕打,但必要时不得不打。我想这是我们的心里话——我们不愿意打。但是我们也说,我们不怕打。碰上这么一个恶徒,怕打有用吗? 我们大家都是做企业的,绝不敢盲目乐观,更不敢妄自尊大,但是在当前困难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有信心,必须众志成城、抢占有利地形。不是嘴上不怕打,而是要行动上不怕打,真正要做好不怕打的准备。 按目前的情况来看,中美贸易摩擦肯定是长期的,不过是规模大小罢了。人民币破7到底会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其实现在也说不清楚,因为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但是,刨除这些不确定的因素,政府、企业、中华民族应该做而没做好的事太多了,我们首先应该踏踏实实把这些事做好,这才是用实际行动去准备“不得不打”。 要做的事太多了,我只想讲一件。美国的极端势力是在逼我们与世界脱钩,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逼我们封门,这是痴心妄想。我们一定要坚持改革、坚持开放、坚持国际化。 华为这一战是非抢不可的科技战略制高点。现在我们虽然有了一定的科技实力,但基础确实还很薄弱,一遇到考验就会表现出来。所以我们要格外地保持冷静,格外地虚心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到世界科技社会,提升实力,为中国的富强真正做出贡献。 回顾历史,过去中国开放,和外国人合作,是外国人出钱我们出资源,包括人力资源、青山绿水的环境资源等。40年后的今天,中国人坚决继续走改革开放的道路,但和外国人互补已经有了新的内容。 第一,是庞大市场。第二,是制造业基础。第三,是我们在某些领域的先进技术和人才。第四,是我们也能出资金。我们这些钱来之不易,不仅是中国几代人汗水的结晶,也是用我们的环境资源、用青山绿水换来的,所以我们要用好这些资金,用它来产生更多资金,用它来修复我们的青山绿水,将它投入到我们的科技底座里去。 今天在任何一个领域,中国企业都能国际化,都能和世界“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紧紧地融合在一起。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是时间,是脚踏实地地一步一步地往前走,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只要坚持下去,我相信无需多久,今天这些极端势力代表穷凶极恶的样子再难出现,他们将只能平等地坐在谈判桌上。 人们常说机会只会给有准备的人,经历过这么多的事,我想说机会只会给有实力的人。现在的世界有火药味、有刀光剑影,现在的中国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毕竟我们还是属于发展中国家,未来的世界是怎么样的?未来的中国又是怎么样的?如实说,我不知道。但我肯定知道一点,就是中国的企业家,特别是青年企业家们的表现,对中国的未来、对世界的未来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年轻的企业家们,守初心、担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棒你们将接下去。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中国的历史在看着你们,中国的后代儿孙在看着你们,今天轮到你们血脉贲张了![详情]

改变中国商业的1944年:柳传志与任正非
改变中国商业的1944年:柳传志与任正非

  改变中国商业的1944年:柳传志与任正非 文/贾沛霖 来源:贝克街探案官(ID:bkjtag) 1944年,对人类来说是至为关键的一年: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成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美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攻下战略要地,日本本土彻底暴露在美军的炮火之下。稍有战略眼光的人都可以看出,德意日组成的轴心国以及其鼓吹的法西斯主义败局已定。 这一年的中国,有两个男孩出生,一个出生在西南一隅的贵州,一个出生在江苏镇江。但当时谁也想不到,这两个相隔数千公里的男孩,未来几十年会成为中国IT产业、乃至于整个中国商界的教父级人物。 1944年4月29日出生在江苏镇江的男孩,叫柳传志,大约半年后10月25日出生在贵州的另一个男孩,叫任正非。 80年代之前,任正非、柳传志并没有太多的交集,但是俩人在此后的人生轨迹却有些相似:从军队离开之后,借着改革开放的大潮,80年代中后期,柳传志和任正非先后进入到商界,目光都对准了IT、通信产业。1984年,柳传志在中科院计算机所的支持下创办了联想;1987年,任正非则靠集资来的2.1万元创办了华为。 30多年后,联想在全球PC市场的份额稳居第一,华为则早早在电信设备领域赶超了传统霸主爱立信、诺基亚,手机市场份额一举超过了苹果,直逼三星,向全球第一的霸主地位挺进。 时间来到2019年12月18日的下午,没有太多的意外,在媒体频繁报道的两天之后,联想控股如期发布了公告,按照既定计划,联想控股董事长、执行董事、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卸任公司董事长及执行董事,将担任联想控股名誉董事长、资深顾问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成员。这意味着,柳传志的职业生涯,终于宣告结束。 柳传志卸下了千斤重担,但与此同时,任正非则迎来了自己人生中最为忙碌的一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任正非在整个2019年频繁对外亮相,接受了几十个国家媒体数十次的采访,在为女儿孟晚舟的自由、华为可以受到公平的商业待遇而奔波。 本文以1980年代为起点,从两位老人职业生涯的关键节点切入,在掌舵“航空母舰”的背后,两人性格、管理思维、培养接班人等各个方面的异同点是什么?这篇万字长文,或许能给你带来启示。 01 创业初心:柳传志不甘平庸 任正非背水一战 1978年,中国掀开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恢复高考、建立经济特区、民营资本快速崛起……这个古老的国家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轰轰烈烈的变革相比,在改革开放的前几年里,柳传志的工作则稍显平淡。 1984年之前,柳传志是中科院计算所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月工资78元,全家7口人住在一间12平方米、由自行车棚改造的小屋里。 这样的工作和生活,让柳传志觉得异常苦闷,尤其是在自己从事的磁记录电路领域,看到国外同行更先进的技术,用柳传志的话来说,当时的感受就是“可以忍受清贫,但不能忍受自己碌碌无为、虚度时光。” 后来在时任中科院计算所所长曾茂朝的大力支持下,1984年柳传志拿着特批的20万元的启动资金,与11位中科院技术人员创建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这就是现在联想集团的前身。 与柳传志当时的默默无闻相比,任正非则显得小有名气。1977年10月14日的《文汇报》出现了这样一条新闻:解放军基建工程兵某部青年技术员任正非在仪表班战士的配合下,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高精度计量杯准仪器--空气压力天平,为我国仪表工业填补了一项空白。经国家有关计量部门鉴定,仪器设计方案正确,精度、灵敏度好。 《文汇报》可以小小地骄傲一下,在2019年之前,任正非几乎从来不接受媒体的采访,而他们的这篇短消息,则是任正非首次出现在媒体的报道中。 图注:《文汇报》报道任正非 来源:孔夫子旧书网 1983年,国家调整建制,撤销基建工程兵,任正非以技术副团级的身份转业,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在南油集团下面的一家电子公司任副总经理。 国企、高管、铁饭碗,任正非离开军队之后的道路本来可以一帆风顺,但好景不长,来自商海的风险很快落到了任正非的头上。 据《任正非传》一书披露,当时毫无理财经验的任正非,被一家居心不良的贸易公司轻易地骗走了200万元,任正非只得变卖家产来还债,同时也失去了南油集团的铁饭碗。 就是这个时候,任正非的生活步入到危机:妻子离婚、有父母要赡养、有孩子有抚养、有弟弟妹妹要照顾。就是在这样的危机下,43岁的任正非选择了背水一战,1987年与几位好友,共同集资了2万多元,开始了创业生涯,华为由此而来。 02 不满代理商角色:转型自主制造、自主研发 创业雄心很澎湃,但面对现实,柳传志很快被浇了一头冷水。手握20万元,带着11人的团队,柳传志坐在狭小的工作室里,每日最发愁的是员工们的工资从何而来。 为了生计,柳传志带着手底下的员工哪里有赚钱的机会,就奔向哪里。但创业初期,四处碰壁,柳传志曾在一档节目中回忆:“20万的本钱不到2个月就被别人骗走了14万。” 那时中关村的人们常能见到,柳传志骑着三轮车奔波在大街小巷叫卖产品:电子产品、生活用品、杂物……总之,为了生存下去,柳传志几乎什么都卖。 图注:联想在计算机所的一间小平房成立 在前几个月发愁员工工资从哪来之后,柳传志敏锐地发现了中科院计算机所在中关村里得天独厚的优势:引进电子产品。 彼时任何电子产品进口都需要批文,谁能拿到批文,谁就能占得市场先机,联想借助这个背景拿到了许多正规批文,逐渐在中关村站稳了脚跟。 那时火爆的PC产品是AST PC(香港鸿志电脑),很多企业都在争取AST PC的销售批文。但是柳传志先人一步,在1987年于香港设立联想香港分公司后,内外连线的联想拿到了AST PC在大陆的总代理权。到1988年时,当时的联想一个月光AST PC就能销售数百台之多。乍一看光鲜的销售数据柳传志却并不满意,在柳传志看来,联想不能只做一个销售商。 在和中科院领导磨嘴皮子要款项时,柳传志对着时任副院长的周光召豪言壮语都放了出来:“联想一定会成为一家年产值数百万元的公司”。其他人沉浸在销售的黄金期时,柳传志没有被冲昏头脑,对着联想的高层,柳传志说道:“我们一定要做一个制造商。” 图注:柳传志(左四)在和别人讨论 柳传志如此钟情于要转型制造,源于他对行业的解读和思考:中关村内遍地都是大大小小的销售商,每个人都沉浸在“赚差价”这种来块钱的活。一旦有冲击发生,滩前淹死的,都将会是这些销售商。 正是这种强烈的危机意识,柳传志对联想转型制造,几乎是近乎偏执。1987年,柳传志力排众议,联想开始迈出了它转向制造商的第一步:设立香港分公司。正是此举帮助联想拿下了AST的总代理权,为联想日后积累起了第一笔资金。 彼时时隔改革开放政策正式开始不久,国内依然是计划经济的主流。在这种经济大环境下,柳传志毫无用武之地。“我们只能走出去,只有走出去我们才能施展拳脚,”柳传志如是道。 联想彼时不仅面临着市场的空间狭小,而且还要和政策做斗争。“如果我们不走出去,一辈子都只能做个卖电脑的,”柳传志因此派出几个研发人员到了香港分公司研发了几块板卡,引起了电子部官员的注意,最终给联想以批文得以在内地生产。 图注:联想生产的整机 联想设立香港分公司,摆脱了内地当时的政策束缚,联想转型制造商的第二关大门也随即打开:经由香港进口电器元器件,转运到内地的工厂进行加工。联想这个品牌,开始在整机市场崭露头角。 联想跨出去的这一步,代表的是走出了外向型和产业化并肩的一步。国家体制对初生联想带来的最大麻烦,被柳传志绕了过去。 其实柳传志执着于自己制造整机,经历了更多的磨难。时值联想和AST公司关系甚好,作为AST在国内的总代理,联想自家生产的产品自然将会对AST PC产生冲击。在知晓柳传志的心思后,AST方面曾经表达过对其的不满,但是柳传志依然决心已定。 图注:1994年联想在香港上市 柳传志的坚持,最终换来的是在1994年国家放开电子产品进口批文,大幅降低税标准之时,无数销售商阵亡,但是早已转型的联想凭借着在整机市场的发力,避免了因为注重销售而元气大伤。 与柳传志类似,创立华为之后,任正非迅速找到了香港的HAX交换机制造商,成为了代理商。借助深圳和香港的毗邻之势,任正非逐渐在赚取差价上尝到了甜头。创业之初,任正非就对底下员工谈道:“一切要以客户体验为核心,钱我们可以少赚,但是客户的体验一定要提升,这样才能有所差距。”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华为迅速成长为深圳地区彼时不可忽视的一支销售力量。 华为的交换机和数据卡卖的越好,任正非心里就越不踏实。 任正非素来抱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在数年如一日的销售过程中,他发现仅仅在交换机这一行业中,国外企业对行业的把控堪称无所不至。销售价格甚至高出国外定价数倍但是国内电信企业只能如数买单,归根结底在于当时国内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够生产提供这样的产品,并且在核心技术和芯片上,更是无从谈起。 图注:创业时的任正非(右一) 在那时,任正非开始意识到,华为不可能一直做一个销售商和简单的加工商,必须要有自己的产品和核心技术,才能立足于不求人之地。 这既是一种商机,也是一种风险,但是任正非选择了风险。1994年,高通掐住华为的脖子,对华为生产的USB数据卡核心芯片漫天要价。这让任正非意识到,这条风险之路,必须要走。 在一次会议上,任正非挖来了当时尚在亿利达工作的徐文伟,让他成立了华为的ASIC中心,华为的自研芯片之路正式开启。徐文伟不负众望,带领ASIC中心的成员开发了数款交换机和数据卡中所需的芯片,从而完成了国产化。也正是这数年的投入回报,让任正非坚定了日后继续自研的信心。 在外界看来,柳传志和任正非的最大区别,也是联想和华为的最大异同,即在于任正非坚持了自主研发,而柳传志则是坚定地走贸工技的路线,放弃了芯片的研发。 这是华为如今能够做到如此地步的关键决策;在任正非看来,这是华为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时至今日,任正非依然在各种场合传达出自己对于国产自研的理解。柳传志的联想开启了外向转型之路,任正非的华为打开了做大做强的大门。彼时的二人依然不会意识到,联想和华为在走向世界第一的路上。 但如果将时间放到几十年后的今天来看,柳传志选择了贸工技的路线,是商业规律的必然。柳传志接受采访时表示,当时联想成立之初,根本不允许也没有条件让他们做研发,因为这需要海量资金,然后靠技术来进行贸易,所以只能是贸工技。柳传志也强调,虽说联想刚开始选择贸工技,但是等他们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有了更多的资本就开始向技工贸方向调整了。 03 称霸行业:联想靠收购 华为靠农村 论柳传志和任正非的崛起之路,两位同年龄的企业家却有着大不同。柳传志在国内拼杀十数年后,联想站稳了脚跟,但是在2001年戴尔入局中国时,联想却遭遇到了最大的阻力。 面对着咄咄逼人的戴尔,柳传志想到了收购的办法。一方面,让刘军在国内指挥联想和戴尔开战;另一方面,柳传志授意杨元庆远赴美国和IBM进行收购PC业务的谈判。 “一方面,我们是彻底研究对手的招数,研究透彻之后再融会贯通,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新模式;另一方面,我们也在准备和IBM的谈判,但是这个时间由不得我们,我们只能专心的和戴尔打好这一仗,”柳传志后来在回忆和戴尔的交战时说道。 依靠着联想的新模式,联想在2003年业绩超越了戴尔,再也没有把宝座留给戴尔有可乘之机。而收购IBM PC业务也传来了利好消息。2004年,联想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正式收购IBM的PC业务。凭借此举,联想成功跻身世界500强,并且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 图注:联想宣布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 尝到了收购的甜头之后,柳传志此后在联想的一系列收购案,都带来了巨大的收益。联想都是在依靠不断地收购,达到进入市场占据市场份额的目的。2011年和2016年收购NEC和富士通笔记本电脑业务,联想一举成为日本笔记本电脑市场的前三甲。 反观任正非,华为的著名收购案并不太多,任正非的算盘里,摆满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大计。华为创始初期,就面对着和无数巨头搏杀的窘境。在做销售数年后,任正非带领员工开始自己进口电子元器件研发产品,彼时华为代表性产品包括交换机和数据卡。而这二样,都是国外巨头把控的部位。 面对国际巨头的围杀,任正非选择了去毛主席的书中翻翻。翻了几本之后,任正非决定用“农村包围城市”策略。通讯行业器材的发展非常快,而国际巨头在这方面疏于对国情的了解,往往都集中于大城市布局,价格也相当高昂。华为的农村包围城市策略,收到了想不到的奇效。 从低级市场先开始做起,再反攻大型市场,这是任正非的销售策略。在这一策略的指引下,华为迅速打开了三四线城市及以下的通讯器材市场,占领了绝对优势后再以价格和技术优势围攻大城市的设备市场。 华为依靠任正非的策略,从国际巨头的围杀中脱身而出。但是任正非这一招并没有结束,而是在华为的多年发展中屡试不爽。华为在第一次意图进军海外时,选择的目标是出人意料的俄罗斯。 在俄罗斯洽谈了数周,华为签订了供货合同,打开了华为的海外化之路。俄罗斯的下一站是巴西。次年,华为把海外市场拓张的目标放在了南非、尼日利亚和埃及等国家。 这是国际版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任正非玩得炉火纯青,在世界各地都通用。 在不发达地区避免激烈竞争以及积累和技术,随后攻入发达国家时竞争对手已经没有太多优势。华为就这样一步步地打入欧洲各个发达国家的市场,份额一步步提高。 图注:2016年国产品牌在中东市场份额,华为处于领先地位 日本总务省曾经统计了华为在中东和非洲的市场份额,在2012年即达到了25%之巨。而随着近年华为在国际上的口碑提高和技术优势,这一市场份额也在水涨船高,且不局限于不发达国家市场,发达国家市场依然以华为为优先选择。 纵观柳传志和任正非的战略抉择,两位同龄的企业家在面对企业发展时的选择截然不同。体现的,是两家企业完全不同的道路。 04 社交圈:柳传志呼风唤雨 任正非形单影只 尽管企业都成为了各自领域第一名或者第一阵营的代表,但柳传志和任正非的性格可谓是截然不同。 柳传志擅长社交,尤其是年过七旬的年龄,让他自然而然地成为众多互联网公司、科技公司掌门人的“带头大哥”,最典型的两件事就是2015年联想控股上市以及2018年联想遭遇到的“5G投票门”事件。 2015年7月7日,联想控股“蓄势而发,砥砺前行”的上市庆典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在这场庆功宴云集了中国企业家的精华,马云、雷军、俞敏洪、王健林等大佬级人物来到现场,为柳传志摇旗呐喊。 作为晚生后辈,马云和雷军直言不讳地将柳传志奉为“教父”。马云强调:“中国有柳传志,我们的柳传志和联想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了不起的企业家或任何企业家的教父,他就是我们中国企业界的财富。” 图注:柳传志(左一)及一众企业家聚会 去年5月,“联想5G投票门”事件愈演愈烈,柳传志携联想控股总裁朱立南、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联名发出内部信。号召联想所有员工“行动起来,誓死打赢联想荣誉保卫战”!随后,上百名企业家发声力挺联想,其中包括马云、李彦宏、雷军、刘强东、郭广昌、周鸿祎、俞敏洪等等。柳传志“呼风唤雨”的能力可见一斑。 柳传志的朋友圈主要来自两个圈层: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泰山会。 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成立于2006年,由31位中国商业领袖、经济学家发起成立。俱乐部的入会标准有三条:销售额千亿级或行业排名前三;具有特色管理思想和经营理念的“创一代”;新人入会必须经过所有的俱乐部理事同意才能加入。可见凡是能进入到这个俱乐部的企业家,必须得是行业翘楚。柳传志是这个俱乐部的首任主席,在这个任上一做就是10年,直到2016年交班给马云。 泰山会则是中国最神秘的商会组织之一,成立于2005年,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的泰山产业研究会。泰山会的成员坚持聚会时不录音、不记录、不邀请当地领导、不对外宣传的四不原则,由柳传志担任会长,每年只发展一家会员单位。 与柳传志热闹的朋友圈相比,任正非则低调很多,除去之前说的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外,任正非也不太喜欢出现在公众场合,包括华为的各大发布会、庆功宴、典礼等等,外界早期对任正非的了解,只能来自于华为的内部邮件。 在社交方面,用任正非自己的话说:“我个人与任何政府官员没有任何私交关系,没有密切的工作伙伴;与中国任何企业家我没有往来,除了联想的柳传志、万科的王石,在20年中有过两次交往外;也没有与任何媒体任何记者有交往。我个人的私人生活很痛苦,非常寂寞,找不到人一起玩。和基层员工离得更远一些,为了公司能够平衡,我得忍受这种寂寞,忍受这种孤独。” 05 管理哲学:都带有浓厚的时代印记 作为上世纪40年代出生的企业家,柳传志和任正非的管理思维都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 任正非对毛泽东的痴迷,人尽皆知。在部队的时候,任正非就是“学毛标兵”。据华为的老员工介绍,任正非很喜欢读《毛泽东选集》,一有闲工夫,他就琢磨毛泽东的兵法怎样成为华为的战略。 图注:年轻时的任正非 任正非自己就曾说过:“我们这一代人因为特殊的时代背景,身上烙上了毛泽东时代的深深印记,对理想抱负狂热追求,充满激情而又不乏理性,似乎人生的目的就是通过不断的奋斗拼搏来达到一种自己向往的理想状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如果深入研究华为的历史进程,就会发现华为的内部管理、市场战略都深深地打上了“毛泽东思想”的印记,比如任正非时不时发出的总裁办邮件,带有煽动性的批示话语,最典型的就是上文提到的,华为创业初期,将“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思想运用到了极致,而这比如今提到的“下沉市场争夺战”要早到了近20年。 与任正非同样,柳传志也深受毛泽东的影响。柳传志曾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毛泽东这句话,影响了自己很多年。“关键的是你宣传的东西对还是不对,目的是什么。我觉得呢,当做了正确的事情以后,确实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宣传下去。” “联想也是有这种传统,比如讲核心价值观的时候,我们把产业报国放在第一位,自然我们在讲的时候,因为你要在这企业里工作,听也得听,不听也要听,慢慢地,他就会觉得这是件很真实的事情,像昨天我讲到我在莫斯科、在彼得格勒看到打仗的情况,看到中国人被屠杀的情况,作为中国人的后代,你站在那里,听也得听,不听也得听,所以这些东西还是要去不断地正面宣传。”柳传志这样说道。 在业务扩张层面,柳传志则很推崇《毛主席语录》里的一句话——“不打无准备之仗”,并把它进一步总结成: “要瞄着打,不能蒙着打”。 “像联想,大家可以积极地要求我们,应该跟美国人拼一把;但我可得算准了,赢不了会死人的。” 此外,2013年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时候,在谈到“最崇拜的人是谁”这个问题上,柳传志毫不掩饰地回答:“我觉得从邓小平身上学到了很重要的东西。邓小平的做法是一个举重若轻的做法,他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个对我后来的工作方式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06 对门徒下狠手:孙宏斌进监狱 李一男被搞垮 不惑之年后创业,柳传志和任正非都清楚由于年龄的原因,自己必须要有接班人培养、人才培养计划,要有自己的“门徒”,而对于部分不听话的门徒,柳传志和任正非都选择了下狠手。 1988年,如今的融创董事长孙宏斌投身联想工作,凭借一身的精明能干,很快得到了柳传志赏识,被任命为联想企业部经理,主管全国的销售业务。孙宏斌上任后,在全国构建了13个分销公司,大大提升了集团的营业额。 过早成名+才华横溢,让孙宏斌不可避免地有些“气盛”,对于集团已有些不放在眼里。柳传志后来发现,除了他创办的集团的《联想报》之外,孙宏斌还在企业部内部创办了《联想企业报》,并且各地的分公司人员任命、财务管理全由孙说了算。 1990年春天,柳传志召开了一期干部培训班,表面上是要大家想想“联想到底要办成一个什么样的公司”的问题,实际上柳传志要解决企业发展部经理孙宏斌的问题。在开班的讲话中,柳传志谈到了《联想企业报》,批评孙宏斌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严重。 孙宏斌多年以后,自己回忆说:“我那时年轻气盛,这件事本身,就是带着一群年轻人,想干事,也没想干什么坏事,结果过激了。”但当时的孙宏斌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一次会议上甚至当众顶撞了柳传志,手下的那些年轻人也趁机起哄,柳传志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并留下一句很经典的话:“你们要知道,联想的老板是谁。” 后来,柳传志得知孙宏斌等人密谋把把分公司的钱转移之后,立刻报案,随后孙宏斌被警方羁押,1年后,孙宏斌以“挪用公款”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孙宏斌出狱后,约柳传志见面,向柳传志道了个歉,两人重归于好,而后联想出资50万给孙宏斌创办顺驰,并给予了大量帮助,让孙宏斌得以东山再起。 李一男是华为的天才少年,也是一位传奇人物。 21岁进入华为,两天时间升任工程师,半个月升任主任工程师,半年升任中央研究部副总经理,两年被提拔为华为公司总工程师与中央研究部总裁,27岁就坐上了华为公司的副总裁宝座,李一男与任正非的关系不仅仅是师徒,更像是父子。 在华为内部创业政策的激励下,李一男选择离开,尽管出走对任正非打击非常大,但任正非还是设下豪华的送别宴,华为高层几乎倾巢出动,为李一男壮行。离开华为后,李一男组建港湾公司,最初还和华为保持了一段时间的蜜月期,成为华为企业网产品的高级分销商。 愉快的合作,也让港湾初期发展势头良好,通过销售华为设备和自己的产品,成立第一年就获得了近2亿元的收入。到了2003年,收入则直接翻了近3倍。 但随后,不甘于做分销商角色的李一男将目光对准光通信市场,并开始研发销售自己的产品,并在市场上连续拿下了几个大单。光通信是当时华为的核心业务,因此李一男此举也被看作是对华为的公开挑衅。两家公司从最初的偶有摩擦,逐步走向了全面对抗,尤其是华为,更是杀招频频。 2004年,为了打击港湾,华为成立了一个叫做“打港办”的机构,专门负责研究港湾的行动,然后进行相应的打击。之前,对那些百万元的小单子,华为基本不关注,可现在,只要港湾参与竞标,华为就势在必得,甚至对客户采用零价格送设备的残酷手段。 随后,华为又通过起诉侵权的方式,干扰了港湾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进程;以1000万元挖走了港湾深圳研究所的语音小组,让港湾最赚钱的VOIP业务全军覆没,彻底“搅黄”港湾与西门子的合作……在华为一系列的操作下,港湾最终选择了认输,被“华为收编”,李一男虽然仍是副总裁,但不免有些“阶下囚”的味道。 图注:华为收购港湾时媒体的特别报道 07 偏执狂般的危机意识 从创办企业到如今30多年,联想和华为经历了不止一次的危机,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柳传志和任正非有着偏执狂般的危机意识。 2008年,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年度全球企业500强榜中,联想以167.8亿美元的年销售额排名第499位,成为第一家进入榜单的中国民营企业,一时风光无两。但在风光背后,柳传志则敏锐地嗅到了一丝危机。 据《通信信息报》报道,大约从2007年开始,柳传志就频繁提醒:“寒流即将来临,要开始过冬了。”大多数企业家把经济低迷期预计在1年左右,但是柳传志却把这个区间扩大到三年。 在柳传志看来,现在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期,国际影响会直接影响到中国。“所有的问题要有一个消化过程,我觉得三年能好就挺乐观的了,三年真的就不算是什么太不好的了。”柳传志如是表示。 柳传志有这样一句口头禅:“企业家们要学会看‘天气预报’。”柳传志在2007年观察到的“天气状况”是:“股市、楼市、汇率都不正常。”。 柳传志透露,“根据我做企业的这点经验,不知道寒流是什么样,在去年的时候我们企业就提出要开始过冬了,当时我们的判断是股市的市盈率太高了,因为联想控股是在做投资,投资前要考虑到退出的问题,市盈率那么高,我们觉得难以为继,汇率也不正常,所以我们开始做准备。” 十年之后,即使联想集团依旧稳居PC市场冠军宝座,联想控股帝国版图不断扩张,但柳传志依然十分警惕。用柳传志自己的话说:“希望联想能真的做成一个百年老店,能够成为一个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完成联想控股的愿景。十年后的联想集团应该在这个行业里处于很靠前的位置,而在这个时候联想集团应该有很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不仅是市场份额处于第一,而是凭借它的技术创新,能够在社会需求方面开拓出新路,你一打盹,对手的机会就来了。” 表注:2019年Q2联想PC市场份额稳居第一 今年5月,华为突然被美国政府的一纸文件掐住脖子,但华为仍旧可以从容应对:禁止使用Android,我就用鸿蒙;禁止使用高通,我就用海思。有国内媒体采访时问到:“您有非常浓厚的居安思危意识,比如说芯片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有备胎计划,很好奇您的危机意识最初来自哪儿?” 对此,任正非表示,老是挨打,就有危机意识了。从哪儿来自己想不出来,既然你想称霸世界,既然要跟世界霸主一场争斗,和平崛起不可能,就要准备武装崛起了。 2000年前后,看似蓬勃发展的全球IT行业突然遭遇到了寒冬,但华为却凭借“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业绩远远领先国内同行业竞争对手,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任正非写了一篇文章叫《华为的冬天》。在这篇文章里面说到在这十年以来,任正非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所取得的成功均视而不见,只有这样华为才能在过去创业环境极其残酷的十年中活了下来。 2014年,一个英国分析师向任正非提问:20年后的华为会是什么样?任正非不假思索地回答:“20年后,华为将是一片坟墓,或许十年后华为这家公司就有可能已经不存在了。”短短一句话,把任正非身上的危机意识展现的淋漓尽致。 居安思危,或许是这两位老人留给后代企业家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 08 尾声 时间渐渐向2020年驶去,如果按照粗略的算法,两位老人都已经76岁,进入到“奔八”的后半程。柳传志已经隐退,任正非也把日常事务交给轮值CEO以及董事会去解决,如果不是这一年多的风波,相信任正非也会逐步退出华为的台前幕后。 从80年代创业得艰辛,到与竞争对手的捉对厮杀,再到如今成为国内IT产业的领头羊,两位同为1944年出生的老人,在职业生涯中展现了不尽相同或者截然相反的管理智慧和战略眼光。 柳传志说:“我挺佩服任正非的,任正非走的是一条直接往上爬坡的路。上珠穆朗玛峰的时候,我走一百米要大家停下来喘喘气,任正非捡一条更险的路直接就上去,这点魄力我就不如他。” 任正非说:“我也没有研究过联想,只是与柳传志个人交往,柳传志太值得我尊重了。我与柳传志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开始交往,联想刚刚改制,柳传志跟我讲如何改制,很多年后网上把联想改制的秘密全公布出来了,与柳传志讲的一模一样。我认为柳传志对我那么真诚,那我为什么不对他真诚?” 惺惺相惜,莫过于此。[详情]

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辞职 仍是最大股东
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辞职 仍是最大股东

  原标题: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辞职 仍是最大股东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讯(记者 陈妮希)12月18日下午,联想控股(03396.SH)发布公告称,董事长柳传志提交书面辞呈,辞任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及提名委员会主席职务,自12月31日结束后生效。同时,董事会选举执行董事宁旻,接任公司第二届董事会董事长及提名委员会主席职务,自2020年1月1日起生效。 关于柳传志辞职一事,联想内部在公告前似乎并不愿意提及此事,长江商报记者于当日上午联系联想内部工作人员,对方表示并不知情,直到下午公告发出,这位曾带领联想从代理国外微机,到生产销售自有品牌PC,逐步问鼎全球PC市场的掌舵人,正式宣告将退场。 不过,长江商报记者从一位科技观察人士处获悉,柳传志虽辞职,但仍是联想大股东,对于联想发展仍然具有话语权。 企查查显示,联想控股前五大股东分别为国科控股(持股29.05%)、北京联持志远管理咨询中心(有限合伙)(持股20.37%)、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6.98%)、北京联恒永信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持股5.26%),以及柳传志个人持股2.89%。 虽然柳传志仅直接持股2.89%,不过,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北京联持会拾伍管理咨询中心(有限合伙)柳传志个人持股比例72.14%;北京联持志同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柳传志个人持股比例20%;二者加起来在联想控股占比25.63%,再加上柳传志个人在联想控股占股2.89%,柳传志实际上仍是联想控股最大股东。 柳传志对于联想而言,是灵魂人物,此次辞职业界引发业界对于联想的担忧,未来该何去何从? 就在上个月,联想集团公布了截至2019年9月30日第二财季业绩,财报显示联想营收和利润均实现增长。其中,营收为135.22亿美元(约94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净利润2.02亿美元(约14.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0%。 相对于营收基本陷入原地踏步,以手机业务为主的联想移动业务更是出现下滑,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6个月的同期营收下降7%,为30.12亿美元,在总营收中占比10.3%。对于移动业务的盈利情况,联想财报显示:“移动业务的税前利润较上一年度同期高出1.6亿美元”,而上一年度同期为税前亏损1.46亿美元。 业内曾对于联想专注PC成就而忽略手机业务提出质疑。对此,上市科技行业观察人士向记者表示:“手机领域市场过于白热化、利润也相对要低一些,联想传略转向也是顺应时局发展之举。不如,如今PC也面临增长天花板,这对于联想新领导班子而言也是一大挑战,未来能否走好多元化战略对于联想发展至关重要。”[详情]

接棒柳传志的那个宁旻是何许人也?
接棒柳传志的那个宁旻是何许人也?

  接棒柳传志的那个宁旻 是何许人也 在联想控股内部看来,2019年是公司承上启下的一年,公司已启动战略和组织的全面复盘,在此基础上,2020年由新的领导核心带领公司制定下一个五年规划并推动新战略实施,所以是一个最为合适的时间,也有利于公司的未来发展。  宁旻与李蓬,两个在外界看来名字还有些陌生的联想高管,将正式接替柳传志与朱立南,成为联想控股新任董事长与CEO,共同承担联想控股未来发展的重任。 12月18日晚,联想控股发布公告表示,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卸任公司董事长及执行董事,将担任联想控股名誉董事长、资深顾问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成员;联想控股执行董事、总裁朱立南卸任公司总裁之职,将继续担任联想控股董事,并任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成员。经联想控股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提名,董事会决议通过,联想控股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首席财务官宁旻接任董事长,并任提名委员会及战略委员会主席。董事会同时通过,公司高级副总裁李蓬出任首席执行官(CEO),董事会亦提名李蓬为公司执行董事。 一位接近联想控股的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独家透露,早在2019年年初,柳传志和朱立南,与宁旻、李蓬进行过充分交流,并且进行了将近一年的推动、磨合与演练,过程顺畅。今天董事会表决通过,这份传承计划最终得以落实。 宁旻何许人也 宁旻是谁? 相比这个名字,外界更为熟知的是联想“五大少帅”:杨元庆、郭为、朱立南、陈国栋和赵令欢。除了陈国栋未有公开信息外,其他四人均出生在1965年之前。从公开资料来看,圆脸、短发的宁旻相比“五大少帅”略小几岁,出生于1969年。 此前,宁旻很低调,如果不是接班柳传志担任联想控股董事长的消息传开,几乎鲜有报道。 一位和宁旻有过工作接触的联想人士对第一财经说,宁旻性格温和,儒雅,不强势,一大爱好是看书。他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特点是记忆力惊人,例如,联想控股的年会往往会有众多被投企业参加,见过一面或是打过交道的人,宁旻都能一一把对方叫出来。 上述人士还透露,2015年联想控股赴港上市时,其实宁旻就是上市项目背后的总负责人、操盘者。 记者查阅联想控股官网上管理层信息发现,宁旻在1991年加入联想,历任联想控股总裁助理、助理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副总裁、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执行董事、董事长。 从在联想控股的经历来看,宁旻进入到联想控股接班人的“候选池”是在2012年。这一年,宁旻被任命为担任联想控股高级副总裁兼执行委员会成员,执行委员会被视作联想控股的最高管理机构。到2014年,在联想控股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时,宁旻获委任为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财务官兼董事会秘书;2015年3月,宁旻被任命为联席公司秘书。 到了2018年12月1日,联想控股宣布提名宁旻出任公司第二届董事会执行董事。至此,宁旻成为继柳传志、朱立南和赵令欢后的联想控股第四名执行董事。 在就任联想控股董事长之前,宁旻长期担任联想控股的执委会成员和首席财务官,包括全面负责公司的财务与资金管理、风控与审计,以及资本市场相关工作,并主持联想控股财务投资业务的运营管理,在公司的战略制定、业务发展及组织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财经记者查询天眼查发现,与联想宁旻关联的公司有49家,其中他担任13家企业法人,在包括联想控股在内的6家公司任股东,在33家企业担任高管。 例如,宁旻是联想之星创业投资、联想投资的执行董事,在融科智地任职董事长,在君联资本、弘毅投资中宁旻也都是董事。 此后,宁旻不再担任公司CFO,公司将任命一位高管负责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 而接班朱立南、与宁旻搭档的李蓬,是具有国际化背景的优秀高级管理人才,加入联想16年。联想控股人士透露,他常年协助朱立南负责战略投资业务,无论对投资还是企业运营,都拥有深入的专业判断和丰富的实战经验,能力业绩突出。 联想如何传承? 企业的传承发展是一个战略性课题。2009年,在阿里巴巴成立10周年时,柳传志的好友马云,以及其他阿里巴巴的创始人一起,为了实现让公司活到102岁这一目标,全部辞去创始人身份,用合伙人机制来解决规模公司的创新力问题、领导人传承问题。 马云早在2013年卸任CEO一职,在今年教师节,他卸任阿里董事局主席,交棒张勇。当时马云表示:“今天不是马云的退休,而是一个制度传承的开始;今天不是一个人的选择,而是一个制度的成功。” 同样希望做一家百年老店,柳传志对于接班人,曾有过一个说法,联想要做一个“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 这个看似矛盾的说法背后,柳传志想表达的意思是,联想要做一家“真正有主人的企业”,而联想在成立的时候,不许子女进公司,也给联想做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奠定基础。 柳传志还曾向巴菲特取过经,将接班人计划在公司里集体讨论,并明确接班人,但是每隔五年会根据接班人的表现,来宣布接班人是否调整。 在联想控股内部,对于如何选定接班人,柳传志和朱立南从多年前就开始认真观察,创造机会,不断评估,着意培养。 一位联想控股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透露,特别是在联想控股上市之后,柳传志和朱立南更加认真地准备企业传承问题。二人一直认为,联想控股未来的领导班子应该是年富力强、更具创新精神、更为国际化的团队。经过内部观察、培养、评估,以及外部甄选,找到了最合适的董事长和CEO人选——宁旻和李蓬。 “他们(宁旻和李蓬)从一线打拼出来,经过多年历练与培养,在联想控股的发展中屡立战功,获得了联想控股董事会和广大员工的充分认可。”联想控股表示。 目前,联想控股业务包括了战略投资、金融服务、创新消费与服务、农业与食品、先进制造与专业服务等多个业务,其中联想集团和卢森堡国际银行是两大重要资产。该公司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的6个月,联想控股营收1793. 11 亿元,同比增15%;净利润26. 65 亿元,同比下降6%。 在联想控股内部看来,2019年是公司承上启下的一年,公司已启动战略和组织的全面复盘,在此基础上,2020年由新的领导核心带领公司制定下一个五年规划并推动新战略实施,所以是一个最为合适的时间,也有利于公司的未来发展。 对于新接班人宁旻和李蓬来说,接下来,将共同承担联想控股未来发展的重任。而现阶段摆在他们面前的工作并不少:首先,核心班子的进一步学习、成长,以及持续的组织发展和人才梯队深化建设;其次,继续推进战略2.0相关工作及全面复盘;最后,结合内外部环境,着手研究并制定联想控股下一个中期发展战略。 “长跑的新里程,从我们脚下开始了……”宁旻与李蓬在内部信结尾说道。[详情]

他是骆驼、狮子和孩子:“船长”柳传志退休
他是骆驼、狮子和孩子:“船长”柳传志退休

  他是骆驼、狮子和孩子: “船长”柳传志退休 —— “希望大家怎么评价你?”——“柳传志,这老头儿不错。” 没有举行任何仪式,没有媒体见面会,75岁的柳传志退休了。 12月18日下午,北京海淀区科学院南路融科资讯大厦一间小小的会议室里,联想控股(03396.HK)董事会通过决议:联想控股董事长、执行董事,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卸任公司董事长及执行董事,将担任联想控股名誉董事长、资深顾问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成员。 会议室外,联想控股员工在各自工位上如往常一样忙碌着。 35年前,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40岁的柳传志走出“象牙塔”,从一个12平方米的传达室开始,把自己投放到一个完全不可预知的人生轨道当中。他把联想变成了世界第一的PC巨头,“蛇吞象”并购IBM PC业务,在2000年时分拆联想放手给年轻人,转战投资;在联想集团陷入困境时,65岁的他再次出山力挽狂澜;到了古稀之年,他又集中精力推动联想控股整体上市。 在抗日战争时期出生的柳传志,经历了中国从穷得令人心酸到国富民强,也经历中国IT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他产业报国的初心,面对困难从不动摇的精神, “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等留给企业家们的战略哲学,及提携后辈的风度,为人们勾勒出了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范本。因此,他成了马云口中的“中国企业家的楷模”和“偶像”;被雷军称作“每个中关村人心里的教父”和“旗帜”,王健林也喊他一声“老大哥”。 “这一次,他终于成了一个普通老头。”一位联想控股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每一年都有要死要活的事儿” 1984年11月,在中国科学院号召下,科技人员们开始走出象牙塔,来自计算机技术研究所的11个人在传达室里“下海”,成立中国科学院北京计算机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也就是联想的前身。这些人中年纪最轻的40岁,就是柳传志。 “将来我们要成为一家年产值200万元的大公司。”柳传志曾在创业时信誓旦旦地对中科院领导说。 当时的中关村初现繁荣景象,很快在北京城里拥有了“电子一条街”的名声。刚开始,大家根本不懂什么是市场、怎么做营销,柳传志卖过电子手表、旱冰鞋,批发过运动裤衩,“首先得能活命”。 在混乱的状态下运行了一段时间,联想通过汉卡真正赚到了第一桶金。一度,联想代理的第一款电脑AST因为装配了联想汉字系统,“火到脱销”。但和所有创业故事一样,总有失败、受骗和一些血淋淋的教训。 比如,1987年,为了进口机器,要把人民币转成外汇打到香港,联想300万元被深圳的一个进出口公司骗走了,当时这件事情把柳传志急出了病。要知道,当时联想全年的利润才100多万人民币。 钱最后追回来了,但柳传志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在半夜惊醒,心狂跳不止,得了严重的神经衰弱,最后住进了医院。 经过创业初期的一翻摸索,柳传志终于找到方向:做自主品牌。 1989年年初,公司正式更名为“联想”,柳传志在海淀影剧院召开了一场更名成立大会。当时他讲演题目是“创办走向世界的计算机产业”,宣告联想进军计算机产业的决心。此后在1990年,联想自有品牌微机在德国汉诺威电子技术交易会上大获成功,最终获得国家认可,取得PC生产许可证。 然而很快,被柳传志称作“最大的一个坎儿”来了。 90年代初,中国PC市场的格局巨变。国家取消了进口批文,关税大幅下调,IBM、康柏、惠普等大批国际知名电脑品牌纷纷涌入中国市场,当时最大的国产品牌“老大哥”长城电脑倒下了,曾有媒体报道,担心“联想还能撑多久”。 柳传志曾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说,在这种情况下,当时联想有两种选择:一是干脆去卖外国品牌的机器,二是寻找自身问题,调整自己,站起来迎战。联想选择了后者。 1994年,柳传志放手一搏,联想成立微机事业部,扶持年仅29岁、正打算出国深造的杨元庆执掌联想PC。杨元庆今日对记者回忆,虽然在此之前他做国外品牌的代理业绩也不错,但真正开始怀揣产业报国的使命,还是在做联想自有品牌的事业之后,“那是我人生的重大转折点”。 也是这一年,成功在香港上市的联想内部经历了一场激烈的“贸工技”还是“技工贸”路线的争议,最终令柳传志与倪光南分道扬镳。 在这之后,柳传志领导的联想不断拓宽业务边界。直到2000年左右,他做了一个重要决定,把联想集团(00992.HK)和神州数码(00861.HK)这两块业务单独上市,而母公司联想控股则开辟了一个财务投资的新业务。 多年以后,柳传志对记者说,创业初期就是这么摸着石头过河,每一年都有要死要活的事儿,但就这么闯过来了。“这说明,一定要守住初心,要有坚强的意志,联想的根文化和对文化的高度重视就是这么一步步形成的。” “联想挺过来了” 这不是柳传志第一次宣布退休。 杨元庆回忆:2004年,联想在并购IBM PC业务时,很多人都不看好这笔蛇吞象的交易,包括柳传志在内。但是在充分吸收了各方看法之后,柳传志扭转了决定,并最终提供了坚定的支持,让这个交易做成了,这才有了联想在全球市场上快速发展的后来。 也正是在联想集团完成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后,柳传志第一次宣布过退休。他将接力棒交给了杨元庆,自己则专注于联想控股等投资业务。而联想集团最高决策层,也第一次迎来洋面孔:IBM原高级副总裁沃德担任了CEO。 一年之后,沃德辞职,前戴尔高级副总裁阿梅里奥接任。 直到2009年2月,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联想集团出现了历史上的首次亏损,用柳传志的话说“联想已经到了悬崖边上了”。柳传志决定重新出山担任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重新担任联想集团CEO。 此后,“柳杨配”一个冲锋陷阵、一个保驾护航,一起搭班子、建战略、带队伍。两个季度之后,联想集团扭亏。随后联想集团业绩连续保持8季高速增长,并于2011年完成对NEC电脑的整合以及对德国Medion的并购。也是这一年第一季度,联想首度超越戴尔,并重返全球500强之列,联想挺过来了。 2011年底,柳传志再一次“功成身退”。2011年11月2日,香格里拉酒店大宴会厅里,柳传志宣布再次卸任董事长一职,担任联想集团名誉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杨元庆同时兼任集团董事长。 现场,杨元庆赠送给柳传志一艘高大的战舰模型,对他说,“您永远是我们的船长”。而柳传志送给杨元庆的一尊雄鹰雕像,刻有一句对杨的期许:“愿你飞得更高,高到可以看到世界!” 此后,柳传志集中精力决心再打最后一仗:推动联想控股整体上市。 与柳传志交情颇深的冯仑曾评价,(柳传志)始终拥抱变化,对于新发生的事物、新的商业机会、新的商业模式、新的商业事件、新的商业人物,他始终保持着开放、乐观、学习,和不断地拥抱变化的态度。 2014年秋天,就在联想控股上市的一年前,在一次第一财经记者参与的采访中,刚入七旬的柳传志对新兴商业趋势十分敏感。他说,他提到自己听“罗辑思维”颇有感触,这人能从“泡妞”愣是联想到“互联网思维”的大幅度跳跃令他叫绝,恨不得想一起讨论。并对在场的人说,“你们可以叫我柳老头儿。” 与此同时,他仍操心联想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联想破产了”的假消息能在微信上传开,还要回答外界对于“联想是不是老了”的犀利质疑。在去年,因为一场华为5G投票风波,柳传志呼吁联想全体同仁“誓死打赢这场联想荣誉保卫战”,他的发声引得马云、刘永好、雷军、周鸿祎等一大批企业家纷纷表态力挺。 一位联想控股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柳传志已很少插手公司事务,通常在有会议、采访等情况时来办公室。但他会定期举办“走心茶话会”,与员工们一起“唠嗑”。聊到最后,柳传志还拿起自拍杆和员工微笑合影留念。 联想管理学院高级总监沈磊曾用尼采的精神三境界来评价柳传志:创业之初的柳传志就像骆驼,责任驱动,不辱使命;到第二阶段联想做自有品牌开始,他像一只大狮子带着一群小狮子不断挑高目标,一路摸爬滚打;而近几年柳总一直强调价值观,更接近于本真的状态,像个“孩子”。 企业的传承发展是一个战略性课题,柳传志已思考多时。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特别是在联想控股上市之后,柳传志和联想控股执行董事、总裁朱立南就在认真准备企业传承问题,二人认为,联想控股未来的领导班子应该是年富力强、更具创新精神、更为国际化的团队。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多年前就开始认真观察,创造机会,不断评估,着意培养。 联想控股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独家透露,今年年初,柳传志、朱立南和宁旻、李蓬进行过充分交流,并且进行了将近一年的推动、磨合与演练,过程顺畅。18日董事会表决通过,这份传承计划最终得以落实。 退休以后做什么?面对这个问题,柳传志曾在一次采访中忍着嘴角笑意三缄其口,说要到时留着“要给家人一个惊喜”。 对于现在的柳传志来说,或许没有什么比人们说一句,“柳传志,这老头儿不错”更让他开心的了。[详情]

挥手自兹去 柳传志退休
挥手自兹去 柳传志退休

  原标题:挥手自兹去 柳传志退休 联想的柳传志时代正式落幕。12月18日,联想控股(港股03396)发布公告,宣布柳传志辞任董事长职务。作为一代企业家的符号,柳传志是很多民营企业家在企业管理方面的“老师”。小米创始人雷军曾如此评价道:“柳传志在我们每一个中关村(行情000931)人的心里,都是中关村的教父。”在柳传志的带领下,联想从一家小公司发展为中国IT界的名片之一,但近两年,关于联想民族企业的认知、研发能力等问题,使柳传志与他一手缔造的商业帝国站在了风口浪尖上。 三退二出 联想公告显示,董事长柳传志提交书面辞呈,辞任本公司第二届董事会董事长、执行董事及提名委员会主席职务,自2019年12月31日结束后生效,董事长一职由CFO宁旻接任。 柳传志退休在此前已有迹象。今年5月,柳传志在接受采访时曾透露,退休已经提上日程。他说,“自己要有自知之明,理想的状态是担任联想控股的名誉董事长,公司在战略上有大的问题,我只是知道一下,只看年轻人最后做的结果,那才是一个老头真正该做的事”。 9月,天眼查信息显示,柳传志卸任联想控股(天津)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一职,并不再担任公司董事。 事实上,古稀之年的柳传志早已过了退休的年龄,但作为企业的支柱型人物,联想这些年在遇到“风暴”时还是离不开他。公开资料显示,柳传志在联想曾三次卸任、两次复出。 2004年,柳传志首次卸任,将联想集团(港股00992)董事长职位交给杨元庆,自己退居幕后,四年后柳传志又重新出任联想集团董事长职务;2011年,柳传志再次卸任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担任联想集团名誉董事长;2012年,联想控股宣布,柳传志辞去联想控股总裁职务,继续担任公司董事长、执行委员会主席,董事会一致通过任命朱立南为联想控股总裁;2015年,在柳传志的推动下,联想控股在香港主板上市。 柳倪之争 谈到柳传志,就不得不提当年的“柳倪之争”。1994年,联想的两大核心人物柳传志和倪光南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总工程师倪光南主张走技术路线,选择芯片为主攻方向;而总裁柳传志主张发挥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加大自主品牌产品的打造。柳倪之争后来被认为是代表了中国企业“贸工技”和“技工贸”两条路线的争斗。 联想董事会在当时的情况下一致支持柳传志的路线,倪光南努力争取各方力量支持,最终还是败下阵来。1995年联想董事会同意免去倪光南的联想总工程师职务,同时由倪光南牵头的联想ASIC芯片等众多研发项目全部终止,从那以后全公司一致贯彻执行柳传志的“贸工技”路线。 然而,到最近十年,联想的发展进入瓶颈期,PC市场逐渐饱和,通过商业模式运作的发展方式局限性越来越强,联想虽然开始着手研发,却至今也没有研发出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 有人认为,联想的“柳倪之争”种下了“无芯”恶果,痛失绝佳机会。如果当初联想选择了倪光南的芯片研发路线,也许现在联想就是全球的英特尔、高通,依靠芯片出口和授权就能赚得盆满钵满,至少芯片市场不会被美国垄断。 不过,美团创始人王兴却不这么认为。今年7月,王兴曾这样评价,“相比于‘技工贸’,柳传志老先生当年主张的‘贸工技’路线并没有错。事实上,华为正是沿着这条路线发展起来的,从早期代理程控交换机到自己造程控交换机再逐步深入各方面的研发乃至于自己做芯片和操作系统。也就是说,关键是从‘贸’到‘工’之后没有停,真的搞了‘技’”。 接班人选 柳传志算是“大龄创业”,40岁才开始创办联想,当时联想还属于中科院旗下的一家公司,直到后来柳传志在公司内部启动了股份制改革,才让联想成为了一家股份制公司。 在此后联想分拆、神州数码(行情000034)独立、联想控股多元化的过程中,柳传志逐渐培养出了一批“接班人”,包括孙宏斌、郭为、杨元庆、朱立南、宁旻等,除了孙宏斌后来另起炉灶,柳传志将联想几大板块都分别交由以上几人负责。2000年,联想集团分拆出神州数码,柳传志将联想集团交给杨元庆,将神州数码交给郭为;之后联想控股多元化发展,朱立南在2012年被任命为联想控股总裁。 以这几年的情况来看,杨元庆和朱立南都被看作下一任接班人的热门人选。出人意料的是,最终的结果是宁旻。 联想控股官网对宁旻的介绍如下,“宁旻1991年加盟联想,历任联想控股总裁助理、助理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副总裁、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执行董事;负责公司的财务与资金、资本运作、风控与审计以及资本市场和公共关系等相关工作,并主持财务投资业务的运营管理”。 公开资料显示,未曾在2001年联想进行分拆时被予以独当一面资格的宁旻,迄今为止不但是房地产业务融科智地的董事长,同时亦在联想之星、联想创投、君联资本和弘毅投资这四大联想系投资分支中均担任董事或执行董事。就全面性和统领性来看,似乎无人能出其右。 联想未来 这么多年来,联想身上一直刻有柳传志的印记,也一直作为柳传志的成果被评价。 作为一家综合性的投资控股公司,联想控股自上市以来,布局了IT、金融服务、创新消费与服务、农业与食品、先进制造与专业服务五大板块。2015年时,其战略投资部分净利润处于亏损状态;2018年时,该部分净利润达到52.23亿元。可以说,联想控股的多元布局是成功的。 但相较于联想控股,世人对联想集团的争议就比较大,尤其是这几年华为崛起之后,总是逃不开业内对两家企业的比较。 产业观察家洪仕斌指出,PC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联想集团错过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一直停留在PC时代,未来的挑战会更大,这也是涉及到企业未来走向的问题。 据了解,联想尤其在手机业务上,频频换帅,却效果不彰。柳传志曾承认,“联想集团的手机业务做得确实不好,应该认真检讨,但这和动机无关”。 产经观察家丁少将则认为,联想集团现在的整体战略已经比较清晰了,此前制定好的3S战略,还有物联网战略的落地。但能不能和智能物联网业务形成协同、与AI形成卡位、PC业务能不能继续巩固,拉开与其他品牌的距离,是联想能否加速向物联网转型的关键。 11月14日,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北京召开的年度科技创新大会Tech World上说,联想的3S战略从智能物联网、智能基础设施和行业智能三个维度入手, 已经建立了“端-边-云-网-智”的架构体系,在此基础上推动各行各业的智能化转型。 “联想整个文化体系相对稳重,冒险的精神相对缺乏一些,未来既要坚定地执行既定战略,对业务的探索与拥抱时代的变革,还需要更加坚定、大胆。可能管理层在新兴业务出现时,敏感度不够,未来不能再错过。”丁少将说。[详情]

挥手自兹去 柳传志退休
挥手自兹去 柳传志退休

  不需要内容不需要内容不需要内容不需要内容不需要内容不需要内容不需要内容不需要内容不需要内容[详情]

他是骆驼、狮子和孩子:“船长”柳传志退休
他是骆驼、狮子和孩子:“船长”柳传志退休

  没有举行任何仪式,没有媒体见面会,75岁的柳传志退休了。[详情]

接棒柳传志的那个宁旻,是何许人也?
接棒柳传志的那个宁旻,是何许人也?

  早在2019年年初,柳传志和朱立南,与宁旻、李蓬进行过充分交流,并且进行了将近一年的推动、磨合与演练,过程顺畅。今天董事会表决通过,这份传承计划最终得以落实。[详情]

柳传志的“遗产”:管理思想 战略格局 样板与范例
柳传志的“遗产”:管理思想 战略格局 样板与范例

  除了关心联想的接班人挑战和战略之外,我们更需要思考的是,柳先生给今天的中国留下了哪些“遗产”?[详情]

柳传志的“遗产”:管理思想、战略格局、样板与范例
柳传志的“遗产”:管理思想、战略格局、样板与范例

  原标题:柳传志的“遗产”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钟鸿钧(上海财经大学教授,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12月18日晚间,联想控股公告,柳传志先生辞任联想控股董事长。作为联想集团的创始人,他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企业家,曾任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主席,备受本土企业家尊崇。在他退休的今天,除了关心联想的接班人挑战和战略之外,我们更需要思考的是,柳先生给今天的中国留下了哪些“遗产”? 在我看来,柳先生给中国留下的财富,至少有以下三点。 首先是柳传志的管理思想。他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管理思想的先驱。2013全球最具影响力50大商业思想家(Thinkers 50)榜单首次有中国人入选,入选的正是中国企业家代表柳传志(同时入选的还有万科创始人王石)。柳传志的入选,和他主张的“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的九字管理哲学有关。 柳传志认为,搭班子是管理的首要问题。把搭班子放在最前面,强调的是人的重要性。没有一个有战斗力的班子,定战略和带队伍都是一句空话。制定正确的战略在不确定性越来越大的今天尤其重要。定战略目的是保证企业选择正确的方向。柳深刻认识到执行的重要性,他认为定战略时就必须把执行想清楚,推演明白。带队伍强调的是团队的领导能力和战略执行能力,带队伍包括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和建立管理模式和培训体系。 柳传志的九字真经强调了核心管理团队、战略和执行的重要性,体现了其管理思维上的深度思考。柳先生将西方的先进管理理论和中国的本土实践很好地结合了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一个基于中国的全球品牌。 柳传志留下的第二个遗产是他的全球战略格局。他在2004年,利用IBM战略调整的机会,大胆以小吃大,收购IBM的PC业务,并成功通过了整合的挑战,成为全球PC产业的龙头。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并购和品牌升级的大胆尝试,为中国企业参与全球产业链整合提供了宝贵经验。中国加入WTO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并购,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样板。在此之后,越来越多中国企业通过并购进行品牌升级和参与全球竞争。 柳传志留下的第三个遗产是他给中国的混改提供了最早的样板;中科院在联想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决策,亦成为政府决策权衡的范例。1994年,联想爆发了柳倪之争,争斗从贸工技还是技工贸的路线之争发展到后来的权力之争。中科院调查组在这件事上展示了极具智慧和战略性的判断:“我们认为在公司怎样进行研究开发和研究开发怎样立项方面,不能由科技人员最后说了算,要由企业的总负责人根据市场和公司的情况做决策,柳传志应有更大的发言权和决策权。” 当时中科院的领导说:“中国的科学家人数远远多于和柳传志同等水平的企业家,企业家在中国是稀缺资源。我们必须二选一,因此只能选择柳传志这样有潜力向前发展的企业家。”欣慰的是,中科院领导的战略决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今天的联想不仅是全球PC的龙头,柳传志也以其特殊的创业经历,感召着无数后来的创业者,为社会创造了大量无形价值。 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企业家,柳传志为中国的商业贡献了自己的管理思想,他和他的团队建立了一个植根于中国的国际品牌,进行了大胆的国际化尝试并成功整合了来自国外的团队,所有这一切都值得中国的企业家学习。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中国的企业需要新一代的领导者,我们需要更懂技术、更擅长在不确定性增加背景下能够快速适应动态竞争的新一代管理者。柳的离开,并不是一个商业时代的落幕,而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祝福柳老爷子,也祝福新一代的企业家,他们是中国经济新增长的新引擎。[详情]

75岁柳传志正式卸任 宁旻延续双轮驱动业务模式
75岁柳传志正式卸任 宁旻延续双轮驱动业务模式

  原标题:75岁柳传志正式卸任 “黑马”宁旻延续双轮驱动业务模式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这是一场“迟到”的退休,作为一代中国企业家的符号与传奇,柳传志在12月18日正式卸下了他在联想控股的董事长一职。 12月18日16时30分,联想控股(03396.HK)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柳传志(75岁)和总裁朱立南(57岁)已经正式向公司提出辞呈。接任董事长的是联想控股前首席财务官宁旻(50岁),而接任首席执行官的则是前联想控股高级副总裁李蓬(48岁)。 依据公告,退休之后,柳传志将不再参与公司日常的运营管理,也不再担任董事会成员。他将担任联想控股名誉董事长、资深顾问,以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成员,依然会关心公司的未来发展,并以另一种方式贡献自己的价值。 卸任总裁后,朱立南先生不会考虑在其他发展平台,仍然是联想控股董事会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成员,将在这个层面继续贡献价值。他同时还担任君联资本董事长、联想集团董事。 此外,在本轮人事调整中,赵令欢和陈绍鹏不再担任联想控股的管理职务,赵令欢仍然是联想控股的董事以及战略委员会成员。 作为弘毅投资董事长兼总裁,赵令欢未来会继续专注于弘毅投资的战略与业务发展;陈绍鹏作为佳沃集团的董事长,会继续专注于佳沃集团的战略与业务发展。 公告当日,联想控股收报17.38港元/股,当日上涨2.115%,目前市值409.51亿港元,市盈率8.8倍。 既定传承计划 联想控股方面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选择目前的时间点宣布领导团队换届,实际上是此前既定计划的落实,同时,上市至今,公司的战略更加明确、领导班子也更加成熟。 “今天的联想控股战略明确,班子成熟,传承计划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是在董事会的支持下,我和朱立南精心设计、长期准备的系统规划。此次人事安排,充分符合公司的现实与长远发展诉求,很高兴今天得以落实。”柳传志说。 据一位接近联想控股的人士介绍,早在联想上市之初的2015年,柳传志和朱立南就已经开始认真准备企业的接班和传承问题。 “我和柳总一致认为,联想控股的核心领导团队应该是一支年富力强、更具创新精神、更为国际化的生力军。”朱立南表示,“宁旻和李蓬德才兼备,都是拥有极强事业心和前瞻性思维的领军人才,高度认同‘产业报国’的公司愿景,认同‘目标高远、脚踏实地’的指导思想。我们对由宁旻、李蓬组成的新的领导核心充满信心。” 之后,经过内部的观察、培养和评估,以及外部甄选,柳、朱二人一致认为,宁旻和李蓬是最合适的董事长和CEO的接任人选。 2019年年初,柳传志和朱立南都与宁旻、李蓬进行了充分交流,并且进行了将近一年的推动、磨合与演练,过程顺畅。12月18日董事会表决通过,这份传承计划最终得以落实。 “宁旻、李蓬作为公司新的领导核心,共同为联想控股的未来发展负责,这样的安排符合公司的现实与长远发展诉求,”联想控股方面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二人将共同作为新的领导核心,规划并落实公司各项重要工作,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议事决策,共同为公司未来发展负责。” 宁旻于1991年加盟联想,曾长期担任联想控股的执委会成员和首席财务官,全面负责公司的财务与资金、风控与审计,以及资本市场和公共关系等相关工作,并主持联想控股财务投资业务的运营管理。 担任首席财务官期间,他在公司的资金与财务管理、资本运作等方面业绩突出,包括领导完成了联想控股上市和H股全流通首家试点企业等工作;负责公司财务投资工作期间,联想控股旗下的财务投资板块和自身的直接投资业务均获得长足发展。 李蓬于2003年进入联想,曾长期致力于公司战略投资业务的发展和投资后管理工作。在公司战略投资业务起步期即参与投资策略的制定与执行,并负责多个行业板块的投资与管理,包括成功领导完成了公司房地产业务出售等。 在主持金融服务领域和海外投资期间,领导构建出布局完善的金融服务业务板块;组建海外业务投资团队,充分发挥国际化视野和专业实力,并带领团队完成了对卢森堡国际银行的并购。 未来,宁旻将以董事长的身份,全面主持董事会工作,并代表董事会参与公司未来的战略规划及业务发展等;同时,他也是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和战略委员会主席,以及薪酬委员会成员,主持以及参与相关工作的开展。 而CEO李蓬将全面负责联想控股的运营管理、业务发展,以及目标与业绩达成等工作。同时担任卢森堡国际银行副董事长、拉卡拉、正奇金融、考拉科技等公司董事。 保持双轮驱动业务模式 一直以来,联想控股秉持着双轮驱动的业务模式,即“战略投资+财务投资”:战略投资以长期持有为目的,聚焦于战略方向购建和优化投资组合,打造支柱型业务;财务投资以财务回报为导向,选择合适的产品与标的组合投资。 而从宁旻和李蓬的履历来看,二人分别出身于联想控股的财物和战略投资业务板块,同时,经过了多年历练与培养,在联想控股的发展中屡立战功。 联想控股方面告诉本报记者称,作为联想控股新的领导核心,将致力于三个方面的工作重点,第一是核心班子的进一步学习、成长,以及持续的组织发展和人才梯队深化建设;第二是继续推进既定战略(战略2.0)相关工作及全面复盘;第三是结合内外部环境,着手研究并制定公司下一个中期发展战略(战略3.0)。 依据公开资料,在目前的战略2.0(2015-2020)期间,从2015年至2018年,年营收从2015年的2995亿元提升至2018年的3589亿元,净利润的增长也颇为稳健。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上半年营收1793.11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5%;净利润26.65亿元,同比下降6%。其中,金融服务板块带来的营收同比骤增119%,正在逐步成为重要的收入贡献业务。 在战略2.0期间,除了联想集团的IT业务贡献了大量收入之外,先进制造业、农业和现代服务,特别是金融服务业务板块,2018年7月,由李蓬操刀,联想控股以15亿欧元完成收购了卢森堡国际银行九成的股权,逐步培育成联想控股除了IT之外的支柱型资产。 联想控股方面表示,在董事会的支持下,公司将结合外部环境,审时度势,不断完善、优化战略,充分发挥“双轮驱动”的独特优势,一方面深耕既有业务,进一步优化资产,提升回报,另一方面,通过对宏观行业的深入研究及合理的资源配置,动态把握机遇,持续打造支柱型资产,在努力提升企业的整体价值的同时,为实体经济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同时,公司必须致力于组织能力的不断发展和人才梯队的深化建设。[详情]

奋斗者·柳传志

柳传志讲相声

微博热议

你还可以输入129
发布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